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尼采面临着传统文化和他独特个性深刻交织缠绕的悲剧性生存困惑,他凭借自身天才般的哲学意识及其特立独行的叛逆精神试图实现对其悲剧性生存困惑的超越,其人其说,影响深远。
关键词:尼采;生存困惑;强力意志;虚无主义;超越
哲学家尼采,其生活是个“例外”,其思想情志是独特的,这种“例外”即所谓“临界状态”,处于这一生存状态的哲学家尼采无疑是个“彻底”的人。这里所谓“例外”、“ 临界状态”和“彻底”等术语其实是对尼采其人其说的一种描述,意在表明:这位自19世纪末以来于现当代文化影响甚大而又深遭世人误解的德国大哲学家,其学说和他置身于其中的命运遭际及其敏感天性是不无关联的。“只有在思想的禁区的边缘上才有思想。除此去经验绝境(aporia),也即从无路中走出路来,否则就没有思想。”
雅斯贝尔斯认为,“研究尼采的思想同研究大多数大哲学家不一样,它首先要求我们设身处地地去研究尼采生平的实际情况。”尼采思想是在近20年的短暂时间里写成,体现于大量论文、残简、书信和诗作中,有完整著作,也有遗留残著。他善用格言警句却与格言大师们保持了距离,“他的思想是完整的,他那借思想传达出来的哲学生命富有因使命感而迸发出来的活力,他对思想的孕育是创生性的力量。”尼采也同体系大师(如黑格尔)保持了距离,他没有成为逻辑性思维整体的构造者,其著作让人震动,它以“零乱”的鲜明个性激励人们要走自己的路。由此,雅斯贝尔斯认为没有人能我行我素地洞悉尼采其人其说的独特性。或许只有跟随尼采情志漂泊之生活境遇中透露出来的思想踪迹,才能获得某种合理性阐释。要达到对尼采实质性思想的明确把握,似乎有两条彼此排斥的路可走:“一条要求借助洞察完整的体系,来将一切相互联系起来,不考虑时间因素来把握每一思想的位置,另一条要求将这一思想整体视为一个传记性的时间序列,将一切置于他的人生道路之中,从其时间性位置出發来理解一切。这两条要求彼此矛盾。”对其思想的研究一方面要求深入它的“系统性”,反映在他生平境遇里思想生活情态认识等的有迹可寻,由此得深入其生平实际情况来把握他的思想系统性,但另一方面,“于庞大的哲学体系相反尼采被认作有一个体系,但它似乎只是他广大的思想整体的一个层次或一种功用,这种整体是无法再被认作是体系的。相反,人们在阐释它时,要考察表述思想的各种措辞,将零零散散的措辞汇总起来并考察各种矛盾之处,以便研究透各种可能的意思,就如同这样做可达到某个整体一般。虽然一切都联系在一起,但最终这团思维之路的乱麻会依时间性散布开来,无法形成一个体系。”于此两难境况,学术界对尼采其人其说的研究似乎总是纷争不断。
雅斯贝尔斯认为,尼采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激情涌动的生命原动力,将读者置入一种深刻的“命运”,一种生存的悲剧性,从而使你根本不可能把它当成最终现成物来接受和把握。尼采思想以灵动不居(敞现即遮蔽)的奇妙方式展现出诸多可能性生存之可能性,它不是封闭僵化的哲学体系,却又拒绝你靠近。接触尼采世界是令人振奋的,读者常为其天才恶魔式的激进疯狂所打动,任何阐释都无法直抵其思想内核,那种想当然的虚妄反会“错失他那给我们内心造成阵阵不安、却又带来累累硕果的重要思想。”雅斯贝尔斯告诫人们不要迷失于对其生平实际情况的探究而无所获,“而要将构成他这个特殊人物的经验性前提感受为这个始终在自我牺牲并被牺牲掉的人的现实。”相对于海德格尔等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深切地关注到尼采的“遭遇”,并认为尼采思想正是其天性与命运对撞的产物,是独特生命性格之命运遭际的悲剧性体现,他以天才恶魔式的疯狂反映了欧洲虚无主义的深刻危机,这是整个人类的悲剧性。在尼采身上,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深刻地纠缠在一起,作为个体生命和精神是单薄而脆弱的,因此,他必然疯狂或毁灭,因为他不足以担当整个人类的命运及其悲剧性,任何个体都不足以。但他却在劫难逃、命定地成为了这一牺牲,这是人类悲剧性精神借个体宿命式的毁灭在做无情地游戏式的“上演”。尼采有如星辰,他滑过人世深沉的黑夜,在一刹那间照亮了那些昏沉沉如梦般侧卧于“死神”脚边困兽似的疲倦睡去的人们。尼采,这个多情、敏感、疯狂的人,有如人世黑夜的守夜人。这一形象让我不断想起那些与坟墓打交道的坟场工人,他们是死神的化身,是幽灵,是存在之虚无主义的表征。
