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如今的电视化手段中,常用现场直播的形式把生动精彩的现场活动或表演呈现给观众。电视现场直播目的是让电视观众在活动发生的同时或延时,可以不在现场通过电视机,多角度、多层次、或宏观或细微,立体地欣赏到现场实况。不论节目现场是在演播室、剧场、体育场、还是在广场表演,不论录制形式采用直播还是录播,当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录制同一现场时,通过切换台切换出的电子信号,传输到电视终端,观众便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到节目的内容。当然观众所看到的现场直播都是通过切换台有机组接出来的。而要实现镜头的有机组接是要靠切换导演的二度创作来完成的。这个创作就叫切换艺术。
【关键词】现场切换;直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52-2
在如今的电视化手段中,常用现场直播的形式把生动精彩的现场活动或表演呈现给观众。电视现场直播目的是让电视观众在活动发生的同时或延时,可以不在现场通过电视机,多角度、多层次、或宏观或细微,立体地欣赏到现场实况。不论节目现场是在演播室、剧场、体育场、还是在广场表演,不论录制形式采用直播还是录播,当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录制同一现场时,通过切换台切换出的电子信号,传输到电视终端,观众便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到节目的内容。当然观众所看到的现场直播都是通过切换台有机组接出来的。而要实现镜头的有机组接是要靠切换导演的二度创作来完成的。这个创作就叫切换艺术。
直播的最大特点是时间上的优势,它能在现场活动的同一时间,让大多数不在现场的观众同样可以实时地观赏到活动进行时的动态及内容;能让观众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不仅如此,它还避免了现场观众在固定座位上固定视角地去欣赏的单一弊端。这就是电视直播独一无二的最大优势。
镜头切换是现场多机位同步组接的基本方法。我国的现场电视直播节目录制有着自己的特点,一般是由电视导演来执行切换,叫切换导演也叫导播。切换导演只有了解现场机位、灯光、音乐、语言等各个环节以及有娴熟的镜头切换技巧,才能将自己对现场每个细节的洞察、感受在瞬间链接成一组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因此,切换导演必须要在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储备的基础上,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一、案头准备
案头是导演进行现场直播切换必要的准备工作。一个成熟的切换导演在每次导播之前,应该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切换导演要吃透节目主题思想,研究表达方式,要对各工种及表达元素的细部做到心中有数,并要把这些一一落到文案上。一个成熟的导演在每次的直播或者录播之前都应该做到:熟记整场节目中有多少环节或者几个节目,如何上场如何下场,如何过度,如何衔接;表演区域的灯位以及灯光的控制。有几台机位,每台机位的任务以及运动范围。细化各工种任务、要求,各工种之间如何配合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完成播出任务。
有些直播节目是需要走台和彩排的。例如晚会,看排练、走台是切换导演熟悉节目的第一步。一次走台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次节目的流程。因此切换导演要研究节目单,熟记节目顺序。如果是直播音乐会的话,最好要拿到音乐会总谱,按照总谱的提示,了解哪个乐段是由哪些或哪种乐器来演奏,由哪个声部来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整场直播有的放矢地、有艺术水准地、准确、无遗漏地“切”在点儿上。在熟悉了节目内容后,导演应该拿出一个设计方案,即切换脚本,然后在直播前把切换脚本发放到全体工作人员手中。
二、设置机位
直播前的摄像机的机位设置,就像是打仗前的兵力部署一样,是直播成败的关键性一步。机位的多少、定位、角度的设定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质量与效果。尤其是机位的设置至关重要。各个机位之间的关系既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又是各个可以独立的有效个体。相互之间的配合、补充要有机,要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每一个机位应有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这是保证整套直播节目计划的先决条件。机位的设置,既要照顾到大场面,又要照顾到细节变化;既要照顾到整场的气氛,又要能突出重点细节并且还需要关注到现场观众的反应或是关键人物的反应。在一些有特殊空间区域活动或表演的环节,例如杂技的空中表演、乐团背对观众的指挥等等,这时还需要一台特殊视角的机位,捕获普通视角看不到的细节。
