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口语交际课应关注生活,凸显生活化。
这里的关注“生活”,是指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还原或创设自然而真实的生活情境,并以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口语交际状态来进行“学”和“懒”。笔者认为,口语交际课和阅读课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从自身或身边熟悉的生活开始切入的,倡导一种生活化的交际状态,即问题从生活中找,情境从生活中创设,以一种生活化的过程推进。可能间或需要走进文本,但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走进人与人之间的生活。
我听过一节口语交际公开课——“学会鼓励”,教师的导入环节是这样与学生交流的:“老师第一次在这里给大家上课,后而又有那么多听课的老师,心里不免很紧张甚至还有点担心。大家有什么要对老师说的吗?”同学们自然是一个接着一个地鼓励老帅,语言坦减而真切。“你看,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鼓励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鼓励’呢?”教师顺势而导,既让学生明白“鼓励”的重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言语动机,这样的引入自然而巧妙。可接下来她并不是顺着这种自然的“交际场”引导学生“学会鼓励”,而是把话题一转,出示了先前准备的文本资料(相关的文字描述),并进行了有条不紊的讲解和学生习以为常的“书语”练习。其实导入环节学生鼓励教师的过程,同样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相关的鼓励方法或技能。而且从生活引入,又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也就有进一步说好的动机与愿望。
二、口语交际课应关注交际,体现交互性
口语交际,它注重的是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或场景再现,而“交际”则注重的是在这样的情境中交互进行的言语实践。所以,交际体现的是交互性与言语实践性,而这种交互性不只是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生成,还体现在人与场景、环境之间的多维交互性等。所以口语交际必然要关注交际性,这也是由它本体特征所决定的。而不是指在教师提供的话题或是场景之中,由教师一边诱导学生一边回答的应答行为。口语交际是交互、主动、情境性的,不是独立、波动、主观概括性的。
再看上面这位教师的课堂,其交际性明显不足,基本上是在教师预设的场景下,教师问学生答的过程。虽然学生都能说出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来,但是不同的学生,或是同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事例,说出来的大多是基本雷同的语言。这样的言语实践行为是在较低层次上徘徊,是一种“应景式”言语,说的人无须经过怎样的思考,听的人也似乎挑不出多大毛病。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而实则低效。其中的问题,一是没有把文字描述内在地转化为一种生活情境,心中没有所要假设的交际对象;二是即使有假设对象,也不能真正体现交际性,因为要学会交际只有在交际之中进行。所以,教师要营造或还原这样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置于这样的场景之中,让他们唤醒类似的经历,运用学到的方法或技能,现场真实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生活化、交际性呢?其实不论是“学会鼓励”“学会感谢”,还是“学会安慰”“学会解释”,或者是别的什么交际练习,我们都不能把它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时间段,因为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件等随时考验着我们的交际行为。我们可以尝试就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身份或职业的人身上,我们该如何鼓励;或者对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了不同的事,不同角色的人(作为同学或作为教师)又该分别怎样鼓励,这就是在不同的生活角色中实现多维的言语互动,从而实现交际效益的最大化。
三、口语交际课应关注体验,体现价值性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时时处处离不开语言,时时处处邪仔在着运用语言工具与人交流思想的机会。因此,我们更要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让学生在与人交际中、在模拟现实生活体验中学习口语交际。我们要在生活体验中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练习听、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再看这位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的是指导学生“怎样进行鼓励”,而没有去关注鼓励别人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得到别人鼓励的人又有怎样的感受。尽管她也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但只是关注这一知识或方法本身。在口语交际课上,教给学生一定的技能或知识方法是必要的,但不能局限于此。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更有效地交往,更是为了自己有意义地生活。这就不能不提到“体验”。因为只有关注人的体验,才能走进人的内心,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交往。当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言语给他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和体验。“学会鼓励”也应扩展或转化到内心深处的自我鼓励,唯有如此,才能将“学会鼓励”内化为一种成长的经历、体验。这样,在既强化了交际技能的同时,也关注了人的感受,更彰显了“学会鼓励”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应有的价值意义。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猴嘴小学)