尼采一生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尼采童年先后丧失父亲和弟弟,尤其是父亲过早的离去,给幼小的尼采以深沉的阴翳,甚至尼采用其高傲不屈与丰盈的生命意志力反抗着死神的遏制。其次,尼采成长于几乎完全受女性操控的家庭环境里,尼采始终想要摆脱之,于是走向精神的自由王国,并且意愿成为自己的“上帝”。再其次,尼采从早年的自负到青年的有为再到中老年的“神圣疯狂”——史无前例地向文化传统宣战。这场“战争”切入之深,以至传统文化由此而显得虚弱疲惫、支离破碎,在尼采酒神式的“权力意志”的进攻下毫无反击之力。原来,看似美丽而坚强的传统文化不过是那惺忪眼眸里虚无飘渺的城堡,理想最终沉沦于时间的意志中,一切都成空,“存在”不过是幻象,是“生成”的游戏。最后,尼采极力张扬生命的权力意志,召唤血性而高贵、强大而自由的新人类,并以“超人是大地之意义”把我们现代人置于向神圣伟大之未来过渡的桥梁地位,“人之所以伟大乃是他是一个桥梁,而不是一个目标。”鉴于人类因道德而败坏,并且意志力衰竭,尼采以“存在从根本上是非道德的”来解放人,激励人类积健为雄,走向人类曾一度背离了的自身天命的新高度。但尼采始终又太眷恋着道德中的人类,而他以生命为最高评判价值标准之未来哲学是历史还未曾真正有过的“最高道德”,传统的道德似乎更着眼于一个权力的等级序列,而非存在中的生命个体。但残酷的历史与现实始终反讽着“理念”的乌托邦,人世天然就是一个权力意志的等级结构,非道德所能及,痴情的人徒然地哭泣在梦的边缘。尼采的疯狂正是由于肉身、心智与精神纠缠难解,意志并不是一往无前的钢铁,作为血肉之躯的人有着天然的局限性。“虽然我曾警告别人要表现得严厉与无情,但是我却一生背负着‘同情’的重轭。我在杜林看到一匹马被主人鞭打,就跑出房子,拥抱这只动物,为它的命运留下辛酸泪。这是我被毁的原因:我的理论与行为之间的分歧。这也是西方人心智中的大分裂,西方人的心智就像我的心智一样,正要发疯了。”尼采一生反道德的人性,但是他依然被毁于这种道德的人性。“‘命运’惩罚我,不是因为我的恶德,而是因为我的美德,也就是我的道德抑制。这种道德抑制使得我无法充分实现我的哲学,就像歌德与乔治桑把他们的罗曼史转变成文字出版,弥补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裂痕一样。正如罗贝尔,我努力要把生活与创造性的想象力放置在分开的范畴中,为了哲学而消灭哲学家,忘记存在与思维之间存有一种活生生的关联性,一旦这种关联性中断,艺术家或哲学家就会投入病态与疯狂之中。”可以说尼采躲进了远离人世文明的异度空间——以疯子的表象伪装纯粹的精神自由,因为“人”只是道德世界中卑弱的存在,毫无自由与生命之最为内在的热情——“真诚性”(光辉的人性),人不知何时丧失了“乐园”,遗忘了存在,再也找不到回归之路。通过对尼采最惊世骇俗的遗著《我妹妹与我》的阅读,不禁振颤:尼采写出了令卢梭汗颜的绝世“忏悔录”,但生命无罪,尼采致死不渝。尼采其人其说始终是如迷般的不断自我超越,他的血脉中竟然涌动着如此可怕的天性,并因此成就了他的崇高与伟大。尼采没有疯,只不过其生命的巨大热情和意志使他太累了。可谓悲剧性反讽,疯人院居然成为历史上最具生命热情与意志力的伟大哲学家尼采的归宿。 尼采或许是历史上最为悲情的哲学家了,他摧毁了传统文明之大厦,于废墟中开启新的道路,其哲学是未来哲学的序曲,是过去与现在通向未来的桥梁。各色人等,行色匆匆,吵嚷着拥挤着赶路,行进在尼采开辟的可能性道路上(在没有了上帝的废墟上的无数可能性)。尼采的著作从《悲剧的诞生》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到《权力意志》再到被埋没了数十年的《我妹妹与我》,可谓斗转星移,万象更新,这些书幻化成生命的阶梯,也成了尼采終其一生所寻求的永恒回归之路。尼采哲学如果不从整体上理解,尤其是联系到他至深的命运及其深刻的悲剧性体验及其所有超越的企图与努力的话,不过犹如瞎子摸象,或者终将与之最为深沉、瑰丽的东西失之交臂。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尼采其人其说的著作成果甚多,但都过多地关注了尼采毁灭与创造的“权力意志”(超越现代人的“超人”般的钢铁意志),过多的关注了始终面向未来的尼采。这也许是悲剧的永恒轮回,反神话的尼采再一次被后世神话。笔者以为,尼采《我妹妹与我》一书是他奇书中的奇书,是他先行给自己的“盖棺定论”。尼采的敏锐与深刻就在于他超越常态的异度空间(“第四度空间”),先行到“死”,只有对死有足够的意识方能获得超人般的介于人神之间的生存。此书的引入,尼采的幽灵才可能获得安宁。
