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ongji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信息技术虽然从小学开始就安排课程学习,但处境却比较尴尬:表面上看,学生都很喜欢;殊不知学生认为信息课就是上网聊天、打游戏、看视频;面对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眼巴巴地等着下课铃响起;学生觉得学那么多东西没什么用,又不参加考试,只要会基本的上网搜索、下载就可以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活跃的思维、高涨的学习氛围带回信息技术课堂,迫在眉睫。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呢?
  重视新学期第一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作为有规律的师生互动活动,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开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每个学期的“第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成功的“第一课”,会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和信心,而期待与信心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这就提醒教师在第一课的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递,更应该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总结多次“第一课”的教后反思中,发现了一些可循的规律。比如说,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实际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3G、电子狗、广告电影中处处都要用到信息技术。学生会非常好奇,就想主动了解更多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时,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学习信息技术课中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等内容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比较枯燥、单调、乏味,甚至出现反感。为此,教师要一改往日的传统教法——直接把操作方法演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看完演示后再机械操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新课伊始,直接亮出操作后的结果,然后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追究其来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完成教学任务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也会印象深刻。
  分组合作,多表扬鼓励
  在信息技术课上,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对每个学生手把手的教学。分组学习可以更好地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经验表明,小组合作中的互助学习关键在于小组活动的高效性,而小组活动要想达到高效,就必须有一个“领头羊”,因此组长的选择与作用发挥就显得非常重要,小组长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发挥学习任务的分工、学习过程的调控、学习结果的总结等。信息技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小组长需要结合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创意进行收集,然后在组员的群体力量之下共同完成信息技术作品的制作。
  信息技术课具有利用教学控制软件进行传播与评价的天然优势,这样的综合性教学行为,使得群体的智慧能够得到收集与放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点拨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做得相对不足的小组进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可以说,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不吝啬表扬,不忘记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让学生发挥创造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所以教师应该大胆放手,不要包办学生的一切,而要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因为只有一个无束缚的自主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有机会发挥创造性,才能体会到创新带来的乐趣。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是深化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重要方式。比如说,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让语文课上优秀作文的输入、数学课堂上图片的制作与图像等,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生成。这样,既可以帮学生深化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也可以加深对所学其他学科知识的印象。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自然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去布置一些简单、机械的知识性作业,而应当利用学生周末的时间完成一两件计算机作品,同样也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这样具有开放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思考、去设计、去发挥、去创新,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创新意识。
  结束语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与其每天抱怨这个学科不好教、学生不爱学、上课学生不是发呆就是打游戏,与其通过纪律约束学生“不做什么”,不如正面引导学生去“做什么”。事实证明,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是持久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寻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并设计符合学生兴趣需要的内容,让枯燥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根据笔者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的结果,初中生更愿意看到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如让抽象的知识形象起来,让隐晦的过程明显起来,让刻板的知识活动起来……让信息技术发挥激活学生学习的作用,正是每一位教师所期待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东安中学)
其他文献
教师在课堂中会发现,当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时,握着笔的手会自然而然停下来,不再书写,有时呼吸也会变得轻微而缓慢。注意力集中时,学习效果就显著;否则,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这表明,人的注意力与学习效果存在着某种联系。无论是对事物的感知,还是记忆、思维,都与注意力有关。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注意力培养,对提升教学效率具有启迪意义。  选择性注意的基本概念  注意的分类 传统分类通常把注意分为两类:无意识注意和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其慢性并发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DM常并发血管及血栓性疾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之一的纤溶活性指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
所谓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静态备用资源,而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激发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学习观点。它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反映,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使课堂教学变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而现实中,写作往往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成为语文教师的“心病”。教师常能发现学生面对作文的无奈:看到作文题目不知从何下笔,无话可说;即便是写出来,也是篇幅短小,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真情实感。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随着多媒体技术深入课堂,作文教学的这种尴尬境遇开始有所
一直以来,写作倡导作者要注重真情实感,摒除“匠气”,彰显“灵气”。但应试写作的模式化、程式化要求,使得学生文章匠气十足。因此,作文训练陷入到一个怪圈:一方面主张要学生说“真”理,抒真情;另一方面又在应试作文的教学中加上各种条条框框,将一个本来充满无限自由、广阔的写作空间无限地浓缩到几种所谓的写作模式中。写作模式固然重要,是需要“师傅领进门”的,也是能够“入门”的,但评判一篇文章的首要标准还是文章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生活当中,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高科技产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是为了能够让小学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现代化人才。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普遍较低。笔者认为,在保证课程顺利进行的前
陶行知曾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见,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前提。  生活经验升华为“数学体验”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首先应从直接经验入手(动作表征),然后是经验的映像性表象(表象表征),再过渡到经验的符号性表象(符号表征)。教学提供的数学活动应该尽可能遵从学生“已有经验——到直
以单开链支路为单元 ,揭示了欠秩并联机器人机构结构组成的某些规律。提出了输出运动为三平移及一定向转移的并联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新方法。型综合共得到 5
近日,有民众反映云南云县民族中学有多名初中女生被强迫卖淫。对此,云县民族中学校长陈和新否认了学生遭强迫卖淫一事,表示经学校排查此事约涉及十二名学生,均在初二、初三年级就读。这十几人中究竟有没有人遭到侵害,还有待公安机关调查。(2014年12月5日《南方都市报》)  从近年来的新闻报道看,学生遭侵犯时,没有想到报警,或者没有第一时间报警,并非孤例。学生报警求救的自觉意识究竟去哪了?这才是全社会都需要
刚刚过去的兔年春晚,新浪微博上的民意调查中,网民满意率仅为6%,与央视春晚一结束,央视《新闻联播》就报道称“八成观众认为兔年春晚办得好”形成鲜明对比。 Just past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