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C语言课堂中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ags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又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枯燥性。结构化的控制语句、灵活多变的的编程方法是C语言的特点,相对普高而言职高生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点,在职业高中在教学中,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又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难于驾驭、无从下手的消极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授课内容,同时也要求教师注意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采取由简单到复杂、分层深入的比较讲解方法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举例
  第一,循序渐进导入法。遵从学生的认知事物的心理、已构建的知识结构并由日常生活问题引入新课内容。
  第二,模仿比较法。 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的示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通过练习,逐步对新学知识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 如先以1+2+3+4+……+10为例,分析计算机解题的思维方式,讲解while 循环结构的特点、语句语法及应用方法;介绍流程图画法,描述计算机解题步骤;写出程序代码。然后擦去代码要求学生练习1*2*3*4……*10求积的程序,以训练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迁移能力。
  第三,范例比较探究教学法。
  范例比较教学法是指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例子进行教与学,使学生能依靠例子来掌握新知识;比较则是把与该范例相关的另一类语言的编写程序列举出来相比较。问题探究教学法旨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问题解决者”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研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我们学习了for循环结构后,如有求下列表达式的值:1-1/2+1/3-1/4+…… -1/20,那么学生可能会感觉无从下手。但我们以下面题目为基础步步深入,列举若干例子使们彼此联系又若显不同,就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较难的编程。
  1.我们可以通过下题作为基础
  例题1:求表达式1+2+3+4+…+20的值
  分析:表达式的各项之间相加但前一项比后一项的上递增1的顺序,于是就可以设初值为1、终值为20,循环变量i的步长为1,放和的变量为sum其初值为0。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stdio.h>main(){int i ,sum=0;for(i=1;i<=20;i++)sum=sum+i;
  prinft(“sum=1+2+3+4+…+20=%d”,sum);getch( );}
  举例练习思考题:求1+3+5+7+……+21的值。(并要求课后做到作业本上)
  2.通过下例两题作出比较
  例2:求表达式1-2+3-4+……-20的值?
  分析:比较它与例1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他们都是求表达式的值,不同的地方是前面都是加,而例2是加减相交错,探讨下我们是否可以将它就为理解为:1+(-1)*2+3(-1)*4+……(-1)*20。这时就会要运到标志变量flag,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stdio.h>main(){int i ,sum=0,flag=1;for(i=1;i<=20;i++){ i=flag*i;sum=sum+i;flag = -flag;}prinft(“sum=1+2+3+4+…+20=%d”,sum);getch( );}
  例3:求表达式1+1/2+1/3+1/4+…+1/20的值。
  分析:比较它与例1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他们都是求表达式的值,不同的地方是例1是整数相加,而例2是可以看作是:1/1+1/2+1/3+1/4+…+1/20,是将其变为分数相加,同时应注意sum应改变数据类型实型,故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stdio.h>main(){float  i ,sum=0;for(i=1;i<=20;i++)sum=sum+1.0/i;prinft(“sum=1+1/2+1/3+1/4+…+1/20=%f”,sum);getch( );}
  3.通过探讨,结合例1、例2,正确的引导学生编出程序
  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stdio.h>main(){ float  i ,sum=0,flag=1;for(i=1;i<=20;i++) {i=flag*i;sum=sum+1.0/i;flag = -flag;}prinft(“sum=1-2+3-4+… -20=%f”,sum);getch( );}
  课后思考作业:求表达式1/1-1/3+1/5-1/7+……-1/21的值?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以精选出的实例或生活中例子为中心,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范例的讲述上,把要学习的语法结构和概念融入到具体范例中来讲解。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学习,从而避免枯燥、繁杂的理论说教,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总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能将某种教学方法生硬地搬到课堂上,而是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特别是要注意职业学生特点、教师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地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或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冲破课堂,教师引导、点拨学生把知识加以引申,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识一山而知千峰。当然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要进行适当归纳总结,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反复讲解,使不生逐步對新学知识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
其他文献
晚自习刚打铃,初二的雯雯便泣不成声的来到咨询室,哽咽着说:“老师,我想退学,我不想读书了!”见她情绪激动,我招呼她坐下,递给她纸巾,并倒了杯热水给她。  待她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我问她是不是被同学欺负了?她委屈的点点头,豆大的泪珠再次滑落,并开始断断续续的讲述此前在教室发生的一幕:自己闲暇时写的小说,想悄悄跟好友分享一下,结果竟被旁边的同学抢去,然后大家纷纷传阅,边看边笑,自己感觉很难堪……不止这
期刊
长期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的任务就是学。所以教师往往进行“满堂灌”“搞一言谈”,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得了,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英语教学怪圈。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忽视学生的教育观念支配下,教师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将英语书中所出现的知识点,一点、一点地教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听、记、背、及做大
期刊
每次走进办公室,几个醒目的字眼就会映入我的眼帘:用爱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我们总爱把学生比作花朵,老师比作园丁,但我们在无意间地错过了多少花开的时刻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孩子是平等的,学生的个性、能力和潜力千差万别,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个学生都应该是同样的砝码。  轩轩,我班的一个男孩子,从出生起就跟别人不同,他的右手臂比左臂短
期刊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识过程。多数学生提起语文就有厌学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学习方法不对,下了很大功夫但收益甚微;另一种方法是认为聪明而不努力,于是越来越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信心。针对这两种情况就需要运用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影响——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抓住情
期刊
发散性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发散性思维正是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之一。
期刊
思维的灵活性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加工组合。表现在计算上就是思路独特,计算方法新颖。在计算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通过以下几方面進行。
期刊
推行素质教育,培养能力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素质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很多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都在孜孜不倦地探讨在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大胆尝试,锐意改革,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方面积累了可行经验。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有效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意识,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现代新闻媒体多种多样,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一定要接受着次挑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培养自己的历史学科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历史教学面临信任危机  笔者曾看到过一个高中学生进行的关于“国家现状与历史教学”的问卷调查,深感历史教学
期刊
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只有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了解更多信息,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提高对文字的反应能力,从而真正具备接受知识的能力。这一切的获得又需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一定的语言基本功  我们知道,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是非
期刊
众所周知,中学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课时,课时少,但教学内容并不少。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一直是困扰广大历史教师的难题。下面我从学案的设计、实施以及教师的课堂行为三个角度谈谈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即从指导帮助学生自学的角度,为学生设计出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内容大体分三部分: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学什么的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