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梅洛维茨以戈夫曼和麦克卢汉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视这种媒介的分析,提出了媒介可以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他的思路可以概括为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这种媒介情景理论对于研究媒介环境、新媒介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媒介;场景;《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178-02
初看《消失的地域》这个名字,当时的理解是某个特殊的地域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消失了,仅此而已。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这本书的英文题名是《no sense of place》,翻译过来是,地域的意义消失了。再看一下副标题,可能的意思是:地域对于社会行为的意义,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逐渐地减弱或者消失,这里的意义应该理解为社会意义,因为是相对于社会行为而言的。读罢全书,对题目有两点概括:1)地域或称某个场景,事实上,它并不是因为电子媒介的出现消失了,而是演变成一种新的场景。这种演变是由于信息的快速、大量的流动造成的,它使得地域之间的差异在空间上消失了。2)这里的电子媒介指的是电视,而不是其他的电子媒介。因本书成书于1985年,正是电视这种媒介占据强劲势头的时候。其实互联网等媒介也可以产生这样的影响,包括手机等新媒介。
一、理论来源
梅洛维茨的观点是建立在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戈夫曼把社会描述成一出戏剧,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舞台上进行表演。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各种不同的场景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人们的角色重组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一个人在每个场景中的行为可以区分为“前区”行为和“后区”行为,电子媒介的出现可能使这区分变得模糊,“前区”和“后区”有时候会重叠在一起。人们先前的行为也不再适合这种新的场景,所以人们不得不采取一种适合新场景的“中区”行为。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不同的媒介是人的不同感官的延伸。新媒介在一种文化出现后,首先会引起人的感官不平衡,然后影响了人们的意识,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媒介形态的改变对人的行为有很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经常被忽视。从这两个理论出发,梅洛维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电视这种媒介让人们从旧有的近距离场景,进入到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的宽广场景,人们的行为也随着场景的改变而改变,出现了新的行为、新的群体、新的价值观。
二、新媒介
梅洛维茨的思路可以理解为: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首先来说新媒介,这里的新媒介指的是电视。依梅洛维茨的观点,相比较于之前的媒介,电视有以下特点:集声音图像于一体,使观众有着视、听双重享受,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相较于纸质媒介不易受到控制。电视自身的优势再加上各国资金的投入,使得它在战后迅猛发展。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它使得社会场所对自然场所的分离,打破了不同信息群体系统的分离状态:在纸质媒体时代,由于纸质媒介不易远距离传输,亚文化群体多以地域为界限,想要了解其他群体的信息,就得想方设法获取他们的纸质媒介,甚至去学习他们的语言、风俗、地理。就像古埃及和中国,相距甚远,一般的纸质媒介到达不了,如果想要互相了解,就得学习对方的文化,然后阅读对方的纸质文献。电视出现以后,它以图像和声音这两种不受空间限制的符码,以一目了然的方式将普通经验世界的生活和文化呈现给不同层次的受众,从而打破了纸质媒介造成的群体或者阶层之间的界限。
其次,电视的传播生动具体,使它能成为观察别人私人行为的渠道,出现了“公共情景”合并“私人情景”的现象。例如,通过电视,人们可以偷窥到别人的私人生活,乃至犯罪的过程,性与暴力的过程。人们的私人空间成了媒体的聚焦之所,整个世界处于一种透明的状态。
三、新场景
新的媒介产生了新的场景,这个场景已经超出了地域的限制,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整个地球成了一个村落。不管是男人女人、成人儿童,都生活在同一种场景之中。这要归结于新媒介传播信息的海量和快速。相较至于旧场景,新场景打破了它严格的“前区”和“后区”的区分,呈现出二者交融的特点。从前只能在“后区”才能观察到的行为,现在通过电视这种新媒介,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一个蛋糕店,从前只能在台前买到五颜六色美味的蛋糕,看到身穿制服的服务员,作为后区场景的烘培房对我们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电视出现以后,不仅把蛋糕加工的整个工序展现在人们面前,甚至可以教我们怎样做。这样,蛋糕师在我们眼里就没有那么神秘了,也就是说,电视导致了像面包师这样比较神秘的职业权威消失了,这种权威的消失,不是由于权利的大小,也不是由于金钱的多少,而是由于是否了解有关权威“后区”行为的信息。同样的,政治英雄在大众面前的形象也不再光鲜,以前不易被大众所知的“后区”行为也暴露在大众的眼睛之下,他们也会抽烟、酗酒、出入娱乐场所甚至有一些违法行为。由于电视这种媒介,政治英雄的私生活的有关信息被大众所熟知,他们在大众眼里的权威就逐渐减弱,甚至降为普通百姓。专家和教授也是如此,专家被称为“砖家”,教授也变成了“叫兽”。不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而是电子媒介使这些权威“去魅化”了:他们也都是普通的人。