机位的设置应该以活动主区域为主,固定的大全景机位一般设在活动主区域的正面或斜侧面。这样可以最大范围的照顾到大面积的活动区域的大环境,叫“全景”机位,也叫“环境气氛”机位。当然也有特殊的固定机位,如现场顶部的机位,是用来俯拍活动区域的。可移动机位大概有三种:一种是距离主活动区域稍微近一些,架设在移动轨道上的机位,用于拍摄中、近、特景别,表现活动细节的机位;一种是临时机位,用于避免“穿帮”供切换导演调动而设定的机位;一种是为增加视觉动感和冲击力时设置的固定在摇臂或移动轨道上的机位。这些移动机位拍摄的画面往往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
三、用镜头说话
视觉语言的最基本元素是镜头,视觉语言就是由镜头组合的电视语句。如果说一个个单独地镜头是词组,连贯起来的镜头就可以构成视觉语言。现场直播就是用镜头表达出来的画面文章。切换导演是用镜头遣词造句的。不同方法组接的镜头,其含义、作用、情绪、氛围等等都是大不相同的。运用方法不同,编辑出来的节目风格、效果也就不同。镜头的表现功能要从景别说起,也就是取景范围。从取景范围来说,镜头可以分为大全景、小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每个镜头的作用大不相同,每一个景别的作用、含义大不相同。全景的视野范围最大。一般全景起着交待环境、表达氛围、造势和衔接转换的作用。全景包容性大,尤其是表达宏大场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其中包括固定全景和摇、移全景。摇全景又包括横摇和竖摇,无论横摇还是竖摇,都是表达从A到B的流动过程或者是A、B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表达因果关系。用摇臂拍摄大全景,有种特有的冲击力——或表达气势恢宏、或表达此起彼伏、或表达势不可挡。例如《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直播现场,用大摇臂拍摄的场面,充分地表达了开幕式大气磅礴、隆重热烈地的主题气氛。中近景的使用,可以表达局部,使场面具有层次感。另外,中近景的运用可以突出主体,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使观众对现场气氛产生共鸣,也会使节目有种有血有肉的感觉。特写和大特写镜头是指视距最近的景别,特写能把细节放大到最大程度,有点像拿着放大镜看物体,是一种极具张力的景别。在直播中,常常是通过特写镜头把最关键而又细微之处彰显或者放大给观众。例如拍摄排雷行动。排雷是一项极具危险的行动。排雷兵需要胆大、镇定、手巧、心细。因此,在拍摄排雷的过程中,要用特写把排雷手怎样排除险情的最细微的动作,最关键部位的变化、最牵动人心的每一个细节表现出来。当然特写的着力点要准确,恰如其分,表达的细部要有内容,或关键、或有变化、或惟妙惟肖。特写镜头要慎用,不可多用,不可滥用, 否则会使节目显得凌乱,也会造成视觉疲劳。 各种景别必须有理由、有机地、有节奏的、成组的使用。镜头的景别是节目的最小单元,一场直播,就是需要各种景别,组接成一组组视觉句式,一组组段落,切换成整场直播节目。切换直播节目其实也像是演奏乐章,切换一场精彩的直播节目,是需要有急有缓,起伏跌宕,有高潮,有凝练。也就是说切换导演要把握好节奏。
四、切换节奏
节奏,原本是音乐概念上的专有名词,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音符。
节奏讲究波澜起伏、错落有致、回环往复、讲究和谐统一。在电视艺术中,镜头的长短、急缓、静止与运动,切换时所形成的抑扬顿挫都是创造画面节奏的因素。电视直播中的节奏,是由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相互影响、相互呼应,共同形成的。其内部节奏是指活动现场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运动会、晚会、演唱会的现场所体现出来的是欢快、热烈、此起彼伏的节奏;而卫星、飞船发射、潜水艇试验等现场,悬念大,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不可测的,因此,现场的气氛是审慎的、一丝不苟的、最后是爆发般的。其体现出来的节奏是有序的、有条不紊的、休止符般凝神等待的和喷发般有爆发力的。