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需求多元化的战略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正逐步向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迈进。这一趋势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当前高校英语教师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策略。
[关键词]项目驱动 高等教育 高校英语教师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33-01一、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自本世纪初以来,各高校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针,关注教育规模、教学管理、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革新,在英语教育的外延式发展上取得了实绩。但是,高校英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却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标准型人才无法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教育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必须处理好如下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个性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识,既重视“如何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关注“怎样做”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如何组织实践活动,既利用校内资源共享,同时搭建校际合作平台,以项目为驱动,培养学习者的实际语用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的内涵式发展
针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师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策略。
(一)“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过程。知识获得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主动构建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被动记忆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倡导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动机),以学习者为认知主体,以教师为指导者,以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习得过程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经教学实践检验,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步骤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设计项目。首先,教师根据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设计项目。教师可以将一个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利用各子项目之间的衔接性和多样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保障项目的有效实施。第二,示范项目。如果项目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教师只需要对项目的要点给予语言提示;若项目的操作过程相对复杂或学生的学能较低,教师则需要对项目进行完整的示范。以此避免由于项目操作失误给学习者带来的挫败感和由此导致的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流失,确保项目持续增值的驱动力。第三,项目反馈。如果学习者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能够基本完成项目,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或“教师评价”等一系列的反馈手段对学习者项目操作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并以此为依据对项目设计的优点进行总结;如果学生无法通过教师指导和小组协作完成项目,教师可以通过上述一系列反馈查找出项目设计的不足,及时对设计方案的后续环节进行整改。第四,项目总结。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学或师生互动,引导学习者将项目实践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体验获得的学习心得抽象成下一阶段进行意义建构的要素。
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创新学习能力为目标,以研究性、探索性的实践项目为驱动,通过交流性、合作性的教学活动,组织、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完整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在做中学”的意义建构过程。
(二)内涵式发展策略
内涵和外延,是逻辑学中的一对概念。内涵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即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而外延于内涵相对,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即事物的量的规定性”。高校英语的外延式发展关注的是教育系统中的“物”的因素——教育规模、教学资源等教育发展的数量表征。相对的,内涵式发展关注的则是教育系统中的“人”的因素——教育理念、教学评估等教育发展的效益表征。外延式发展是高校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而内涵式发展才是主导和推动高校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业务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是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策略。首先,高校英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多模态的网络教学环境和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通过校内和校际间的资源共享、英语竞赛等英语学习平台,让学生学以致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其次,在加强自身师德建设的基础上,高校英语教师还应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高效的教育方法,全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此外,科研水平的提高能够促使教师将学科理论前沿融入项目设计,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更加充分地发挥项目的正面驱动力。
三、结语
本文基于高校英语教师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策略。如何将高校英语教育的外延式发展与高校英语教师的内涵式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驱动 高等教育 高校英语教师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33-01一、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自本世纪初以来,各高校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针,关注教育规模、教学管理、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革新,在英语教育的外延式发展上取得了实绩。但是,高校英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却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标准型人才无法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教育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必须处理好如下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个性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意识,既重视“如何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关注“怎样做”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如何组织实践活动,既利用校内资源共享,同时搭建校际合作平台,以项目为驱动,培养学习者的实际语用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的内涵式发展
针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师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策略。
(一)“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过程。知识获得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主动构建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被动记忆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倡导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动机),以学习者为认知主体,以教师为指导者,以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习得过程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经教学实践检验,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步骤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设计项目。首先,教师根据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设计项目。教师可以将一个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利用各子项目之间的衔接性和多样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保障项目的有效实施。第二,示范项目。如果项目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教师只需要对项目的要点给予语言提示;若项目的操作过程相对复杂或学生的学能较低,教师则需要对项目进行完整的示范。以此避免由于项目操作失误给学习者带来的挫败感和由此导致的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流失,确保项目持续增值的驱动力。第三,项目反馈。如果学习者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能够基本完成项目,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或“教师评价”等一系列的反馈手段对学习者项目操作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并以此为依据对项目设计的优点进行总结;如果学生无法通过教师指导和小组协作完成项目,教师可以通过上述一系列反馈查找出项目设计的不足,及时对设计方案的后续环节进行整改。第四,项目总结。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学或师生互动,引导学习者将项目实践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体验获得的学习心得抽象成下一阶段进行意义建构的要素。
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创新学习能力为目标,以研究性、探索性的实践项目为驱动,通过交流性、合作性的教学活动,组织、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完整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在做中学”的意义建构过程。
(二)内涵式发展策略
内涵和外延,是逻辑学中的一对概念。内涵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即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而外延于内涵相对,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即事物的量的规定性”。高校英语的外延式发展关注的是教育系统中的“物”的因素——教育规模、教学资源等教育发展的数量表征。相对的,内涵式发展关注的则是教育系统中的“人”的因素——教育理念、教学评估等教育发展的效益表征。外延式发展是高校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而内涵式发展才是主导和推动高校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业务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是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策略。首先,高校英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多模态的网络教学环境和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通过校内和校际间的资源共享、英语竞赛等英语学习平台,让学生学以致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其次,在加强自身师德建设的基础上,高校英语教师还应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高效的教育方法,全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此外,科研水平的提高能够促使教师将学科理论前沿融入项目设计,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更加充分地发挥项目的正面驱动力。
三、结语
本文基于高校英语教师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英语教师内涵式发展策略。如何将高校英语教育的外延式发展与高校英语教师的内涵式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