即是说,人们过多的注重了尼采“硬”(铁血)的一面,而忽略了尼采脆弱的一面,这正是其“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处,不败的英雄却有他致命的地方。如他所言“我的生命的反讽是:我赞美强者,同情弱者,对于完全无助的人有一种难抑的爱。我生命中这种不可排解的矛盾,使我现在能安居于次要的神祗之间。”尼采向来以反基督的斗士自居而闻名,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有着与此相反的一面:“我已经是一位反叛宇宙的人,而宇宙也对我施加报复。托尔斯泰认为,‘爱’位于宇宙的中心,这个想法过去让我窃笑。如今,笑声是加诸我自己身上。”由此,尼采内心不是没有徘徊的,这就是他“疯狂”时自称“恺撒”,又自称“耶稣”的缘故了。看来,尼采所谓传统文化之“虚无主义”,绝非彻底虚无,他的永恒轮回学说不就是瞬间而永恒的深刻哲理吗?我们内心可以没有“神”,但决不能没有“神圣”,存在必然关涉意义的问题,这意义便是存在之依据了。人是大地上的精灵,“爱”是其灵魂,正如空气之于生命。“我再也无法爱,因此再也无法活,像是一座僵化的森林,灰色的树枝正粉碎成灰尘。”尼采的激进、反叛与疯狂正是因为“爱”的宿命,他渴望爱,但却无法获得爱,因为异化的文明及扭曲的人性,人活着,似乎是一种赎罪,赎生命原始的罪,生成之罪!尼采的一生都只是他自我表象的影子,他活在记忆过于深刻、独特而敏感的天性之中,他是个无家可归的“漫游者”。
注释:
[1]“临界状态”是相对于日常生活状态的一种生活(生存)的“非常态”,它往往引起巨大的精神困惑,使人经历“绝境体验”。
[2](法)马克·弗里芒-默里斯《海德格尔诗学》,冯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鲁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4]同上,第1页。
[5]同上,第11页。
[6]同上,第12页。
[7]从尼采所谓“透视”的角度来理解,在我们透视性地照亮(敞现)中,同时意味着遮蔽(没有被透视性照亮的存在)。
[8](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鲁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9]同上,第15页。
[10](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或译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楚图南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7页。
[11](德)尼采《我妹妹与我》,(英)雷维英译,陈苍多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58-159页。
[12]同上,第210页。
[13]“每个人天生就是自己的意识的长度、广度与深度的囚犯。他持续多久的时间,取决于他花多久的时间去获得一种第四度空间,或者,以常人的语言来说,去获得自己的灵魂的本体。”(参看(德)尼采《我妹妹与我》,(英)雷维英译,陈苍多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226-227页。)
[14](德)尼采《我妹妹与我》,(英)雷维英译,陈苍多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15](德)尼采《我妹妹与我》,(英)雷维英译,陈苍多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16]同上,第52页。
作者简介
