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措施,其中尤以两大改革举措影响极大,一是制订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二是把课间操改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两大改革举措正在全国范围有步骤地进行实验并逐步推开,已在不同程度上引起我国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其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最近教育部周济部长向全国青少年学生提出了一句响亮而鲜活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句鼓舞全国学子的口号提得多好!但怎么去落实呢?怎么坚持把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大课间改革深入进行下去呢,这就势必提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确保每天一小时体锻时间,必需构建体育大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以下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仁们商榷。
要了解体育大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概念,对课程的理解各国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提法和解释,但有一点是共认的,现今对课程的理解都超脱了传统的含义,即理解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全部学习活动的整体计划,它既包含了“课程表”中所显示的多门教学课外,还包括了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校外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等。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也就不局限只按体育大纲或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课,也不拘泥于原本只是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育课,而是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按新体育课程标准和推进课程改革都要落实到课内外,校内外体育锻炼的一体化的一小时锻炼上,从而取得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和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上。
构建体育大课程体系,应根据对大课程的理解和当前教育新理念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在教师指导下和学校组织管理下的全部体育活动。可见,仅靠每周2-3节体育课是不可能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的。
我认为大体育课程体系应包含四种组织类型:
1.课堂体育:包括(1)学科类体育课——基本知识课和体育技能课;(2)活动类体育课——课间操或大课间活动课,课外活动课等。
2.校园体育:包括班级体育竞赛、全校体育节、运动队训练、全校运动会等。
3.生态体育:包括夏(冬)令营,假日野外体育、体育参观学习等。
4.社区体育:社区健身体育、少儿游乐活动、家庭体育活动等。
这四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属于学校教育计划中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共同完成学校教育的目标。
在实施体育大课程体系,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还需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学科类体育课是基础,完成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或体育教学过渡大纲的要求,以掌握技能为主,由国家宏观调控。活动类体育课以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活跃学生身心,以校本活动为主,由地方和学校管理。校园体育是培养体育兴趣,满足身心,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主。生态体育是以感受大自然,陶冶身心、磨炼生活能力为主。社区体育从一定意义说是课堂体育,校园体育的继续,完成家庭体育作业,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应特别提及的是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一小时锻炼最有力的举措。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它既是课表上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在校领导和班主任参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一种体育活动课程。与课间操相比,它时间长(少则25分钟,多则40分钟,平均30分钟),活动内容丰富(除学生广播操外,还有自编的多种校本操,如健力操,武术操和秧歌操等),组织形式多样(可集中做操,也可分班活动学生喜爱项目),练习负荷适宜(先小中强度,后小强度)。从我负责的“十五”科研规划的教育部重点课题近二百所实验学校的实践来看,大课间操呈现出多种模式,如有序的入列——主体活动——集中操练——有序回归;又如:有序入列——集体操练——分班活动——游戏竞赛——有序回归等。大量的实践证明,大课间活动不仅对健体有效,而且对促德、调智、审美也有明显的效果,尤其那些做操动作到位,形体姿态到位,精气神到位的学校,标志着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貌的育人水平。
随着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的发展,可以设想,如能像上好每周两节体育教学课那样来认真上好每天30分钟课间活动课,它不仅利于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要求,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是现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意义深远。
目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迅猛推进,展示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评比活动也多了起来。但不少体育教师在比赛时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片面追求其外在形式,使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一度泛滥。
一、合作有形无实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体育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比如有一种所谓的合作,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分组,展开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二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然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这些代表一般是事先指定好的学生),最后教师拍板定音。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合作,其真正意义并未达到。还有的问题并不难,学生个人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却偏偏让学生合作探究,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体育教师只是从形式上接受新的理念,而没有把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