四、新行为
新场景之下,人们表现了一种场景融合下的新行为。戈夫曼说,每个人都在表演,舞台永不谢幕。但是新媒介却重组了我们的舞台,改变了观看我们表演的观众,将过去不可能在同一时空共存的场景融合在一起。梅洛维茨用三个个案,描述了新场景之下的新行为。
电视将儿童和成人带入同一种场景之中,儿童不出房间也可以知道大人的“秘密”。一个四岁的女孩会給妈妈点首歌,叫《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一个几岁大的男孩也会对女孩说“我会对你负责的”。备受争议的80后、90后,他们爱听歌、爱上网、爱装成熟,可是在同学落水时也会义无反顾地跳江救人;他们有时候冲动、反叛、孩子气,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他们有时候也表现的成熟稳重、令人敬佩;他们有着长辈们不能理解的新行为,那是因为电子媒介模糊了社会化各阶段的界限,成人、儿童有时会有同样的举动。这种新行为是这个地球村落环境的产物,但是他们善良勇敢的品质不应该被忽视。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也在融合,男性也留起了长发,注重自己的打扮,“家庭妇男”也成了一种时髦。女性也不再受物质地点的约束,可以出门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不少女性成为事业上的“女强人”。这是因为男性和女性生活的物理环境之界限被打破,男人和女人生活在由电视这种新媒介制造的同样场景之中,看同样的电视节目,了解同样的信息,参与同样的活动。互相之间存在很少的后区行为,后区行为越少,趋同的可能性越大。
政府也不像从前那样受到信任。电子媒介使得政府、领导人的“后台行为”暴露公众之前,权威赖以存在的信息控制也被电子媒介所化解,他们的权威也随之褪去。
五、新的权威
梅洛维茨把媒介看成是环境的一部分,更好地处理了媒介和受众的关系。但是他忽略了社会制度对媒介制度的管理,社会意图对媒介内容控制,夸大了新媒介的控制力。这就形成了媒介和媒介工作者的权威,他们每天把各种信息呈现给观众,你可以看到在更衣室里面的演员,也可以看到办公室里面的老板,你也可以看见上街购物的明星,却看不到电视台忙忙碌碌的后台,媒介在展示其他领域的后区的时候,也为自己营造了深厚的后区,主持人、记者、编辑、制作人成了神秘的职业,于是媒介的权威就树立起来了,被称为“第四权力”。
以手机为例,手机媒体具有快速、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并且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首先,和电视、互联网相比,它更加机动灵活快速,不受电视、电脑终端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收发信息,不存在中间过滤环节,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换,在这种意义上说,物理场景比在电视媒体时代消失得更彻底,进一步实现了跨越时间空间的交流。由于手机这种新媒体使人们随时随地交流成为可能,所以,人们可以在物理场景和手机交流场景中自由穿梭。
其次,由电视媒介造成的媒介的权威,在手机媒体时代相对减弱。电视媒体时代,只有新闻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如记者、编辑、主持人等才能发送信息,而在手机媒体时代,只要拥有一部手机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送者,大众从受传的地位转变为受传一体,这样,人与人之间可以实现双向互动即时的交流。
再次,我们的手机不仅可以收到来自家人朋友的短信,还可以收到手机运营商发来的各种信息,如:每日新闻、股市行情、天气预报,他们对向所有客户传播的公共信息进行搜索、选择、整理、加工,控制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内容服务商实际上从事者类似新闻信息的编辑和制作工作,相当于一个新闻传播机构。并且,手机只能收到他们发来的信息,或者通过语音寻求运营商的帮助,但是我们除了在营业厅看不到有关他们的工作的任何后区。这也形成了手机运营商的神秘后区,加大了他们的权威。
梅洛维茨分析,虽然仅仅针对电视,但是应用这个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当今社会互联网和手机普及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变化。虽然他夸大了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行为的影响,忽视了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但是这种媒介情景理论对于我们分析互联网和手机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分析媒介环境的变迁、乡村和城市的融合,等等,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栾颖,“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媒介情景”理论的运用与思考[J],新闻天地,2010,(3).
