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智慧 探求素养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gen_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老师,你是隋朝的多少代传人?”诸如此类的案例,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生态,道出了教师历史教学的无奈,诠释了历史教育的缺失。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学科的具体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彰显了学科价值,树立了学科自信,而且直指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但是,如何让老师在每一堂课中落实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其核心和关键策略何在?两年来,东莞市开展了中学历史智慧课堂的系列研讨活动。本文拟通过对中学历史智慧课堂的探索,就“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索”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学历史智慧课堂概念的提出
  智慧课堂的定义主要衍生于智慧教育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大部分定义强调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属性。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智慧课堂应是一种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开展智慧教学,促进学生智慧学习,进而养育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更全面、多元和综合的课堂形式(如下图)。
  运用信息技术、教材等创建智慧学习环境,是智慧课堂的基础。信息时代的智慧课堂应具有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和资源推送智能化的核心特征。[1]其价值取向不是技术,而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上图模型可知,中学历史智慧课堂是借助教育技术平台、综合教材等因素,教师智慧教学、学生智慧学习的协调统一、综合的过程。
  二、中学历史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核心素养——智慧课堂的灵魂
  1.抓住课堂的灵魂
  “核心素养”是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学科具体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旨在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致立德树人的要求。”[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重新理解课程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智慧课堂的综合性与培养目标的学科素养价值关怀,将其放置在教育目标体系中,构建出教育任务、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智慧课堂研究模型(如下图)。
  2.寻找灵魂的落脚点
  构建课堂教学目标,探寻课堂教学的支点,一直是教师课堂探索的不懈追求,智慧课堂亦然。中学历史智慧课堂教学以核心素养为灵魂,那灵魂的落脚点——课堂教学目标在哪里呢?
  首先,五大素养的综合性、交融性决定了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目标,是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发展的综合体现,不能将五大核心素养人为割裂。
  如:教师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一课时,可将教学目标确立为:“能够运用历史地图简述战争的过程以及战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讲述战争中的典型英雄事迹;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探究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及其引发的民族危机和大觉醒。”该目标前半部分侧重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后半部分则侧重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培养。
  在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可涉及跨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
  如在讲授《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一课时,东莞望牛墩中学温婷婷、石惟灵[3]老师将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史料阅读,以开封为例呈现宋元时期名城的都市生活,让学生概括都市生活的繁荣、市民生活的丰富和文化世俗化特征;以宋词元曲为例,浸润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而理解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弘扬文化自信;探究宋元都市和文化背后的时代特征。”东莞外国语学校张悦老师,则将该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情景活动《设计一位普通宋朝城市居民一个月的日常开支》,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探究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生活。”该设计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财经素养。
  其次,要蕴含“智慧”特色。智慧课堂要充分体现教师智慧教学、学生智慧学习的有机结合,教学目标的确立至关重要。
  如在讲授《洋务运动》一课时,东莞常平振兴中学郑继明、松山湖实验中学钟小敏、横沥中学罗永学、厚街湖景中学李志先老师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以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为例,通过呈现它们在近代和建国后的历史贡献,进而让学生充分理解洋务运动近代化‘开端’的特征;通过史料阅读,探究洋务运动失败的历史原因,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但其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时代之憾。”该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智慧,是智慧教学的重要体现。通过史料的多角度论证,深化了学生对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理解。通过论证“开端“二字,基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让学生意识到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萌芽,但这个芽是不可能长大的,“春色虽微已堪惜”,这是时代之憾!
  教学目标除了要体现教师的智慧教学,也会根据教学环境,创设体现学生智慧学习的教学目标。
  如在讲授《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一课时,东莞松山湖实验中学王楚颖老师将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观看微课、阅读教材及其他史料,让学生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在后台推送的在线闯关任务,利用史料组建相应题型,及时评价和反馈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完成“制作宋元风明信片”的活动,深入理解宋元文化的地位,弘扬文化自信。”[4]该教学目标中融入游戏化学习策略,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在探究活动中对史料进行分层讨论、体会、动手实践,游戏中竞争、加分、创造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智慧学习。
  (二)深度学习——智慧课堂有效实施路径
  笔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智慧课堂模式下,学生的智慧学习应具有个性、共享、交互、深度的特点。其中深度学习应是智慧学习的核心和成败的关键。“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理论和思想,在将新的理论和思想融入已有的認知结构基础上,可以在繁多的思想间建立联系并且可以将已经拥有的知识迁移到全新的情境之中,以此作为问题决策和解决的一种学习方式。”[5]可见,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问题解决导向,是深度学习的显著特征。因此,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创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核心学习内容,并让他们学会应用所学的内容。而营造智慧的教学环境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等类似的方法,能让学生在校内外具有更多主动学习的经历。   1.创新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激发学习的内动力,也是智慧学习的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引领学生在真实而有意义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进而对历史进行探究。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图片、影视、文字、语言描述等。
  东莞南城阳光实验中学杜建珊老师在讲授《经济与社会生活巨变》一课时,通过课前作业,要求学生采访家中长辈,了解改革开放前自己家中的居住环境、伙食情况等,获得口述史料。同时,尽可能将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旧物带到课堂上,向全班展示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情景。
  智慧课堂则侧重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更鲜活、更接近真实的历史情境。如东莞松山湖实验中学王楚颖老师在讲授《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一课时,设置了“梦回宋元,与子同歌——当元曲遇上rap”的游戏导入,利用某诗词类音乐手游APP,用rap的方式,改编和演绎元曲大家关汉卿的作品《一枝花·不伏老》。游戏过程中,学生一边说唱,一边根据歌曲的旋律,在平板上准确地打击、滑动歌词,难度升级时还需要滑动手指“写书法”,依循“笔迹”完成背景的题字。游戏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诵读、聆听的方式,解决了由于曲调丧失而无法感受宋元时期高唱词曲情景的遗憾。直观感受元曲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仿佛回到宋元时期,使学生浸润在浓厚的历史情境中。
  2.优化学习方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以问题来激活、调动学生的思维,以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陈独秀拍着桌子对胡适说:‘你要是认我这个朋友,你今天就跟你的老婆离婚。’[6]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为什么陈独秀会执意要求他的好友胡适离婚呢?这是东莞一中的孙振楚老师在教授《新文化运动》一课时,设计的悬念式问题。
  在讲授《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时,东莞松山湖实验中学的龚琳老师采用了问题链的学习方式。教师和学生构建了如下的问题链:
  1.西洋在哪里?
