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生物对话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对话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对话式教学的类型,最后对“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初中生物 对话式教学
1、研究背景
生命科学是以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所以从根本上讲,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过去认为,生物科学就是由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但随着人类对科学本质认识的逐渐加深,人们意识到科学并不仅仅是由知识体系构成的,除去知识体系外,科学中更为本质的东西是:“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特殊的途径和方法”,即国外教育界普遍认为的科学探究。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地在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1]。
2、对话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2. 1、对话式教学的涵义
对话教学是“教學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发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2]。”
2.2、对话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互动交往的教学方式
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在对话精神的指引下,以活动主体的身份共同步入教学的“之间”领域(即主体间性领域),积极地参与对话,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在对话教学搭建的这一互动交往的平台上,不断内化在对话、交往中获得的经验。在交往中,学生跟他人共享经验,学会合作,学会发现自我,弘扬自身的主体性,形成健康丰富的形态。
(2 )以人为本的课堂模式
对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只是师生对话的内容。对话教师充分尊重人性,发展人性,它以人的发展为终极关怀,着眼于人的生命建构,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师生在对话中进行生命的交流和共享,教师在这种共享中不仅实施着教育,且根本的是在生活,学生在这种共享中接受着教育,也就是生活着,创造着,生长着,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精神有目的的创造和拓展。从对话中走出的教师和学生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更会有健康的理性,健康的人生。
3、对话式教学的类型
对话教学主要发生在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它可以看作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灵魂相遇与精神交流。从对话主体的角度来看,对话教学可以有以下两种类型。
3.1、教师一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并不是教师的“施舍”或“赠予”,而是基于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一种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的觉醒。在教学中,教师自觉地关注学生情感表达的需要,并在学生发言时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感受,但教师也不是“袖手旁观”,让学生无目的、无方向的“畅谈”,他也要适日寸地引导、恰当地介入,使对话活而不乱,有的放矢。当然,教师也不是一定要说服学生,一定要强求对话结果的一致性,只要使问题得到聚焦,使对话或讨论的过程充满了启发和意义,结果是否一致性并不重要。
3.2、学生一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简单地提一些封闭性的问题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而是增加了开放性的问题在课堂中的份量,将问题的解决交给学生自己去探讨,这样便为学生创造了相互之间对话的机会。学生这间面对面的讨论给予了他们表现的机会,在同学之间的小组讨论中,他们没有了与教师单独对话的紧张和拘束,而是有了发表自己意见、贡献自己智慧的责任感,他们互相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独特感受,通过成员间的交流、沟通,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至于对问题的理解也远远超出一个人的水平;而随后的小组之间的再次交流,使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灵感涌现的魅力,他们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潜力。
4、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4.1、目标设计策略
关于教学目标的分类,研究甚多,其中以布卢姆和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教育目标主要涉及到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在每个领域中,教育目标可以有学习水平的差异。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态,笼统地说,要达成的目标包括:通过对话教学使学生建构知识;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培养交往沟通能力、批判能力、反思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培养对话人生态度和对话精神。
4.2、话题设计策略
探究性话题,即引发师生产生进一步探究欲望的对话性话题。探究性话题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且由于同一话题的探究路向和探究结果并不唯一或确定,因此,在促进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开放心态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拓展性话题,即在初步的目标达成以后,进一步拓展思维并引发想象和创造的话题。这一话题是在前面话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具有拓展性和深化性。
4.3、总结阶段的设计
对话教学是师生围绕话题开展的民主、平等、互动与合作交流的教学。在对话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背景的不同,必然会建构不同的知识观点。所以,在对话教学结束之前,教师需要围绕话题对学生在对话中建构的知识进行总结。
5、结论
对话教学符合对话时代的精神,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的出现,决不仅仅是某一种教学艺术的复兴与新兴,而是教学活动历史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更使教学伦理和教学思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无疑是对传统教学全方位的改造,应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夏正江.《教育理论析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第302页.
