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表明,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仅仅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要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课堂也由此要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而要实现这一切,教师就必须让课堂充满灵动与活力,不断地去生成。课堂生成不仅能给师生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还能让课堂呈现出波澜起伏的动态之美,也只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才能更好地实现政治教学的实效性、真实性和针对性。同时,课堂动态生成具有的不可预测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又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和期待。
一、在精心预设中培育生成
时下,经常听到的是“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于是,就有许多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是生成的,那么备课就可以简化一些,只要粗略地设计一下就可以了,即使设计好了也没有用,在课堂上都被学生“生成”乱了。殊不知,生成往往垂青那些有预设的人,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备课时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哪有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开发?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预设成功的,只有充分成功的预设,才会有生成的美丽。教师要想落实课程的新理念,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就要对课堂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
只有用心设计,才能为学生的“起兴”蓄势。一个充滿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开放性,让自己融入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的课堂。课堂教学既需要生成,又需要预设,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二、在预设调整中促进生成
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完全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预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针对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思维加工及整合的过程,它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有时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故意设置一定的悬念,留下思维想象的空间;有时课堂上故意让学生暴露思维误区,再加以针对性地分析解决,效果更好,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也就是说预设要像书法作品一样留有“布白”,才会有舒展的美、灵动的美,这种布白就是要为调整留有余地。如果我们的预设不给学生留有余地,而是牵着学生,按照自己预设的每一步走,不允许“节外生枝”,就不会有课程资源的生成。
只有周密施策,随机应变,才能为学生的“乘兴”搭台。现实课堂上,很多教师用尽种种办法,仍然时不时“节外生枝”,时不时又“旁逸斜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需要,调整预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自己的点拨、引导下认同自己的观点,丰富自己的观点。
三、在平等对话中营造生成
“要以人为本”,这句话经常被提到,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但在教学中却经常被忽略,或者说我们许多教师的行为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以教材为媒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双方地位平等,相互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其乐融融。教师由传统课堂上的“居高临下”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以人为本,教师就要有平等的民主思想,只有平等才能对话,也只有对话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生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把课堂当作“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 就必须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的“话语霸权”,否则课堂不仅失去了灵动,也没有了生成,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灵感和热情。
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上公开课,是教学“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有个环节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八荣八耻”的认识,其中有个学生说:“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再这样去学习它,在课堂上学习它的意义不大。”还没等他说完,老师就问全班学生:“他的说法对吗?”全班学生齐声回答:“不对!”教师用自己的“话语权威”狠狠地给了他一棒,试想这样的课堂还会灵动吗?还会有灵感吗?还会有平等的交流吗?而课后我问这名学生为什么这样想,他说:“道理大家都懂,只有落实在行动中才有意义,只是会说、会写,而在生活中做不到,其实也是一种欺骗。”这番话难道不比教师的“我们应该……我们要……我们必须……”更有说服力、更让学生信服吗?正是教师的“语霸”习惯、缺乏平等对话的意识使得生成与课堂擦肩而过。
我们应努力创造有利于生成的外部环境,即要创造互动对话的氛围和动态开放的时空。初中分片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在讲到七年级《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课时,让学生自由发言,一名学生提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此语一出,全班愕然,因为它是书上一小节的标题。“请谈谈你的看法。”老师面带微笑地说。“我认为这种说法太自私了,它的意思像是说只有人人都为我着想、为我服务,我才会为别人服务。而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多为别人着想、为大家着想,只有这样,才会像歌中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每个人也就会感受到他人给予的爱,所以应该说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话音刚落,教室里已是掌声一片。试想,如果没有了平等对话,还会有学生的灵感萌发吗?我们要想政治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自由度,就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四、在“教学机智”中获得生成
课堂是灵动的、是充满变化的。突发事件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教育点”。如何处理好这些“意外”,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考验。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意外”本身就是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而产生的,而处理好这些“意外”的教师的教学机智就是一种智慧,是教师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积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而教师的教学机智往往是从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表现出来,能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既有益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又能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如在教学《树立法治观念》的内容时,我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上台表演生活中常见的不依法处理问题的事例,有一组学生表演的是学生在家打游戏,爸爸惩罚他站在墙角,不给吃饭。我接着问:“对爸爸的这种行为你是怎么想的?”本来我以为学生肯定会回答是自己做错了,自己应该理解爸爸。不料该生却说:“恨死爸爸了,凭什么就允许他自己打游戏,我就不能打一会儿?”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心想,这恐怕是很多学生的共同想法。于是在小品表演完之后,我马上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学生打游戏对不对?爸爸的行为对不对?面对这种情况中学生应该怎么办?三个问题抛出后,引起了全班学生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及时加以引导,在得出结论后,又借机将知识升华提高,上升到人际关系的处理及如何对待父母、老师等,及时捕捉情感教育的时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是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为学生提供生成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天空中翱翔;只有教师对课堂上这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才能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灵动,也才能让学生的灵性得以真正释放。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吧!
