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在倾听基础上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在倾听中,学生能够自由而充分地表达,能够尊重并汲取他人的观点,从而促进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对于有效倾听,教师需要摒弃话语霸权,转换自身角色,同时实施各种策略帮助课堂倾听氛围形成,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到愉悦和幸福。
一、 安全——有效倾听的保障
安全在于不轻易否定。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想法都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在学生展开生生对话时更要提醒自己不能轻易介入。同时,教师也要果断地对学生之间不恰当的评价言论进行引导和纠正,保证课堂倾听过程的和谐,使每一个孩子都不会被压抑,每一双倾听的耳朵都能及时捕获他们需要的信息。如在教学“认识毫米”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寻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毫米。
生:我发现5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1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有学生笑起来)
师:你们笑什么?
生:一张纸太薄了,没有1毫米那么长。
师:一张纸非常薄,厚度很小。在他的认识里,毫米实在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所以,尽管回答不够准确,但有自己的认真思考。请xxx同学到前面来量一量,多少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促进学生感知的完善,建立准确的表象;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挖掘其中的亮点,细心呵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对话——有效倾听的延展
教师努力渲染宽松自由的倾听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互动中,主动地将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相对比印证,及时响应“所见略同”的观点,补充“殊途同归”的想法,乃至驳斥“不与为谋”的思路。教师要适时保持沉默和期待,让学生在互动互补的思维碰撞中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如在教学“找规律(周期问题)”时,教师让部分学生汇报思考成果。
生1: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的。圆形表示蓝花,三角形表示红花,这样画下去,第15个是圆形,即蓝花。
师: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物体,这个方法真不错!
生2:我是用计算的方法:15除以2得到7,还余1。每2个为一组,都是一朵蓝花和一朵红花。有这样的7组,最后还剩下1朵,就是这朵蓝花。
师:想得很清楚,说得也很清楚。如果能添上单位名称,就写得也清楚了。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发挥生生之间的互动,采用类似“答记者问”的形式,给予了学生展现自我思维成果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多维互动的舞台,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表达和倾听达到了和谐共生。
三、生成——有效倾听的催化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各种“旁逸斜出”,调整方向和节奏,把握倾听与对话间的平衡,引领学生在倾听中注入自己的智慧,在生成中增进倾听的价值。如教学“认识方向”一课,
师: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还知道哪些方向?
生:我还知道西北,我看电视上曾经播过天气预报,说从西北吹来一股冷空气。
师:真好!从电视上学到了数学知识。
生:我从妈妈那里也学到了一个方向,是东北。妈妈说,我舅舅常年在东北工作,那里可冷了。
生:我也听说过东北,爷爷看的一部电视剧,就是说的东北农村里的故事。
生: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峨眉山旅游,那里是我国西南地区。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学到了这么多数学知识,真是一个有心人!真了不起!我们现在知道,除了东南西北之外,还有4个方向,分别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学生从身边找到了生活与新知的连接点,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拉近了与新课内容的距离。教师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深度挖掘自身的经验积累,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中荡起层层动人的涟漪。
“倾听儿童的声音,就是听取儿童的内心世界。”构建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倾听,是教师对学生内心需要的发现。在倾听中,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惊奇和快乐;在教师的支持下,数学学习如同一曲婉转悠扬的美妙旋律,荡漾在学生幸福的耳边。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小学
编辑 聂蕾
一、 安全——有效倾听的保障
安全在于不轻易否定。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想法都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在学生展开生生对话时更要提醒自己不能轻易介入。同时,教师也要果断地对学生之间不恰当的评价言论进行引导和纠正,保证课堂倾听过程的和谐,使每一个孩子都不会被压抑,每一双倾听的耳朵都能及时捕获他们需要的信息。如在教学“认识毫米”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寻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毫米。
生:我发现5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1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有学生笑起来)
师:你们笑什么?
生:一张纸太薄了,没有1毫米那么长。
师:一张纸非常薄,厚度很小。在他的认识里,毫米实在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所以,尽管回答不够准确,但有自己的认真思考。请xxx同学到前面来量一量,多少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促进学生感知的完善,建立准确的表象;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挖掘其中的亮点,细心呵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对话——有效倾听的延展
教师努力渲染宽松自由的倾听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互动中,主动地将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相对比印证,及时响应“所见略同”的观点,补充“殊途同归”的想法,乃至驳斥“不与为谋”的思路。教师要适时保持沉默和期待,让学生在互动互补的思维碰撞中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如在教学“找规律(周期问题)”时,教师让部分学生汇报思考成果。
生1: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的。圆形表示蓝花,三角形表示红花,这样画下去,第15个是圆形,即蓝花。
师: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物体,这个方法真不错!
生2:我是用计算的方法:15除以2得到7,还余1。每2个为一组,都是一朵蓝花和一朵红花。有这样的7组,最后还剩下1朵,就是这朵蓝花。
师:想得很清楚,说得也很清楚。如果能添上单位名称,就写得也清楚了。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发挥生生之间的互动,采用类似“答记者问”的形式,给予了学生展现自我思维成果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多维互动的舞台,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表达和倾听达到了和谐共生。
三、生成——有效倾听的催化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各种“旁逸斜出”,调整方向和节奏,把握倾听与对话间的平衡,引领学生在倾听中注入自己的智慧,在生成中增进倾听的价值。如教学“认识方向”一课,
师: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还知道哪些方向?
生:我还知道西北,我看电视上曾经播过天气预报,说从西北吹来一股冷空气。
师:真好!从电视上学到了数学知识。
生:我从妈妈那里也学到了一个方向,是东北。妈妈说,我舅舅常年在东北工作,那里可冷了。
生:我也听说过东北,爷爷看的一部电视剧,就是说的东北农村里的故事。
生: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峨眉山旅游,那里是我国西南地区。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学到了这么多数学知识,真是一个有心人!真了不起!我们现在知道,除了东南西北之外,还有4个方向,分别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学生从身边找到了生活与新知的连接点,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拉近了与新课内容的距离。教师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深度挖掘自身的经验积累,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中荡起层层动人的涟漪。
“倾听儿童的声音,就是听取儿童的内心世界。”构建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倾听,是教师对学生内心需要的发现。在倾听中,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惊奇和快乐;在教师的支持下,数学学习如同一曲婉转悠扬的美妙旋律,荡漾在学生幸福的耳边。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小学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