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小学作为这个“营盘”是基础教育生生不息的原点。从一个基层校长的角度,我以为,校长必须当仁不让地以“我的校园”的责任感担起全面经营学校的领头人重任,以“我的校园”的视点全面规划学校的工作;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我以为,学校的每位从教者都必须以“我的校园”的主人心态参与经营学校的工作。如此,方能保证这个“营盘”的“铁打”质量,方能保证“流水兵”的质量。新课改以来的教育大环境和大气候正处于新的演化进程中,在学校的管理与发展的层面上也正呼唤一种新思维:校园是需要用心经营的:经营是有道可循的。就我校(马巷中心小学)的发展历程而言,我们做了以下的努力来达成“我的校园”的建设。
一、管理规范上轨道。教育教研求深度
通过近几年来学校的发展步履,学校的各项管理规范渐成机制,各项制度深入人心,逐步内化为教师的自律要求。虽然说近七年间学校队伍中没有注入新生的力量,师资队伍趋于老化,个人素质上也参差不齐,但整体上呈现出向上、实干、奉献、创新与合作的团队风貌,并成为我学区办学中的主体精神。在全区教育工作中,教师团队以争创第一的心态努力工作,形成了“开放、信任、热情、期待”的校风和“尊重、赏识、珍爱、成全”的教风。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我们探索、我们追求“自主、互动、创新、活力”的学风。
学校和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工作,教育科研深度发展.撑起了厦门翔安区教育的一面旗帜。教学中有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用校本教材编写工程来推动教师队伍教研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天顶一块铜》、《月娘月光光》、《迎灯迎呼呼》、《咱厝的实在话》等系列校本教材。学校参加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成果显著。学校“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也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敢于实践,能理性思考教育发展的优秀教师。
正是因为在师资方面投入了较大力气,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定地保持在区域中学校的前列,目前学科间发展平衡,体育、少先队工作也在创新前进。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的马巷中心小学,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突出,在区域中小有名气。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我们觉得要以“我的校园”为指针,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课程,注重多元化的课程促成学校办学目标的达成;二要加大力度激活学校管理机制和更新管理的运行模式,注重学校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特别是要倡导管理的创新性,关注全体师生的自主发展:三要进一步实现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三者的融合与建设。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不是工厂,不能像生产产品一样流水作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而言,它必须在反映时代过程中融人时代的精神和追求。同时,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属于自己的追求目标与精神风貌。很多教育界的名家、名校长都感到:当一所学校已经克服了初创时期的艰难之后,为了不停于现状,想要获得进一步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将学校的发展方向转移到学校文化这一层面的建设上来,调动和融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聪明智慧,并进行一段时间的锲而不舍的探研、实践和努力。此外,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学校是育人的摇篮,而育人的关键在于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的生存、发展不可忽视学校文化场的建设。要使学校获得勃勃生机、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构建起学校当中的“特色”、“开放”、“创新”三位一体的文化场,并能让学校的教师、学生及整个环境都沐浴在一种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中,让师生对学校的文化性质有个高度的认可,从而达到“我的校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效应作用。
三、落实“我的校园”观念。必须树立学校发展的六大意识
首先,根据学校发展现状,我们要把树立学校发展意识作为一个目标来追求。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形势来看,要坚决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观念。学校领导也好,普通教师也好,始终要把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任务,一切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尤其校长要做好学校发展的定位。要把师生的关注点集中到实施好学校新的发展目标上。
第二,抓住机遇意识。机遇是一种发展的资源,好的机遇胜过一大堆计划。我们清楚看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是最有希望的机遇。科教兴国从一种观念一种口号转化成治国的方略,智力支持、财力投入、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全国上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得到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因此我们要站在教育发展的最前沿。审视、思考学校的发展还需要什么、改进什么。我们要把握大机遇,开阔新视野,谋划发展新思路,促进学校新发展。
第三,追求质量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始终追求的目标,更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作为学校育人的特殊性。要让我们教师从心灵深处理解到教育永远是质量第一的,没有质量的教育是没有价值的,是会误人子弟的。
第四,培植特色意识。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发展的广阔天地,都应有自己的特点。换一句话说都应该也都可以有自己的一流,但盲目攀比,徘徊错位,必然丧失自我。因此,在培植特色方面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内在素质。有针对性地突出办学特色。在特色意识方面要注重品牌影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当前在示范校的建设上要有所侧重,办出特色。