二、自主变成自流
自主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些体育教师仅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跟着学生走。如有的教师上体育课时,分给学生几个篮球、足球、排球等,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则把手放在身后站在旁边看着或象征性地到每一组辅导,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由学生一练到底。还有的体育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少讲,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仅从字面上理解自主学习。实际上自主学习与教师讲多讲少并无本质联系。如教师讲,学生在独立思考,这是自主学习,而学生在自己活动,没有思,没有悟,则不等于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所以说,内在的本质与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时会有较大差别。 三、探究的庸俗化
新课程大力倡导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形式,脱离学生实际搞探究,如一位体育教师在教《武术的组合动作》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武术组合动作,结果分组后,学生不知所措,一打听,原来是学生连最基本的武术动作都没掌握好,怎么会创编武术组合动作呢?如果这位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先掌握几个简单的武术动作,然后教师利用这几个动作示范一套武术组合动作,最后让学生分组探究,效果也许会更好。不恰当的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也无益。
四、追赶时髦,教学手段教条化
现时的优质课,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技传媒来丰富、革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和导向,也是体育教学中的“与时俱进”。但是,如果不注意体育课有其自身的特点,盲目采取多媒体技术,非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弄巧成拙。例如在观看一位教师的体育多媒体优质课时,课件取材于一组精彩的美国NBA之后,向学生提问裁判员的判罚手势,学生是一问三不知,即使回答也是牛头不对马嘴,为什么呢?因为精彩的赛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留恋于花哨画面之中,而没注意到裁判员的手势。再如,有些偏远地区,根本不具备条件,可为了竞赛,硬是东挪西借。更有甚者,本来不用电脑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却一定要将电脑搬到操场上,这恐怕也不是明智之举。
五、牵强附会地创设情景
教学实践表明,牵强附会地造作“情境”,不仅不能收到启蒙、诱导的效应,反而容易造成知识的误导。比如,有位教师在教立定跳远时,先让学生两臂向前上方摆动,比喻是大象甩鼻子,又模仿小白兔双脚跳,最后归纳为把“大象鼻子和小白兔跳的动作结合起来,就是立定跳远”。牵强附会,弄巧成拙。又如,一位教师结合投准教材,制作了能在空中移动的标靶,上面画的是麻雀。打麻雀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把麻雀当作害鸟的观念显然与保护生态平衡与爱护鸟类的现代意识不相吻合,这样设置对学生起误导作用。
六、类比失误,表扬学生庸俗化
充分的肯定、适时的表扬,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但表扬应适度,恰如其分,如果太过火,其效果可能事与愿违。有位青年体育教师在篮球课堂教学中,颇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当学生技术稍有进步时,该教师就竭尽表扬之能事,甚至把学生不恰当地比作“乔丹”、“姚明”、“邓肯”……整个班级的学生仿佛人人都成了NBA的球星。这种将学生与名星作比的课堂教学用语,让大多数的学生和听课教师感到十分不自然。
七、无目的地整合学科
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但每一学科都有自身的内在属性,体育课首先是姓“体”,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课程中确实可以学到其它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但整合学科的综合练习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越俎代庖,否则会适得其反。
要了解体育大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概念,对课程的理解各国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提法和解释,但有一点是共认的,现今对课程的理解都超脱了传统的含义,即理解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全部学习活动的整体计划,它既包含了“课程表”中所显示的多门教学课外,还包括了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校外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等。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也就不局限只按体育大纲或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课,也不拘泥于原本只是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育课,而是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按新体育课程标准和推进课程改革都要落实到课内外,校内外体育锻炼的一体化的一小时锻炼上,从而取得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和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上。
构建体育大课程体系,应根据对大课程的理解和当前教育新理念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在教师指导下和学校组织管理下的全部体育活动。可见,仅靠每周2-3节体育课是不可能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的。
我认为大体育课程体系应包含四种组织类型:
1.课堂体育:包括(1)学科类体育课——基本知识课和体育技能课;(2)活动类体育课——课间操或大课间活动课,课外活动课等。
2.校园体育:包括班级体育竞赛、全校体育节、运动队训练、全校运动会等。
3.生态体育:包括夏(冬)令营,假日野外体育、体育参观学习等。
4.社区体育:社区健身体育、少儿游乐活动、家庭体育活动等。
这四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属于学校教育计划中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共同完成学校教育的目标。