张国强(1975-12),男,籍贯:四川广元人,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关键词:尼采;生存困惑;强力意志;虚无主义;超越
哲学家尼采,其生活是个“例外”,其思想情志是独特的,这种“例外”即所谓“临界状态”,处于这一生存状态的哲学家尼采无疑是个“彻底”的人。这里所谓“例外”、“ 临界状态”和“彻底”等术语其实是对尼采其人其说的一种描述,意在表明:这位自19世纪末以来于现当代文化影响甚大而又深遭世人误解的德国大哲学家,其学说和他置身于其中的命运遭际及其敏感天性是不无关联的。“只有在思想的禁区的边缘上才有思想。除此去经验绝境(aporia),也即从无路中走出路来,否则就没有思想。”
雅斯贝尔斯认为,“研究尼采的思想同研究大多数大哲学家不一样,它首先要求我们设身处地地去研究尼采生平的实际情况。”尼采思想是在近20年的短暂时间里写成,体现于大量论文、残简、书信和诗作中,有完整著作,也有遗留残著。他善用格言警句却与格言大师们保持了距离,“他的思想是完整的,他那借思想传达出来的哲学生命富有因使命感而迸发出来的活力,他对思想的孕育是创生性的力量。”尼采也同体系大师(如黑格尔)保持了距离,他没有成为逻辑性思维整体的构造者,其著作让人震动,它以“零乱”的鲜明个性激励人们要走自己的路。由此,雅斯贝尔斯认为没有人能我行我素地洞悉尼采其人其说的独特性。或许只有跟随尼采情志漂泊之生活境遇中透露出来的思想踪迹,才能获得某种合理性阐释。要达到对尼采实质性思想的明确把握,似乎有两条彼此排斥的路可走:“一条要求借助洞察完整的体系,来将一切相互联系起来,不考虑时间因素来把握每一思想的位置,另一条要求将这一思想整体视为一个传记性的时间序列,将一切置于他的人生道路之中,从其时间性位置出發来理解一切。这两条要求彼此矛盾。”对其思想的研究一方面要求深入它的“系统性”,反映在他生平境遇里思想生活情态认识等的有迹可寻,由此得深入其生平实际情况来把握他的思想系统性,但另一方面,“于庞大的哲学体系相反尼采被认作有一个体系,但它似乎只是他广大的思想整体的一个层次或一种功用,这种整体是无法再被认作是体系的。相反,人们在阐释它时,要考察表述思想的各种措辞,将零零散散的措辞汇总起来并考察各种矛盾之处,以便研究透各种可能的意思,就如同这样做可达到某个整体一般。虽然一切都联系在一起,但最终这团思维之路的乱麻会依时间性散布开来,无法形成一个体系。”于此两难境况,学术界对尼采其人其说的研究似乎总是纷争不断。
雅斯贝尔斯认为,尼采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激情涌动的生命原动力,将读者置入一种深刻的“命运”,一种生存的悲剧性,从而使你根本不可能把它当成最终现成物来接受和把握。尼采思想以灵动不居(敞现即遮蔽)的奇妙方式展现出诸多可能性生存之可能性,它不是封闭僵化的哲学体系,却又拒绝你靠近。接触尼采世界是令人振奋的,读者常为其天才恶魔式的激进疯狂所打动,任何阐释都无法直抵其思想内核,那种想当然的虚妄反会“错失他那给我们内心造成阵阵不安、却又带来累累硕果的重要思想。”雅斯贝尔斯告诫人们不要迷失于对其生平实际情况的探究而无所获,“而要将构成他这个特殊人物的经验性前提感受为这个始终在自我牺牲并被牺牲掉的人的现实。”相对于海德格尔等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深切地关注到尼采的“遭遇”,并认为尼采思想正是其天性与命运对撞的产物,是独特生命性格之命运遭际的悲剧性体现,他以天才恶魔式的疯狂反映了欧洲虚无主义的深刻危机,这是整个人类的悲剧性。在尼采身上,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深刻地纠缠在一起,作为个体生命和精神是单薄而脆弱的,因此,他必然疯狂或毁灭,因为他不足以担当整个人类的命运及其悲剧性,任何个体都不足以。但他却在劫难逃、命定地成为了这一牺牲,这是人类悲剧性精神借个体宿命式的毁灭在做无情地游戏式的“上演”。尼采有如星辰,他滑过人世深沉的黑夜,在一刹那间照亮了那些昏沉沉如梦般侧卧于“死神”脚边困兽似的疲倦睡去的人们。尼采,这个多情、敏感、疯狂的人,有如人世黑夜的守夜人。这一形象让我不断想起那些与坟墓打交道的坟场工人,他们是死神的化身,是幽灵,是存在之虚无主义的表征。
