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但本人发现,在政治课教学中尚有部分教师的一些提问是无效的,因而研究政治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对于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政治课堂提问时,本人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政治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学生,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难易适中,不能过难,只面向少数尖子生;也不能过易,连差生不动脑筋都能回答。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使大部分学生想一想都能回答得出。对此,本人的体会是:传授新知时,应问在知识迁移处;复习旧知时,应问在后进生易获成功处;巩固练习时,应问在后进生易错处。同时,课堂提问应注重广度,挖掘深度,设置坡度,力求精度。
2.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问点就是指政治教师讲授教材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一般情况下,问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的地方。如本人讲授“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一框时,首先引用了“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这一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履行怎样的职能”让学生思考,通过思考和组织答案让学生感悟“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这一教学重点,事实表明,这一设计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3.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时机对于政治课堂提问很重要,时机选得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效果就不大。本人对提问的时机把握是这样处理的:从教学内容来说,选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从教学进度来说,上课伊始,本人会及时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课中,当学生的思维产生偏差时,本人会及时提问,以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当学生产生倦怠心理时,本人会及时提问,以便重新振作学生精神,使学生积极投入政治学习。
4.注意对象,问在学生需要处。政治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会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如“是什么”的判别型、“怎么样”的描述型、“为什么”的分析型、“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后进生而设计,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而设计,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而设计。这种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各有新获。同时,提问后选择答问对象也能注意根据不同对象区别对待:平时举手少的学生,多次举手而一次未优先回答的学生,或欲举不举的学生,为鼓励其发言,本人都会优先让他们获得回答权。
本人在追求政治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直问法。直问法是指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在讲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框时,本人设计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哪四个环节?其相互关系如何?”“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应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等问题,这种直问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把握政治课堂教学重点。
2.曲问法。曲问法是指欲问A,先从B开始,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讲授“商品的概念”时,由于对“什么是商品?”这个问题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于是,本人设计了以下问题:山上的石头;把石头变成沙石后,铺设自家的院子;把沙石变成水泥砖卖给消费者,这三者中哪种是商品?为什么?其他两者称之为什么?通过这样设问,使学生既明确商品的两个要点“用于交换”、“劳动产品”,又区别了物品、劳动产品和商品,教学效果比较好。
3.设问法。设问法是指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的本意是由自己来说清某个问题,但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故意使用的一种提问形式。设问的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不是让学生回答。设问不可使用过多,否则教师再提问时,学生就不注意动脑了。如:在讲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框时,本人设计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等问题。在讲授“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一目时,本人设计了“影响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诚信经营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等问题。
4.反问法。反问法是指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提问,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就学生回答中的问题进行发问,这种形式叫反问。反问的目的,主要是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抓住错误的症结进行反问,以引起学生自我反省,及时发现错误,找出错因。如在复习“汇率”有关知识时,本人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让学生做。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①2002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②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③2008至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④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讲评试卷时,本人先问了这样一问:“在2002年至2004年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中,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错选答案的学生认为人民币是升值,对此本人未置可否,只是又追问道:“2002年只要600元人民币就可以兑换100欧元,而到了2004年需要1000元人民币才可以兑换100欧元,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经过这么一反问,错选答案的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人民币是贬值而不是升值。理解了这点,学生对四个答案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5.疑问法。疑问法是指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存在疑难问题之处进行的提问。如在复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知识时,本人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让学生做。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消费态势依然强劲,日均交易额较去年增长33%。国庆假期,消费态势依然强劲的根本原因是:
A.广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B.商家利用节假日搞打折促销
C.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D.消费品的价格普遍走低
在讲评试卷时,本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道题目的答案,有人认为应该选A,也有人认为应该选B,还有人认为应该选C,这三种理解对不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A、B、C三个答案都是消费态势依然强劲的原因,但答案B只是一般原因,答案A是主要原因,只有答案C才是根本原因。
6.激问法。激问法是指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进行的激励性发问。如:在讲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框时,本人设计了这样一问:“我国应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一位学生说出了第一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时,本人马上提问道:“刚才这位同学说出了第一点,谁还能再说出其他的答案?”通过这样一激问,许多学生再次仔细看了教材,从中归纳出第二点“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第三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以及第四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总之,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提问时,必须坚持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因材施问,注意针对性;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等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政治教师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高。
