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观看戏剧表演时,舞台上并没有出现“门”、“马”、“轿”,可为什么对剧中的“开门”、“骑马”、“抬轿”等行为动作,一下子就能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呢?实际上这些“虚”的形象就靠这些“实”的动作来完成,这实的动作又引发了人们“虚”的想象。这在艺术表现里称之为“虚实结合”,所以才获得“表演有尽而其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这种虚实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分析文学作品。不过,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之为“空白艺术”。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研教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讲究师生、生生合作,最终达到探究的学习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这些目标呢?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
一、在处理教材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白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就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里的“思”其实就是给学生留下空白的思考天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过程的意思。然而在长时间的教学模式中,师授生学占了主流。学生一直是学习的接受者,教师按既定的教案设计给学生提出问题,答案也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基本上不给学生主动回答或创新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于是课堂成了老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尤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整堂课教师滔滔不绝,面面俱到,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到位,会给学生的成绩板块留下“空白”。实质上,这种满堂灌输的旧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在教授《项链》这篇文章时,就大胆运用空白艺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角度创新思维。对于文章结尾一句“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有组长、记录员,让大家合作讨论,续写这个故事的结局,比比那个小组的结局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果各小组同学都能各抒己见,有从鲁瓦栽夫妇角度写的,也有从佛来思节夫人的角度写的,还有从车夫角度写的,更有从项链的真假角度以及珠宝店老板角度写的……不一而足。这样通过学生的参与、交流、共享,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拓宽了学生作文的思路。
二、在教学时间上给学生留点“空白”
《劝学》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谈的是思考与学习的关系,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吾尝终日而学也”,没有“须臾”时间去思也。从早到晚,学生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当当,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众所周知,牛吃完草料还有一个“反刍”的过程,那么学生在什么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呢?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白。于是,在教授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道士塔》第二小节时,作者这样写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我有意识地放慢速度,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等什么?”,自然而然学生就会产生思考,联想到王道士这个愚昧人践踏文明的可恶行径,也能从中体味到作者的愤慨与无奈。还有在教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有意让学生感悟大师言简意丰的艺术魅力,在朗读的过程中就放慢速度。语调沉重,学生自然在脑海里会形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不出话来?作者以什么来纪念?然后再让学生讨论。那课堂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也就达到了对文章“情”的体验,对“理”的感悟。
三、在教学方法上学会“布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道,望一望天际的科学世界窗口,而把某些东西留下不讲。”这就是说,只有教师适当保留教学空白,才能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所创新。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发现从老师所讲中得不到所缺失的知识时,那块留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寻找,去填补。我们都知道,学然后有所思,学然后有所获,最终才能有所用。所以教师在教授新课时,一定要学会“布白”。
在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先给学生欣赏了一幅齐白石的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问学生,画面上既然没有青蛙,为何称之为“蛙声十里”?他运用了什么手法?在学生讨论之后,告诉学生齐老先生创作此画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匠心独运。齐白石正是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画面不见一只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和奔腾的泉水声。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达到了中国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最高境界。而归隐在辋川的王维,他的诗向来被人们誉为“诗中有画”,于是,我让学生边读边体味此诗的意蕴,除了清新的画面,诗人还在其中隐含了哪些我们看不见的元素,既然有“浣女”,干嘛还要写“空山”,最后一句的“王孙”又指的是谁,诗中有哪些言外之意需要我们去感悟。这样在课堂上就适当的延伸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了学生处理诗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当然在教法上还可以再灵活一点,可以在讲授新课时,巧设导语,故意问而不答,在板书时只写关键词,其他的让学生补充等等。只有在课堂上大胆布白,让空白艺术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我们才能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课堂效果,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除了上述之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的空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给学生这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自主权,学生能主动学习吗?这种模式会不会影响高考成绩?从目前看这种方式可能不受“功利型”家长的欢迎,也可能不会马上出成绩。但我们要从树人的角度思考,我们教书育人培养的不是一个个充满填充物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抓住新一轮改革的契机,长期不懈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新思维新见解的平台。让他们多一些自己的真知灼见,少一些固定模式的浇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在处理教材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白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就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里的“思”其实就是给学生留下空白的思考天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过程的意思。然而在长时间的教学模式中,师授生学占了主流。学生一直是学习的接受者,教师按既定的教案设计给学生提出问题,答案也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基本上不给学生主动回答或创新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于是课堂成了老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尤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整堂课教师滔滔不绝,面面俱到,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到位,会给学生的成绩板块留下“空白”。实质上,这种满堂灌输的旧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在教授《项链》这篇文章时,就大胆运用空白艺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角度创新思维。对于文章结尾一句“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有组长、记录员,让大家合作讨论,续写这个故事的结局,比比那个小组的结局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果各小组同学都能各抒己见,有从鲁瓦栽夫妇角度写的,也有从佛来思节夫人的角度写的,还有从车夫角度写的,更有从项链的真假角度以及珠宝店老板角度写的……不一而足。这样通过学生的参与、交流、共享,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拓宽了学生作文的思路。
二、在教学时间上给学生留点“空白”
《劝学》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谈的是思考与学习的关系,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吾尝终日而学也”,没有“须臾”时间去思也。从早到晚,学生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当当,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众所周知,牛吃完草料还有一个“反刍”的过程,那么学生在什么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呢?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白。于是,在教授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道士塔》第二小节时,作者这样写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我有意识地放慢速度,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等什么?”,自然而然学生就会产生思考,联想到王道士这个愚昧人践踏文明的可恶行径,也能从中体味到作者的愤慨与无奈。还有在教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有意让学生感悟大师言简意丰的艺术魅力,在朗读的过程中就放慢速度。语调沉重,学生自然在脑海里会形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不出话来?作者以什么来纪念?然后再让学生讨论。那课堂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也就达到了对文章“情”的体验,对“理”的感悟。
三、在教学方法上学会“布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道,望一望天际的科学世界窗口,而把某些东西留下不讲。”这就是说,只有教师适当保留教学空白,才能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所创新。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发现从老师所讲中得不到所缺失的知识时,那块留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寻找,去填补。我们都知道,学然后有所思,学然后有所获,最终才能有所用。所以教师在教授新课时,一定要学会“布白”。
在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先给学生欣赏了一幅齐白石的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问学生,画面上既然没有青蛙,为何称之为“蛙声十里”?他运用了什么手法?在学生讨论之后,告诉学生齐老先生创作此画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匠心独运。齐白石正是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画面不见一只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和奔腾的泉水声。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达到了中国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最高境界。而归隐在辋川的王维,他的诗向来被人们誉为“诗中有画”,于是,我让学生边读边体味此诗的意蕴,除了清新的画面,诗人还在其中隐含了哪些我们看不见的元素,既然有“浣女”,干嘛还要写“空山”,最后一句的“王孙”又指的是谁,诗中有哪些言外之意需要我们去感悟。这样在课堂上就适当的延伸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了学生处理诗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当然在教法上还可以再灵活一点,可以在讲授新课时,巧设导语,故意问而不答,在板书时只写关键词,其他的让学生补充等等。只有在课堂上大胆布白,让空白艺术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我们才能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课堂效果,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除了上述之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的空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给学生这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自主权,学生能主动学习吗?这种模式会不会影响高考成绩?从目前看这种方式可能不受“功利型”家长的欢迎,也可能不会马上出成绩。但我们要从树人的角度思考,我们教书育人培养的不是一个个充满填充物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抓住新一轮改革的契机,长期不懈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新思维新见解的平台。让他们多一些自己的真知灼见,少一些固定模式的浇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