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襄阳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在此影响下的襄阳文化便具有明显的交融性、兼容性特征,有史志记载,湖北各地“俗尚杂而多端”,襄阳所在的鄂西北地区便“民兼秦晋之俗”,“有西北之风”。这种多元杂糅的文化特征,在当地节日习俗中体现地尤为明显。襄阳素有“四大节”之说,以春节为首(其三为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襄阳的“过大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吃罢腊八饭,便把年货办。”这是流传于襄阳的一句俗语。腊八节在中国北方是很重要的节日,在南方却少有人过,襄阳人在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想来是受北方文化的影响。
  过了腊八,年味儿便一天浓似一天了。一串串大红灯笼、各色春联、吉祥“福”字、门神贴画在商铺里挂出来了,比平日里丰富得多的糖果点心、年节菜品在集市上陆续摆出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人们采办年货的热乎劲儿却是噌噌往上涨!小孩子的新衣新裤,“团年饭”桌上的鸡鸭鱼肉,年节间招待客人的水果点心……林林总总好些物什,可不是一天就能采办齐的。但那有什么关系?今儿买漏了明儿再去瞧瞧,从日常劳作里脱出身来的松快劲儿,全家人扶老携幼逛大街的高兴劲儿,集市里人人喜气洋洋的热闹劲儿,样样叫人享受。
  就这么不慌不忙地准备着,给大年“鸣锣开道”的小年就到了。小年即祭灶节(或称灶王节)。据《襄樊文史资料》介绍,在襄阳的不同县域、乡村,大家过小年的日期并不一致,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都有。这可能与襄阳在历史上有过众多外来移民有关。不过,日期不同,习俗倒是相近,都包括祭灶、烙“糖灶饼”和“扫扬尘”这几桩。祭灶即是供奉饭食、果盘等敬送灶王爷,烙“糖灶饼”是为了使灶王爷“嘴甜”,上天述职时说好话;“扫扬尘”即家中大扫除,房屋里里外外、方方面面都要收拾得焕然一新,这项工作既意味着袚除不祥,也能使家中一切旧貌换新颜,可说是为辞旧迎新开了个好头。
  小年一过,年三十儿就近在眼前了。在这年前一周里,最大的正事就是备“吃货”:二十五,端豆腐;二十六,做甜酒;二十七,开炸锅;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哪一天做哪样事,可不能乱了套,比如二十六号做甜酒,是因为酒曲发酵酿成甜酒需要几天时间,二十六号动手,年初一刚好酿成,算得准准儿的;再如二十七号开炸锅,炸鸡、鱼、酥肉、油条等,晚一天都不行,因为襄阳人有句老话——“炸七不炸八”,“八”寓意“发”,要是二十八号开炸锅,不是把“发”给炸走了吗?这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规矩、办法,既讲究科学实用,包含着生活的智慧;又向着吉祥喜庆,透着对好日子的期待。
  忙活完这一应事务,就该坐下来好好过个团圆年!年三十正午,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红火热闹的噼啪声中,丰盛的菜肴摆上桌,“团年饭”便开始了。嘴馋的小孩子正要伸筷,却被父母拍下手背。“要让老祖宗们先吃啊!”团年饭的开始,便是先请祖灵入席。祖灵是在年三十的前一两天便被接请回家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家族诸人约定时间一起去给故去的亲人上坟,先给坟头培上新土,意为修葺往者的“房屋”;再放鞭炮、烧纸钱、磕长头,接请往者回家过年。接请祖灵时,家中晚辈应全部到场;若有不能到的,应由他人在坟前向祖先禀明原因。小时候跟着父辈做这一套仪式时,听着父亲说“您大孙子工作忙,今年没回家,请您老人家原谅”之类的话,觉得好笑好玩;长大了,便能明白这里面的礼数、敬重和孝心。
  祖先接回家了,吃团年饭时便讲究长幼有序。先在饭桌上摆好祖先的酒杯和碗筷,然后请祖先入席,接着便是侍奉祖先吃团年饭。基本程序是先斟酒,口里要念着:“您老人家请喝好”;再将各色菜肴为祖先夹上一箸,口里要念着:“您老人家请吃好”;再将杯中酒浇奠于地上。如此三巡,方算祖先们吃罢,这时才轮到晚生后辈入席。在团年饭中,敬酒和吉祥话最是少不了。孩子向父母、亲友敬酒,祝福长辈身体康泰、工作顺心;长辈邀晚辈共饮,说些勉励的话语,饭桌上其乐融融,亲友间传递着美好的祝愿。
