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交通安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交通事故的大量增加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道路交通的三要素人、车、路中,人是关键的因素。因此,安全驾驶至关重要,驾驶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顽强的意志力、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思想素质,凡事要从大局出发,不断增强自我疏导和道德鉴评能力,消除心理上的逆反心理,提高机动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行车。
关键词:预防事故;能力;提高
通过我多年的行车经验,给广大驾驶员同志在预防交通事故和安全行车方面作个参考。
一、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性能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常我们把人、车、路和周边环境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1.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性能。实际上汽车安全行驶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车辆技术状况包括:整车技术性能,发动机总成技术性能,底盘总成技术性能和汽车安全使用性能。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因素对于总的系统的重要性尽管并不一致,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在某些场合也有可能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驾驶员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2.要养成良好的预见习惯。所谓安全预见习惯,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养成的,对某些可能影响安全行车的人、物、天气、路况等因素形成的比较准确的预料,能够提醒自己谨慎驾驶,提前做好减速、刹车等预防措施,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可以说,预见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是一个驾驶员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体现,这种习惯是随着驾驶员驾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实践的积累逐渐养成的,每一位驾驶员都应当养成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
3.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是一项特殊的技能,它要求每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同时需要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敏感果断的反映能力,这需要认真的学习、反复的实践,不断的总结。有了良好的技术还需要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保证我们有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但是一个坏习惯很有可能酝酿灾难。所以好习惯的养成对于驾驶员是非常重要的。(1)养成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驾驶技术、车辆维修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2)养成时时检查的习惯;时时检查车辆,及时了解车辆健康状况,决不带病出车;(3)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行车时不打电话、不吹牛聊天,专心开车等。好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是可以做到的,一般来讲凡是有利于安全行车习惯的就要坚持做到,凡是不良习惯影响安全行车习惯的就必须克服,不要怕麻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可以帮助我更好的提高驾驶技能。
二、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在汽车安全行车系统分析中,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做为系统三要素之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操作技术。其中对于驾驶员造成肇事的原因归纳如下:技术不佳、酒后驾车、麻痹大意、乱停乱放、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无牌、无证驾车、转弯速度过快、跟车距离近、夜间行车观察不力、疲劳驾车、车况差、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对路况估计不足、互不相让、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措施不当、惊慌失措等。因此说行车事故主要的原因常常是驾驶员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共同促成的,事实告诉我们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增强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思想素质。在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中,特别是一些重大交通事故,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所引起的。因此,驾驶员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有一种向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安全责任感,真正做到“车行万里路、处处保平安”。
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不同,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夜晚娱乐过长、早晨空腹开车,连续长途驾车等,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当驾驶员疲劳过度,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心脏功能不全,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甚至昏厥,这是非常危险的,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说驾驶员要加强体能训练,时刻保持身体状况良好。
3.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驾驶员在行车中经常会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那些优秀驾驶员之所以能做到遇事不慌,处惊不乱,是因为安全行车不光靠技术,更要靠“心”来驾驶。如果我们不重视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将难以彻底摆脱危险的境地。一些富有驾驶经验的行家提出这样的忠告:在行车中一旦遇到犹豫不决时,切不可心存侥幸,要记住一个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操作方法:赶快减速,将脚置于刹车踏板上,随时准备停车。
三、提高预防事故的措施
1.严格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会开车确实不难,但要开好车就不那么简单。所谓“开好车”,从乘客的角度讲,车开得又快又稳,能平平安安地把他送到目的地,就是“好”;那种坐上车一晃一颠,动不动就踩制动,让人心惊肉跳的驾驶员当然“不好”。但从我们行业标准来说,“好”有着更具体的要求:控制安全车速,做到文明礼让,准确判断前方动态,并能正确应变处置,全面掌握车辆性能,遵守交通法规,并能长期安全行车等,可以说这“好”字是需要驾驶员毕生努力追求的目标。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驾驶员进行严格培训,严格要求;驾驶员要勤奋学习、勤学苦练,掌握车辆各项规律,提高自己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预见车辆性能发生变化会引起的后果,从而提醒自己定期检查,做好日常保养,消除事故隐患,保障车辆的正常工作。
2.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安全教育。公安交警部门要严把各类驾驶员特别是大中型客运驾驶员培训关、考试关和发证关,加强对违法驾驶员、摩托车驾驶员、非营运及社会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对多车单位及私家车驾驶员,要通过各基层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入驾协组织,由驾协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法规知识教育培训。
综上所述,为确保交通安全,仅有驾驶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须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大量的受害者与不遵守交通管理的行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薄,从众心理、省能心理、省时心理和侥幸心理严重。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人、车、路的关系,特别重点分析了提高驾驶员素质对减少交通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驾驶员的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交通事故降低到最低点。