[3]周海英,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9,(6).
关键词:媒介;场景;《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178-02
初看《消失的地域》这个名字,当时的理解是某个特殊的地域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消失了,仅此而已。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这本书的英文题名是《no sense of place》,翻译过来是,地域的意义消失了。再看一下副标题,可能的意思是:地域对于社会行为的意义,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逐渐地减弱或者消失,这里的意义应该理解为社会意义,因为是相对于社会行为而言的。读罢全书,对题目有两点概括:1)地域或称某个场景,事实上,它并不是因为电子媒介的出现消失了,而是演变成一种新的场景。这种演变是由于信息的快速、大量的流动造成的,它使得地域之间的差异在空间上消失了。2)这里的电子媒介指的是电视,而不是其他的电子媒介。因本书成书于1985年,正是电视这种媒介占据强劲势头的时候。其实互联网等媒介也可以产生这样的影响,包括手机等新媒介。
一、理论来源
梅洛维茨的观点是建立在戈夫曼的剧场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戈夫曼把社会描述成一出戏剧,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舞台上进行表演。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各种不同的场景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人们的角色重组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一个人在每个场景中的行为可以区分为“前区”行为和“后区”行为,电子媒介的出现可能使这区分变得模糊,“前区”和“后区”有时候会重叠在一起。人们先前的行为也不再适合这种新的场景,所以人们不得不采取一种适合新场景的“中区”行为。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不同的媒介是人的不同感官的延伸。新媒介在一种文化出现后,首先会引起人的感官不平衡,然后影响了人们的意识,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媒介形态的改变对人的行为有很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经常被忽视。从这两个理论出发,梅洛维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电视这种媒介让人们从旧有的近距离场景,进入到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的宽广场景,人们的行为也随着场景的改变而改变,出现了新的行为、新的群体、新的价值观。
二、新媒介
梅洛维茨的思路可以理解为: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首先来说新媒介,这里的新媒介指的是电视。依梅洛维茨的观点,相比较于之前的媒介,电视有以下特点:集声音图像于一体,使观众有着视、听双重享受,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相较于纸质媒介不易受到控制。电视自身的优势再加上各国资金的投入,使得它在战后迅猛发展。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它使得社会场所对自然场所的分离,打破了不同信息群体系统的分离状态:在纸质媒体时代,由于纸质媒介不易远距离传输,亚文化群体多以地域为界限,想要了解其他群体的信息,就得想方设法获取他们的纸质媒介,甚至去学习他们的语言、风俗、地理。就像古埃及和中国,相距甚远,一般的纸质媒介到达不了,如果想要互相了解,就得学习对方的文化,然后阅读对方的纸质文献。电视出现以后,它以图像和声音这两种不受空间限制的符码,以一目了然的方式将普通经验世界的生活和文化呈现给不同层次的受众,从而打破了纸质媒介造成的群体或者阶层之间的界限。
其次,电视的传播生动具体,使它能成为观察别人私人行为的渠道,出现了“公共情景”合并“私人情景”的现象。例如,通过电视,人们可以偷窥到别人的私人生活,乃至犯罪的过程,性与暴力的过程。人们的私人空间成了媒体的聚焦之所,整个世界处于一种透明的状态。
三、新场景
新的媒介产生了新的场景,这个场景已经超出了地域的限制,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整个地球成了一个村落。不管是男人女人、成人儿童,都生活在同一种场景之中。这要归结于新媒介传播信息的海量和快速。相较至于旧场景,新场景打破了它严格的“前区”和“后区”的区分,呈现出二者交融的特点。从前只能在“后区”才能观察到的行为,现在通过电视这种新媒介,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一个蛋糕店,从前只能在台前买到五颜六色美味的蛋糕,看到身穿制服的服务员,作为后区场景的烘培房对我们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电视出现以后,不仅把蛋糕加工的整个工序展现在人们面前,甚至可以教我们怎样做。这样,蛋糕师在我们眼里就没有那么神秘了,也就是说,电视导致了像面包师这样比较神秘的职业权威消失了,这种权威的消失,不是由于权利的大小,也不是由于金钱的多少,而是由于是否了解有关权威“后区”行为的信息。同样的,政治英雄在大众面前的形象也不再光鲜,以前不易被大众所知的“后区”行为也暴露在大众的眼睛之下,他们也会抽烟、酗酒、出入娱乐场所甚至有一些违法行为。由于电视这种媒介,政治英雄的私生活的有关信息被大众所熟知,他们在大众眼里的权威就逐渐减弱,甚至降为普通百姓。专家和教授也是如此,专家被称为“砖家”,教授也变成了“叫兽”。不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而是电子媒介使这些权威“去魅化”了:他们也都是普通的人。