  吃罢团年饭,还有两茬重要的事要办。一是要赶在天黑之前送祖灵“回去休息”。家中晚辈们将各色菜肴、果品用碗或罐装上几份,再送到祖先的坟上去,这就表示将祖灵“送”回去了,且为祖先们备下了年节间的吃食。离开前,还要在坟前为祖先点上明灯,需得保证除夕这一夜里不灭。父亲说,“祖先的屋在年三十夜里也应亮堂堂的,就跟咱活着的人一样,灯光不灭,旧年接新岁。”
  另一茬便是贴春联、门神和年画,有的人家也挂灯笼。那红艳艳的对联、“福”字一贴,映得室内室外都是喜气。春联家家不同,红纸黑字中却都是对家族、家人的吉祥祝愿;细读起来,那汉字的优美意蕴,中华文明的深邃悠长,便无声无息地渗入人心底去了。
  除夕之夜到来了,白天的红火闹热化作了一家人围炉夜话的宁馨。吃罢年夜饭,一家人便开始围炉“守岁”。或是嗑瓜子儿、看春晚,或是搓麻将、玩纸牌,或是东拉西扯地聊着天,旧年的最后时刻就在这宁馨祥和中慢慢过去了。到了午夜子时,家家户户都要“出天行”。“出天行”似乎是楚地旧俗,指新一年第一次出门。襄阳人“出天行”的过程十分简单,即出门燃放鞭炮后,行跪拜父母之礼,这是合“初一拜父母”的习俗的。父母故去的,便向着坟墓所在方向遥拜;父母健在的,则磕头、奉香茶、说吉祥话。大概因老人、幼童均难敌熬夜之困顿,多数人家都是在初一清晨才“拜父母”,子时放完鞭炮也就回屋休息了。
  矫矫金鸡啼新岁,亲朋好友互问安。待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天地,人们便开始相互走动贺新春了。初一、二、三是拜年的“正日子”,得按规矩来: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岳母,初三拜姑、舅、姨等旁系亲属。过了初三,拜年就随性了,关系亲近的早些拜,疏远的便晚些。这相互走动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到了十五那一天,百姓们看着耍龙灯的、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再热闹上一回,悠长而喜庆的年节才算结束。
  回望襄阳年景,我想起的是小年时全家一起“扫扬尘”的兴高采烈,是母亲亲手做的包子出锅时、脸上盈盈的笑意,是年三十下午和弟弟一起贴春联的欢声笑语,是除夕时一家人围炉夜话的温暖宁馨……传承了千百年的年俗节韵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为人们带来恒久的温暖和光亮。
其他文献
作为新华社2014年“新思路,新梦想”大型集成报道系列活动之一的“文化新丝路·网络新思路”高端研讨会6月24日在京举行。与会驻华使节及国际机构、新闻媒体、文化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就如何借助中国政府所提出的“新丝绸之路”发展规划、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创新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建言献策。  研讨会由新华社国际部“新华国际”与完美世界 (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俄罗斯、法国、土耳其、联合国教科
期刊
7月7日,甲午小暑,以“传承技艺 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技艺——明式家具传统制作技艺学术研讨会暨明氏十六品高仿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开幕。  本次活动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工艺(集团)公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中工美工艺美术文化公司共同承办,《中华
期刊
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记载了一个颇有意味的故事:阮大铖巡师江上,衣素蟒,围碧玉,见者诧为梨园装束。某尚书家姬冠插雉羽,戎服骑入国门,如昭君出塞状,大兵大礼,而变为倡优排场戏,苟非国之将亡,亦焉得有此举动哉?这里的“某尚书家姬”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河东君柳如是,钱谦益的姬妾。阮大铖誓师江上,却又一副梨园装束,于是柳如是穿着戏服招摇过市,以示本兵大礼之可笑,传为一时笑谈。俞平伯先生根据这条记载,认为《红
