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救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小说从阿富汗人阿米尔的视角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的成长与救赎的故事,同时讲述了阿富汗的阶级、宗教和种族的差别与歧视。本文试图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阐述阿米尔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他从社会文化体系中接受社会价值,成为有社会意义的独立个体,最终完成了自我认同的成长历程和救赎之旅。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拉康镜像理论;他者;成长;救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2
  一、卡勒德·胡赛尼和《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用英语写作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他出生在阿富汗,小时候随父逃难到美国,受美国的教育,以阿富汗人的视角从事写作。胡赛尼于2003年发表了第一部作品《追风筝的人》,小说发表后,长达两年里,居美国《纽约时报》、《出版社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前列。2006年,因其作品的巨大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在《追风筝的人》中,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阿富汗人阿米尔成长与救赎的故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无法面对哈桑,于是用计逼走了哈桑。不久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被迫与父亲逃亡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次回到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好友竟然是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救赎,他把哈桑的儿子带到美国,在一次聚会上,阿米尔再次放起了风筝。
  二、拉康镜像理论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他深受弗洛伊德,索绪尔,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其作品早已超出了精神分析的领域,除心理学外,他的理论对当代的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拉康的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研究方法。镜像理论是拉康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他的著作《镜像阶段》一书中他提出:所谓“镜像阶段”是指六至十八个月的婴儿产生最初自我意识的过程。镜前的孩子从一开始无法识别镜中的自己,到后来逐渐认出自己的形象,并开始迷恋自己的镜像。可以说,镜像是自我的开端。在这一过程中,自我的认同总是借助于他者,自我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被构建的,自我即他者[1]。
  三、阿米尔在镜像阶段的成长
  拉康的他者(other)理论是拉康思想的核心逻辑构件之一。20世纪50年代之后,拉康逐步开始区分出小、大写的他者(autre/other与Autre/other,并分别以a和A表示)。小他者专指镜像阶段中作为自认同对象的非我介体,如自己的虚幻影像和父母、家庭、身边的朋友对自己的点滴影响等。而大写的他者则表征象征性语言中的能指链。如,时代背景、宗教阶级、社会制度等大的外部环境。
  (一)与小他者之间的矛盾
  这部小说是类似于自传,阿米尔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父亲是个商人,受人尊重且为人正直。小时候,阿米尔的家庭气氛很融洽,在大家庭里人人都受到关爱和平等对待。他和仆人的孩子哈桑一起玩耍,同时哈桑照顾好阿米尔的日常生活,在他遇到困难时保护他。哈桑有许多阿米尔钦佩的优点,例如他的勇敢、诚实和忠诚,因此他被阿米尔视为理想。同时,他把哈桑看作是和他一样的人。“哈桑跟我喝过同样的乳汁。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了第一步。[2]p11”哈桑就像阿米尔的“镜像”。阿米尔从哈桑那里得到了自我的认可。
  但另一方面阿米尔又非常嫉妒哈桑的勇敢和忠诚,尤其是看到父亲对哈桑的偏爱,从来不会忘记哈桑的生日,特意为哈桑请来名医缝补兔唇,这些都让天生性格懦弱的阿米尔感到焦虑、担心,他故意欺负、排挤忠心的哈桑。哈桑不识字,阿米尔故意曲解书本的原意,但哈桑却听得很用心,甚至处于真心的赞美;“有时在树上我还会怂恿哈桑,让他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邻家那独眼的德国牧羊犬。哈桑从无此想法,但若是我要求他,真的要求他,他不会拒绝。”[2]p3忠诚善良的哈桑与拙劣妒忌的阿米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完整的自我与完美的镜像间的认同差距导致阿米尔的心理游离与异化。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使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挫败。以至于对他者的仇视不断上升——“他者去死”。面对追到他的战利品风筝的哈桑被普什图人阿塞夫凌辱的时候,他选择了默默旁观,沉默地凝视和远远地避开。然而他内心备受煎熬,他无法容忍哈桑与自己的再度亲近,他甚至想要哈桑狠狠打自己一顿,而哈桑只是默默的忍受,这却让阿米尔更加的痛苦。最终,他还是选择残忍的方式,将自己昂贵的手表放在哈桑衣物之下对哈桑进行诬陷,将哈桑和他父亲阿里赶走。至此主体阿米尔心中的他者哈桑已经“死去”,背叛与忠诚的对立得以凸显。而当他被告知哈桑才是真正继承了父亲勇敢、正直的优秀品质的同父异母兄弟时,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继而选择了救赎,达到了主体的成长。
