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话是我国的法定语言,它的推广和使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的培养。但我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读音还比较标准,可是在日常口语表达时,总觉得字不正,腔不圆,而且时不时会冒出一些不规范的方言和土语。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较强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将会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那么,孩子们的普通话口语水平为什么得不到有效提高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了孩子们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1 家庭环境制约学生普通话学习
我们学校地处河北东南部农村,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对于普通话的学习,大部分家长是支持的,但一方面由于他们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教育孩子,所以他们更多的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当然也有小部分家庭觉得孩子学习好就行了,普通话说得好不好无所谓,并不影响成绩。所以,孩子出了学校,就只用方言进行交流,在家里更是从不说普通话。因此,家庭的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孩子普通话的学习。
2 社会环境阻碍学生普通话学习
在农村,人们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偶尔说句普通话,还会被当成笑话。孩子们在学校还能勉强使用普通话,到了社会上,失去了用普通话交流的环境,又缺乏必要的监督,满口土话、方言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正因为孩子们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所以普通话的水平普遍不高。
在我们当地有很多不规范的方言和土语,而且在经常性地使用。这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口语水平,甚至影响到书面表达。比如: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将“蹲下”说成“ɡu di”;将“很浓”说成“tuī jiànɡ”等等。
3 教师素质影响学生普通话学习
教师普通话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这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学校严格要求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讲课,教师也尽可能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但是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却普遍有待提高。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老师没有系统地学过汉语拼音,即使学过也不太规范;二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周围讲普通话的氛围不够浓厚,所以日常也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甚至在课堂上为了讲起来更省力,学生更容易理解,便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方言,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普通话的环境;三是平时讲话时不注意自己的普通话有没有说标准,如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混淆、轻声和儿化的读音不准确等等。那么,如何针对农村孩子的现状搞好小学阶段的普通话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尽管现今已是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但语言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模仿力最强的阶段,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我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的普通话素质,经常收听中央电视台特别是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播音,特别留意学习轻声、儿化音的词语,努力克服自己平时讲普通话没有翘舌音、后鼻韵母、轻声、儿化音等的客观困难。力争使自己平时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为较为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如果能以教师带动班级,由班级带动全校。那么就能在校园里创设一个讲标准、流利普通话的良好教育环境,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3.2 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3.2.1 朗读表演训练口语。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朗读指导,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可以使学生学、说、练、讲普通话。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可以贯穿在课文讲读的过程之中。
3.2.2 采用讨论问题的形式。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说话时间、空间,较好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小组讨论。因为它没有教师的压力,只是小伙伴们之间自由、轻松地交流,往往能畅所欲言,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不管是什么学科,遇到可以讨论的问题就可以尽量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让他们自由地说,但都要求他们用普通话进行交谈。
3.3 加强课堂以外的普通话训练。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断练习、不断巩固中形成与发展的。在农村,地方语言是主要的交际工具。尽管学生们在课堂上都能用普通话交流,但更多的课外时间则是用方言来完成的。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以身作则外,我们还应该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比如在每期的黑板报中开设推广普通话专栏,宣传普通话知识;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培养班级主持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主持人的竞选活动等,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地营造了“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讲好普通话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让我们从自己的点滴工作入手,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1 家庭环境制约学生普通话学习
我们学校地处河北东南部农村,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对于普通话的学习,大部分家长是支持的,但一方面由于他们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教育孩子,所以他们更多的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当然也有小部分家庭觉得孩子学习好就行了,普通话说得好不好无所谓,并不影响成绩。所以,孩子出了学校,就只用方言进行交流,在家里更是从不说普通话。因此,家庭的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孩子普通话的学习。
2 社会环境阻碍学生普通话学习
在农村,人们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偶尔说句普通话,还会被当成笑话。孩子们在学校还能勉强使用普通话,到了社会上,失去了用普通话交流的环境,又缺乏必要的监督,满口土话、方言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正因为孩子们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所以普通话的水平普遍不高。
在我们当地有很多不规范的方言和土语,而且在经常性地使用。这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口语水平,甚至影响到书面表达。比如: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将“蹲下”说成“ɡu di”;将“很浓”说成“tuī jiànɡ”等等。
3 教师素质影响学生普通话学习
教师普通话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这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学校严格要求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讲课,教师也尽可能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但是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却普遍有待提高。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老师没有系统地学过汉语拼音,即使学过也不太规范;二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周围讲普通话的氛围不够浓厚,所以日常也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甚至在课堂上为了讲起来更省力,学生更容易理解,便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方言,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普通话的环境;三是平时讲话时不注意自己的普通话有没有说标准,如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混淆、轻声和儿化的读音不准确等等。那么,如何针对农村孩子的现状搞好小学阶段的普通话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尽管现今已是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但语言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模仿力最强的阶段,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我非常注重提高自身的普通话素质,经常收听中央电视台特别是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播音,特别留意学习轻声、儿化音的词语,努力克服自己平时讲普通话没有翘舌音、后鼻韵母、轻声、儿化音等的客观困难。力争使自己平时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为较为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如果能以教师带动班级,由班级带动全校。那么就能在校园里创设一个讲标准、流利普通话的良好教育环境,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3.2 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3.2.1 朗读表演训练口语。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朗读指导,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可以使学生学、说、练、讲普通话。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可以贯穿在课文讲读的过程之中。
3.2.2 采用讨论问题的形式。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说话时间、空间,较好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小组讨论。因为它没有教师的压力,只是小伙伴们之间自由、轻松地交流,往往能畅所欲言,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不管是什么学科,遇到可以讨论的问题就可以尽量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让他们自由地说,但都要求他们用普通话进行交谈。
3.3 加强课堂以外的普通话训练。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断练习、不断巩固中形成与发展的。在农村,地方语言是主要的交际工具。尽管学生们在课堂上都能用普通话交流,但更多的课外时间则是用方言来完成的。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以身作则外,我们还应该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比如在每期的黑板报中开设推广普通话专栏,宣传普通话知识;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培养班级主持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主持人的竞选活动等,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地营造了“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讲好普通话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让我们从自己的点滴工作入手,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