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主任,那么创新就是班主任的灵魂。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创新,同时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新力、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新性。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些自认为有些创造性的管理方法。
1 “志趣相投”,牵引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乐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记得我们班曾有一个叫浩的孩子,好多天上课时都在打瞌睡,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询问的时候他什么都不说,问急了就说是晚上做作业晚了,没睡好。可接下来的日子里依旧显得那么疲惫。我了解到他回家时和我同路,从侧面调查得知他在上网打游戏,而且常常熬通宵。我愕然了,我知道网络对孩子的吸引力有多大,说服教育根本不起作用的。看着他日渐消瘦的模样我心急了。怎么办呢?我也开始上网,每天回家后都在网上寻找一些新鲜有趣的内容,包括新闻、故事、笑话、图片等,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碰巧”遇到他,和他兴高采烈地谈论这些网上趣闻。一开始他只是默默地听,后来慢慢地他也给我提供“素材”,还告诉我网址呢。看到他讲这些时的灿烂的笑脸和蛮有神气的眼睛我感到些许欣慰,我知道我的“牵引转化法”起作用了。接下来我开始和他谈论网络的好处。奇怪了!他列举的好处比我想象的要全面,但始终不提网络游戏的事。当我告诉他我曾经迷恋过网络游戏时他却反过来“教育”我,说:“那个太没意思了,纯粹是浪费时间!”我笑了,被孩子感动得笑了。这个孩子,曾经让我提心吊胆的孩子上课再也不打瞌睡了,面色也逐渐红润起来,学习也用心多了。教师节我收到了他的卡片,上面写到“谢谢您,老师!我已经知道了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是您让我明白了生命不该那样地浪费在虚无中。”我幸福地笑了,被孩子感动了,也被自己感动了。
反思对这个学生教育的成功,我愿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我也是做学生过来的,理解他们的痛苦。我没有滔滔地去诉说网络的危害,也没有去跟他谈那些远大的目标。我只是顺着他的爱好,让他觉得终于找到了兴趣相同的朋友,然后去慢慢地引导他,分散他对游戏的注意力,移情于其它有益事物。
2 心灵相通,沉默是金
案例:在第一次月考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经过短期的努力,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后,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学生们情绪非常低落,都默默地低着头,好像是在等着接受我狠狠地“教訓”,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果然在第二次考试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学生已经确实知错了,再去反复地分析他们的错误,然后借机去教训他们,此时他们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切训导的心理准备,滔滔不绝的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个时候,沉默就是一种力量,反而更能让学生明白老师的心。都说当班主任要“嘴勤”,但我们也该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最怕“唠叨”。
3 “以身作则”,服务于学生
案例:刚接一班初三新生,开学第一天,新教室里一片狼藉。学生们看见教室换了,老师也换了,都远远地观望着,有的干脆逃开了。我拿起笤帚开始扫地,慢慢地有两个女同学走进教室和我一起扫起来。后来又有几个男生也加入了进来,洒水,擦桌子,倒垃圾。其间我们什么话也没说,直到卫生全部打扫完了,她们才开始叽叽喳喳地发问:老师你给我们上什么课?你是我们的班主任吗?……就在这一天,我向同学们正式介绍我自己后表扬了和我一起打扫卫生的同学。然后真诚地告诉他们,以后不管哪个组打扫卫生有困难都可以叫上我,我也是他们组的一员,因为劳动使我快乐,我为你们自豪!之后偶尔也有卫生组长来叫我打扫卫生,我总是很高兴地跟他们一起去。但往往是他们抢着把活干完,只让我做一点点。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只是想和我一起体验劳动的快乐。开校第一天我打扫卫生的形象还被好多同学夸张地写进了日记和作文。
这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当初我只是以服务者的角色去做的,并未想太多,但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是影响颇大。这让我感到羞愧,因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同时也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的学生还是积极向上的。我表扬了和我主动打扫卫生的同学,想让他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无意中却让自己成为他们心中最可敬的榜样。我终于发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要用爱心温暖学生、用耐心教育学生、用真心打动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时时刻刻和他们保持思想上的沟通。班主任心中有了“爱”,才能善待学生,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用一颗慈爱的心去善待学生的一切时,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能够建立起来。但若要有效解决问题,我们还需打破常规,用心创造,用创造性的爱去拨动孩子心底那根弦,让它和谐而欢快地共鸣。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西营九年制学校)
