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襄阳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在此影响下的襄阳文化便具有明显的交融性、兼容性特征,有史志记载,湖北各地“俗尚杂而多端”,襄阳所在的鄂西北地区便“民兼秦晋之俗”,“有西北之风”。这种多元杂糅的文化特征,在当地节日习俗中体现地尤为明显。襄阳素有“四大节”之说,以春节为首(其三为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襄阳的“过大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吃罢腊八饭,便把年货办。”这是流传于襄阳的一句俗语。腊八节在中国北方是很重要的节日,在南方却少有人过,襄阳人在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想来是受北方文化的影响。
过了腊八,年味儿便一天浓似一天了。一串串大红灯笼、各色春联、吉祥“福”字、门神贴画在商铺里挂出来了,比平日里丰富得多的糖果点心、年节菜品在集市上陆续摆出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人们采办年货的热乎劲儿却是噌噌往上涨!小孩子的新衣新裤,“团年饭”桌上的鸡鸭鱼肉,年节间招待客人的水果点心……林林总总好些物什,可不是一天就能采办齐的。但那有什么关系?今儿买漏了明儿再去瞧瞧,从日常劳作里脱出身来的松快劲儿,全家人扶老携幼逛大街的高兴劲儿,集市里人人喜气洋洋的热闹劲儿,样样叫人享受。
就这么不慌不忙地准备着,给大年“鸣锣开道”的小年就到了。小年即祭灶节(或称灶王节)。据《襄樊文史资料》介绍,在襄阳的不同县域、乡村,大家过小年的日期并不一致,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都有。这可能与襄阳在历史上有过众多外来移民有关。不过,日期不同,习俗倒是相近,都包括祭灶、烙“糖灶饼”和“扫扬尘”这几桩。祭灶即是供奉饭食、果盘等敬送灶王爷,烙“糖灶饼”是为了使灶王爷“嘴甜”,上天述职时说好话;“扫扬尘”即家中大扫除,房屋里里外外、方方面面都要收拾得焕然一新,这项工作既意味着袚除不祥,也能使家中一切旧貌换新颜,可说是为辞旧迎新开了个好头。
小年一过,年三十儿就近在眼前了。在这年前一周里,最大的正事就是备“吃货”:二十五,端豆腐;二十六,做甜酒;二十七,开炸锅;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哪一天做哪样事,可不能乱了套,比如二十六号做甜酒,是因为酒曲发酵酿成甜酒需要几天时间,二十六号动手,年初一刚好酿成,算得准准儿的;再如二十七号开炸锅,炸鸡、鱼、酥肉、油条等,晚一天都不行,因为襄阳人有句老话——“炸七不炸八”,“八”寓意“发”,要是二十八号开炸锅,不是把“发”给炸走了吗?这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规矩、办法,既讲究科学实用,包含着生活的智慧;又向着吉祥喜庆,透着对好日子的期待。
忙活完这一应事务,就该坐下来好好过个团圆年!年三十正午,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红火热闹的噼啪声中,丰盛的菜肴摆上桌,“团年饭”便开始了。嘴馋的小孩子正要伸筷,却被父母拍下手背。“要让老祖宗们先吃啊!”团年饭的开始,便是先请祖灵入席。祖灵是在年三十的前一两天便被接请回家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家族诸人约定时间一起去给故去的亲人上坟,先给坟头培上新土,意为修葺往者的“房屋”;再放鞭炮、烧纸钱、磕长头,接请往者回家过年。接请祖灵时,家中晚辈应全部到场;若有不能到的,应由他人在坟前向祖先禀明原因。小时候跟着父辈做这一套仪式时,听着父亲说“您大孙子工作忙,今年没回家,请您老人家原谅”之类的话,觉得好笑好玩;长大了,便能明白这里面的礼数、敬重和孝心。
祖先接回家了,吃团年饭时便讲究长幼有序。先在饭桌上摆好祖先的酒杯和碗筷,然后请祖先入席,接着便是侍奉祖先吃团年饭。基本程序是先斟酒,口里要念着:“您老人家请喝好”;再将各色菜肴为祖先夹上一箸,口里要念着:“您老人家请吃好”;再将杯中酒浇奠于地上。如此三巡,方算祖先们吃罢,这时才轮到晚生后辈入席。在团年饭中,敬酒和吉祥话最是少不了。孩子向父母、亲友敬酒,祝福长辈身体康泰、工作顺心;长辈邀晚辈共饮,说些勉励的话语,饭桌上其乐融融,亲友间传递着美好的祝愿。
