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fa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观看戏剧表演时,舞台上并没有出现“门”、“马”、“轿”,可为什么对剧中的“开门”、“骑马”、“抬轿”等行为动作,一下子就能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呢?实际上这些“虚”的形象就靠这些“实”的动作来完成,这实的动作又引发了人们“虚”的想象。这在艺术表现里称之为“虚实结合”,所以才获得“表演有尽而其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这种虚实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分析文学作品。不过,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之为“空白艺术”。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研教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讲究师生、生生合作,最终达到探究的学习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这些目标呢?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
  一、在处理教材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白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就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里的“思”其实就是给学生留下空白的思考天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过程的意思。然而在长时间的教学模式中,师授生学占了主流。学生一直是学习的接受者,教师按既定的教案设计给学生提出问题,答案也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基本上不给学生主动回答或创新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于是课堂成了老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尤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整堂课教师滔滔不绝,面面俱到,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到位,会给学生的成绩板块留下“空白”。实质上,这种满堂灌输的旧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在教授《项链》这篇文章时,就大胆运用空白艺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角度创新思维。对于文章结尾一句“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有组长、记录员,让大家合作讨论,续写这个故事的结局,比比那个小组的结局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果各小组同学都能各抒己见,有从鲁瓦栽夫妇角度写的,也有从佛来思节夫人的角度写的,还有从车夫角度写的,更有从项链的真假角度以及珠宝店老板角度写的……不一而足。这样通过学生的参与、交流、共享,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拓宽了学生作文的思路。
  二、在教学时间上给学生留点“空白”
  《劝学》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谈的是思考与学习的关系,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吾尝终日而学也”,没有“须臾”时间去思也。从早到晚,学生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当当,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众所周知,牛吃完草料还有一个“反刍”的过程,那么学生在什么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呢?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白。于是,在教授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道士塔》第二小节时,作者这样写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我有意识地放慢速度,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等什么?”,自然而然学生就会产生思考,联想到王道士这个愚昧人践踏文明的可恶行径,也能从中体味到作者的愤慨与无奈。还有在教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有意让学生感悟大师言简意丰的艺术魅力,在朗读的过程中就放慢速度。语调沉重,学生自然在脑海里会形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不出话来?作者以什么来纪念?然后再让学生讨论。那课堂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也就达到了对文章“情”的体验,对“理”的感悟。
  三、在教学方法上学会“布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道,望一望天际的科学世界窗口,而把某些东西留下不讲。”这就是说,只有教师适当保留教学空白,才能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所创新。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发现从老师所讲中得不到所缺失的知识时,那块留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寻找,去填补。我们都知道,学然后有所思,学然后有所获,最终才能有所用。所以教师在教授新课时,一定要学会“布白”。
  在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先给学生欣赏了一幅齐白石的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问学生,画面上既然没有青蛙,为何称之为“蛙声十里”?他运用了什么手法?在学生讨论之后,告诉学生齐老先生创作此画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匠心独运。齐白石正是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画面不见一只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和奔腾的泉水声。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达到了中国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最高境界。而归隐在辋川的王维,他的诗向来被人们誉为“诗中有画”,于是,我让学生边读边体味此诗的意蕴,除了清新的画面,诗人还在其中隐含了哪些我们看不见的元素,既然有“浣女”,干嘛还要写“空山”,最后一句的“王孙”又指的是谁,诗中有哪些言外之意需要我们去感悟。这样在课堂上就适当的延伸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了学生处理诗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当然在教法上还可以再灵活一点,可以在讲授新课时,巧设导语,故意问而不答,在板书时只写关键词,其他的让学生补充等等。只有在课堂上大胆布白,让空白艺术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我们才能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课堂效果,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除了上述之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的空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给学生这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自主权,学生能主动学习吗?这种模式会不会影响高考成绩?从目前看这种方式可能不受“功利型”家长的欢迎,也可能不会马上出成绩。但我们要从树人的角度思考,我们教书育人培养的不是一个个充满填充物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抓住新一轮改革的契机,长期不懈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新思维新见解的平台。让他们多一些自己的真知灼见,少一些固定模式的浇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其他文献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就能产生好奇心,就有了探索问题的兴趣。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由此可见,掌握好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指明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有序地探求知识奥秘,全面深刻地揭示知识的本质,增强教学效果。那么,在品德教学中该如何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呢?   一、精心酝酿,以问题引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
每天走在校园中,看到教师忙碌的身影,我就会想起瑞土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一段话。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这段话相信是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真实写照。班主任工作是关涉心灵的,而心灵是柔软而无形的,要使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班主任教师就必须怀有一颗锦绣之心,这颗锦绣之心是学生心灵相通之心,是愿意为学生一生发展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
柬埔寨制衣厂商协会(GMAC)主席日前指出,20多年来,制衣与制鞋业是促进柬埔寨国家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领域。目前,GMAC共有约600家制衣、制鞋企业会员,向柬埔寨国人提供大量的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它以线条、水墨作为绘画的根本,体现了中国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画家运用美学原理,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中充分地展示出他们对美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中国画家的审美情趣作为中心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中国画博大精深,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地做好中国画教学,把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还有待于教师在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作为建设工程档案对于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和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但它对其形成的基本单位即建筑
2017年1-5月,中国服装出口继续下滑,出口564.2亿美元,微降1.1%。其中,中国对传统市场欧、美、日的服装出口均下降。对欧盟出口降幅最大,出口116.8亿美元,下降4.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总是教师对课文内容逐词、逐句、逐段讲解分析,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想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模式,在21世纪的今天,早已不合时宜了。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肿瘤围术期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签。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50例,
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市场对具有优异性能的各种差别化涤纶纤维不断增长的客观需求,公司二级子公司港虹纤维将投资建设年产20万t差别化化学纤维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