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怎能如此匆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xi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进行高质量表达。但这几年我们发现关于识字与写字的问题比较严重:一是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这种现象;二是书写不整洁,乱涂乱画;三是错别字多,同音字、形近字混淆不清等等。这些看似小的问题,却折射出识字教学的大问题。
  一、案例回放
  《借生日》识字教学片段:
  ●引入
  师:(播放《生日歌》)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可要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哦!边听边想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生(齐答):生日歌。
  师:一般什么时候会唱呢?
  学生(甲):吃生日蛋糕的时候。
  学生(乙):过生日的时候。
  师:生日可以借给别人吗?
  生(齐答):不可以。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8课——借生日。
  ●学习生字
  师:下面请小朋友打开书125页,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师:读完的同学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好,现在我们看黑板,这些生字大家认识了吗?跟着老师读一遍。
  师:会读了吗?一起读一次。
  师:哪个小组愿意开火车读?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全班再读读课文。
  逐段学习课文,课堂上不再学习生字了。
  二、原因分析
  以上的教学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样学习生字,学生就会认了吗?笔者认为不行,原因有三:
  1.备课肤浅,蜻蜓点水
  上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课备得深入、细致,课上得就有深度;备课下的工夫深,课堂上的办法就多,上课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如果课备得不好,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备课上必须要肯下工夫。就本节课来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在备课时教者要很好地思考: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要重点解决音的问题?哪些要解决形的问题?哪些要突破字义的问题?以上的案例中,教师对这些问题没能深入地思考,没有明确让学生识字该识到什么程度,弄不清教学的目标,没有进行充分地备课,处理教材简单化,蜻蜓点水,应该解决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体现。
  2.忽视学情,学不扎实
  作战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学也如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知道自己教些什么,也要深知学生,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六七岁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刚刚入学几个月,还没有形成识字的能力。所以,教师首先就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乐于识字。令人遗憾的是,本课的识字教学,教师没能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使得单调的复现成了索然无味的“炒剩饭”,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得不到关注,导致学生对本课的生字未能扎实掌握,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未能得到激发,识字能力也未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3.识字匆忙,重点不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与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但从这一案例看,识字、写字并没有摆在突出位置,老师仅仅教读了一遍,就让学生自己读一遍,最后开火车读一遍,读的形式单一,识的方式单一,没有放手让学生拼读,没有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更没鼓励孩子运用独特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仍停留在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教学上。这样的识字教学成了课堂的点缀,还没有落实好识字的任务,就急急忙忙进入课文的学习,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分析课文上,识字、写字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由此可见,重视识字教学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话。
  三、改进策略
  小学阶段是识字的关键时期,一定要重视。那么,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
  1.钻透教材——寻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大师于永正说过:“这法那法钻研不透教材都没有法。”这句话道出了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如果钻透了教材,教学方法就会了然于胸。例如《借生日》一课共有“放、布、熊、快、怎、饭、班、拿、正、礼、物、今”12个生字,对这12个生字在课前可做如下分析:
  在读音上:南方人对平翘舌音不容易读好,如“怎”(平)、“正”(翘)。三拼音对于刚刚学完拼音的孩子来说较难拼,如“熊、快”;后鼻音、第三声读不到位,如“礼、放”等。对这样的字要重点进行读音的指导,切实让学生扎实地读准确,做到在书上认识,换个地方也能认识;全班齐读时会读,自己单独读也能读。
  在字形上:如“熊”和“拿”,字形较为复杂,学生比较难记,教师可做恰当的点拨,那些只要求认,不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运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猜字谜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字的记忆就行了。
  在字义上:学生不易明白意思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做动作理解,如“拿”。当然有些字词必须放入具体语境中才能去理解的,那就到学习课文时再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教师只有对本课的各个生字特点了然于胸,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多种形式——激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自主认读,读准字音;然后同桌互相正音,提醒读准翘舌音和三拼音等音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再检查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检查的形式可以是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小老师教读、去掉拼音读、在词语中读、在句子中读等。最后通过让学生读整篇课文,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体会识字的快乐,感受识字的成功。通过变换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这样识字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3.体验成功——自主认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知识由学生发现。在识字教学方法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说说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还会记哪些字,怎样记住它。本课生字中,“布、放、快、怎、礼、今、熊”等都可用熟字加(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巾——布、方——放、能——熊;视——礼、想——怎”。教师重点指导认记“饭、物”,随生字认识“饣”,尽量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或“你还有什么更好的记忆方法”,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能量,找到适合自己识记字的方法。对于孩子独特的识字方法,教师要多加鼓励,有时即使孩子说得不够好,不够完整或者不够正确,教师也要鼓励他们独特的思维,对他们的方法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绝不能马虎。正如崔峦说的一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识字犹如高楼大厦的一块块“砖”,有了这些“砖”,才能建造起语文的大厦。
  (责编 钟 岚)
其他文献
我很喜欢美国作家惠特曼的一首小诗《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中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我想这样往下写:孩子们,请向绘本走去/它是一颗蜜糖/它像一块磁铁/会带着你走向一个美妙的世界。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以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它以直观的方式,调动儿童的多种感觉器官,促进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启迪儿童的心智。绘
一篇文章由若干词句构成,但真正支撑文章主旨、富有灵性的只是其中的部分词句,堪居“眼睛”之要。这些“眼睛”就是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它们承载着课文的大量信息。教学时,如果能够找到它们并懂得如何“解剖”,那么阅读话题的创设就不存在问题了。  如《春天的雨点》教学片段:  师:(出示句子)自由读第一句,想想“春天的雨点”和“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是什么关系?再加上适当的关联词改写这个句子,表达你的理解。  
课程改革一晃已过去几个年头,低年级的识字课在老师精心创设的一个个情境中变得生动起来,但我们也总能看到: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兴趣很高,但到了复习巩固阶段,他们却错误连连。我们不免疑惑:识字课在营造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孩子不产生疲劳的同时,还应关注什么?  一、辨析字形,关注“字感”的形成  同样的汉字,同样的课堂,为什么不同的学生掌握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几次照面后,就能牢牢地记住汉字的读音和字形,
目的:探讨临床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不同标本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活性与其毒力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牛奶平板和卵黄培养基法检测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