四、新行为
新场景之下,人们表现了一种场景融合下的新行为。戈夫曼说,每个人都在表演,舞台永不谢幕。但是新媒介却重组了我们的舞台,改变了观看我们表演的观众,将过去不可能在同一时空共存的场景融合在一起。梅洛维茨用三个个案,描述了新场景之下的新行为。
电视将儿童和成人带入同一种场景之中,儿童不出房间也可以知道大人的“秘密”。一个四岁的女孩会給妈妈点首歌,叫《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一个几岁大的男孩也会对女孩说“我会对你负责的”。备受争议的80后、90后,他们爱听歌、爱上网、爱装成熟,可是在同学落水时也会义无反顾地跳江救人;他们有时候冲动、反叛、孩子气,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他们有时候也表现的成熟稳重、令人敬佩;他们有着长辈们不能理解的新行为,那是因为电子媒介模糊了社会化各阶段的界限,成人、儿童有时会有同样的举动。这种新行为是这个地球村落环境的产物,但是他们善良勇敢的品质不应该被忽视。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也在融合,男性也留起了长发,注重自己的打扮,“家庭妇男”也成了一种时髦。女性也不再受物质地点的约束,可以出门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不少女性成为事业上的“女强人”。这是因为男性和女性生活的物理环境之界限被打破,男人和女人生活在由电视这种新媒介制造的同样场景之中,看同样的电视节目,了解同样的信息,参与同样的活动。互相之间存在很少的后区行为,后区行为越少,趋同的可能性越大。
政府也不像从前那样受到信任。电子媒介使得政府、领导人的“后台行为”暴露公众之前,权威赖以存在的信息控制也被电子媒介所化解,他们的权威也随之褪去。
五、新的权威
梅洛维茨把媒介看成是环境的一部分,更好地处理了媒介和受众的关系。但是他忽略了社会制度对媒介制度的管理,社会意图对媒介内容控制,夸大了新媒介的控制力。这就形成了媒介和媒介工作者的权威,他们每天把各种信息呈现给观众,你可以看到在更衣室里面的演员,也可以看到办公室里面的老板,你也可以看见上街购物的明星,却看不到电视台忙忙碌碌的后台,媒介在展示其他领域的后区的时候,也为自己营造了深厚的后区,主持人、记者、编辑、制作人成了神秘的职业,于是媒介的权威就树立起来了,被称为“第四权力”。
以手机为例,手机媒体具有快速、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并且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首先,和电视、互联网相比,它更加机动灵活快速,不受电视、电脑终端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收发信息,不存在中间过滤环节,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换,在这种意义上说,物理场景比在电视媒体时代消失得更彻底,进一步实现了跨越时间空间的交流。由于手机这种新媒体使人们随时随地交流成为可能,所以,人们可以在物理场景和手机交流场景中自由穿梭。
其次,由电视媒介造成的媒介的权威,在手机媒体时代相对减弱。电视媒体时代,只有新闻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如记者、编辑、主持人等才能发送信息,而在手机媒体时代,只要拥有一部手机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送者,大众从受传的地位转变为受传一体,这样,人与人之间可以实现双向互动即时的交流。
再次,我们的手机不仅可以收到来自家人朋友的短信,还可以收到手机运营商发来的各种信息,如:每日新闻、股市行情、天气预报,他们对向所有客户传播的公共信息进行搜索、选择、整理、加工,控制信息的流向和流量。内容服务商实际上从事者类似新闻信息的编辑和制作工作,相当于一个新闻传播机构。并且,手机只能收到他们发来的信息,或者通过语音寻求运营商的帮助,但是我们除了在营业厅看不到有关他们的工作的任何后区。这也形成了手机运营商的神秘后区,加大了他们的权威。
梅洛维茨分析,虽然仅仅针对电视,但是应用这个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当今社会互联网和手机普及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变化。虽然他夸大了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行为的影响,忽视了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但是这种媒介情景理论对于我们分析互联网和手机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分析媒介环境的变迁、乡村和城市的融合,等等,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栾颖,“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媒介情景”理论的运用与思考[J],新闻天地,2010,(3).
[3]周海英,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