(责任编辑 袁 妮)
1.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政治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学生,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难易适中,不能过难,只面向少数尖子生;也不能过易,连差生不动脑筋都能回答。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使大部分学生想一想都能回答得出。对此,本人的体会是:传授新知时,应问在知识迁移处;复习旧知时,应问在后进生易获成功处;巩固练习时,应问在后进生易错处。同时,课堂提问应注重广度,挖掘深度,设置坡度,力求精度。
2.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问点就是指政治教师讲授教材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一般情况下,问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的地方。如本人讲授“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一框时,首先引用了“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这一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履行怎样的职能”让学生思考,通过思考和组织答案让学生感悟“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这一教学重点,事实表明,这一设计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3.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时机对于政治课堂提问很重要,时机选得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效果就不大。本人对提问的时机把握是这样处理的:从教学内容来说,选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从教学进度来说,上课伊始,本人会及时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课中,当学生的思维产生偏差时,本人会及时提问,以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当学生产生倦怠心理时,本人会及时提问,以便重新振作学生精神,使学生积极投入政治学习。
4.注意对象,问在学生需要处。政治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问题也不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会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如“是什么”的判别型、“怎么样”的描述型、“为什么”的分析型、“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后进生而设计,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而设计,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而设计。这种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各有新获。同时,提问后选择答问对象也能注意根据不同对象区别对待:平时举手少的学生,多次举手而一次未优先回答的学生,或欲举不举的学生,为鼓励其发言,本人都会优先让他们获得回答权。
本人在追求政治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直问法。直问法是指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在讲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框时,本人设计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哪四个环节?其相互关系如何?”“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应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等问题,这种直问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把握政治课堂教学重点。
2.曲问法。曲问法是指欲问A,先从B开始,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讲授“商品的概念”时,由于对“什么是商品?”这个问题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于是,本人设计了以下问题:山上的石头;把石头变成沙石后,铺设自家的院子;把沙石变成水泥砖卖给消费者,这三者中哪种是商品?为什么?其他两者称之为什么?通过这样设问,使学生既明确商品的两个要点“用于交换”、“劳动产品”,又区别了物品、劳动产品和商品,教学效果比较好。
3.设问法。设问法是指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的本意是由自己来说清某个问题,但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故意使用的一种提问形式。设问的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不是让学生回答。设问不可使用过多,否则教师再提问时,学生就不注意动脑了。如:在讲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框时,本人设计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等问题。在讲授“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一目时,本人设计了“影响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诚信经营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等问题。
4.反问法。反问法是指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提问,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就学生回答中的问题进行发问,这种形式叫反问。反问的目的,主要是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抓住错误的症结进行反问,以引起学生自我反省,及时发现错误,找出错因。如在复习“汇率”有关知识时,本人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让学生做。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①2002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②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③2008至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④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讲评试卷时,本人先问了这样一问:“在2002年至2004年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中,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错选答案的学生认为人民币是升值,对此本人未置可否,只是又追问道:“2002年只要600元人民币就可以兑换100欧元,而到了2004年需要1000元人民币才可以兑换100欧元,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经过这么一反问,错选答案的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人民币是贬值而不是升值。理解了这点,学生对四个答案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5.疑问法。疑问法是指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存在疑难问题之处进行的提问。如在复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知识时,本人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让学生做。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消费态势依然强劲,日均交易额较去年增长33%。国庆假期,消费态势依然强劲的根本原因是:
A.广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B.商家利用节假日搞打折促销
C.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D.消费品的价格普遍走低
在讲评试卷时,本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道题目的答案,有人认为应该选A,也有人认为应该选B,还有人认为应该选C,这三种理解对不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A、B、C三个答案都是消费态势依然强劲的原因,但答案B只是一般原因,答案A是主要原因,只有答案C才是根本原因。
6.激问法。激问法是指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进行的激励性发问。如:在讲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框时,本人设计了这样一问:“我国应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一位学生说出了第一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时,本人马上提问道:“刚才这位同学说出了第一点,谁还能再说出其他的答案?”通过这样一激问,许多学生再次仔细看了教材,从中归纳出第二点“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第三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以及第四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总之,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提问时,必须坚持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因材施问,注意针对性;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等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政治教师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高。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