吃罢团年饭,还有两茬重要的事要办。一是要赶在天黑之前送祖灵“回去休息”。家中晚辈们将各色菜肴、果品用碗或罐装上几份,再送到祖先的坟上去,这就表示将祖灵“送”回去了,且为祖先们备下了年节间的吃食。离开前,还要在坟前为祖先点上明灯,需得保证除夕这一夜里不灭。父亲说,“祖先的屋在年三十夜里也应亮堂堂的,就跟咱活着的人一样,灯光不灭,旧年接新岁。”
另一茬便是贴春联、门神和年画,有的人家也挂灯笼。那红艳艳的对联、“福”字一贴,映得室内室外都是喜气。春联家家不同,红纸黑字中却都是对家族、家人的吉祥祝愿;细读起来,那汉字的优美意蕴,中华文明的深邃悠长,便无声无息地渗入人心底去了。
除夕之夜到来了,白天的红火闹热化作了一家人围炉夜话的宁馨。吃罢年夜饭,一家人便开始围炉“守岁”。或是嗑瓜子儿、看春晚,或是搓麻将、玩纸牌,或是东拉西扯地聊着天,旧年的最后时刻就在这宁馨祥和中慢慢过去了。到了午夜子时,家家户户都要“出天行”。“出天行”似乎是楚地旧俗,指新一年第一次出门。襄阳人“出天行”的过程十分简单,即出门燃放鞭炮后,行跪拜父母之礼,这是合“初一拜父母”的习俗的。父母故去的,便向着坟墓所在方向遥拜;父母健在的,则磕头、奉香茶、说吉祥话。大概因老人、幼童均难敌熬夜之困顿,多数人家都是在初一清晨才“拜父母”,子时放完鞭炮也就回屋休息了。
矫矫金鸡啼新岁,亲朋好友互问安。待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天地,人们便开始相互走动贺新春了。初一、二、三是拜年的“正日子”,得按规矩来: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岳母,初三拜姑、舅、姨等旁系亲属。过了初三,拜年就随性了,关系亲近的早些拜,疏远的便晚些。这相互走动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到了十五那一天,百姓们看着耍龙灯的、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再热闹上一回,悠长而喜庆的年节才算结束。
回望襄阳年景,我想起的是小年时全家一起“扫扬尘”的兴高采烈,是母亲亲手做的包子出锅时、脸上盈盈的笑意,是年三十下午和弟弟一起贴春联的欢声笑语,是除夕时一家人围炉夜话的温暖宁馨……传承了千百年的年俗节韵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为人们带来恒久的温暖和光亮。
襄阳的“过大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吃罢腊八饭,便把年货办。”这是流传于襄阳的一句俗语。腊八节在中国北方是很重要的节日,在南方却少有人过,襄阳人在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想来是受北方文化的影响。
过了腊八,年味儿便一天浓似一天了。一串串大红灯笼、各色春联、吉祥“福”字、门神贴画在商铺里挂出来了,比平日里丰富得多的糖果点心、年节菜品在集市上陆续摆出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人们采办年货的热乎劲儿却是噌噌往上涨!小孩子的新衣新裤,“团年饭”桌上的鸡鸭鱼肉,年节间招待客人的水果点心……林林总总好些物什,可不是一天就能采办齐的。但那有什么关系?今儿买漏了明儿再去瞧瞧,从日常劳作里脱出身来的松快劲儿,全家人扶老携幼逛大街的高兴劲儿,集市里人人喜气洋洋的热闹劲儿,样样叫人享受。
就这么不慌不忙地准备着,给大年“鸣锣开道”的小年就到了。小年即祭灶节(或称灶王节)。据《襄樊文史资料》介绍,在襄阳的不同县域、乡村,大家过小年的日期并不一致,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都有。这可能与襄阳在历史上有过众多外来移民有关。不过,日期不同,习俗倒是相近,都包括祭灶、烙“糖灶饼”和“扫扬尘”这几桩。祭灶即是供奉饭食、果盘等敬送灶王爷,烙“糖灶饼”是为了使灶王爷“嘴甜”,上天述职时说好话;“扫扬尘”即家中大扫除,房屋里里外外、方方面面都要收拾得焕然一新,这项工作既意味着袚除不祥,也能使家中一切旧貌换新颜,可说是为辞旧迎新开了个好头。
