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抓好学困生的工作,是每个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普遍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学困生决不能采取生硬粗暴的高压策略,而应实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的方法,即实施“全方位激励法”。所谓“全方位激励法”就是对学生实施多角度,多形式的激励方法,它的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具体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尊重激励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层次需要论讲,自尊的需要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人人都有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这种愿望得以满足,就会形成一种鼓舞力量。从客观角度而言,学困生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他们只是受到外界不良倾向的影响,思想产生了偏差,才变得胸无大志,不守纪律,道德品质差。学习成绩低劣。但一般说来,他们的心理都是自卑的。他对于犯错误常常表现得满不在乎,而心里却经常忐忑不安,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他们对好学生常常表现出鄙视,但心里有时却会泛起羡慕之情;当他们受到打击、讽刺和孤立时,会极度怨恨和愤怒,有时也会感到苦恼;当他们稍有进步受到表扬时,又会兴奋不已。每犯一次错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惧悔心理,涌起一定程度改正错误的渴望,但往往由于约束自己的能力和免疫力差,常常会重犯错误,因而丧失信心,甚至想破罐破摔,倘若及时地得到教育、帮助和关怀,又可以鼓起勇气重新做起。因此,对学困生要实施新生激励。去年暑假后,我接下来了一个新班,在12名学习较差的学生中有3名调皮捣蛋,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的“双差生”。每当见到他们我都非常头痛。有一个叫伟明的学生,上课不是说话就是动手动脚,下课不是乱窜就是结伙打群架,几次罚站,训斥都不能奏效,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倒数第一。对于这样的后进生,我没有鄙视,没有撒手不管,而是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使之不掉队。我深深懂得罚站、训斥是不行的,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去呼唤他。于是我耐心向他们讲道理,比如打架,先从打架的坏处说起,再讲文明礼貌、团体友爱的大道理。我先后多次找谈心、家访,终于使他感动得痛哭流涕,表示一定要改掉毛病。从此以后,他真的像变了一个人,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团结同学。我及时抓住他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每当表扬他一次,他脸上都露出自信的笑容。真情换人心,由于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产生了一种鼓舞力量,期末考试,语数成绩由原来的30多分提高到70多分。
二、关怀激励
每个人都需要关怀和体贴,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声安慰的话语,会使人心里热乎乎的,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学困生,更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所谓的爱生如子,从思想上爱护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当年我教的班中有一名学生叫海心,学习松松垮垮,萎靡不振,不遵守学校纪律,还把教室的窗玻璃打碎。我找他谈心,并耐心给他讲道理,从谈话中得知他父亲因病去世,并欠了几千元外债,母亲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家境比较贫寒。问明情况后,我没有批评他,却像亲人那样关心他,中午回家吃饭,路途遥远,我把他带到自己宿舍,多做一份饭让他吃;衣服破了、脏了,我帮他缝补清洗;平时感冒、咳嗽,我拿了便药让他服下,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体贴他。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小事,最能沟通老师和学生的感情,海心同学感受到我对他的关怀,他被深深地感动了,转变得很快,自觉修理课桌、扫帚等,学习也明确了目的,端正了态度,期末考试语数总分为198分,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了我校“转差活动”的先进典型。
三、压力激励
现在的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强民盛万物兴的社会环境里,没有经过困苦的岁月,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学习压力。我通过对后进生的分类排队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后进生,大多是家庭比较优越,还有一部分是干部子女。在他们看来,在校学习无所谓,“读好书不如有个好爸爸”;有的认为有钱什么事都能办,知识不值钱。为此,在校学习就混,根本没压力。对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我深入浅出,既讲大道理又讲了小道理,讲21世纪将是知识爆炸之年代,没有知识就会沦为乞丐,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没有知识将来就会被社会淘汰。通过讲这些浅显的道理,他们感到危机和压力,由此产生了学习动力。我班的12名学困生纷纷表决心,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在班中开展“转差跟踪活动”。期末考试,有80%的学困生考试成绩比较理想。