期刊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只是一个节日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有一份浓浓的化不开的年味。小的时候,过年在我意味着吃不完的零食、热乎乎的年夜饭、长辈们给的红包、欢天喜地的炮竹声。长大以后过年融进了生活的味道,年就是对一年到头辛苦的总结也包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渴望,就是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扑面而来的亲情。北京作为元代以来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多民族聚集之地,传统的春节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古籍之中有颇多相关记载。
期刊
是谁导演这场戏  在这孤单角色里  对白总是自言自语  对手都是回忆  看不出什么结局  ——许茹芸“独角戏”  一辈子  打小儿听惯了“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我们,时常会陷入一种恐慌,就是站在生命的换乘口,却已忘记了千折百回的来路。  有一类人在自述中,描摹着他人的故事;在对他人的讲解里,隐喻着自己的悲剧。就像老舍先生,就像《我这一辈子》。  老舍先生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四万来字,第一人
期刊
我生长在齐齐哈尔周边的一个村子里,这里留下了我关于新年的全部记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提到腊八节,我就会想到从儿时起就熟记于心的一句民谣:“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于是,我们便习惯用大黄米作原料,熬成腊八粥,黏住人们的下巴,以免被冻掉,那时我们一帮孩子可是真信这个。  过了腊八是“小年”,东北人习惯读为“小年儿”,听着亲切。这一天,是人们祭灶神的日子,东北人俗称“祭灶王爷”。今
期刊
我的家乡河南省滑县在豫北平原上,毗邻浚县。这里,没有大山大川,也无大江大河,小时候我常常望着庄稼地发呆,心中暗想——什么时候我可以到大山、草原、沙漠还有海洋去看一看?长大后,我到了很多“远方”,却越发留恋家乡的一草一木和一事一物。记忆中常常闪回般重现的就是家乡过年。  记忆中的过年连着几个节——腊八、祭灶、除夕和元宵,节节有味、秩序井然。印象中,一场大雪常常预示着一个普天同庆,福乐无边的日子就要到
期刊
腊月二十三晚上,父母摆好供桌,焚起佛香,点燃已经打上纸钱印记的火纸,开始过“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祭拜灶王爷。灶王爷地位不高,但却是最接“地气”的神灵。老辈相传,这天是灶王爷去天庭叙职的日子,会把这一年的福祸都上报给玉皇大帝,所以民间有俗语说:“腊月二十三,灶君老爷升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是山东莱芜春节的开篇,也是一个美妙的伏笔。莱芜是鲁中地区一个宁静安逸的小城,依山傍水
期刊
“一把勺、一块肥肉、一碗蛋浆和肉糜,围着炉边做蛋饺……”,好多年轻人怕是闻所未闻的儿歌,唤起了许多老上海人对过年的记忆。客堂间(沪语指客厅)里大扫除、灶披间(厨房)里做蛋饺、跑到楼下放爆竹、打开家门迎财神、吃年夜饭讨红包、拦个差头(出租车)作人客,这些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顽强坚守,更承载着上海市民对于过年的记忆。  相比大部分地区古老的传统,上海人过年似乎没有固定的套路,除了小年夜、大年夜
期刊
“以前啊,吕蒙正很穷很穷,穷到在腊月二十四拜新面公(即灶神,潮汕人称灶王爷,司命宫或者新面公)的时候,连块猪肉都没有,只能拿夫人刘月娥的金钗跟屠夫换一块猪肉。谁知道,屠夫怀疑金钗是假的,追到吕蒙正的家中,取回已经下锅的猪肉,只剩下一碗猪肉水,吕蒙正只能以这碗猪肉水拜新面公。于是,灶王爷知道了吕蒙正穷到连块猪肉都没有,禀奏玉帝,说一定要让吕蒙正中今科状元……”随着母亲年年说着这位“吕蒙正”的陈年往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