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大部分诗歌不仅仅是古典文学的精华,也是古典音乐的精粹,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含蓄优雅的部分。古筝协奏曲《云裳诉》以白居易作品《长恨歌》及陕西筝派代表作品《乡韵》为创作背景,在周煜国先生改编并配以钢琴协奏后,将《云裳诉》的取材和创作主旨中所包含的“悲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于《云裳诉》中“悲情”意识的感悟。
一、《云裳诉》题材背景中的“悲情”意识
《云裳诉》的这个标题取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清平调词三首中的第一首的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云”想象衣裳的之美,借“花”想象容颜之美。音乐的标题性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之一,《云裳诉》这个标题的意义很大的程度上显露了作曲家所要体现的音乐形象和内容。
(一)取材之一《长恨歌》
《淮南子》中提到:“内在的‘情’只有通过外在的‘文’,才能完美地表现出来。并且,艺术所表现的,是心中产生的、并且想要将其表现于外的情感。”《云裳诉》的“悲情”来源于其创作背景的取材,唐代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不仅是《长恨歌》有着深厚的悲情色彩,诗人白居易在写作《长恨歌》时,恰好是处在他自己情感受挫折的时候,由于其母亲的反对,导致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这也是《长恨歌》中“悲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师文曾提到:“先要于内心有所得,才能将其表现于琴声之中,才能将其“存”于弦上、“至”于曲中。琴的表现是要有精神性内容的,而这种内容需要通过相当的时间在生活中领悟、形成,最终,将其表现于琴曲创作中。”从诗歌的客观角度和诗人的个人意图来说,《长恨歌》融汇了诗人的具体生动的情感,尽管诗里并没有出现任何抒情的诗句,但诗人的感情却从叙事的字里行间中款款流露,诗歌中的惋惜之情占据了其表达的感情的主导地位,诗末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体现了有情人永远无法再相聚的悲哀,同时也隐射出了一种帝王的孤独感,也表达了诗人的同情、悲悯之情,从而也强化了“长恨”的主旨。白居易的这种同情与感伤,与其自身的失恋痛苦密切相关,诗人的个人情感倾向不自觉地在诗歌中流露出来。
(二)取材之二《乡韵》
《云裳诉》是著名民乐作曲家周煜国2002年在筝曲《乡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首大型古筝、钢琴协奏曲。《乡韵》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思想的情怀,而《云裳诉》表达的则是对一段悲剧爱情的感慨。在如今一些耳熟能详的器乐合奏曲中,中国传统乐器配以钢琴协奏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在20世纪初,由于五四运动思想的影响,以中国传统乐器为主体的中国传统音乐,借鉴了西方交响乐的一些经验来发展自身不同的音乐形态,在这种新型音乐形态的乐器组合中,始终保持和突出对弹弦乐器偏爱的传统,弹弦乐声部成为所有声部中独具特色的声部和重心。
二、《云裳诉》听众审美中的“悲情”意识
嵇康曾指出:“音声的‘导情’作用引发人们‘悲情’的产生。”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是不是能被大众所喜爱,它最终是取决于声、情、意三者的结合,于润洋先生在《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中提到:“我们不仅仅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感情,而且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感情内容”;赵宋光先生在《论音乐的形象性》中也指出:“音乐是重表情的,主要是通过表达感情来使人联想起那些曾引起类似情感反映的许多对象和情景,而以摹拟因素为辅助。”
主体在对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进行感觉、知觉、表象活动时,就已经包含着一定的情绪或情感的因素,事物的感性形式都是激发情感的原因。在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活动中,情感活动更加深沉、更加激烈。老子曾说过:“在音乐审美中,会在聆听的基础上进入超乎于音响之上的意境,进入更加精神化的审美境界。”现如今还是有许多的听众对古筝协奏曲《云裳诉》的关注点仅仅在于主奏乐器古筝与伴奏乐器钢琴的演奏技巧上,并没有对乐曲的创作主旨和取材进行深入的了解,更加不会去关注到加入钢琴伴奏与不加钢琴伴奏的异同,因此他们无法真正体会到乐曲表现的意境中,所以这些听众所能感受到的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层次的一种简单的感觉,而并不是我们所指出的审美意识——“悲情”。
结语
音乐需要与时俱进,无论是哪种表达形式的音乐,都需要体现一种时代精神,所有乐曲产生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兴趣。对于筝曲《云裳诉》而言,不管是从作品创作背景的角度,还是广大听众的审美角度,在对该作品的欣赏过程中,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渗透在这些事物中的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审美情感,在筝曲《云裳诉》中,我们只有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剖析,我们才能说对艺术作品《云裳诉》做到了真正的欣赏。
参考文献
[1]胡郁青.《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7
[2]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08
[3] 张维.《云想衣裳花想容——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探析》[J].《黄河之声》,2011.13
[4] 陈志新、赵艳方.《中国传统乐队形态演变史纲》[M].上海三联书店,2014.01
[5] 罗天全.《中国古代音乐之源与流》[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08
