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化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实验——探究”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养成科学习惯、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教学实践来看,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完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建构和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 教学
一、“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提出
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景,诱导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的实施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讨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是这种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中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具有概括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众多模式中构建和谐化学课堂最具优势和最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模式,也是新教材的要求。
二、“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对实验教学功能全面开发,以学生能够发展为目标的探索性、发现性学习的探究教学模式。它的一般教学程序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即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遵循科学方法自主进行探究,通过实验不断发现新问题,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首先,要把实验提高到一个高度。把它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需要解决什么到怎样解决问题,都尽量通过实验来展开,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实验方法来探究化学奥秘。
其次,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需要创新。如果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教改又怎么能够深入呢?于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就向传统模式发起了挑战,因为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活动。现在的教师经常有这么一种感觉:教师“一舌”可以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千层浪”,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往往一个问题,学生可以设计多个实验方案。
再次,要注重探究过程,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在没有结果的前提下,由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注重的是过程,是思维方法,是科学品质的培养。
最后,要强调知识与技能在探究过程中的和谐统一。新课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实验是最能检验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然而,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态度的形成”三者的统一。
三、和谐是“实验──探究”课堂的灵魂
现在许多公开课都在尝试“实验──探究”模式,但施教的课堂不够和谐,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实验探究的教学目标体现不明确,过程探究不充分,教师服务意识淡薄,实验管理薄弱等是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实验探究课堂呢?
1、目标——和谐的基础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指学生提出问题、选择和明确课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不善于提出问题和捕捉问题的人,就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目标是指实验的操作技能。传统教学主要关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忽略了能力目标,这与教师观念中知识、技能等同于能力目标有关。实验探究目标,就是要把以上三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的空间,让学生在“做实验”、“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如能因势利导,和谐课堂就能顺利开展,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将得到提高,课程目标也就顺理得到落实。
2、过程——和谐的核心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一般按“实验、问题、讨论、结论”的程序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事实上,探究的目的越简约,限制越少,学生越会提出不同的实验设想,有的方案甚至超出教师的预料,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标新立异。学生的设想有对有错、有简有繁,但那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即使是错误的,也有其不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珍惜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只要可行就应充分肯定。注意这些“火花”正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3、服务——和谐的关键
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反映到实验探究中来,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是实验探究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管好了纪律,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课前和课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步骤、顺序,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学生创新意识不足。教育就是为受教育者服务的行业,“教”要服从于“学”,“教”要为“学”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这一理念必然要求教师要从“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要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已的行为,找到自己的位置。
4、安全——和谐的保障
化学实验与其他实验的最大不同在于:实验时,实验者接触到的大多是有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和易裂、易碎的玻璃仪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仪器破损,轻者影响实验顺利进行,重者会造成实验人员的人身伤害,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强化安全意识,采取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发生,为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总之,“实验——探究”教学活动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化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实验——探究”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养成科学习惯、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教学实践来看,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完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建构和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总结教学方法,真正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和谐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 教学
一、“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提出
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景,诱导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的实施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讨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是这种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中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具有概括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众多模式中构建和谐化学课堂最具优势和最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模式,也是新教材的要求。
二、“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对实验教学功能全面开发,以学生能够发展为目标的探索性、发现性学习的探究教学模式。它的一般教学程序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即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遵循科学方法自主进行探究,通过实验不断发现新问题,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首先,要把实验提高到一个高度。把它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需要解决什么到怎样解决问题,都尽量通过实验来展开,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实验方法来探究化学奥秘。
其次,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需要创新。如果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教改又怎么能够深入呢?于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就向传统模式发起了挑战,因为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活动。现在的教师经常有这么一种感觉:教师“一舌”可以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千层浪”,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往往一个问题,学生可以设计多个实验方案。
再次,要注重探究过程,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在没有结果的前提下,由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注重的是过程,是思维方法,是科学品质的培养。
最后,要强调知识与技能在探究过程中的和谐统一。新课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实验是最能检验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然而,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态度的形成”三者的统一。
三、和谐是“实验──探究”课堂的灵魂
现在许多公开课都在尝试“实验──探究”模式,但施教的课堂不够和谐,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实验探究的教学目标体现不明确,过程探究不充分,教师服务意识淡薄,实验管理薄弱等是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实验探究课堂呢?
1、目标——和谐的基础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指学生提出问题、选择和明确课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不善于提出问题和捕捉问题的人,就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目标是指实验的操作技能。传统教学主要关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忽略了能力目标,这与教师观念中知识、技能等同于能力目标有关。实验探究目标,就是要把以上三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的空间,让学生在“做实验”、“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如能因势利导,和谐课堂就能顺利开展,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将得到提高,课程目标也就顺理得到落实。
2、过程——和谐的核心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一般按“实验、问题、讨论、结论”的程序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事实上,探究的目的越简约,限制越少,学生越会提出不同的实验设想,有的方案甚至超出教师的预料,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标新立异。学生的设想有对有错、有简有繁,但那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即使是错误的,也有其不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珍惜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只要可行就应充分肯定。注意这些“火花”正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3、服务——和谐的关键
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反映到实验探究中来,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是实验探究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管好了纪律,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课前和课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步骤、顺序,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学生创新意识不足。教育就是为受教育者服务的行业,“教”要服从于“学”,“教”要为“学”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这一理念必然要求教师要从“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要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已的行为,找到自己的位置。
4、安全——和谐的保障
化学实验与其他实验的最大不同在于:实验时,实验者接触到的大多是有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和易裂、易碎的玻璃仪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仪器破损,轻者影响实验顺利进行,重者会造成实验人员的人身伤害,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强化安全意识,采取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发生,为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总之,“实验——探究”教学活动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化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实验——探究”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养成科学习惯、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教学实践来看,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完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建构和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总结教学方法,真正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和谐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