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以下简称《张力与限界》)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研究发生在中央苏区的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学术著作。该书以42.5万字的篇幅,全面阐述了1933-1934年中央苏区由全盛到败走这段时期,中共是如何建设和巩固苏区以及动员改造民众,使其转变角色成为中共前线上的一份子,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客观的分析与描述史料,着重探索以往基于政治因素而被忽视,甚至被误读的历史细节,对历史进行多维还原。
《张力與限界》一书以中共第五次反“围剿”为中心,同时对赣南、闽西农村初始状况、以及中共在战争境况下对苏区进行的建设、动员和改造民众进行铺陈。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革命源流的重新解读”、“再次理清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等等。作者力求历史的本真,从原始史料出发,避开以往历史研究中的结果导向,从苏区外部军事环境与苏区内部状况,系统分析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真实原因;重视实地考察所得的史料数据,对革命的源流进行重新解读。本书在肯定中共对苏区建设所做的努力与成效的同时,也不回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失误与不足。让读者看到的苏区图景色彩更加丰富,结构更加详实。
一、探析历史的真实维度
(一)重新阐述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
1933年秋至1934年10月,以红军撤离中央苏区为结点的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宣告结束。在以往的党史研究中,大体上重复着当年多是基于政治考虑所做的结论,即把这次失败归因于“左”倾错误。《张力与限界》客观承认该结局是失败的,但不能把失败仅归因于“左”倾错误,却忽视其中包含的历史、社会诸多因素以及一个个当时正具体影响着社会历史的细节。
作者使用“张力与限界”作为书名,本就希望通过该书表达对革命的充分可能和可能的限界之中的界定。“张力”是一种动态概念,“限界”是一种静态概念,作者希望以动静结合来试图还原1933 -1934年中央苏区由全盛到败走真实历史图景。“从历史的大势看,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折,以博古等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领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些被历史推上中心舞台的年轻人,其实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历史的航向并非他们所能改变。”
苏区外部方面,由于前几次“围剿”连连失利的挫败,使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对中共不敢掉以轻心。第五次“围剿”中,国民党方面调整战术、增兵,封锁苏区,以堡垒战术步步为营的 “蚕食”苏区。此时中共前四次险胜的运动战、游击战战术不再灵验,综合考虑下,不得以采取“短促突击”战术;苏区内部方面,连年的战争,使原本就不富足的苏区陷入资源消耗恶战中。中共竭泽而渔的资源使用,使得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时,财力、人力、物力已几近枯竭;同时,建设苏维埃政权时的早期失误,如“肃反”、“错划中农”“强迫民众参军”等,使苏区社会政治环境恶化、人心惶惶,而这些恰恰都是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革命源流的重新解读
在以往研究中土地革命的主要条件是土地集中,作者通过考察当时各方数据资料,发现中央苏区土地集中程度并没有以往描述的那么高,但不否定土地占有不平衡现象,而且认为这其中可能隐含了土地革命的可能。关于“贫穷是革命温床”观点,作者根据《南康县志》、《江西省粮食志资料长编》等发现,在一种低水平的生存状态下,当未遭遇大自然或人为灾害时,赣南、闽西地区农民维持基本生存尚不困难。的确,贫穷是革命的温床,但贫穷并不一定意味着革命,何况赣南、闽西在当时并不属于贫穷地区。因此把土地集中看作土地革命主要成因的观念并不具充足的说服力。
“土地对农民来说是赖与生存的第一要素,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是使农民理解、接受、走向革命最直接的利益驱使” 。虽然赣南、闽西地区土地集中程度并不高,农民从地主那里获得土地并不多,但是存在大量公田,为中共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农民对于政治翻身的渴求,在主要的温饱、安全问题解决后并不亚于对土地的渴求。农民获得物资利益的同时,苏维埃革命为农民提供的平等、权力、尊严、身份感,也是农民投身革命不可忽视的政治、心理原因。
(三)农民与中共的复杂关系