  2.郑和的船队到达过哪些地区?最远的又是哪里?
  3.生: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即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4.生:郑和下西洋造成了什么影响?
  5.生:造成倭患的原因是什么?
  6.生:明朝国力雄厚,为什么戚继光还要招募矿工和农民?
  7.生:戚继光在抗倭中是怎样取得胜利的?
  8.我们要如何评价戚继光抗倭?
  9.生:为什么葡萄牙要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和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到学生自学的反馈,精确地把握学生实际情况,重构以生为本、私人订制化的问题。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被激活,思维能力被提升,渴望并努力解决自己的疑问,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智慧课堂的构建,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的灵魂,搭建好灵魂的落脚点,创新教学情境,优化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学生在智慧学习的过程中,养育核心素养。这些是东莞市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探索,我们深知路漫漫,探究永无止境,希望专家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注释】
  [1]刘邦奇:《“互联网 ”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10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3页。
  [3]温婷婷,石惟灵:《在文化课中浸润家国情怀——以
其他文献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而利用数字化教学媒介建立起来的微课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本文拟从选题立意、史料运用、讲解分析、配套资源等方面谈一谈如何利用初中历史微课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修订的《普通
病毒肆虐河北  惡魔欺凌燕赵  各路勇士驰援  你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白衣天使  致敬,白衣勇士  疫情就是号角  你们临难不惧  万千血肉之躯  筑起防疫长城  激情加科技  病毒必肃清  你们透支身体  从白天到黑夜  从黑夜到天明  致敬,白衣勇士  控疫情 断蔓延  驰藁城  飞邢台  奔南宫  你们——  筑起抗疫长城  病人安心  河北坚强  祖国放心  致敬,白衣勇士  党旗下 
“月圆之时,我一定回家。”  4月,由导演于宁宁和编剧佘萍共同策划的公益短片《月圆之时》,在全网热播。该片将目光投向留守儿童群体,通过镜头传递对这一独特群体的关怀。  《月圆之时》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北京民声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天启时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导演于宁宁在拍摄现场。  于宁宁表示,创作《月圆之时》的初衷是,主创团队在采风过程中看到留守儿童们的生活现状,这些孩子对
思辨性思维就是思考和辨析的思维。所谓思考是指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历史问题能够多角度考察,有证据地辨别分析。[1]历史事实蕴藏于史料之中,历史学科特征决定了历史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必须植根于史料教学。  与此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相比,教育部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设计了“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知识拓展”“问题思考”等辅助栏目。其中,“材料研读”栏目通过提
5月14日,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下称实施条例)正式发布,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自《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至今,我国的民办教育一直处于改革调整期,实施条例的发布将加速这一进程。  实施条例在加强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营造更加公平的办学环境、维护教育管理秩序、保护受教育者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这些规定将对民办教育产生什么影响?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义务教
疫情之下,全国各地开学延期,很多学校开启了“网课”模式。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课堂革命”中,教师队伍中的“新兵”—“90后”教师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作为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新兴网络技术,具有更好的“网感”,也能更好地理解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学生们。  他们当中,有人不时在班级群里发红包,有时是奖励,有时是抽查作业,有时是点名;有人特意在网课期间注册了游戏账号,
学校是教育主阵地。近年来,不少中小学校创新教学方式,优化作业设计,创设特色课程,激发教师潜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一些学校探索实施的“晚十点不作业”“无书面作业日”“适性大课堂”等做法取得良好效果。  “雙减”的总目标是回归教育本质,遵循规律办学。如何把“双减”这件好事办好?如何做到“轻负高质”?如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本期,《民生周刊》邀请全国7位中小学校长一起探讨。
“在一定程度上,新冠肺炎疫情將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接受本刊采访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说。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全球百年一遇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经此一疫,可能引发世界格局、全球供应链以及中国经贸和产业布局的变化。我国将面对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产业链供应链、不一样的经济。 
近年来,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在三江县帮扶贫困群众的故事,感动着这里的侗族群众。  从2019年3月以来,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作为国家移民管理局定点帮扶深度贫困县——三江县脱贫攻坚的“桥头堡”,既派出7人专班负责衔接全系统定点扶贫任务落实,又承担三江县7个村799户3352人的脱贫任务。  两年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2020年11月,三江县脱贫摘帽,告别了绝对贫困,这其中,就饱含了“移民蓝”的辛勤
初秋,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的大雪山云雾缭绕。沿着山间公路蜿蜒而上,前往大户赛村委会的途中,一路茶香弥漫,一座座干净整洁的茶叶初制所点缀在山间。历经百年沧桑,这个位于云端的“古茶村”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昔日村民曾借粮度日  勐库镇素有茶乡之称,这里拥有1.2万亩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抗逆性最强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赫赫有名的冰岛茶就产自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