小年一过,年三十儿就近在眼前了。在这年前一周里,最大的正事就是备“吃货”:二十五,端豆腐;二十六,做甜酒;二十七,开炸锅;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哪一天做哪样事,可不能乱了套,比如二十六号做甜酒,是因为酒曲发酵酿成甜酒需要几天时间,二十六号动手,年初一刚好酿成,算得准准儿的;再如二十七号开炸锅,炸鸡、鱼、酥肉、油条等,晚一天都不行,因为襄阳人有句老话——“炸七不炸八”,“八”寓意“发”,要是二十八号开炸锅,不是把“发”给炸走了吗?这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规矩、办法,既讲究科学实用,包含着生活的智慧;又向着吉祥喜庆,透着对好日子的期待。
忙活完这一应事务,就该坐下来好好过个团圆年!年三十正午,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红火热闹的噼啪声中,丰盛的菜肴摆上桌,“团年饭”便开始了。嘴馋的小孩子正要伸筷,却被父母拍下手背。“要让老祖宗们先吃啊!”团年饭的开始,便是先请祖灵入席。祖灵是在年三十的前一两天便被接请回家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家族诸人约定时间一起去给故去的亲人上坟,先给坟头培上新土,意为修葺往者的“房屋”;再放鞭炮、烧纸钱、磕长头,接请往者回家过年。接请祖灵时,家中晚辈应全部到场;若有不能到的,应由他人在坟前向祖先禀明原因。小时候跟着父辈做这一套仪式时,听着父亲说“您大孙子工作忙,今年没回家,请您老人家原谅”之类的话,觉得好笑好玩;长大了,便能明白这里面的礼数、敬重和孝心。
祖先接回家了,吃团年饭时便讲究长幼有序。先在饭桌上摆好祖先的酒杯和碗筷,然后请祖先入席,接着便是侍奉祖先吃团年饭。基本程序是先斟酒,口里要念着:“您老人家请喝好”;再将各色菜肴为祖先夹上一箸,口里要念着:“您老人家请吃好”;再将杯中酒浇奠于地上。如此三巡,方算祖先们吃罢,这时才轮到晚生后辈入席。在团年饭中,敬酒和吉祥话最是少不了。孩子向父母、亲友敬酒,祝福长辈身体康泰、工作顺心;长辈邀晚辈共饮,说些勉励的话语,饭桌上其乐融融,亲友间传递着美好的祝愿。
吃罢团年饭,还有两茬重要的事要办。一是要赶在天黑之前送祖灵“回去休息”。家中晚辈们将各色菜肴、果品用碗或罐装上几份,再送到祖先的坟上去,这就表示将祖灵“送”回去了,且为祖先们备下了年节间的吃食。离开前,还要在坟前为祖先点上明灯,需得保证除夕这一夜里不灭。父亲说,“祖先的屋在年三十夜里也应亮堂堂的,就跟咱活着的人一样,灯光不灭,旧年接新岁。”
另一茬便是贴春联、门神和年画,有的人家也挂灯笼。那红艳艳的对联、“福”字一贴,映得室内室外都是喜气。春联家家不同,红纸黑字中却都是对家族、家人的吉祥祝愿;细读起来,那汉字的优美意蕴,中华文明的深邃悠长,便无声无息地渗入人心底去了。
除夕之夜到来了,白天的红火闹热化作了一家人围炉夜话的宁馨。吃罢年夜饭,一家人便开始围炉“守岁”。或是嗑瓜子儿、看春晚,或是搓麻将、玩纸牌,或是东拉西扯地聊着天,旧年的最后时刻就在这宁馨祥和中慢慢过去了。到了午夜子时,家家户户都要“出天行”。“出天行”似乎是楚地旧俗,指新一年第一次出门。襄阳人“出天行”的过程十分简单,即出门燃放鞭炮后,行跪拜父母之礼,这是合“初一拜父母”的习俗的。父母故去的,便向着坟墓所在方向遥拜;父母健在的,则磕头、奉香茶、说吉祥话。大概因老人、幼童均难敌熬夜之困顿,多数人家都是在初一清晨才“拜父母”,子时放完鞭炮也就回屋休息了。
矫矫金鸡啼新岁,亲朋好友互问安。待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天地,人们便开始相互走动贺新春了。初一、二、三是拜年的“正日子”,得按规矩来: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岳母,初三拜姑、舅、姨等旁系亲属。过了初三,拜年就随性了,关系亲近的早些拜,疏远的便晚些。这相互走动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到了十五那一天,百姓们看着耍龙灯的、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再热闹上一回,悠长而喜庆的年节才算结束。
回望襄阳年景,我想起的是小年时全家一起“扫扬尘”的兴高采烈,是母亲亲手做的包子出锅时、脸上盈盈的笑意,是年三十下午和弟弟一起贴春联的欢声笑语,是除夕时一家人围炉夜话的温暖宁馨……传承了千百年的年俗节韵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为人们带来恒久的温暖和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