  (二)与大他者之间的矛盾
  阿米尔和哈桑两主仆间横亘着太多的隔阂,诸如阶级、宗教和种族的差别,阿米尔出生的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普什图人为主体民族,其它民族包括塔吉克人、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等,绝大数阿富汗人为穆斯林,其中大部分都为逊尼派,什叶派主要限于哈扎拉人,后者为蒙古人后裔,社会地位低下,备受歧视。因此,阿富汗存在着深刻的民族、部落和教派矛盾。“无关乎这些事情,因为历史不会轻易改变,宗教也是。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这些没有什么能改变得了。没有。”[2]p25从阿米尔出生开始就一直被这种外力所影响。两人看似亲密无间,可阿米尔从未把哈桑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当遇到同是普什图人的阿塞夫的欺负时,怯懦的阿米尔却总是依靠自己被称为“吃老鼠的人”、“塌鼻子”、“载货蠢驴”的仆人哈扎拉人哈桑来解决难题。阶级的对立和不平等贯穿了整部作品,矛盾的聚焦点不仅仅停留在阿米尔和哈桑的身上,阿米尔的父亲(全文中并未提及他的名字)与阿里也是在这种看似矛盾的对立的关系中走到了中年。作品中借拉辛汗说出了哈桑原来是父亲和阿里的老婆生下的私生子,父亲虽然把阿里看成是自己的家人甚至是兄弟,但在他的心里阿里永远只是一个仆人,一个哈扎拉族的仆人,而哈桑也只是一个私生子。在面临被阿米尔设计陷害时,父亲也只是眼看着阿里父子的离开;在知道蘇联即将入侵时,父亲也只是带着阿米尔离开,自己的“朋友”和另一个儿子却被留在了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到死都没有再提及。   阿米尔和他的父亲都背弃了愿意为他们付出生命的人,虽然在逃离阿富汗时,父亲能义无反顾的冒着被枪毙的风险,勇救车上一位素未相识的妇人免遭凌辱,阿米尔也曾为漠视哈桑被侵犯而深感自责,但他们的骨子里都蕴含着阶级的优越感,而且他们的良知不能跨越阶级和宗教的天堑。“不过爸爸说起这些故事的时候,从来没有提到阿里是他的朋友。奇怪的是,我也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2]p25这种个人意识的判断是社会环境、制度内化的结果。阿米尔作为主体,其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正是来自于大他者的自上而下的、深植于心的控制,他不可能跳出从他出身就烙印在身上的宗教、信仰、种族等等差异的束缚。这些大他者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意识秩序的具体体现者,它作为中间调解者进入镜像,帮助主体更深一层的产生自我确认,使他完成真正的自我确立。
  四、风筝意象中的救赎
  “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2]p66这是发生在风筝节获胜后,哈桑跑出去为阿米尔追风筝前的一段描写。风筝作为全文的核心意象,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隐喻意义,同时还调动冲突元素以强化冲突效果。作者在作品中着重渲染了阿米尔两次追风筝的经历。“隐喻了阿米尔成长的受挫与新生,抑或是成长的背叛与救赎。”[3]
  第一次追风筝发生童年时期,参加风筝比赛并获得胜利,这是怯懦、敏感的阿米尔赢得父爱的唯一方式,所以在童年的叙述中,风筝意象有很大的比重,它成为联系阿米尔、哈桑、父亲的一根纽带——与哈桑的友情、与父亲的亲情当然还包括羡慕、嫉妒、背叛和内疚。作为主体的阿米尔逐渐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哈桑就是阿米尔小时候镜中的他者,阿米尔把自己与镜中的影像——哈桑等同起来,逐渐开始建立自我意识。
  风筝再次飞翔时已经到了2002年3月弗里蒙特伊丽莎白湖公园的湖边。在湾区的阿富汗人举行盛大庆祝活动的时候,阿米尔带着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从塔利班手中救出的哈桑的孩子索拉博,但此时的索拉博还深深的陷在对战争的恐惧中,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我追。”[2]p359在阿米尔真情流露的一系列行动中,索拉博终于“嘴角的一边微微翘起。”[2]p359至此阿米尔的自我救赎得以完成,风筝的意象前后呼应,完成了一个循环,此时的风筝是一种符号,阿米尔的自我随着空中自由飘扬的风筝成长起来,成为有社会意义的独立个体。经历了漫长的镜像阶段的成长与救赎,最终实现了自我的确认和自我形象的完整构建。
  参考文献:
  [1][日]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王小峰、李濯凡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長”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移民日益增多。美国作为移民大国,包含了复杂的族群和多元杂糅的文化。虽然殖民时代看似结束,然而种族歧视从未真正消除。在这个文化多样的国家中,文化冲突不断发生。在美国生存的华裔、非裔和西裔作家们各自拥有自己的不同文化和地位,当他们进入美国这片土地却各自遭遇了种种问题。这些人群在白种人的眼中无一例外地应归为有色人种。这些不同的颜色在美国处于边缘地位,地理上没有归依,心理上