因此,切换导演在切换时必须要把握好活动现场的气氛、变化和趋势,审时度势的采用与之契合的节奏切换画面,用外在的切换节奏,弥补活动现场因等待而形成的拖沓和杂乱无章。外部节奏是受内部节奏制约的,应该是随之内部节奏变化而变化的。外部节奏是由电视手段创造出来的,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是为了强化内部节奏,使节目更有表现力的。就像歌曲中的节奏一样,视觉语言中的节奏也会给节目贯穿一种情绪、一种律动。其实质就是导演在镜头的变化和律动当中,按照活动本身内涵的要求,追求暗合的节奏,切换出具有律动感的并带给人的愉悦和畅快的有节奏感的节目来。当然,只有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达到了内呼外应,和谐统一,一场精彩的电视直播节目才能正真地得以体现。
电视直播通过切换产生的节奏感与活动现场的观众所感受到的现场节奏感是不一样的。很多到现场观看的观众事后看到电视转播常常会说,其实现场还不如电视转播的节目好看。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最简单的原因就是:现场观众的视角、视野是固定的,所能看到的现场信息是杂乱无章的。而电视化了的现场直播是艺术化了的电视节目,与现场观众相比,电视观众看到的电视直播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有艺术思想、有整体构思、有节奏把握的电视节目了。例如: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在每一项比赛开始之前,运动员在检录和做比赛前准备的时候,直播切换导演会在这时切换上有可能夺冠的运动员的资料短片,介绍这名运动员的背景资讯,增强电视观众在观看直播的同时对该名运动员能否夺冠的判断和期待。另外,在一些竞技比赛中,尤其是快速反应的项目,例如,乒乓球男单决赛,是中国观众热切关注的比赛单项,每一分的争夺都牵动着观众紧张而激动的心。然而,乒乓球在比赛时,运动员每挥舞一拍,每一分的输赢都是刹那间的事儿。在现场的观众就算是全神贯注,也很难看清楚每一个细节,更无法重新看一遍。而现场直播,切换导演可以把精彩的动作,关键分的争夺或有争议的判决放慢镜头或重复播放,让电视观众看得清清楚楚,不留遗憾。不仅如此,通过切换变换的节奏,也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这些都是现场观众所望尘莫及的。
利用直播的方式让电视观众通过电视输出终端——电视机与现场观众同步观看现场活动,并且,直播还可以实时地、最大化的传播活动进程,是现代化电视媒体的重要传播手段。因此,切换导演对直播现场进行二度创作,是电视观众对观看直播节目的需求。而切换导演的切换业务能力的强弱才是保证直播成败的关键。
【作者简介】魏平(1959- ):女,编辑(中级),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导演。
【关键词】现场切换;直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52-2
在如今的电视化手段中,常用现场直播的形式把生动精彩的现场活动或表演呈现给观众。电视现场直播目的是让电视观众在活动发生的同时或延时,可以不在现场通过电视机,多角度、多层次、或宏观或细微,立体地欣赏到现场实况。不论节目现场是在演播室、剧场、体育场、还是在广场表演,不论录制形式采用直播还是录播,当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录制同一现场时,通过切换台切换出的电子信号,传输到电视终端,观众便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到节目的内容。当然观众所看到的现场直播都是通过切换台有机组接出来的。而要实现镜头的有机组接是要靠切换导演的二度创作来完成的。这个创作就叫切换艺术。
直播的最大特点是时间上的优势,它能在现场活动的同一时间,让大多数不在现场的观众同样可以实时地观赏到活动进行时的动态及内容;能让观众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不仅如此,它还避免了现场观众在固定座位上固定视角地去欣赏的单一弊端。这就是电视直播独一无二的最大优势。
镜头切换是现场多机位同步组接的基本方法。我国的现场电视直播节目录制有着自己的特点,一般是由电视导演来执行切换,叫切换导演也叫导播。切换导演只有了解现场机位、灯光、音乐、语言等各个环节以及有娴熟的镜头切换技巧,才能将自己对现场每个细节的洞察、感受在瞬间链接成一组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因此,切换导演必须要在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储备的基础上,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一、案头准备
