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问题极为突出,有效的数学作业能及时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结构。笔者认为,作业设计的起点应该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需求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两方面有机整合起来,即依据标准、基于学生、设计作业、评价作业。本文谈谈笔者在作业设计中的一些策略,以此来抛砖引玉。
【关键词】作业设计体验引领数学教学
1.作业设计凸显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一部分学生吃不消,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如在高中苏教版必修2《圆与方程》的教学后,可布置以下分层作业:
(A层) (1)圆C:(x 3)2 (y-1)2=36 的圆心坐标是____,半径是_____;(2)圆C:(x-2)2 (y 3)2=4的面积为____;(3)经过原点圆心在x轴的负半轴,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是______;
(B层)(1)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x y=6相切的圆的方程是_____;(2)已知圆过P(﹣4,3)圆心在直线2x-y 1=0上,半径为5,求圆的方程
(C层)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圆的方程:(1)过点P(﹣2,2)圆心是C(3,0)(2)圆心在直线2x-3y 5=0上,且与两坐标轴均相切;(3)经过点A(3,5)和B(﹣3,7),且圆心在 轴上。
评注 分层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能受到老师不同地鼓励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
2.以"交流作业"为平台,对课后作业延伸,拓展教学空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课后作业的延伸既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开设"交流作业"这种特殊的作业形式,即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思考,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交流,从而巩固课堂所学。如在高中苏教版必修5《正弦定理》的教学后,在课后作业中有这样的习题:在ΔABC中,BC=a,CA=b,AB=C证明: 是等边三角形。
学生通过交流作业得到以下六种解法:
法1:由题意Cˋ·(bˋ-à)=0,∴ ﹣(bˋ à).(bˋ-à)=0,∴|bˋ|2= |à|2,同理可得 |cˋ|=|à|,得证。
法2:∵ à=﹣(bˋ cˋ﹚bˋ=﹣(à cˋ,∴﹣à2 =﹣à·bˋ-à·cˋ, bˋ2= ﹣bˋ·à-bˋ·cˋ,∵bˋ·cˋ﹦ cˋ·aˋ,∴|bˋ|2= |à|2,同理可得|cˋ|=|à|,∴ΔABC是等边三角形.又∵bˋ·cˋ=bˋ·à, ∴|bˋ|2= |à|2,同理可得|cˋ|=|à|,得证。
法3:∵bˋ·cˋ=bˋ·à ,∴ bˋ﹙à-cˋ﹚=0,又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 ,同理可得 .
法4:由bˋ·cˋ=bˋ·à 及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得|cˋ|cosB= bˋcosC,∴|cˋ|=|bˋ| ,同理可得|bˋ| =| à| ,得证。
法5: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设点的坐标,由数的运算得以证明。
法6:由|cˋ|cosB=|bˋ|cosC运用余弦定理证得。
评注 通过学生"提出解法→学生判断解法是否可行→学生讨论修改解法→学生得出正确解法→教师总结提炼解法"这样的交流作业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相互交流,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
3.增强作业设计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苏教版教材中"思考"、"链接"、"阅读"、"问题与建模"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性作业素材,让学生经历从一个问题演变成一类问题的历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校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前提开设数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自己进行选题(以课本"思考"、"链接"、"阅读"、"问题与建模"为参考)。即让学生经历"确定学习内容→建立学习小组→确定学习方法→制定方案→调整研究结果→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如在高中苏教版必修5《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的教学后,可根据习题"解三角形在测量上的广泛应用"设计如下作业:
作业1:测量学校河对面建筑物的高度,测量工具和方式自行制定方案。
作业2:测量旗杆的高度,测量工具和方式自行制定方案。
又如高中苏教版必修4"链接"《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叠加》
作业:思考公式 的推导过程,其中
评注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新课改的今天,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关键词】作业设计体验引领数学教学
1.作业设计凸显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一部分学生吃不消,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如在高中苏教版必修2《圆与方程》的教学后,可布置以下分层作业:
(A层) (1)圆C:(x 3)2 (y-1)2=36 的圆心坐标是____,半径是_____;(2)圆C:(x-2)2 (y 3)2=4的面积为____;(3)经过原点圆心在x轴的负半轴,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是______;
(B层)(1)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x y=6相切的圆的方程是_____;(2)已知圆过P(﹣4,3)圆心在直线2x-y 1=0上,半径为5,求圆的方程
(C层)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圆的方程:(1)过点P(﹣2,2)圆心是C(3,0)(2)圆心在直线2x-3y 5=0上,且与两坐标轴均相切;(3)经过点A(3,5)和B(﹣3,7),且圆心在 轴上。
评注 分层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能受到老师不同地鼓励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
2.以"交流作业"为平台,对课后作业延伸,拓展教学空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课后作业的延伸既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开设"交流作业"这种特殊的作业形式,即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思考,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交流,从而巩固课堂所学。如在高中苏教版必修5《正弦定理》的教学后,在课后作业中有这样的习题:在ΔABC中,BC=a,CA=b,AB=C证明: 是等边三角形。
学生通过交流作业得到以下六种解法:
法1:由题意Cˋ·(bˋ-à)=0,∴ ﹣(bˋ à).(bˋ-à)=0,∴|bˋ|2= |à|2,同理可得 |cˋ|=|à|,得证。
法2:∵ à=﹣(bˋ cˋ﹚bˋ=﹣(à cˋ,∴﹣à2 =﹣à·bˋ-à·cˋ, bˋ2= ﹣bˋ·à-bˋ·cˋ,∵bˋ·cˋ﹦ cˋ·aˋ,∴|bˋ|2= |à|2,同理可得|cˋ|=|à|,∴ΔABC是等边三角形.又∵bˋ·cˋ=bˋ·à, ∴|bˋ|2= |à|2,同理可得|cˋ|=|à|,得证。
法3:∵bˋ·cˋ=bˋ·à ,∴ bˋ﹙à-cˋ﹚=0,又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 ,同理可得 .
法4:由bˋ·cˋ=bˋ·à 及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得|cˋ|cosB= bˋcosC,∴|cˋ|=|bˋ| ,同理可得|bˋ| =| à| ,得证。
法5: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设点的坐标,由数的运算得以证明。
法6:由|cˋ|cosB=|bˋ|cosC运用余弦定理证得。
评注 通过学生"提出解法→学生判断解法是否可行→学生讨论修改解法→学生得出正确解法→教师总结提炼解法"这样的交流作业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相互交流,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辨别能力。
3.增强作业设计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苏教版教材中"思考"、"链接"、"阅读"、"问题与建模"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性作业素材,让学生经历从一个问题演变成一类问题的历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校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前提开设数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自己进行选题(以课本"思考"、"链接"、"阅读"、"问题与建模"为参考)。即让学生经历"确定学习内容→建立学习小组→确定学习方法→制定方案→调整研究结果→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如在高中苏教版必修5《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的教学后,可根据习题"解三角形在测量上的广泛应用"设计如下作业:
作业1:测量学校河对面建筑物的高度,测量工具和方式自行制定方案。
作业2:测量旗杆的高度,测量工具和方式自行制定方案。
又如高中苏教版必修4"链接"《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叠加》
作业:思考公式 的推导过程,其中
评注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新课改的今天,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