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难,难在哪里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作文时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会写、能写的学生通常是由于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平时多读、多看、多思、多积累、多练笔、会修改。多读多看,积累多了,写作材料信手拈来,无须绞尽脑汁去编造;多思多练多修改,经验丰富,自然文思泉涌,笔下生花,精彩层出不穷,习作训练中总能闪出一些亮点,令人叫好。不少作文水平低的学生总觉得作文难,也未尝不想提高,却常苦于不知怎样下手,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养成以下几方面的写作习惯。
   一、说真话,诉真情
   在学生的作文中一般都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虚构现象,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人物是虚无的,事情是子虚乌有的,情节是胡编滥造的,判断推理等是臆想出来的,感情是无病呻吟、不着边际的。从而失去了生活的真实,乃至失去了写作的真实。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作文功底较好的学生,由于没养成用心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也难免出现文采不错却摆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端。
   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作文题是“难忘的……”,可写人、写事……一切只要能令人难忘的都可以作为这次习作的内容,要求不高,写来应当比较容易。我根据题目的要求作了必要的指导,然后布置學生用两天的时间完成。本以为能从学生(特别是写作功底扎实的学生)的这次中发现一些佳作,然而收阅之后却让人大失所望——不少学生的作文中暴露出或精心编造或随意捏造的痕迹。只有一篇写得最好,这位同学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如何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爱、真知教化学生的感人事迹,情节一波三折,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语言朴实、平淡无奇,却显然是有感染力,令人动容。可见“文贵在真”,要想写出好作文,就必须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读了感到真实可信,文章才能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生作文中常见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而且大都直奔“光明”的一面。这种现象显然背离了“文道”,应该坚决丢弃。文章应当是自己真实意愿、真实情感的体现,而不是为“‘作’ 文”而作文。例如有的学生在同学间的言谈对教师是有否定态度的,但在有关写老师的作文中却一反常态,违心地歌颂、赞誉起来,假的当不得真,文采再好也成不了佳作。
   语文教学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对于作文要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来假、大、空。文章有否抒发出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写作文也应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叙述抒情。
   二、常观察、多积累
   有些学生害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大都是对生活缺乏用心观察,不善于思考。他们没有认识到,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还是大自然以及我们自己,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时有发生。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其实就有很多写作的材料可取。只要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写作的源泉自然会是源头活水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向来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主要途径和必要手段之一。学生只有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才能理解生活,懂得生活,善于生活。作文时才有可能笔下生花。会观察、思考生活的人才能对周围的点点滴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就会使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作文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都点明了积累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是“材”源滚滚,材料信手拈来,下笔一气呵成,思路源源不绝。原因就在于平时注重积累,材料储备丰富。不爱积累、不善积累、不会积累的学生则素材匮乏,无话可说,没话好说,只有“望题兴叹”。秀才说写文章比生孩子还难,理由是一个肚子里有现货,一个则没有。这个笑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写文章必须“肚里有货”。学生作文写不好甚至写不出来往往也就是因为平时少积累,“肚”里没“货”。为此要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善于多方“下载”作文素材——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多读思,多练笔
   仅凭直接经验是无法全面丰富作文素材的,谁也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积累间接经验——多读。
   阅读是获取间接经验的捷径,是学生获取写作范例必然手段。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通向学成功写作的桥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语言、思维、素材、写作手法等都可以不知不觉地在读书过程中吸收、积累起来,并在作文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作文的时候用起来就顺理成章、易如反掌。
   多读还得多思,除了对平时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在作文动笔之前,还要对拟题、选材、组织材料等作深思熟虑,有构思、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顺畅,不至于挤牙膏似的拼拼凑凑。
   众所周知,虽然阅读对写作有极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作文终究不是“读”出来而是“写”出来的。要多阅读更要多练笔,写作技能技巧与其他任何技能技巧一样都需要在不断实践操作中熟练、提高,不经过反复锤炼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的。学生只有在作文实践中反复体味、揣摩,才能逐步悟出写作真谛。
   学生养成了勤动笔的习惯,写得多了自会熟能生巧、滴水穿石。作文时就可以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学生初学写作自然更应当多练、坚持练,才能实现“量”变 到“质”变,促成作文水平一次次的自我超越。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作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一步,也是学生提高自己作文质量的唯一办法。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学生从学作文开始,就应该同步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不断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作文基本功才能够越来越扎实,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才会功到自然成,永远和“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说再见。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进行选材,改变以往的俗套命题形式,把作文课的教学移植到学生的见闻体会中,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示范下,领会写作的技巧,改变写作难的心理认识,并通过积极的评价和自我展示,增强其写作动力,进而乐于写作,提高自信。  【关键词】作文教学 命题新颖 走出课堂 示范引领 正向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贯穿在学生的兴
【摘要】小学教育最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品质的教育,而在各项道德品质中,诚信的品质是各项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做人的根基。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言行一致,对老师,同学不撒谎,考试成绩真实,不拿别人的东西,不抄袭他人作业。在守信方面培养学生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还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诚实守信;习惯
【内容摘要】在开展课程改革的今天,为了丰富语文课堂内容,多媒体、网络资料、综合性学习铺天盖地地涌进课堂。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阅读课变成了“文学分析”课;语文课变成了“多媒体”课……课堂教学中,“语文味”依然走在缺失的道路上。要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课来,我想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抛弃浮华,多读书少提问,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并让媒体教学溢出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明确提出:“新世纪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  2010年秋季学期贵州省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我们不断地学习课程标准,不断下课堂听课,并将高中阶段非
摘要: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的去听,去记,从没有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提出质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  关键词:启发 引导 质疑 信心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应用电教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年幼的小学生,由于直观思维仍是他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九年课外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入进行课堂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任者的共识。如何使用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摘要]故事在品德课堂上艺术性的运用,更能让它发挥最大作用。利用画面想像故事、滞后结局猜测故事、创设情境“美”化故事、“化难为易”浅化故事……故事让课堂增色,让效果增倍。  [关键词] 故事 品德课堂 艺术化 运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个四个基本概念,其中第一个概念就是“儿童观”。 它指出“教师的作用是‘针对儿童去做’,而不是‘给儿童做’,承认每个儿童是处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具有独
学生学习语文,除了他们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较强的学习责任感外,教师还必须激发他们对语文的满腔热情。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空讲道理不可能奏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把课上得有吸引力,象磁铁吸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在课内课外品字评词,鉴赏作品,让学生置身于祖国语言美的海洋之中,热爱的感情才会充满胸中。学生的向师性很强,哪个学科的老师教的好,学生就趋向哪位教师。语文教师要努力激发班级所有的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工作的重点逐步应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并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素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之一。那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