1 “志趣相投”,牵引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乐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记得我们班曾有一个叫浩的孩子,好多天上课时都在打瞌睡,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询问的时候他什么都不说,问急了就说是晚上做作业晚了,没睡好。可接下来的日子里依旧显得那么疲惫。我了解到他回家时和我同路,从侧面调查得知他在上网打游戏,而且常常熬通宵。我愕然了,我知道网络对孩子的吸引力有多大,说服教育根本不起作用的。看着他日渐消瘦的模样我心急了。怎么办呢?我也开始上网,每天回家后都在网上寻找一些新鲜有趣的内容,包括新闻、故事、笑话、图片等,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碰巧”遇到他,和他兴高采烈地谈论这些网上趣闻。一开始他只是默默地听,后来慢慢地他也给我提供“素材”,还告诉我网址呢。看到他讲这些时的灿烂的笑脸和蛮有神气的眼睛我感到些许欣慰,我知道我的“牵引转化法”起作用了。接下来我开始和他谈论网络的好处。奇怪了!他列举的好处比我想象的要全面,但始终不提网络游戏的事。当我告诉他我曾经迷恋过网络游戏时他却反过来“教育”我,说:“那个太没意思了,纯粹是浪费时间!”我笑了,被孩子感动得笑了。这个孩子,曾经让我提心吊胆的孩子上课再也不打瞌睡了,面色也逐渐红润起来,学习也用心多了。教师节我收到了他的卡片,上面写到“谢谢您,老师!我已经知道了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是您让我明白了生命不该那样地浪费在虚无中。”我幸福地笑了,被孩子感动了,也被自己感动了。
反思对这个学生教育的成功,我愿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我也是做学生过来的,理解他们的痛苦。我没有滔滔地去诉说网络的危害,也没有去跟他谈那些远大的目标。我只是顺着他的爱好,让他觉得终于找到了兴趣相同的朋友,然后去慢慢地引导他,分散他对游戏的注意力,移情于其它有益事物。
2 心灵相通,沉默是金
案例:在第一次月考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经过短期的努力,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后,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学生们情绪非常低落,都默默地低着头,好像是在等着接受我狠狠地“教訓”,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果然在第二次考试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学生已经确实知错了,再去反复地分析他们的错误,然后借机去教训他们,此时他们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切训导的心理准备,滔滔不绝的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个时候,沉默就是一种力量,反而更能让学生明白老师的心。都说当班主任要“嘴勤”,但我们也该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最怕“唠叨”。
3 “以身作则”,服务于学生
案例:刚接一班初三新生,开学第一天,新教室里一片狼藉。学生们看见教室换了,老师也换了,都远远地观望着,有的干脆逃开了。我拿起笤帚开始扫地,慢慢地有两个女同学走进教室和我一起扫起来。后来又有几个男生也加入了进来,洒水,擦桌子,倒垃圾。其间我们什么话也没说,直到卫生全部打扫完了,她们才开始叽叽喳喳地发问:老师你给我们上什么课?你是我们的班主任吗?……就在这一天,我向同学们正式介绍我自己后表扬了和我一起打扫卫生的同学。然后真诚地告诉他们,以后不管哪个组打扫卫生有困难都可以叫上我,我也是他们组的一员,因为劳动使我快乐,我为你们自豪!之后偶尔也有卫生组长来叫我打扫卫生,我总是很高兴地跟他们一起去。但往往是他们抢着把活干完,只让我做一点点。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只是想和我一起体验劳动的快乐。开校第一天我打扫卫生的形象还被好多同学夸张地写进了日记和作文。
这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当初我只是以服务者的角色去做的,并未想太多,但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是影响颇大。这让我感到羞愧,因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同时也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的学生还是积极向上的。我表扬了和我主动打扫卫生的同学,想让他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无意中却让自己成为他们心中最可敬的榜样。我终于发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要用爱心温暖学生、用耐心教育学生、用真心打动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时时刻刻和他们保持思想上的沟通。班主任心中有了“爱”,才能善待学生,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炽热认真,一视同仁。用一颗慈爱的心去善待学生的一切时,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能够建立起来。但若要有效解决问题,我们还需打破常规,用心创造,用创造性的爱去拨动孩子心底那根弦,让它和谐而欢快地共鸣。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西营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