案头是导演进行现场直播切换必要的准备工作。一个成熟的切换导演在每次导播之前,应该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切换导演要吃透节目主题思想,研究表达方式,要对各工种及表达元素的细部做到心中有数,并要把这些一一落到文案上。一个成熟的导演在每次的直播或者录播之前都应该做到:熟记整场节目中有多少环节或者几个节目,如何上场如何下场,如何过度,如何衔接;表演区域的灯位以及灯光的控制。有几台机位,每台机位的任务以及运动范围。细化各工种任务、要求,各工种之间如何配合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完成播出任务。
有些直播节目是需要走台和彩排的。例如晚会,看排练、走台是切换导演熟悉节目的第一步。一次走台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次节目的流程。因此切换导演要研究节目单,熟记节目顺序。如果是直播音乐会的话,最好要拿到音乐会总谱,按照总谱的提示,了解哪个乐段是由哪些或哪种乐器来演奏,由哪个声部来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整场直播有的放矢地、有艺术水准地、准确、无遗漏地“切”在点儿上。在熟悉了节目内容后,导演应该拿出一个设计方案,即切换脚本,然后在直播前把切换脚本发放到全体工作人员手中。
二、设置机位
直播前的摄像机的机位设置,就像是打仗前的兵力部署一样,是直播成败的关键性一步。机位的多少、定位、角度的设定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质量与效果。尤其是机位的设置至关重要。各个机位之间的关系既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又是各个可以独立的有效个体。相互之间的配合、补充要有机,要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每一个机位应有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这是保证整套直播节目计划的先决条件。机位的设置,既要照顾到大场面,又要照顾到细节变化;既要照顾到整场的气氛,又要能突出重点细节并且还需要关注到现场观众的反应或是关键人物的反应。在一些有特殊空间区域活动或表演的环节,例如杂技的空中表演、乐团背对观众的指挥等等,这时还需要一台特殊视角的机位,捕获普通视角看不到的细节。
机位的设置应该以活动主区域为主,固定的大全景机位一般设在活动主区域的正面或斜侧面。这样可以最大范围的照顾到大面积的活动区域的大环境,叫“全景”机位,也叫“环境气氛”机位。当然也有特殊的固定机位,如现场顶部的机位,是用来俯拍活动区域的。可移动机位大概有三种:一种是距离主活动区域稍微近一些,架设在移动轨道上的机位,用于拍摄中、近、特景别,表现活动细节的机位;一种是临时机位,用于避免“穿帮”供切换导演调动而设定的机位;一种是为增加视觉动感和冲击力时设置的固定在摇臂或移动轨道上的机位。这些移动机位拍摄的画面往往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
三、用镜头说话
视觉语言的最基本元素是镜头,视觉语言就是由镜头组合的电视语句。如果说一个个单独地镜头是词组,连贯起来的镜头就可以构成视觉语言。现场直播就是用镜头表达出来的画面文章。切换导演是用镜头遣词造句的。不同方法组接的镜头,其含义、作用、情绪、氛围等等都是大不相同的。运用方法不同,编辑出来的节目风格、效果也就不同。镜头的表现功能要从景别说起,也就是取景范围。从取景范围来说,镜头可以分为大全景、小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每个镜头的作用大不相同,每一个景别的作用、含义大不相同。全景的视野范围最大。一般全景起着交待环境、表达氛围、造势和衔接转换的作用。全景包容性大,尤其是表达宏大场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其中包括固定全景和摇、移全景。摇全景又包括横摇和竖摇,无论横摇还是竖摇,都是表达从A到B的流动过程或者是A、B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表达因果关系。用摇臂拍摄大全景,有种特有的冲击力——或表达气势恢宏、或表达此起彼伏、或表达势不可挡。例如《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直播现场,用大摇臂拍摄的场面,充分地表达了开幕式大气磅礴、隆重热烈地的主题气氛。中近景的使用,可以表达局部,使场面具有层次感。另外,中近景的运用可以突出主体,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使观众对现场气氛产生共鸣,也会使节目有种有血有肉的感觉。