这里的关注“生活”,是指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还原或创设自然而真实的生活情境,并以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口语交际状态来进行“学”和“懒”。笔者认为,口语交际课和阅读课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从自身或身边熟悉的生活开始切入的,倡导一种生活化的交际状态,即问题从生活中找,情境从生活中创设,以一种生活化的过程推进。可能间或需要走进文本,但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走进人与人之间的生活。
我听过一节口语交际公开课——“学会鼓励”,教师的导入环节是这样与学生交流的:“老师第一次在这里给大家上课,后而又有那么多听课的老师,心里不免很紧张甚至还有点担心。大家有什么要对老师说的吗?”同学们自然是一个接着一个地鼓励老帅,语言坦减而真切。“你看,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鼓励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鼓励’呢?”教师顺势而导,既让学生明白“鼓励”的重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言语动机,这样的引入自然而巧妙。可接下来她并不是顺着这种自然的“交际场”引导学生“学会鼓励”,而是把话题一转,出示了先前准备的文本资料(相关的文字描述),并进行了有条不紊的讲解和学生习以为常的“书语”练习。其实导入环节学生鼓励教师的过程,同样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相关的鼓励方法或技能。而且从生活引入,又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也就有进一步说好的动机与愿望。
二、口语交际课应关注交际,体现交互性
口语交际,它注重的是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或场景再现,而“交际”则注重的是在这样的情境中交互进行的言语实践。所以,交际体现的是交互性与言语实践性,而这种交互性不只是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生成,还体现在人与场景、环境之间的多维交互性等。所以口语交际必然要关注交际性,这也是由它本体特征所决定的。而不是指在教师提供的话题或是场景之中,由教师一边诱导学生一边回答的应答行为。口语交际是交互、主动、情境性的,不是独立、波动、主观概括性的。
再看上面这位教师的课堂,其交际性明显不足,基本上是在教师预设的场景下,教师问学生答的过程。虽然学生都能说出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来,但是不同的学生,或是同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事例,说出来的大多是基本雷同的语言。这样的言语实践行为是在较低层次上徘徊,是一种“应景式”言语,说的人无须经过怎样的思考,听的人也似乎挑不出多大毛病。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而实则低效。其中的问题,一是没有把文字描述内在地转化为一种生活情境,心中没有所要假设的交际对象;二是即使有假设对象,也不能真正体现交际性,因为要学会交际只有在交际之中进行。所以,教师要营造或还原这样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置于这样的场景之中,让他们唤醒类似的经历,运用学到的方法或技能,现场真实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生活化、交际性呢?其实不论是“学会鼓励”“学会感谢”,还是“学会安慰”“学会解释”,或者是别的什么交际练习,我们都不能把它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时间段,因为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件等随时考验着我们的交际行为。我们可以尝试就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身份或职业的人身上,我们该如何鼓励;或者对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了不同的事,不同角色的人(作为同学或作为教师)又该分别怎样鼓励,这就是在不同的生活角色中实现多维的言语互动,从而实现交际效益的最大化。
三、口语交际课应关注体验,体现价值性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时时处处离不开语言,时时处处邪仔在着运用语言工具与人交流思想的机会。因此,我们更要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让学生在与人交际中、在模拟现实生活体验中学习口语交际。我们要在生活体验中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练习听、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再看这位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的是指导学生“怎样进行鼓励”,而没有去关注鼓励别人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得到别人鼓励的人又有怎样的感受。尽管她也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但只是关注这一知识或方法本身。在口语交际课上,教给学生一定的技能或知识方法是必要的,但不能局限于此。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更有效地交往,更是为了自己有意义地生活。这就不能不提到“体验”。因为只有关注人的体验,才能走进人的内心,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交往。当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言语给他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和体验。“学会鼓励”也应扩展或转化到内心深处的自我鼓励,唯有如此,才能将“学会鼓励”内化为一种成长的经历、体验。这样,在既强化了交际技能的同时,也关注了人的感受,更彰显了“学会鼓励”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应有的价值意义。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猴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