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中山民主思想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孙中山先生经过长期研究,通过对东西方法律文化基础的比较、分析,认识到了“人心就是立国的大根本”,只有唤起民众,才能谋求社会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孙中山民主思想精髓
  法治或以法治国,在我们中国是早已有之的思想观念。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就提出“法治”,并把他们应用到了国家的实际治理中。但是,传统“法治”中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手中统治百姓的工具。古代思想家言:“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经道变法者,军长也……”有“生法、守法、法于法”,由此形成了极端的不平等制度。至高无上的皇帝,坐在宝塔形法秩序的顶端,口衔天宪,让臣下执掌,强迫百姓接受统治。
  孙中山在认真研究中西方文化、历史、法律的基础上,掌握了中西方观念上的差异,曾经以中西方建筑房屋方法,对东西方观念进行了恰当的比较:“国人筑屋先上梁,西人筑屋先立础。上梁者注目最高之处,立础者注目最低之处。注目处不同,其效用自议”。详细阐述了国民与国家法律之关系,“欲造神圣庄严之国,必有优美高尚之民,以无良则无良政治,无良政治则无良国。吾见人权颓敝者,其民多暴弱,祸害倚附,无由面绝。国与民国国相环。往往为常智之所忽,其端至微,毋可以语鲁莽噪急者哉”。但由于民族危亡的严重性,反封建斗争的残酷性,使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奋斗目标,把“上梁”夺取政权放在第一位。孙中山先生在1906年主持制定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论述:“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第一期为军政府督率国民扫除旧法之时代,重在夺取全国各地之政权。第二期为军政府授地方自主权于人民,而自兑揽国事时代,也就是由军政府训练人民,转变观念意识,具备国民资格时代。第三期才是军政府解权柄,归政国民的宪政时代。”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民循序以进,养成自由平等之资格”,国民治理国家。
  在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以他为首的近代资产阶级对中国前途的关心。他们掌握“人心就是立国的大根本”。……“吾人做事,当向最上处立志,但必以最低处未基础。最低之处,即所谓根本也”。国本何在?古语云:“民为邦本”。但由于腐败的封建统治,造成中国人“昏睡的太多了”。“睡觉的中国人虽不是全体国民,但是蒙上眼睛毫无反应的人实在太多了”。等待国民觉醒再推翻封建统治夺取政权所需时间太长,而列强的压迫、封建统治的腐朽又不允许等待。因此,必须在“上梁”同时“立础”,双管齐下,建设中国。
  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使孙中山先生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的思想之上”。要实现改革国家,就必须“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国家有了新的基础,那么好象做新屋一样,只要屋基筑成,以后做墙上梁还有什么大的困难呢”。除此之外,孙中山先生对军事夺权和改造国家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消灭那一股军阀,军事的奋斗固然很重要,但是,改造国家,还要根本上自人民的心理上改造起,所以感化人群的奋斗更为重要”。在反袁斗争和护法斗争中,他强调:“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推行宪法之先决问题,首先在民众之能拥护宪法与否,舍本求末,无有是处。不持此也,民众果无组织,虽有宪法,即民众自身亦不能运用之,纵无军阀之摧残,其为具文自若也。”他阐明一切法律,第一必须要深得人心,必须要民众拥护。第二民众要有组织的来实施法律,统治者有认真的执行法律。
  “唤起民众”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髓,“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唤起民众的觉醒和真正的群众性改革之外,别无它途可寻”。他的这一思想写进了遗嘱。把培养民众的自觉意识,建立五权宪法为基础的近代国家,作为自觉毕生的追求。四十年的民主革命实践使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法治思想、民众思想、争取自由思想,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为中国的前途和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孙中山全集》,第二卷,157页
  3、7《孙中山全集》,第三卷,325页
  4《孙中山全集》,第一卷,578页
  5、9《孙中山全集》,第八卷,283页
  6、8《孙中山集外集》,第121、278页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当前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从教几年来,把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分别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几个方面,来分析和强调学生努力学习历史,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学习透过历史方法与训练去建构自我的历史认知,达到批判理解能力的提升与对事情的不同看待方式,体会出历史是活生生的,有着旺盛的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思想品德教育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在弘扬民族精神、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建设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问题。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思想、道德、品格、知识、
期刊
[摘要]课程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教学的设计也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技术也悄悄地走入了学校,走入了课堂。而在教学中,正因为有了多媒体,小学英语的教学则变得更直接,更明了,更能吸引小学生,使很枯燥的课程变得多姿多彩。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能让学生的视野更宽阔,兴趣更浓厚,记忆起来更扎实,教学效率就更高。正确的使用能为学生创设更贴近他们的情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
期刊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教师务必千方百计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并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才能使我们的计算机教育更上一个台阶;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软硬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找到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新路,使计算机教育更适应
期刊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寻求最佳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  1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1.1 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与落实,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音乐课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那么如何理解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如何真正的落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音乐课堂,向45分钟要效益,就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了。在此我认为:  1 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是学的对象
期刊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整堂课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实际效果。精心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能迅速唤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新知识、关注新知识。对思想政治课而言,由于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教学不当,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这门课程在形成学生的理论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具有导向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树
期刊
多年的地理基层教学告诉我,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眼睛,但是,很多学生开始学习地理的时候,往往只善于背,而忽视了看地图,往往事倍功半。对于地理很多学生感到地理很难学,太枯燥,抽象,久而久之,对地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事地理教学十几年,我觉得,地理教学一定要重视地图,巧用地图,妙用地图,用活地图,从而使死的知识变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真正高效地学会应有的
期刊
1 给孩子打造一个愉快的世界——使学生愿学  “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出自内心真挚的爱,这种爱表现于对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情况的关心;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给学生情绪上的支持,善于用真诚的赞赏、表扬和鼓励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耐心教导学生的同时,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气氛。我们知道,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一走进
期刊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那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把语文训练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我把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分成了三个阶段,即初读、细读、品读,这和心理学中的心理发展过程正好相符,从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