作者简介
喻馨怡(1992年),女,汉族,湖南新化,硕士在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
(作者單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云裳诉》题材背景中的“悲情”意识
《云裳诉》的这个标题取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清平调词三首中的第一首的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云”想象衣裳的之美,借“花”想象容颜之美。音乐的标题性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之一,《云裳诉》这个标题的意义很大的程度上显露了作曲家所要体现的音乐形象和内容。
(一)取材之一《长恨歌》
《淮南子》中提到:“内在的‘情’只有通过外在的‘文’,才能完美地表现出来。并且,艺术所表现的,是心中产生的、并且想要将其表现于外的情感。”《云裳诉》的“悲情”来源于其创作背景的取材,唐代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不仅是《长恨歌》有着深厚的悲情色彩,诗人白居易在写作《长恨歌》时,恰好是处在他自己情感受挫折的时候,由于其母亲的反对,导致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这也是《长恨歌》中“悲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师文曾提到:“先要于内心有所得,才能将其表现于琴声之中,才能将其“存”于弦上、“至”于曲中。琴的表现是要有精神性内容的,而这种内容需要通过相当的时间在生活中领悟、形成,最终,将其表现于琴曲创作中。”从诗歌的客观角度和诗人的个人意图来说,《长恨歌》融汇了诗人的具体生动的情感,尽管诗里并没有出现任何抒情的诗句,但诗人的感情却从叙事的字里行间中款款流露,诗歌中的惋惜之情占据了其表达的感情的主导地位,诗末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体现了有情人永远无法再相聚的悲哀,同时也隐射出了一种帝王的孤独感,也表达了诗人的同情、悲悯之情,从而也强化了“长恨”的主旨。白居易的这种同情与感伤,与其自身的失恋痛苦密切相关,诗人的个人情感倾向不自觉地在诗歌中流露出来。
(二)取材之二《乡韵》
《云裳诉》是著名民乐作曲家周煜国2002年在筝曲《乡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首大型古筝、钢琴协奏曲。《乡韵》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思想的情怀,而《云裳诉》表达的则是对一段悲剧爱情的感慨。在如今一些耳熟能详的器乐合奏曲中,中国传统乐器配以钢琴协奏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在20世纪初,由于五四运动思想的影响,以中国传统乐器为主体的中国传统音乐,借鉴了西方交响乐的一些经验来发展自身不同的音乐形态,在这种新型音乐形态的乐器组合中,始终保持和突出对弹弦乐器偏爱的传统,弹弦乐声部成为所有声部中独具特色的声部和重心。
二、《云裳诉》听众审美中的“悲情”意识
嵇康曾指出:“音声的‘导情’作用引发人们‘悲情’的产生。”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是不是能被大众所喜爱,它最终是取决于声、情、意三者的结合,于润洋先生在《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中提到:“我们不仅仅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感情,而且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感情内容”;赵宋光先生在《论音乐的形象性》中也指出:“音乐是重表情的,主要是通过表达感情来使人联想起那些曾引起类似情感反映的许多对象和情景,而以摹拟因素为辅助。”
主体在对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进行感觉、知觉、表象活动时,就已经包含着一定的情绪或情感的因素,事物的感性形式都是激发情感的原因。在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活动中,情感活动更加深沉、更加激烈。老子曾说过:“在音乐审美中,会在聆听的基础上进入超乎于音响之上的意境,进入更加精神化的审美境界。”现如今还是有许多的听众对古筝协奏曲《云裳诉》的关注点仅仅在于主奏乐器古筝与伴奏乐器钢琴的演奏技巧上,并没有对乐曲的创作主旨和取材进行深入的了解,更加不会去关注到加入钢琴伴奏与不加钢琴伴奏的异同,因此他们无法真正体会到乐曲表现的意境中,所以这些听众所能感受到的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层次的一种简单的感觉,而并不是我们所指出的审美意识——“悲情”。
结语
音乐需要与时俱进,无论是哪种表达形式的音乐,都需要体现一种时代精神,所有乐曲产生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兴趣。对于筝曲《云裳诉》而言,不管是从作品创作背景的角度,还是广大听众的审美角度,在对该作品的欣赏过程中,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渗透在这些事物中的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审美情感,在筝曲《云裳诉》中,我们只有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剖析,我们才能说对艺术作品《云裳诉》做到了真正的欣赏。
参考文献
[1]胡郁青.《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7
[2]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08
[3] 张维.《云想衣裳花想容——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探析》[J].《黄河之声》,2011.13
[4] 陈志新、赵艳方.《中国传统乐队形态演变史纲》[M].上海三联书店,2014.01
[5] 罗天全.《中国古代音乐之源与流》[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08
作者简介
喻馨怡(1992年),女,汉族,湖南新化,硕士在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
(作者單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