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人们感受外界的方式之一,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增强学习能力,也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小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要注意书籍的选择,教师要选择符合小学生社会认知的书籍,帮助小学生开阔视野。文章主要对课外阅读在小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水平,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重要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进行阅读我们能够了解更加广阔的世界,能够感受到世事的变迁,阅读不仅仅能够使我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我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也随之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小学生阅读,市面上的书籍种类复杂,小学生难以进行分辨。如果学生能够阅读到一本好的书籍,能够使学生的眼界变得开阔,同时也能够使精神得到升华,但是如果阅读的书籍若是粗制滥造的,不仅不能够起到帮助学生的作用,还会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由于年级和阅历等原因,小学生没有办法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引导小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应该利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外阅读的内容融进去,能够让学生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情操更加高尚,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升。此外,通过开展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等方面得到提高,学生的作文题材和内容能够更加丰富,对于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通过阅读较好的课外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个人文化素养提高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培养全能型的人才。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能够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的学习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学生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能够学习和了解书籍中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对于他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生性格塑造和思想形成等方面。因此为了让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给学生输入健康的生活理念。
(二)能够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进行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小说也成为文学界的主力军。但是由于网络小说的发表监督体系还不是非常的完善,很多的网络小说存在剧情不符合常理、内容随意捏造或者是价值观错误等问题,很多的网络小说都不具备深刻的思想内涵,或者不适合小学生等未成年群体阅读。但是小学生却对这些魔幻或者是校园题材的作品感兴趣,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能够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在抵御网络文化冲击的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
(三)能够使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升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自我约束能力不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学习。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述周瑜刁难诸葛亮,要求他十天造出10万只箭的情节,然后再讲述诸葛亮如何应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了这个要求。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学习感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技术,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中关于草船借箭的片段或者主题曲,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通过播放短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名著,学生通过视频能够对《三国演义》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自主的进行课外阅读,这不仅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和语文知识,还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一门较为注重语言交流和书面表达的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不同的魅力,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使情感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汲取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正能量的课外书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阅读《一千零一夜》《海底两万里》《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使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小学生通過语文阅读,能够使自身的语感得到提高,同时学会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鉴赏,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断地延伸,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开展课后阅读,小学生能够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将一些好词、好句进行摘抄,使自己的作文质量得到提高。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也不断地提升,学生也能够充分的分析文章的结构,从而使自己的作文结构不断的优化,提高自己的作文质量。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形成阅读的习惯,这对于学生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益处,能够使学生写作的思维更加开阔。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西游记》,然后引导学生领会书中人物的描写片段,并在自己写作文的过程中,将这些手法应用进去,使自身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修辞方式以及描写手法,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能够使自身的文章写作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语文核心素养。 (六)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这就会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课外阅读,教师能够将丰富多彩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讲述《望庐山瀑布》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增强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先让学生了解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想象、比喻和夸张等,同时还要讲述这些手法能够使诗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学生也可以体会到瀑布的神奇。
除了学习《望庐山瀑布》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感受李白对我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精神,能够将诗歌内容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外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学生能够多角度地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得到拓展,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七)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部分文章是从名著或者小说中截取出来的,不同地区学习的教材不同,文章的内容也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文章可能是不完整的,这会导致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不全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对整篇的文章进行阅读学习,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还可以将课外和课内阅读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在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赵州桥相关的阅读资料,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全面地了解赵州桥的细节和历史背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分析
(一)通过教学延展介绍作品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书籍,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地推荐某部课外书籍,可能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的文章都是从杰出的文学家著作中截取的,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对这些文学家的经历、写作特点以及写作内容等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书籍,如此,不仅能够使课堂的教学内容得到扩展,还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二)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部分小学生虽然能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他们没有明确的阅读方向,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也不明白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什么,他们对于阅读是茫然的,同时也是充满困惑的,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正确的阅读方向和方法。所以,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地引导,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阅读前,给学生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设置问题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方向更加明确。比如,教师在学生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一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如,这本书为什么叫复活?真的有人可以死而复生吗?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阅读,学生就能够明白,复活指的是灵魂的重生和洗礼,而不是肉体上的复活。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文章的核心,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能够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三)边读边写,双效并收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阅读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还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写作和分享,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写作,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精挑细选阅读内容
小学生对于书籍的选择和分辨能力比较弱,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精品读物,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外读物的选择,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比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推荐一些寓言类和故事类的书籍,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历史或者地理类的书籍,通过阅读这类书籍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上下五千年》,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增加,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五)组织阅读活动
教师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的自制能力都不强,教师和家长应该监督学生进行阅读。教师通过组织阅读活动,学生能够相互交流阅读的内容,还可以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展评比活动,比如,哪个学生的阅读文章最多、哪个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快等,通过这些评比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语文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性,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课外阅读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拓展小学的写作逻辑思维和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冠青.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7(18):125-126.
[2]胡丹红.课外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课外语文,2017(12):111.
[3]吕荣泉.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必要性分析[J].中华少年,2018(30):115.
[4]杨蓉.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分析[J].新课程(中),2018(1):300.