关键词:预防事故;能力;提高
通过我多年的行车经验,给广大驾驶员同志在预防交通事故和安全行车方面作个参考。
一、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性能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常我们把人、车、路和周边环境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1.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性能。实际上汽车安全行驶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车辆技术状况包括:整车技术性能,发动机总成技术性能,底盘总成技术性能和汽车安全使用性能。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因素对于总的系统的重要性尽管并不一致,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在某些场合也有可能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驾驶员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2.要养成良好的预见习惯。所谓安全预见习惯,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养成的,对某些可能影响安全行车的人、物、天气、路况等因素形成的比较准确的预料,能够提醒自己谨慎驾驶,提前做好减速、刹车等预防措施,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可以说,预见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是一个驾驶员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体现,这种习惯是随着驾驶员驾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实践的积累逐渐养成的,每一位驾驶员都应当养成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
3.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是一项特殊的技能,它要求每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同时需要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敏感果断的反映能力,这需要认真的学习、反复的实践,不断的总结。有了良好的技术还需要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保证我们有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但是一个坏习惯很有可能酝酿灾难。所以好习惯的养成对于驾驶员是非常重要的。(1)养成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驾驶技术、车辆维修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2)养成时时检查的习惯;时时检查车辆,及时了解车辆健康状况,决不带病出车;(3)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行车时不打电话、不吹牛聊天,专心开车等。好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是可以做到的,一般来讲凡是有利于安全行车习惯的就要坚持做到,凡是不良习惯影响安全行车习惯的就必须克服,不要怕麻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可以帮助我更好的提高驾驶技能。
二、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在汽车安全行车系统分析中,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做为系统三要素之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操作技术。其中对于驾驶员造成肇事的原因归纳如下:技术不佳、酒后驾车、麻痹大意、乱停乱放、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无牌、无证驾车、转弯速度过快、跟车距离近、夜间行车观察不力、疲劳驾车、车况差、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对路况估计不足、互不相让、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措施不当、惊慌失措等。因此说行车事故主要的原因常常是驾驶员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共同促成的,事实告诉我们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增强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思想素质。在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中,特别是一些重大交通事故,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所引起的。因此,驾驶员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有一种向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安全责任感,真正做到“车行万里路、处处保平安”。
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不同,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夜晚娱乐过长、早晨空腹开车,连续长途驾车等,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当驾驶员疲劳过度,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心脏功能不全,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甚至昏厥,这是非常危险的,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说驾驶员要加强体能训练,时刻保持身体状况良好。
3.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驾驶员在行车中经常会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那些优秀驾驶员之所以能做到遇事不慌,处惊不乱,是因为安全行车不光靠技术,更要靠“心”来驾驶。如果我们不重视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将难以彻底摆脱危险的境地。一些富有驾驶经验的行家提出这样的忠告:在行车中一旦遇到犹豫不决时,切不可心存侥幸,要记住一个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操作方法:赶快减速,将脚置于刹车踏板上,随时准备停车。
三、提高预防事故的措施
1.严格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会开车确实不难,但要开好车就不那么简单。所谓“开好车”,从乘客的角度讲,车开得又快又稳,能平平安安地把他送到目的地,就是“好”;那种坐上车一晃一颠,动不动就踩制动,让人心惊肉跳的驾驶员当然“不好”。但从我们行业标准来说,“好”有着更具体的要求:控制安全车速,做到文明礼让,准确判断前方动态,并能正确应变处置,全面掌握车辆性能,遵守交通法规,并能长期安全行车等,可以说这“好”字是需要驾驶员毕生努力追求的目标。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驾驶员进行严格培训,严格要求;驾驶员要勤奋学习、勤学苦练,掌握车辆各项规律,提高自己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预见车辆性能发生变化会引起的后果,从而提醒自己定期检查,做好日常保养,消除事故隐患,保障车辆的正常工作。
2.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安全教育。公安交警部门要严把各类驾驶员特别是大中型客运驾驶员培训关、考试关和发证关,加强对违法驾驶员、摩托车驾驶员、非营运及社会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对多车单位及私家车驾驶员,要通过各基层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入驾协组织,由驾协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法规知识教育培训。
综上所述,为确保交通安全,仅有驾驶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须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大量的受害者与不遵守交通管理的行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薄,从众心理、省能心理、省时心理和侥幸心理严重。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人、车、路的关系,特别重点分析了提高驾驶员素质对减少交通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驾驶员的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交通事故降低到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