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信息技术虽然从小学开始就安排课程学习,但处境却比较尴尬:表面上看,学生都很喜欢;殊不知学生认为信息课就是上网聊天、打游戏、看视频;面对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眼巴巴地等着下课铃响起;学生觉得学那么多东西没什么用,又不参加考试,只要会基本的上网搜索、下载就可以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活跃的思维、高涨的学习氛围带回信息技术课堂,迫在眉睫。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呢?
重视新学期第一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作为有规律的师生互动活动,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开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每个学期的“第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成功的“第一课”,会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和信心,而期待与信心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这就提醒教师在第一课的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递,更应该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总结多次“第一课”的教后反思中,发现了一些可循的规律。比如说,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实际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3G、电子狗、广告电影中处处都要用到信息技术。学生会非常好奇,就想主动了解更多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时,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学习信息技术课中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等内容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比较枯燥、单调、乏味,甚至出现反感。为此,教师要一改往日的传统教法——直接把操作方法演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看完演示后再机械操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新课伊始,直接亮出操作后的结果,然后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追究其来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完成教学任务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也会印象深刻。
分组合作,多表扬鼓励
在信息技术课上,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对每个学生手把手的教学。分组学习可以更好地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经验表明,小组合作中的互助学习关键在于小组活动的高效性,而小组活动要想达到高效,就必须有一个“领头羊”,因此组长的选择与作用发挥就显得非常重要,小组长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发挥学习任务的分工、学习过程的调控、学习结果的总结等。信息技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小组长需要结合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创意进行收集,然后在组员的群体力量之下共同完成信息技术作品的制作。
信息技术课具有利用教学控制软件进行传播与评价的天然优势,这样的综合性教学行为,使得群体的智慧能够得到收集与放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点拨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做得相对不足的小组进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可以说,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不吝啬表扬,不忘记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让学生发挥创造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所以教师应该大胆放手,不要包办学生的一切,而要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因为只有一个无束缚的自主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有机会发挥创造性,才能体会到创新带来的乐趣。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是深化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重要方式。比如说,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让语文课上优秀作文的输入、数学课堂上图片的制作与图像等,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生成。这样,既可以帮学生深化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也可以加深对所学其他学科知识的印象。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自然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去布置一些简单、机械的知识性作业,而应当利用学生周末的时间完成一两件计算机作品,同样也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这样具有开放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思考、去设计、去发挥、去创新,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创新意识。
结束语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与其每天抱怨这个学科不好教、学生不爱学、上课学生不是发呆就是打游戏,与其通过纪律约束学生“不做什么”,不如正面引导学生去“做什么”。事实证明,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是持久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寻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并设计符合学生兴趣需要的内容,让枯燥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根据笔者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的结果,初中生更愿意看到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如让抽象的知识形象起来,让隐晦的过程明显起来,让刻板的知识活动起来……让信息技术发挥激活学生学习的作用,正是每一位教师所期待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东安中学)
重视新学期第一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作为有规律的师生互动活动,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开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每个学期的“第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成功的“第一课”,会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和信心,而期待与信心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这就提醒教师在第一课的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递,更应该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总结多次“第一课”的教后反思中,发现了一些可循的规律。比如说,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实际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3G、电子狗、广告电影中处处都要用到信息技术。学生会非常好奇,就想主动了解更多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时,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学习信息技术课中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等内容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比较枯燥、单调、乏味,甚至出现反感。为此,教师要一改往日的传统教法——直接把操作方法演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看完演示后再机械操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新课伊始,直接亮出操作后的结果,然后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追究其来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完成教学任务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也会印象深刻。
分组合作,多表扬鼓励
在信息技术课上,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对每个学生手把手的教学。分组学习可以更好地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经验表明,小组合作中的互助学习关键在于小组活动的高效性,而小组活动要想达到高效,就必须有一个“领头羊”,因此组长的选择与作用发挥就显得非常重要,小组长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发挥学习任务的分工、学习过程的调控、学习结果的总结等。信息技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小组长需要结合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创意进行收集,然后在组员的群体力量之下共同完成信息技术作品的制作。
信息技术课具有利用教学控制软件进行传播与评价的天然优势,这样的综合性教学行为,使得群体的智慧能够得到收集与放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点拨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做得相对不足的小组进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可以说,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不吝啬表扬,不忘记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让学生发挥创造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所以教师应该大胆放手,不要包办学生的一切,而要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因为只有一个无束缚的自主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有机会发挥创造性,才能体会到创新带来的乐趣。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是深化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重要方式。比如说,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让语文课上优秀作文的输入、数学课堂上图片的制作与图像等,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实现生成。这样,既可以帮学生深化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也可以加深对所学其他学科知识的印象。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自然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去布置一些简单、机械的知识性作业,而应当利用学生周末的时间完成一两件计算机作品,同样也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这样具有开放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思考、去设计、去发挥、去创新,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创新意识。
结束语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与其每天抱怨这个学科不好教、学生不爱学、上课学生不是发呆就是打游戏,与其通过纪律约束学生“不做什么”,不如正面引导学生去“做什么”。事实证明,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是持久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寻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并设计符合学生兴趣需要的内容,让枯燥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根据笔者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的结果,初中生更愿意看到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如让抽象的知识形象起来,让隐晦的过程明显起来,让刻板的知识活动起来……让信息技术发挥激活学生学习的作用,正是每一位教师所期待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东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