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进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动态监测森林资源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掌握各林业部门生态建设动态、科学监测林业建设质量、客观评价建设成效、动态的数据化森林资源档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动态监测
1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必要性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掌握各林业部门生态建设动态、科学监测林业建设质量、客观评价建设成效的有效方法,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内在需要,为制定林业管理政策,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建立动态的数据化森林资源档案,有效解决10年开展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所造成的调查成果缺乏时效性的问题,延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间。
实现动态监测是有效降低森林资源调查劳动强度的需要。众所周知,森林资源调查是一项非常艰苦的野外工作,劳动强度大,外业时间长,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随着森林采伐限额的调减和林业棚户区改改造工程的实现,一些林场所撤并到中心林场所,很多林场所几乎成了无人区,劳动用工无法解决,给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动态监测是改进森林资源调查方法的选择。
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消长的主要手段。调查技术和方法也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森林资源调查工作需要进一步开拓发展思路,创新调查方法,改进技术手段,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改进调查体系,逐步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准确信息和变化动态,为林业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动态监测的优缺点
为适应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要求,我国森林资源调查通过调整目标,扩充了调查内容,推广动态监测调查技术,提升调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如下优缺点:
优点是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单位建立了地理信息数据库;规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现动态监测的基础资源和外部条件。但也存在的不足:动态监测技术要求高,技术人员业务需进一步培训提高;动态监测涉及林业各部门的信息管理,内容广泛;需要定期购卫星数据或航空遥感数据,需要一定的经费。
3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现的目标
3.1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建立:以地面调查变化小班、模型技术更新无变化小班数据前期数据库为基础(dbforest.mdb),集成3s技术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平台,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先进科抚育成果,真实展现林业局、林场所、林班、小班等各类地类的森林资源状况,建立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系统。
在小班档案(B)有小班维护、小班变更、小班面积检错;当小班更新后综错误检错无误后,从林业局资源报表(D)或林场所资源报表输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森林面积蓄积统计表、面积变化统计表、蓄积变化统计表,中并做到每年实现小班卡片档案更新、森林资源统计报表更新,提出促进森林资源管理和发展的建议,形成现实性强的森林资源监测成果,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3.2 森林资源图更新:在ezmap山海系统下完成森林资源更新图基础工作。首先对前期没变化资源局进行扫描,在山海系统下选择图上大地坐标配准,生成.prg文件,填加先前和近期遥感卫片,判读前提是要求技术人员要有多年实际经验和林业专业知识,经两期卫片对比,把有变化的小班区划出来,同时记录下来,作为外业调查核对的重要依据。
4 现地动态监测技术流程
4.1 对经营小班现地核查。根据室内卫判读收集小班变化记录,同时在森林资源本底调查档案的基础上,人工造林、林木采伐和林地征占用等三类调查等相关资料,进行现地核查,对地类或林分特征发生变化的小班或地块进行数据更新,同时对经营单位的营造林、伐区、征占用林地等工作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4.2 利用生长模型推算没有经营活动小班主要因子。对地类或林分特征无明显变化,通过回归模型技术对林分直径、树高和蓄积等因子属性数据进行更新,相关回归精度计算。
4.3 利用两期遥感数据准确发现森林资源变化区域。以两期遥感影像图为林地变更信息源,二者对比变化分析,对影像特征有显著变化者进行矢量区划。准确发现森林资源变化区域,精准掌握局部地区森林数据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地块分布,使林地征占用、森林限额采伐等各项资源监督检查工作,形成遥感判读区划矢量图层,制作林地变更调查底图,增强森林资源监管的针对性。
5 动态监测的基本工作思路
依据现有上生度森林资源调查成果,结合森林采伐造林等经营活动、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相关资料,对变化小班进行野外现地补充调查,按细则要求续编小班号并填写相关调查因子,形成新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小班数据库。在纸质林相图上色绘出变化小班界线(小班线颜色要与原小班颜色有明显区别)并填写小班调查因子属性,切记图面资源与资源数据库要一一对应,形成验证小班数据库。
5.1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实现森林资源数据(小班属性数据、图面数据)录入、更新、统计功能,并形成电子数据成果。
5.2 小班属性、图形数据录入及更新。形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各类数据库(动态监测变化小班数据库、小班原始数据库、无变化小班数据库、动态监测合并数据据库、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和图面数据库。
5.3 精度检验。利用验证小玉数据与模型推算数据,对更新小班因子的精度进行检验及精度计算。
6 保障措施
组织管理与队伍保障:组织保障是搞好动态监测工作的前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由省林业部门统一领导部署资源动态监测主管部门组织和实施,为加强对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技术的技术支撑力度,技术支撑单位成立动态监测信息处理部门,以统筹森林资源动态处理分析、综合评价的要求。具有林业调查资质的单位承担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任务,健全從省到地方的各级监测网络,形成合力,保障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动态监测