在实施体育大课程体系,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还需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学科类体育课是基础,完成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或体育教学过渡大纲的要求,以掌握技能为主,由国家宏观调控。活动类体育课以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活跃学生身心,以校本活动为主,由地方和学校管理。校园体育是培养体育兴趣,满足身心,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主。生态体育是以感受大自然,陶冶身心、磨炼生活能力为主。社区体育从一定意义说是课堂体育,校园体育的继续,完成家庭体育作业,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应特别提及的是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一小时锻炼最有力的举措。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它既是课表上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在校领导和班主任参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一种体育活动课程。与课间操相比,它时间长(少则25分钟,多则40分钟,平均30分钟),活动内容丰富(除学生广播操外,还有自编的多种校本操,如健力操,武术操和秧歌操等),组织形式多样(可集中做操,也可分班活动学生喜爱项目),练习负荷适宜(先小中强度,后小强度)。从我负责的“十五”科研规划的教育部重点课题近二百所实验学校的实践来看,大课间操呈现出多种模式,如有序的入列——主体活动——集中操练——有序回归;又如:有序入列——集体操练——分班活动——游戏竞赛——有序回归等。大量的实践证明,大课间活动不仅对健体有效,而且对促德、调智、审美也有明显的效果,尤其那些做操动作到位,形体姿态到位,精气神到位的学校,标志着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貌的育人水平。
随着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的发展,可以设想,如能像上好每周两节体育教学课那样来认真上好每天30分钟课间活动课,它不仅利于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要求,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是现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意义深远。
目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迅猛推进,展示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评比活动也多了起来。但不少体育教师在比赛时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片面追求其外在形式,使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一度泛滥。
一、合作有形无实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体育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比如有一种所谓的合作,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分组,展开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二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然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这些代表一般是事先指定好的学生),最后教师拍板定音。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合作,其真正意义并未达到。还有的问题并不难,学生个人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却偏偏让学生合作探究,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体育教师只是从形式上接受新的理念,而没有把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
二、自主变成自流
自主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些体育教师仅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跟着学生走。如有的教师上体育课时,分给学生几个篮球、足球、排球等,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则把手放在身后站在旁边看着或象征性地到每一组辅导,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由学生一练到底。还有的体育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少讲,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仅从字面上理解自主学习。实际上自主学习与教师讲多讲少并无本质联系。如教师讲,学生在独立思考,这是自主学习,而学生在自己活动,没有思,没有悟,则不等于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所以说,内在的本质与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时会有较大差别。 三、探究的庸俗化
新课程大力倡导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形式,脱离学生实际搞探究,如一位体育教师在教《武术的组合动作》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武术组合动作,结果分组后,学生不知所措,一打听,原来是学生连最基本的武术动作都没掌握好,怎么会创编武术组合动作呢?如果这位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先掌握几个简单的武术动作,然后教师利用这几个动作示范一套武术组合动作,最后让学生分组探究,效果也许会更好。不恰当的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也无益。
四、追赶时髦,教学手段教条化
现时的优质课,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技传媒来丰富、革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和导向,也是体育教学中的“与时俱进”。但是,如果不注意体育课有其自身的特点,盲目采取多媒体技术,非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弄巧成拙。例如在观看一位教师的体育多媒体优质课时,课件取材于一组精彩的美国NBA之后,向学生提问裁判员的判罚手势,学生是一问三不知,即使回答也是牛头不对马嘴,为什么呢?因为精彩的赛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留恋于花哨画面之中,而没注意到裁判员的手势。再如,有些偏远地区,根本不具备条件,可为了竞赛,硬是东挪西借。更有甚者,本来不用电脑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却一定要将电脑搬到操场上,这恐怕也不是明智之举。
五、牵强附会地创设情景
教学实践表明,牵强附会地造作“情境”,不仅不能收到启蒙、诱导的效应,反而容易造成知识的误导。比如,有位教师在教立定跳远时,先让学生两臂向前上方摆动,比喻是大象甩鼻子,又模仿小白兔双脚跳,最后归纳为把“大象鼻子和小白兔跳的动作结合起来,就是立定跳远”。牵强附会,弄巧成拙。又如,一位教师结合投准教材,制作了能在空中移动的标靶,上面画的是麻雀。打麻雀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把麻雀当作害鸟的观念显然与保护生态平衡与爱护鸟类的现代意识不相吻合,这样设置对学生起误导作用。
六、类比失误,表扬学生庸俗化
充分的肯定、适时的表扬,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但表扬应适度,恰如其分,如果太过火,其效果可能事与愿违。有位青年体育教师在篮球课堂教学中,颇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当学生技术稍有进步时,该教师就竭尽表扬之能事,甚至把学生不恰当地比作“乔丹”、“姚明”、“邓肯”……整个班级的学生仿佛人人都成了NBA的球星。这种将学生与名星作比的课堂教学用语,让大多数的学生和听课教师感到十分不自然。
七、无目的地整合学科
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但每一学科都有自身的内在属性,体育课首先是姓“体”,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课程中确实可以学到其它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但整合学科的综合练习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越俎代庖,否则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