在我个人看来,意识的更新就是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学校再发展的行为和功能。就如“我的校园”这样一种新的意识观念能够达成共识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层面上发挥广泛的效应并在教师们的努力奋斗中收获成功的果实。
(作者单位: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责任编辑:陈玉龙)
一、管理规范上轨道。教育教研求深度
通过近几年来学校的发展步履,学校的各项管理规范渐成机制,各项制度深入人心,逐步内化为教师的自律要求。虽然说近七年间学校队伍中没有注入新生的力量,师资队伍趋于老化,个人素质上也参差不齐,但整体上呈现出向上、实干、奉献、创新与合作的团队风貌,并成为我学区办学中的主体精神。在全区教育工作中,教师团队以争创第一的心态努力工作,形成了“开放、信任、热情、期待”的校风和“尊重、赏识、珍爱、成全”的教风。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我们探索、我们追求“自主、互动、创新、活力”的学风。
学校和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工作,教育科研深度发展.撑起了厦门翔安区教育的一面旗帜。教学中有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用校本教材编写工程来推动教师队伍教研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天顶一块铜》、《月娘月光光》、《迎灯迎呼呼》、《咱厝的实在话》等系列校本教材。学校参加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成果显著。学校“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也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敢于实践,能理性思考教育发展的优秀教师。
正是因为在师资方面投入了较大力气,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定地保持在区域中学校的前列,目前学科间发展平衡,体育、少先队工作也在创新前进。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的马巷中心小学,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突出,在区域中小有名气。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我们觉得要以“我的校园”为指针,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课程,注重多元化的课程促成学校办学目标的达成;二要加大力度激活学校管理机制和更新管理的运行模式,注重学校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特别是要倡导管理的创新性,关注全体师生的自主发展:三要进一步实现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三者的融合与建设。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不是工厂,不能像生产产品一样流水作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而言,它必须在反映时代过程中融人时代的精神和追求。同时,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属于自己的追求目标与精神风貌。很多教育界的名家、名校长都感到:当一所学校已经克服了初创时期的艰难之后,为了不停于现状,想要获得进一步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将学校的发展方向转移到学校文化这一层面的建设上来,调动和融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聪明智慧,并进行一段时间的锲而不舍的探研、实践和努力。此外,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学校是育人的摇篮,而育人的关键在于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的生存、发展不可忽视学校文化场的建设。要使学校获得勃勃生机、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构建起学校当中的“特色”、“开放”、“创新”三位一体的文化场,并能让学校的教师、学生及整个环境都沐浴在一种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中,让师生对学校的文化性质有个高度的认可,从而达到“我的校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效应作用。
三、落实“我的校园”观念。必须树立学校发展的六大意识
首先,根据学校发展现状,我们要把树立学校发展意识作为一个目标来追求。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形势来看,要坚决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观念。学校领导也好,普通教师也好,始终要把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任务,一切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尤其校长要做好学校发展的定位。要把师生的关注点集中到实施好学校新的发展目标上。
第二,抓住机遇意识。机遇是一种发展的资源,好的机遇胜过一大堆计划。我们清楚看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是最有希望的机遇。科教兴国从一种观念一种口号转化成治国的方略,智力支持、财力投入、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全国上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得到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因此我们要站在教育发展的最前沿。审视、思考学校的发展还需要什么、改进什么。我们要把握大机遇,开阔新视野,谋划发展新思路,促进学校新发展。
第三,追求质量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始终追求的目标,更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作为学校育人的特殊性。要让我们教师从心灵深处理解到教育永远是质量第一的,没有质量的教育是没有价值的,是会误人子弟的。
第四,培植特色意识。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发展的广阔天地,都应有自己的特点。换一句话说都应该也都可以有自己的一流,但盲目攀比,徘徊错位,必然丧失自我。因此,在培植特色方面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内在素质。有针对性地突出办学特色。在特色意识方面要注重品牌影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当前在示范校的建设上要有所侧重,办出特色。
在我个人看来,意识的更新就是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学校再发展的行为和功能。就如“我的校园”这样一种新的意识观念能够达成共识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层面上发挥广泛的效应并在教师们的努力奋斗中收获成功的果实。
(作者单位: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责任编辑:陈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