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关键任务,在小学生一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就开始涉及写作,由最基本的看图说话为起点,然后一步步向字数较多的作文进展。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研究小学生写作策略及方法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探索了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写作教学;随文练笔;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写作存在抵触情绪,很少学生是出于兴趣主动去写作,大部分学生对于文章描写的内容往往不知所措,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年级的递进,作文分数在整个語文试卷的比例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加强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基础
当今,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苦于没有材料可写,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例子和语言来充实自己的作文,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阅读范围过于狭窄,视野过于局限,没有很好的作文题材。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安排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一定数量的阅读,只有丰富自身的阅读量,他们的知识才会越来越多,视野才会开阔,写作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包括:(1)掌握教学的目标及其方向。这主要是指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在学习教材中的文章外,同时也应该给学生找出适合他们学习阶段阅读的课外文章进行引导。同时,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为学生分析写作的技巧,在不断地讲解课文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例如,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所用的写作技巧,作者是如何对鸟的天堂进行详细描写的,从而提炼出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小学生。(2)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阅读能力提高的必经之路,只有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文字词语、好句好段及其对文章的内涵理解,才会一点一滴地进步。所以,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习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老师要格外重视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未间断地付出才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起点。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六课《梅花魂》这篇文章时提到:“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在学习这类型的课文时,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通过课文的优美句子锻炼学生模仿写作,还要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通过课文内容不断反思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从而提高写作的水平。
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1)提倡自我作文修改。很多学生在写完作文后,只是单纯地应付完成写作任务,并不能去认真阅读自己的文章然后进行修改以得到“完美”。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作文修改,指出哪个句子好,哪个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不好,该如何去修改整篇作文,在写类似的作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有明显的提高。(2)生活是写作的良好素材。语文老师在讲解作文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真实的生活才是写作的来源。只有当学生亲自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能通过写作文而表达出自身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时,作者就是通过观察爬山虎的生长过程,从而进行详细的描写和表达自身感情的。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感受生活,这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3)加强随文练笔。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看重考试成绩,从而把考试结果作为第一位。正确的做法是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以,老师在进行随文练笔的指导时,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练笔兴趣,明确练笔目标,丰富练笔形式,从而完成练笔的指导任务。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落花生》这篇课文中作者的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花生在生活中是大家比较常见的食物之一,但是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写出花生的品质。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生活中的一种事物进行写作练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逐步地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写作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只有从以阅读文章为基础,修改自己文章为关键,最后从生活出发,这样,学生才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坚持不懈的写作练习中使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产生写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胡佩琼.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立娟.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状况的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段丽君
关键词:写作教学;随文练笔;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写作存在抵触情绪,很少学生是出于兴趣主动去写作,大部分学生对于文章描写的内容往往不知所措,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年级的递进,作文分数在整个語文试卷的比例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加强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基础
当今,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苦于没有材料可写,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例子和语言来充实自己的作文,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阅读范围过于狭窄,视野过于局限,没有很好的作文题材。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安排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一定数量的阅读,只有丰富自身的阅读量,他们的知识才会越来越多,视野才会开阔,写作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包括:(1)掌握教学的目标及其方向。这主要是指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在学习教材中的文章外,同时也应该给学生找出适合他们学习阶段阅读的课外文章进行引导。同时,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为学生分析写作的技巧,在不断地讲解课文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例如,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所用的写作技巧,作者是如何对鸟的天堂进行详细描写的,从而提炼出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小学生。(2)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阅读能力提高的必经之路,只有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文字词语、好句好段及其对文章的内涵理解,才会一点一滴地进步。所以,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习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老师要格外重视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未间断地付出才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起点。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六课《梅花魂》这篇文章时提到:“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在学习这类型的课文时,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通过课文的优美句子锻炼学生模仿写作,还要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通过课文内容不断反思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从而提高写作的水平。
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1)提倡自我作文修改。很多学生在写完作文后,只是单纯地应付完成写作任务,并不能去认真阅读自己的文章然后进行修改以得到“完美”。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作文修改,指出哪个句子好,哪个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不好,该如何去修改整篇作文,在写类似的作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有明显的提高。(2)生活是写作的良好素材。语文老师在讲解作文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真实的生活才是写作的来源。只有当学生亲自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能通过写作文而表达出自身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时,作者就是通过观察爬山虎的生长过程,从而进行详细的描写和表达自身感情的。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感受生活,这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3)加强随文练笔。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看重考试成绩,从而把考试结果作为第一位。正确的做法是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以,老师在进行随文练笔的指导时,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练笔兴趣,明确练笔目标,丰富练笔形式,从而完成练笔的指导任务。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落花生》这篇课文中作者的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花生在生活中是大家比较常见的食物之一,但是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写出花生的品质。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生活中的一种事物进行写作练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逐步地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写作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只有从以阅读文章为基础,修改自己文章为关键,最后从生活出发,这样,学生才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坚持不懈的写作练习中使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产生写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胡佩琼.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立娟.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状况的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