1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必要性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掌握各林业部门生态建设动态、科学监测林业建设质量、客观评价建设成效的有效方法,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内在需要,为制定林业管理政策,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建立动态的数据化森林资源档案,有效解决10年开展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所造成的调查成果缺乏时效性的问题,延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间。
实现动态监测是有效降低森林资源调查劳动强度的需要。众所周知,森林资源调查是一项非常艰苦的野外工作,劳动强度大,外业时间长,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随着森林采伐限额的调减和林业棚户区改改造工程的实现,一些林场所撤并到中心林场所,很多林场所几乎成了无人区,劳动用工无法解决,给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动态监测是改进森林资源调查方法的选择。
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消长的主要手段。调查技术和方法也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森林资源调查工作需要进一步开拓发展思路,创新调查方法,改进技术手段,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改进调查体系,逐步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准确信息和变化动态,为林业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动态监测的优缺点
为适应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要求,我国森林资源调查通过调整目标,扩充了调查内容,推广动态监测调查技术,提升调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如下优缺点:
优点是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单位建立了地理信息数据库;规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现动态监测的基础资源和外部条件。但也存在的不足:动态监测技术要求高,技术人员业务需进一步培训提高;动态监测涉及林业各部门的信息管理,内容广泛;需要定期购卫星数据或航空遥感数据,需要一定的经费。
3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现的目标
3.1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建立:以地面调查变化小班、模型技术更新无变化小班数据前期数据库为基础(dbforest.mdb),集成3s技术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平台,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先进科抚育成果,真实展现林业局、林场所、林班、小班等各类地类的森林资源状况,建立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系统。
在小班档案(B)有小班维护、小班变更、小班面积检错;当小班更新后综错误检错无误后,从林业局资源报表(D)或林场所资源报表输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森林面积蓄积统计表、面积变化统计表、蓄积变化统计表,中并做到每年实现小班卡片档案更新、森林资源统计报表更新,提出促进森林资源管理和发展的建议,形成现实性强的森林资源监测成果,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3.2 森林资源图更新:在ezmap山海系统下完成森林资源更新图基础工作。首先对前期没变化资源局进行扫描,在山海系统下选择图上大地坐标配准,生成.prg文件,填加先前和近期遥感卫片,判读前提是要求技术人员要有多年实际经验和林业专业知识,经两期卫片对比,把有变化的小班区划出来,同时记录下来,作为外业调查核对的重要依据。
4 现地动态监测技术流程
4.1 对经营小班现地核查。根据室内卫判读收集小班变化记录,同时在森林资源本底调查档案的基础上,人工造林、林木采伐和林地征占用等三类调查等相关资料,进行现地核查,对地类或林分特征发生变化的小班或地块进行数据更新,同时对经营单位的营造林、伐区、征占用林地等工作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4.2 利用生长模型推算没有经营活动小班主要因子。对地类或林分特征无明显变化,通过回归模型技术对林分直径、树高和蓄积等因子属性数据进行更新,相关回归精度计算。
4.3 利用两期遥感数据准确发现森林资源变化区域。以两期遥感影像图为林地变更信息源,二者对比变化分析,对影像特征有显著变化者进行矢量区划。准确发现森林资源变化区域,精准掌握局部地区森林数据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地块分布,使林地征占用、森林限额采伐等各项资源监督检查工作,形成遥感判读区划矢量图层,制作林地变更调查底图,增强森林资源监管的针对性。
5 动态监测的基本工作思路
依据现有上生度森林资源调查成果,结合森林采伐造林等经营活动、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相关资料,对变化小班进行野外现地补充调查,按细则要求续编小班号并填写相关调查因子,形成新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小班数据库。在纸质林相图上色绘出变化小班界线(小班线颜色要与原小班颜色有明显区别)并填写小班调查因子属性,切记图面资源与资源数据库要一一对应,形成验证小班数据库。
5.1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实现森林资源数据(小班属性数据、图面数据)录入、更新、统计功能,并形成电子数据成果。
5.2 小班属性、图形数据录入及更新。形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各类数据库(动态监测变化小班数据库、小班原始数据库、无变化小班数据库、动态监测合并数据据库、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和图面数据库。
5.3 精度检验。利用验证小玉数据与模型推算数据,对更新小班因子的精度进行检验及精度计算。
6 保障措施
组织管理与队伍保障:组织保障是搞好动态监测工作的前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由省林业部门统一领导部署资源动态监测主管部门组织和实施,为加强对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技术的技术支撑力度,技术支撑单位成立动态监测信息处理部门,以统筹森林资源动态处理分析、综合评价的要求。具有林业调查资质的单位承担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任务,健全從省到地方的各级监测网络,形成合力,保障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