尼采一生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尼采童年先后丧失父亲和弟弟,尤其是父亲过早的离去,给幼小的尼采以深沉的阴翳,甚至尼采用其高傲不屈与丰盈的生命意志力反抗着死神的遏制。其次,尼采成长于几乎完全受女性操控的家庭环境里,尼采始终想要摆脱之,于是走向精神的自由王国,并且意愿成为自己的“上帝”。再其次,尼采从早年的自负到青年的有为再到中老年的“神圣疯狂”——史无前例地向文化传统宣战。这场“战争”切入之深,以至传统文化由此而显得虚弱疲惫、支离破碎,在尼采酒神式的“权力意志”的进攻下毫无反击之力。原来,看似美丽而坚强的传统文化不过是那惺忪眼眸里虚无飘渺的城堡,理想最终沉沦于时间的意志中,一切都成空,“存在”不过是幻象,是“生成”的游戏。最后,尼采极力张扬生命的权力意志,召唤血性而高贵、强大而自由的新人类,并以“超人是大地之意义”把我们现代人置于向神圣伟大之未来过渡的桥梁地位,“人之所以伟大乃是他是一个桥梁,而不是一个目标。”鉴于人类因道德而败坏,并且意志力衰竭,尼采以“存在从根本上是非道德的”来解放人,激励人类积健为雄,走向人类曾一度背离了的自身天命的新高度。但尼采始终又太眷恋着道德中的人类,而他以生命为最高评判价值标准之未来哲学是历史还未曾真正有过的“最高道德”,传统的道德似乎更着眼于一个权力的等级序列,而非存在中的生命个体。但残酷的历史与现实始终反讽着“理念”的乌托邦,人世天然就是一个权力意志的等级结构,非道德所能及,痴情的人徒然地哭泣在梦的边缘。尼采的疯狂正是由于肉身、心智与精神纠缠难解,意志并不是一往无前的钢铁,作为血肉之躯的人有着天然的局限性。“虽然我曾警告别人要表现得严厉与无情,但是我却一生背负着‘同情’的重轭。我在杜林看到一匹马被主人鞭打,就跑出房子,拥抱这只动物,为它的命运留下辛酸泪。这是我被毁的原因:我的理论与行为之间的分歧。这也是西方人心智中的大分裂,西方人的心智就像我的心智一样,正要发疯了。”尼采一生反道德的人性,但是他依然被毁于这种道德的人性。“‘命运’惩罚我,不是因为我的恶德,而是因为我的美德,也就是我的道德抑制。这种道德抑制使得我无法充分实现我的哲学,就像歌德与乔治桑把他们的罗曼史转变成文字出版,弥补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裂痕一样。正如罗贝尔,我努力要把生活与创造性的想象力放置在分开的范畴中,为了哲学而消灭哲学家,忘记存在与思维之间存有一种活生生的关联性,一旦这种关联性中断,艺术家或哲学家就会投入病态与疯狂之中。”可以说尼采躲进了远离人世文明的异度空间——以疯子的表象伪装纯粹的精神自由,因为“人”只是道德世界中卑弱的存在,毫无自由与生命之最为内在的热情——“真诚性”(光辉的人性),人不知何时丧失了“乐园”,遗忘了存在,再也找不到回归之路。通过对尼采最惊世骇俗的遗著《我妹妹与我》的阅读,不禁振颤:尼采写出了令卢梭汗颜的绝世“忏悔录”,但生命无罪,尼采致死不渝。尼采其人其说始终是如迷般的不断自我超越,他的血脉中竟然涌动着如此可怕的天性,并因此成就了他的崇高与伟大。尼采没有疯,只不过其生命的巨大热情和意志使他太累了。可谓悲剧性反讽,疯人院居然成为历史上最具生命热情与意志力的伟大哲学家尼采的归宿。 尼采或许是历史上最为悲情的哲学家了,他摧毁了传统文明之大厦,于废墟中开启新的道路,其哲学是未来哲学的序曲,是过去与现在通向未来的桥梁。各色人等,行色匆匆,吵嚷着拥挤着赶路,行进在尼采开辟的可能性道路上(在没有了上帝的废墟上的无数可能性)。尼采的著作从《悲剧的诞生》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到《权力意志》再到被埋没了数十年的《我妹妹与我》,可谓斗转星移,万象更新,这些书幻化成生命的阶梯,也成了尼采終其一生所寻求的永恒回归之路。尼采哲学如果不从整体上理解,尤其是联系到他至深的命运及其深刻的悲剧性体验及其所有超越的企图与努力的话,不过犹如瞎子摸象,或者终将与之最为深沉、瑰丽的东西失之交臂。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尼采其人其说的著作成果甚多,但都过多地关注了尼采毁灭与创造的“权力意志”(超越现代人的“超人”般的钢铁意志),过多的关注了始终面向未来的尼采。这也许是悲剧的永恒轮回,反神话的尼采再一次被后世神话。笔者以为,尼采《我妹妹与我》一书是他奇书中的奇书,是他先行给自己的“盖棺定论”。尼采的敏锐与深刻就在于他超越常态的异度空间(“第四度空间”),先行到“死”,只有对死有足够的意识方能获得超人般的介于人神之间的生存。此书的引入,尼采的幽灵才可能获得安宁。
