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为现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本文根据高等数学学科特点,从高等数学实用性、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设置、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进行思考,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66-01
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工科类专业中的一门及其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影响以及涉及的专业非常多,不仅深入到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领域,而且深入到经济、金融、信息、社会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及学科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高等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做为培养当代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之一。伴随着人们对高等数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从而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高等数学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丞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结合学生专业进行教学,突出高等数学的实用性
专业课服务做为现阶段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之一,但是怎样找到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的结合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并走进学生的专业,了解专业课中要用到哪一方面的数学知识,结合学生专业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如会计类专业,在授课过程中,应将分段函数与税款表示联系起来,将导数概念与边际成本联系起来,将偏导数与偏弹性联系起来,将最值求解与最大利润的计算紧密联系起来,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避免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选例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结合相关专业的知识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异常集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提出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反复实践,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另外,在教学中,还可利用高等数学知识去解释或证明初等数学中的某些定理或公式,如学习了定积分后可推导一些几何体的体积公式,使学生感到数学不仅魅力无穷,而且非常实用,促使学生下决心学好它。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只有密切联系学生专业,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点往往成为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心理障碍。高职院校的学生们一般数学课程的基础特别差,学习数学的能力也跟不上,个别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进入了职业院校,只要学好专业课即可,基础课学好学坏无所谓。众所周知,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转变学生这种消极的学习心态,必须要全面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性。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多、学时紧,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设计一些问题情景,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渴望和需求。如导数、定积分等概念的引入,可先介绍其实际背景,由具体问题出发,分析不同问题反映的共性,再抽象出新概念。由此以来,学生们对于新概念的学习熟悉起来,就会主动去学习些类的知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原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逻辑推理的时候,通过板书教学可以清楚地给出逻辑推理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跟着粉笔尖走,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还不能丢弃“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正确把握高等数学课程的难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原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面要求做到面面俱到,并且注重理论知识讲解,注重定理及公式的推导,并要求掌握其思想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新要求,無法满足各学科发展和实践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对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我们应尝试分层次设置,以满足各类专业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旧教材内容过深过难,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把握高等数学课程的难度,在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加”和“减”。增加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实例,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了解数学应用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应当运用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应能力,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删减那些与学生专业联系不大的知识和内容。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我们可按学生需求增加一部分教学内容,如线性代数及无穷级数等。教师只有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职阶段学习
自学能力是高职阶段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对每个高职学生来说,进入高职阶段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学习”。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少。而高职阶段,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增多,这对刚刚踏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会不适应,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甚至迷恋网吧、台球厅。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做作业、学会复习。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上课时用心听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课后通过做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同时多看一些参考书并积极地思考一些问题,在每一节、每一章结束后及时做好小结,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阶段的生活,才会终身受益。在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性时行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他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信心。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在学习评价的标准上,都应该充分考虑绝大多数的学习情况,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严永仙.高等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02-205.
[2] 马丽霞.浅议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改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7-228.
[3] 王金平.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模式改革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1):18-19.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66-01
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工科类专业中的一门及其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影响以及涉及的专业非常多,不仅深入到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领域,而且深入到经济、金融、信息、社会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及学科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高等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做为培养当代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之一。伴随着人们对高等数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从而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高等数学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丞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结合学生专业进行教学,突出高等数学的实用性
专业课服务做为现阶段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之一,但是怎样找到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的结合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并走进学生的专业,了解专业课中要用到哪一方面的数学知识,结合学生专业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如会计类专业,在授课过程中,应将分段函数与税款表示联系起来,将导数概念与边际成本联系起来,将偏导数与偏弹性联系起来,将最值求解与最大利润的计算紧密联系起来,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避免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选例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结合相关专业的知识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异常集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提出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反复实践,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另外,在教学中,还可利用高等数学知识去解释或证明初等数学中的某些定理或公式,如学习了定积分后可推导一些几何体的体积公式,使学生感到数学不仅魅力无穷,而且非常实用,促使学生下决心学好它。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只有密切联系学生专业,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点往往成为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心理障碍。高职院校的学生们一般数学课程的基础特别差,学习数学的能力也跟不上,个别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进入了职业院校,只要学好专业课即可,基础课学好学坏无所谓。众所周知,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转变学生这种消极的学习心态,必须要全面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性。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多、学时紧,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设计一些问题情景,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渴望和需求。如导数、定积分等概念的引入,可先介绍其实际背景,由具体问题出发,分析不同问题反映的共性,再抽象出新概念。由此以来,学生们对于新概念的学习熟悉起来,就会主动去学习些类的知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原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逻辑推理的时候,通过板书教学可以清楚地给出逻辑推理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跟着粉笔尖走,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还不能丢弃“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正确把握高等数学课程的难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原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面要求做到面面俱到,并且注重理论知识讲解,注重定理及公式的推导,并要求掌握其思想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新要求,無法满足各学科发展和实践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对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我们应尝试分层次设置,以满足各类专业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旧教材内容过深过难,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把握高等数学课程的难度,在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加”和“减”。增加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实例,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了解数学应用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应当运用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应能力,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删减那些与学生专业联系不大的知识和内容。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我们可按学生需求增加一部分教学内容,如线性代数及无穷级数等。教师只有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职阶段学习
自学能力是高职阶段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对每个高职学生来说,进入高职阶段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学习”。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少。而高职阶段,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增多,这对刚刚踏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会不适应,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甚至迷恋网吧、台球厅。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做作业、学会复习。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上课时用心听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课后通过做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同时多看一些参考书并积极地思考一些问题,在每一节、每一章结束后及时做好小结,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阶段的生活,才会终身受益。在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性时行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他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信心。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在学习评价的标准上,都应该充分考虑绝大多数的学习情况,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严永仙.高等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02-205.
[2] 马丽霞.浅议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改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7-228.
[3] 王金平.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模式改革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