[5]刘刚琴.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2019.
作者简介:
郑红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迎宾分校。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重要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进行阅读我们能够了解更加广阔的世界,能够感受到世事的变迁,阅读不仅仅能够使我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我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也随之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小学生阅读,市面上的书籍种类复杂,小学生难以进行分辨。如果学生能够阅读到一本好的书籍,能够使学生的眼界变得开阔,同时也能够使精神得到升华,但是如果阅读的书籍若是粗制滥造的,不仅不能够起到帮助学生的作用,还会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由于年级和阅历等原因,小学生没有办法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引导小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应该利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外阅读的内容融进去,能够让学生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情操更加高尚,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升。此外,通过开展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等方面得到提高,学生的作文题材和内容能够更加丰富,对于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通过阅读较好的课外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个人文化素养提高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培养全能型的人才。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能够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的学习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学生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能够学习和了解书籍中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对于他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生性格塑造和思想形成等方面。因此为了让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给学生输入健康的生活理念。
(二)能够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进行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小说也成为文学界的主力军。但是由于网络小说的发表监督体系还不是非常的完善,很多的网络小说存在剧情不符合常理、内容随意捏造或者是价值观错误等问题,很多的网络小说都不具备深刻的思想内涵,或者不适合小学生等未成年群体阅读。但是小学生却对这些魔幻或者是校园题材的作品感兴趣,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能够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在抵御网络文化冲击的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
(三)能够使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升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自我约束能力不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学习。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述周瑜刁难诸葛亮,要求他十天造出10万只箭的情节,然后再讲述诸葛亮如何应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了这个要求。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学习感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技术,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中关于草船借箭的片段或者主题曲,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通过播放短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名著,学生通过视频能够对《三国演义》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自主的进行课外阅读,这不仅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和语文知识,还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一门较为注重语言交流和书面表达的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不同的魅力,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使情感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汲取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正能量的课外书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阅读《一千零一夜》《海底两万里》《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使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小学生通過语文阅读,能够使自身的语感得到提高,同时学会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鉴赏,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断地延伸,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开展课后阅读,小学生能够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将一些好词、好句进行摘抄,使自己的作文质量得到提高。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也不断地提升,学生也能够充分的分析文章的结构,从而使自己的作文结构不断的优化,提高自己的作文质量。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形成阅读的习惯,这对于学生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益处,能够使学生写作的思维更加开阔。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西游记》,然后引导学生领会书中人物的描写片段,并在自己写作文的过程中,将这些手法应用进去,使自身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修辞方式以及描写手法,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能够使自身的文章写作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语文核心素养。 (六)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这就会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课外阅读,教师能够将丰富多彩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讲述《望庐山瀑布》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增强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先让学生了解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想象、比喻和夸张等,同时还要讲述这些手法能够使诗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学生也可以体会到瀑布的神奇。
除了学习《望庐山瀑布》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感受李白对我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精神,能够将诗歌内容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外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学生能够多角度地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得到拓展,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七)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部分文章是从名著或者小说中截取出来的,不同地区学习的教材不同,文章的内容也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文章可能是不完整的,这会导致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不全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对整篇的文章进行阅读学习,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还可以将课外和课内阅读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在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赵州桥相关的阅读资料,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全面地了解赵州桥的细节和历史背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分析
(一)通过教学延展介绍作品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书籍,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地推荐某部课外书籍,可能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我国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的文章都是从杰出的文学家著作中截取的,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对这些文学家的经历、写作特点以及写作内容等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书籍,如此,不仅能够使课堂的教学内容得到扩展,还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二)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部分小学生虽然能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他们没有明确的阅读方向,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也不明白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什么,他们对于阅读是茫然的,同时也是充满困惑的,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正确的阅读方向和方法。所以,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地引导,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阅读前,给学生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师设置问题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方向更加明确。比如,教师在学生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一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如,这本书为什么叫复活?真的有人可以死而复生吗?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阅读,学生就能够明白,复活指的是灵魂的重生和洗礼,而不是肉体上的复活。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文章的核心,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能够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三)边读边写,双效并收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阅读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还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写作和分享,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写作,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精挑细选阅读内容
小学生对于书籍的选择和分辨能力比较弱,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精品读物,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外读物的选择,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比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推荐一些寓言类和故事类的书籍,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历史或者地理类的书籍,通过阅读这类书籍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上下五千年》,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增加,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五)组织阅读活动
教师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的自制能力都不强,教师和家长应该监督学生进行阅读。教师通过组织阅读活动,学生能够相互交流阅读的内容,还可以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展评比活动,比如,哪个学生的阅读文章最多、哪个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快等,通过这些评比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语文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性,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课外阅读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拓展小学的写作逻辑思维和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冠青.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7(18):125-126.
[2]胡丹红.课外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课外语文,2017(12):111.
[3]吕荣泉.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必要性分析[J].中华少年,2018(30):115.
[4]杨蓉.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分析[J].新课程(中),2018(1):300.
[5]刘刚琴.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2019.
作者简介:
郑红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迎宾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