即是说,人们过多的注重了尼采“硬”(铁血)的一面,而忽略了尼采脆弱的一面,这正是其“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处,不败的英雄却有他致命的地方。如他所言“我的生命的反讽是:我赞美强者,同情弱者,对于完全无助的人有一种难抑的爱。我生命中这种不可排解的矛盾,使我现在能安居于次要的神祗之间。”尼采向来以反基督的斗士自居而闻名,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有着与此相反的一面:“我已经是一位反叛宇宙的人,而宇宙也对我施加报复。托尔斯泰认为,‘爱’位于宇宙的中心,这个想法过去让我窃笑。如今,笑声是加诸我自己身上。”由此,尼采内心不是没有徘徊的,这就是他“疯狂”时自称“恺撒”,又自称“耶稣”的缘故了。看来,尼采所谓传统文化之“虚无主义”,绝非彻底虚无,他的永恒轮回学说不就是瞬间而永恒的深刻哲理吗?我们内心可以没有“神”,但决不能没有“神圣”,存在必然关涉意义的问题,这意义便是存在之依据了。人是大地上的精灵,“爱”是其灵魂,正如空气之于生命。“我再也无法爱,因此再也无法活,像是一座僵化的森林,灰色的树枝正粉碎成灰尘。”尼采的激进、反叛与疯狂正是因为“爱”的宿命,他渴望爱,但却无法获得爱,因为异化的文明及扭曲的人性,人活着,似乎是一种赎罪,赎生命原始的罪,生成之罪!尼采的一生都只是他自我表象的影子,他活在记忆过于深刻、独特而敏感的天性之中,他是个无家可归的“漫游者”。
注释:
[1]“临界状态”是相对于日常生活状态的一种生活(生存)的“非常态”,它往往引起巨大的精神困惑,使人经历“绝境体验”。
[2](法)马克·弗里芒-默里斯《海德格尔诗学》,冯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鲁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4]同上,第1页。
[5]同上,第11页。
[6]同上,第12页。
[7]从尼采所谓“透视”的角度来理解,在我们透视性地照亮(敞现)中,同时意味着遮蔽(没有被透视性照亮的存在)。
[8](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鲁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9]同上,第15页。
[10](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或译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楚图南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第7页。
[11](德)尼采《我妹妹与我》,(英)雷维英译,陈苍多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58-159页。
[12]同上,第210页。
[13]“每个人天生就是自己的意识的长度、广度与深度的囚犯。他持续多久的时间,取决于他花多久的时间去获得一种第四度空间,或者,以常人的语言来说,去获得自己的灵魂的本体。”(参看(德)尼采《我妹妹与我》,(英)雷维英译,陈苍多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226-227页。)
[14](德)尼采《我妹妹与我》,(英)雷维英译,陈苍多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15](德)尼采《我妹妹与我》,(英)雷维英译,陈苍多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16]同上,第52页。
作者简介
张国强(1975-12),男,籍贯:四川广元人,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