一、在精心预设中培育生成
时下,经常听到的是“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于是,就有许多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是生成的,那么备课就可以简化一些,只要粗略地设计一下就可以了,即使设计好了也没有用,在课堂上都被学生“生成”乱了。殊不知,生成往往垂青那些有预设的人,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备课时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哪有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开发?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的课堂教学大多是预设成功的,只有充分成功的预设,才会有生成的美丽。教师要想落实课程的新理念,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就要对课堂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
只有用心设计,才能为学生的“起兴”蓄势。一个充滿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开放性,让自己融入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的课堂。课堂教学既需要生成,又需要预设,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二、在预设调整中促进生成
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完全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预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针对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思维加工及整合的过程,它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有时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故意设置一定的悬念,留下思维想象的空间;有时课堂上故意让学生暴露思维误区,再加以针对性地分析解决,效果更好,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也就是说预设要像书法作品一样留有“布白”,才会有舒展的美、灵动的美,这种布白就是要为调整留有余地。如果我们的预设不给学生留有余地,而是牵着学生,按照自己预设的每一步走,不允许“节外生枝”,就不会有课程资源的生成。
只有周密施策,随机应变,才能为学生的“乘兴”搭台。现实课堂上,很多教师用尽种种办法,仍然时不时“节外生枝”,时不时又“旁逸斜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需要,调整预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自己的点拨、引导下认同自己的观点,丰富自己的观点。
三、在平等对话中营造生成
“要以人为本”,这句话经常被提到,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但在教学中却经常被忽略,或者说我们许多教师的行为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以教材为媒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双方地位平等,相互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其乐融融。教师由传统课堂上的“居高临下”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以人为本,教师就要有平等的民主思想,只有平等才能对话,也只有对话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生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把课堂当作“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 就必须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的“话语霸权”,否则课堂不仅失去了灵动,也没有了生成,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灵感和热情。
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上公开课,是教学“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有个环节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八荣八耻”的认识,其中有个学生说:“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再这样去学习它,在课堂上学习它的意义不大。”还没等他说完,老师就问全班学生:“他的说法对吗?”全班学生齐声回答:“不对!”教师用自己的“话语权威”狠狠地给了他一棒,试想这样的课堂还会灵动吗?还会有灵感吗?还会有平等的交流吗?而课后我问这名学生为什么这样想,他说:“道理大家都懂,只有落实在行动中才有意义,只是会说、会写,而在生活中做不到,其实也是一种欺骗。”这番话难道不比教师的“我们应该……我们要……我们必须……”更有说服力、更让学生信服吗?正是教师的“语霸”习惯、缺乏平等对话的意识使得生成与课堂擦肩而过。
我们应努力创造有利于生成的外部环境,即要创造互动对话的氛围和动态开放的时空。初中分片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在讲到七年级《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课时,让学生自由发言,一名学生提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此语一出,全班愕然,因为它是书上一小节的标题。“请谈谈你的看法。”老师面带微笑地说。“我认为这种说法太自私了,它的意思像是说只有人人都为我着想、为我服务,我才会为别人服务。而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多为别人着想、为大家着想,只有这样,才会像歌中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每个人也就会感受到他人给予的爱,所以应该说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话音刚落,教室里已是掌声一片。试想,如果没有了平等对话,还会有学生的灵感萌发吗?我们要想政治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自由度,就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四、在“教学机智”中获得生成
课堂是灵动的、是充满变化的。突发事件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教育点”。如何处理好这些“意外”,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考验。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意外”本身就是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而产生的,而处理好这些“意外”的教师的教学机智就是一种智慧,是教师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积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而教师的教学机智往往是从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表现出来,能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既有益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又能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如在教学《树立法治观念》的内容时,我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上台表演生活中常见的不依法处理问题的事例,有一组学生表演的是学生在家打游戏,爸爸惩罚他站在墙角,不给吃饭。我接着问:“对爸爸的这种行为你是怎么想的?”本来我以为学生肯定会回答是自己做错了,自己应该理解爸爸。不料该生却说:“恨死爸爸了,凭什么就允许他自己打游戏,我就不能打一会儿?”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心想,这恐怕是很多学生的共同想法。于是在小品表演完之后,我马上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学生打游戏对不对?爸爸的行为对不对?面对这种情况中学生应该怎么办?三个问题抛出后,引起了全班学生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及时加以引导,在得出结论后,又借机将知识升华提高,上升到人际关系的处理及如何对待父母、老师等,及时捕捉情感教育的时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就是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为学生提供生成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天空中翱翔;只有教师对课堂上这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才能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灵动,也才能让学生的灵性得以真正释放。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