实践证明:实施“全方位激励法”对转化学困生的效果显著。说到底就是以人格的力量教育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慈母般的心关心人,以不断进取的精神鼓舞人,这就是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学困生决不能采取生硬粗暴的高压策略,而应实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的方法,即实施“全方位激励法”。所谓“全方位激励法”就是对学生实施多角度,多形式的激励方法,它的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具体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尊重激励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层次需要论讲,自尊的需要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人人都有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这种愿望得以满足,就会形成一种鼓舞力量。从客观角度而言,学困生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他们只是受到外界不良倾向的影响,思想产生了偏差,才变得胸无大志,不守纪律,道德品质差。学习成绩低劣。但一般说来,他们的心理都是自卑的。他对于犯错误常常表现得满不在乎,而心里却经常忐忑不安,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他们对好学生常常表现出鄙视,但心里有时却会泛起羡慕之情;当他们受到打击、讽刺和孤立时,会极度怨恨和愤怒,有时也会感到苦恼;当他们稍有进步受到表扬时,又会兴奋不已。每犯一次错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惧悔心理,涌起一定程度改正错误的渴望,但往往由于约束自己的能力和免疫力差,常常会重犯错误,因而丧失信心,甚至想破罐破摔,倘若及时地得到教育、帮助和关怀,又可以鼓起勇气重新做起。因此,对学困生要实施新生激励。去年暑假后,我接下来了一个新班,在12名学习较差的学生中有3名调皮捣蛋,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的“双差生”。每当见到他们我都非常头痛。有一个叫伟明的学生,上课不是说话就是动手动脚,下课不是乱窜就是结伙打群架,几次罚站,训斥都不能奏效,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倒数第一。对于这样的后进生,我没有鄙视,没有撒手不管,而是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使之不掉队。我深深懂得罚站、训斥是不行的,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去呼唤他。于是我耐心向他们讲道理,比如打架,先从打架的坏处说起,再讲文明礼貌、团体友爱的大道理。我先后多次找谈心、家访,终于使他感动得痛哭流涕,表示一定要改掉毛病。从此以后,他真的像变了一个人,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团结同学。我及时抓住他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每当表扬他一次,他脸上都露出自信的笑容。真情换人心,由于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产生了一种鼓舞力量,期末考试,语数成绩由原来的30多分提高到70多分。
二、关怀激励
每个人都需要关怀和体贴,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声安慰的话语,会使人心里热乎乎的,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学困生,更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所谓的爱生如子,从思想上爱护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当年我教的班中有一名学生叫海心,学习松松垮垮,萎靡不振,不遵守学校纪律,还把教室的窗玻璃打碎。我找他谈心,并耐心给他讲道理,从谈话中得知他父亲因病去世,并欠了几千元外债,母亲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家境比较贫寒。问明情况后,我没有批评他,却像亲人那样关心他,中午回家吃饭,路途遥远,我把他带到自己宿舍,多做一份饭让他吃;衣服破了、脏了,我帮他缝补清洗;平时感冒、咳嗽,我拿了便药让他服下,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体贴他。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小事,最能沟通老师和学生的感情,海心同学感受到我对他的关怀,他被深深地感动了,转变得很快,自觉修理课桌、扫帚等,学习也明确了目的,端正了态度,期末考试语数总分为198分,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了我校“转差活动”的先进典型。
三、压力激励
现在的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强民盛万物兴的社会环境里,没有经过困苦的岁月,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学习压力。我通过对后进生的分类排队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后进生,大多是家庭比较优越,还有一部分是干部子女。在他们看来,在校学习无所谓,“读好书不如有个好爸爸”;有的认为有钱什么事都能办,知识不值钱。为此,在校学习就混,根本没压力。对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我深入浅出,既讲大道理又讲了小道理,讲21世纪将是知识爆炸之年代,没有知识就会沦为乞丐,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没有知识将来就会被社会淘汰。通过讲这些浅显的道理,他们感到危机和压力,由此产生了学习动力。我班的12名学困生纷纷表决心,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在班中开展“转差跟踪活动”。期末考试,有80%的学困生考试成绩比较理想。
实践证明:实施“全方位激励法”对转化学困生的效果显著。说到底就是以人格的力量教育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慈母般的心关心人,以不断进取的精神鼓舞人,这就是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