特写和大特写镜头是指视距最近的景别,特写能把细节放大到最大程度,有点像拿着放大镜看物体,是一种极具张力的景别。在直播中,常常是通过特写镜头把最关键而又细微之处彰显或者放大给观众。例如拍摄排雷行动。排雷是一项极具危险的行动。排雷兵需要胆大、镇定、手巧、心细。因此,在拍摄排雷的过程中,要用特写把排雷手怎样排除险情的最细微的动作,最关键部位的变化、最牵动人心的每一个细节表现出来。当然特写的着力点要准确,恰如其分,表达的细部要有内容,或关键、或有变化、或惟妙惟肖。特写镜头要慎用,不可多用,不可滥用, 否则会使节目显得凌乱,也会造成视觉疲劳。 各种景别必须有理由、有机地、有节奏的、成组的使用。镜头的景别是节目的最小单元,一场直播,就是需要各种景别,组接成一组组视觉句式,一组组段落,切换成整场直播节目。切换直播节目其实也像是演奏乐章,切换一场精彩的直播节目,是需要有急有缓,起伏跌宕,有高潮,有凝练。也就是说切换导演要把握好节奏。
四、切换节奏
节奏,原本是音乐概念上的专有名词,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音符。
节奏讲究波澜起伏、错落有致、回环往复、讲究和谐统一。在电视艺术中,镜头的长短、急缓、静止与运动,切换时所形成的抑扬顿挫都是创造画面节奏的因素。电视直播中的节奏,是由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相互影响、相互呼应,共同形成的。其内部节奏是指活动现场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运动会、晚会、演唱会的现场所体现出来的是欢快、热烈、此起彼伏的节奏;而卫星、飞船发射、潜水艇试验等现场,悬念大,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不可测的,因此,现场的气氛是审慎的、一丝不苟的、最后是爆发般的。其体现出来的节奏是有序的、有条不紊的、休止符般凝神等待的和喷发般有爆发力的。因此,切换导演在切换时必须要把握好活动现场的气氛、变化和趋势,审时度势的采用与之契合的节奏切换画面,用外在的切换节奏,弥补活动现场因等待而形成的拖沓和杂乱无章。外部节奏是受内部节奏制约的,应该是随之内部节奏变化而变化的。外部节奏是由电视手段创造出来的,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是为了强化内部节奏,使节目更有表现力的。就像歌曲中的节奏一样,视觉语言中的节奏也会给节目贯穿一种情绪、一种律动。其实质就是导演在镜头的变化和律动当中,按照活动本身内涵的要求,追求暗合的节奏,切换出具有律动感的并带给人的愉悦和畅快的有节奏感的节目来。当然,只有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达到了内呼外应,和谐统一,一场精彩的电视直播节目才能正真地得以体现。
电视直播通过切换产生的节奏感与活动现场的观众所感受到的现场节奏感是不一样的。很多到现场观看的观众事后看到电视转播常常会说,其实现场还不如电视转播的节目好看。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最简单的原因就是:现场观众的视角、视野是固定的,所能看到的现场信息是杂乱无章的。而电视化了的现场直播是艺术化了的电视节目,与现场观众相比,电视观众看到的电视直播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有艺术思想、有整体构思、有节奏把握的电视节目了。例如: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在每一项比赛开始之前,运动员在检录和做比赛前准备的时候,直播切换导演会在这时切换上有可能夺冠的运动员的资料短片,介绍这名运动员的背景资讯,增强电视观众在观看直播的同时对该名运动员能否夺冠的判断和期待。另外,在一些竞技比赛中,尤其是快速反应的项目,例如,乒乓球男单决赛,是中国观众热切关注的比赛单项,每一分的争夺都牵动着观众紧张而激动的心。然而,乒乓球在比赛时,运动员每挥舞一拍,每一分的输赢都是刹那间的事儿。在现场的观众就算是全神贯注,也很难看清楚每一个细节,更无法重新看一遍。而现场直播,切换导演可以把精彩的动作,关键分的争夺或有争议的判决放慢镜头或重复播放,让电视观众看得清清楚楚,不留遗憾。不仅如此,通过切换变换的节奏,也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这些都是现场观众所望尘莫及的。
利用直播的方式让电视观众通过电视输出终端——电视机与现场观众同步观看现场活动,并且,直播还可以实时地、最大化的传播活动进程,是现代化电视媒体的重要传播手段。因此,切换导演对直播现场进行二度创作,是电视观众对观看直播节目的需求。而切换导演的切换业务能力的强弱才是保证直播成败的关键。
【作者简介】魏平(1959- ):女,编辑(中级),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