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艺术设计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青睐和消费者的认同,具有民族特征的符号元素也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各个方向被广泛应用,如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艺术设计文化资源。要取得对艺术设计较高层次的超越,就必须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探索,同时在艺术设计实际工作中不能被其固有性所束缚。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平面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只有通过对民族文化内涵的切身感悟和不断钻研才能达到设计上的自我突破和自我提升。
  【关键词】民族文化符号;现代艺术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62-1.5
  在现代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作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甚至必不可缺的内容之一,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设计活动,涉及到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产领域中,为人类的优质生活提供生产的保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作为具有审美文化因素的现代艺术设计活动也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建构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的时代背景下,起步较晚,同时又受到国外艺术设计文化深刻影响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是简单照搬西方成熟的既有观念与设计全盘“洋化”,还是走上艰苦的自主创新、建构中国设计体系之路是摆在中国设计师面前的艰难抉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观念体现了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同时也是现代艺术设计在中国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中西艺术设计文化只有拉开距离才能更好的体现各自的文化特色与性格特征。
  具有五千年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拥有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文化学意义。民族形式有高低、文野、粗精之分;也有时代、地域、生活变化、条件不同之分;也有新旧和时代是否适应之分。但是再美学法则上,艺术技巧上,情感传递上,以及美与用的辨正关系上,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学习和运用的价值。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建立在民族性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法则上的。
  在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处于广泛的世界文化交流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活动要如何发展,走怎样的道路是每一个从业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在建构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新型艺术设计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当下,一批有识之士越来越重视在自己的艺术设计实践中加强对于民族文化传统因素的理解、运用与继承、发展。许多民族文化符号中具有的鲜明特征与语言意义的元素也被越来越多的融入到艺术设计的观念与作品之中,例如对于具有精神文化内涵的传统书法、绘画、戏曲、以及民间民俗等艺术门类,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符号、色彩的形式因素等运用。在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化的元素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青睐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与趋势,对于一个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宝库。尤其平面视觉艺术设计以及文字设计,要取得对文字及图形较高层次的超越,就必须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内容有较深的探索和了解,同时又不被其固有性所束缚。
  但在欣慰的同时,我们还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这种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吸取、借鉴与利用,在某些水平不高、缺乏内涵的设计中体现出低层次的、简单的堆砌、组合,缺乏全面的文化修养与继承、创新。因而本文的另一主旨就在于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实践的层面加以探讨与研究,试图探索与发现一条合理的、适宜的解决出路。
  通过符号学理论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解读,从学科的理论研究再到实践活动的运用,探索现代艺术设计和设计理论成为互动关系便可以将符号学的理论用以现代的艺术设计活动。
  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方法研究与意义体现在民族文化符号作为艺术设计的使用元素,研究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和表现方法,增添设计行为和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对民族文化符号因素在艺术设计实践领域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展望,增强对艺术设计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现代的艺术设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运转而蓬勃发展,艺术设计在中国发展时间并不长,但也经历了漫长的变化,但由于设计活动的受众不同,因而对设计期待的诉求也有差异。当今世界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追求,使得设计也开始求新求变。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各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有自身不同的历史和风俗习惯,对于这些民族文化要素的研究和学习,并利用到现代的艺术设计中,更能体现出中国的个性和特性,这些古朴、纯洁和善良的品质运用到设计中去,既是对设计文化修养的提升,也是对蕴涵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设计方式的一种推广,借助对中国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开创了中国艺术设计的新局面,也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之路,正所谓是“文化搭台,设计唱戏”。
  现代艺术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己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设计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大众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鸟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各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艺术设计方式)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沉积丰富、文化底蕴充足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民族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之精髓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设计的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民族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体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而这正是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的最佳表现。现代艺术设计的内涵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以阐释。
  【作者简介】周富丽: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艺术设计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学进行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三本院校教育的生存发展的命脉。可是,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很少,各种解决途径深入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所以,对于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可以推动大学生学习的高校教学改革办法,为三本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拓宽新的思路和策略,这对三本院校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摘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曾被视为19世纪欧洲写实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作家在这部小说中看到了超越时代和写实主义的独特魅力。《包法利夫人》中浓重的现代性色彩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将通过对其叙事结构的分析来阐释其中的现代性特征及对写实主义小说的超越。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非线性结构;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理论成为国内外社会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社会排斥,是指社会脆弱群体,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和过程,它既是一种既定的社会机制,又是一个排斥与被排斥的动态过程,是造成脆弱群体社会支持丧失的根源。。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调配公共教育资源、加大政府管理引导力度,应是当前消除对农民工子女各种社会排斥和促
期刊
【摘要】“三网融合”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渠道、政策等多个基础条件,大大加快了传统媒体的融合之路;对于数字化、增值业务、信息流等原属通信产业的陌生领域,以及原有产业格局的改变甚至颠覆,又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体说来,我国广电、报纸、新媒体等各种媒介形态在“三网融合”提供的技术支撑和产业背景下,均开始了或深或浅的媒介融合践行实验。  【关键词】三网融合;媒介融合;特点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
【摘要】地处中原的河南开封,曾长期存在着一个犹太移民聚落,他们世世代代传承着他们自己的“托拉”。但随着1905年开封犹太人最后一位“拉比”的辞世,这个孤悬于华夏的“克希拉”(希伯来语之聚落、教派)最终淡出历史舞台。那么这支犹太人究竟是何时流入到古代中国的腹地的呢?本文综合参考多种史料,试着探寻出他们定居开封的时间。  【关键词】开封犹太人;定居;时间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本文对在大量收集、阅读、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书籍资料,并对电子文献进行检索的基础上,对《红楼梦》的影视改编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结论以供国内外红学会研究者借鉴。  【关键词】《红楼梦》;电影;戏剧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56-2  一、结构巧妙的27年复旦版电影  1927年,复旦影片公司第一次将《红楼梦》搬上电影银幕。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性贿赂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立法司法解释也未有触及,学界对此各有说辞,莫衷一是。性贿赂是滋生腐败的酵母,在司法实务中,往往伴随着权力出让、权力滥用,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侵权行为。因而,在性贿赂难以受贿罪论处的情况下,可将性贿赂作为渎职罪的定罪、量刑依据。  【关键词】性贿赂;受贿罪;渎职罪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走进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有意识的了解中国文化。本文通过大量收集、整理、阅读、分析国内外书籍、文献资料,以及电子文献检索等方式,研究对外汉语视角下的“吃文化”,希望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微薄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对外汉语;“吃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
期刊
【摘要】当今大众媒体的发展与成熟,使得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开始浮上银屏,“选秀”一词也逐渐被人们所知晓;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一夜成名者的出现,“选秀”现象已经成为更多人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待选秀的态度也褒贬不一。那么,选秀真的那么有吸引力吗?真的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想参加选秀,一夜成名吗?针对这一疑惑,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北京、武汉和青海三所高校部分在校生进行调查,旨在发现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当代
期刊
【摘要】高校院级办公室狭小而功能复杂,容易滋生矛盾和困惑,主任和下属关系的博弈就成了一个棘手而难解的问题,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校;院级办公室;关系;博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07-1.5  高校院级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主任与下属关系,一直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可回避的话题。办公室一般需要配备正副主任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