春节刚过,天气就转暖了,春天的气息慢慢显现出来。  秋秋昨夜又失眠了,她被冬天里残存的寒冷折磨了一夜,当然还有一个人的空寂和孤独。秋秋独自呆在宽敞的屋里,面对着白色墙壁和白色纱窗,冷风袭来时禁不住一阵颤抖。丈夫邱月明还没回来,冗长的夜晚最难挨,她坐在电视前按动遥控器不停地搜台,但怎样也选择不到一档自己喜爱的节目。广告,翻一个台还是广告,要不就是极其无聊的韩剧。秋秋觉得索然无味,于是进屋把自己放倒在
摘 要:一位神思想是对基督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受美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影响,并在美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梳理有关一位神思想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美国社会和文化的理解,更有益于中国宗教的管理和发展。  关键词:美国;一位神思想;宗教  作者简介:杨天虎(1978-),男,辽宁北票人,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化史。  [中图分类号]:B9
摘 要:严歌苓是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也是北美华文文坛最具实力的新移民文学作家。不论是移民前的军旅小说,还是移民后被称为处于边缘的留学生小说,在作品中始终透漏着她对人性的思考,对女性生存状态变化的关注,敏感而细腻的跨文化写作中突显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本文试将探讨严歌苓小说中具有特殊意蕴的身体意象——辫子、眼睛和腿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不同身体意象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在不同时期、地域、文化中
摘 要:方方在《琴断口》中以琴断暗示爱情友情的断裂。作者以旁观者来审视普通人的感情生活,将美好的爱情建构后再解构。导致感情破裂的原因诸多,在“他人即地狱”的世俗注目下,爱情加速消亡。  关键词:琴断口;爱情;张力  作者简介:刘婕(1992.4-),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作者简介:刘景嘉(1999.1-),女,湖南人,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1  初中时代,我便在新华书店中买了一本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著的小说作品《鲁滨孙漂流记》,立即便被书中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简洁明了的主题引线,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文章主要讲诉了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
摘 要: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诗坛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她一生创作了约1800首诗。生前虽然默默无闻,但身后大多数诗歌经过发表,已然成为英美诗坛独放异彩的风景线。她才华横溢而又性格怪异,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但不难发现,她创作的诗歌中始终有着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她为写诗而写诗,诗歌仿佛就是她纯净心灵世界的缩影。本文通过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名作《我是无名小卒!你呢?》的分析,深
农村那么好,我想去看看。  横峰,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县。近些年来,横峰县以建设秀美乡村为重点,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秀美乡村全面开花,全域旅游全面推进。如今,在横峰,秀美景色、秀美乡村比比皆是,美不胜收。横峰已经成为秀美乡村建设的典型,农村面貌巨变的缩影,早就小有名气。  变化了的事物,变化总是来得那么快,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变化了的事物,其实变化并不那么快,肯定不是一夜之间的事。  横峰到底美从何来
自由,是在橙汁染过的天空下纵情奔跑,是在苍茫大海上搏击冲浪。自由如歌,自由如诗。自由的色彩很简单,但不单调;自由的原则很质朴,但不束缚。  自由是对一丝不苟的规律的打破。菲利普放弃到牛津大学学习宗教的奖学金,转而前往海德堡学习哲学;厌倦了会计事务所的杂活,前往巴黎开始艺术生涯;生计窘迫却在海边的乡村享受自然的明媚……  自由是宿命里的故乡的宁静。思克里特兰德悄无声息地离开伦敦,抛却富贵与家庭。流浪
摘 要:喜欢阅读诗歌、欣赏艺术的伦纳德是电影《霍华德庄园》里的城市中产下层的代表,一旦失业生活便会无比困窘。本文通过分析他三次野外行走意象,来体现他充满诗意的浪漫精神追求。  关键词:浪漫;诗意;精神追求;行走意象  作者简介:李华(1971-),女,山东微山人,研究生,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文学和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