关键词:初中生物 对话式教学
1、研究背景
生命科学是以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所以从根本上讲,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过去认为,生物科学就是由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但随着人类对科学本质认识的逐渐加深,人们意识到科学并不仅仅是由知识体系构成的,除去知识体系外,科学中更为本质的东西是:“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特殊的途径和方法”,即国外教育界普遍认为的科学探究。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地在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1]。
2、对话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2. 1、对话式教学的涵义
对话教学是“教學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发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2]。”
2.2、对话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互动交往的教学方式
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在对话精神的指引下,以活动主体的身份共同步入教学的“之间”领域(即主体间性领域),积极地参与对话,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在对话教学搭建的这一互动交往的平台上,不断内化在对话、交往中获得的经验。在交往中,学生跟他人共享经验,学会合作,学会发现自我,弘扬自身的主体性,形成健康丰富的形态。
(2 )以人为本的课堂模式
对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只是师生对话的内容。对话教师充分尊重人性,发展人性,它以人的发展为终极关怀,着眼于人的生命建构,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师生在对话中进行生命的交流和共享,教师在这种共享中不仅实施着教育,且根本的是在生活,学生在这种共享中接受着教育,也就是生活着,创造着,生长着,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精神有目的的创造和拓展。从对话中走出的教师和学生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更会有健康的理性,健康的人生。
3、对话式教学的类型
对话教学主要发生在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它可以看作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灵魂相遇与精神交流。从对话主体的角度来看,对话教学可以有以下两种类型。
3.1、教师一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并不是教师的“施舍”或“赠予”,而是基于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一种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的觉醒。在教学中,教师自觉地关注学生情感表达的需要,并在学生发言时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感受,但教师也不是“袖手旁观”,让学生无目的、无方向的“畅谈”,他也要适日寸地引导、恰当地介入,使对话活而不乱,有的放矢。当然,教师也不是一定要说服学生,一定要强求对话结果的一致性,只要使问题得到聚焦,使对话或讨论的过程充满了启发和意义,结果是否一致性并不重要。
3.2、学生一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简单地提一些封闭性的问题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而是增加了开放性的问题在课堂中的份量,将问题的解决交给学生自己去探讨,这样便为学生创造了相互之间对话的机会。学生这间面对面的讨论给予了他们表现的机会,在同学之间的小组讨论中,他们没有了与教师单独对话的紧张和拘束,而是有了发表自己意见、贡献自己智慧的责任感,他们互相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独特感受,通过成员间的交流、沟通,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至于对问题的理解也远远超出一个人的水平;而随后的小组之间的再次交流,使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灵感涌现的魅力,他们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潜力。
4、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4.1、目标设计策略
关于教学目标的分类,研究甚多,其中以布卢姆和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教育目标主要涉及到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在每个领域中,教育目标可以有学习水平的差异。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态,笼统地说,要达成的目标包括:通过对话教学使学生建构知识;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培养交往沟通能力、批判能力、反思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培养对话人生态度和对话精神。
4.2、话题设计策略
探究性话题,即引发师生产生进一步探究欲望的对话性话题。探究性话题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且由于同一话题的探究路向和探究结果并不唯一或确定,因此,在促进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开放心态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拓展性话题,即在初步的目标达成以后,进一步拓展思维并引发想象和创造的话题。这一话题是在前面话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具有拓展性和深化性。
4.3、总结阶段的设计
对话教学是师生围绕话题开展的民主、平等、互动与合作交流的教学。在对话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背景的不同,必然会建构不同的知识观点。所以,在对话教学结束之前,教师需要围绕话题对学生在对话中建构的知识进行总结。
5、结论
对话教学符合对话时代的精神,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的出现,决不仅仅是某一种教学艺术的复兴与新兴,而是教学活动历史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更使教学伦理和教学思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无疑是对传统教学全方位的改造,应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夏正江.《教育理论析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第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