《张力与限界》关注苏区农民的生存状态与感受,避开传统党史研究中的“政策-效果”模式。如在传统观念中参军似乎是由于民众阶级意识觉醒以及响应党的号召的表现,不否定农民因报恩和阶级意识觉醒而参军的存在,但实际上,在普通农民的心目中,参军与否不仅是革命行为,更是利益的衡量和比较。《张力与限界》中从红军个例出发,对当时士兵参军的心理进行了详细分析,该士兵参军前由于在精神上受到压迫以及温饱问题的难以解决,于是期盼加入中共军队远离现时困境。虽然农民对“政治翻身”有强烈的渴望,但按照当时中共领导的说法,“农民希望我们能够替他们创造出幸福来,双手送给他,自己参加斗争是太危险了,不划算。” 号召、动员以及在思想上改造农民对于当时稚嫩的中共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作者通过分析农民的心理来理解农民的行为恰恰使得《张力与限界》更加真实与饱满。
二、白璧微瑕
《张力与限界》一书以中共第五次反“围剿”为主线展开叙述,纵观全书,主要参与者似乎只有中共和国民党,似乎给第三方和农民中的边缘群体镜头较少,历史是立体和多维的,若能多些篇幅进行描写或阐述,则会让该读者更加感受到历史的复杂微妙和弹性。如长期与中共对抗的刀匪和大刀会、福建事变时期的第十九路军,提倡妇女解放时期的男性心理、社会态度,被分田的地主生存状态与生活感受等。白璧微瑕,《张力与限界》题名本就是张力与限界,强调历史的弹性和微妙所在,还原历史本就不是一件易事。因此上述不足并不影响《张力与限界》为党史学术界所做的贡献,而称之为一本经典佳作。
【参考文献】
【1】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与革命(1933-193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页
【2】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与革命(1933-193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55页
作者简介:文芳(1995-),女,汉,江西赣州,中共党史硕士,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张力與限界》一书以中共第五次反“围剿”为中心,同时对赣南、闽西农村初始状况、以及中共在战争境况下对苏区进行的建设、动员和改造民众进行铺陈。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革命源流的重新解读”、“再次理清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等等。作者力求历史的本真,从原始史料出发,避开以往历史研究中的结果导向,从苏区外部军事环境与苏区内部状况,系统分析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真实原因;重视实地考察所得的史料数据,对革命的源流进行重新解读。本书在肯定中共对苏区建设所做的努力与成效的同时,也不回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失误与不足。让读者看到的苏区图景色彩更加丰富,结构更加详实。
一、探析历史的真实维度
(一)重新阐述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
1933年秋至1934年10月,以红军撤离中央苏区为结点的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宣告结束。在以往的党史研究中,大体上重复着当年多是基于政治考虑所做的结论,即把这次失败归因于“左”倾错误。《张力与限界》客观承认该结局是失败的,但不能把失败仅归因于“左”倾错误,却忽视其中包含的历史、社会诸多因素以及一个个当时正具体影响着社会历史的细节。
作者使用“张力与限界”作为书名,本就希望通过该书表达对革命的充分可能和可能的限界之中的界定。“张力”是一种动态概念,“限界”是一种静态概念,作者希望以动静结合来试图还原1933 -1934年中央苏区由全盛到败走真实历史图景。“从历史的大势看,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折,以博古等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领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些被历史推上中心舞台的年轻人,其实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历史的航向并非他们所能改变。”
苏区外部方面,由于前几次“围剿”连连失利的挫败,使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对中共不敢掉以轻心。第五次“围剿”中,国民党方面调整战术、增兵,封锁苏区,以堡垒战术步步为营的 “蚕食”苏区。此时中共前四次险胜的运动战、游击战战术不再灵验,综合考虑下,不得以采取“短促突击”战术;苏区内部方面,连年的战争,使原本就不富足的苏区陷入资源消耗恶战中。中共竭泽而渔的资源使用,使得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时,财力、人力、物力已几近枯竭;同时,建设苏维埃政权时的早期失误,如“肃反”、“错划中农”“强迫民众参军”等,使苏区社会政治环境恶化、人心惶惶,而这些恰恰都是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革命源流的重新解读
在以往研究中土地革命的主要条件是土地集中,作者通过考察当时各方数据资料,发现中央苏区土地集中程度并没有以往描述的那么高,但不否定土地占有不平衡现象,而且认为这其中可能隐含了土地革命的可能。关于“贫穷是革命温床”观点,作者根据《南康县志》、《江西省粮食志资料长编》等发现,在一种低水平的生存状态下,当未遭遇大自然或人为灾害时,赣南、闽西地区农民维持基本生存尚不困难。的确,贫穷是革命的温床,但贫穷并不一定意味着革命,何况赣南、闽西在当时并不属于贫穷地区。因此把土地集中看作土地革命主要成因的观念并不具充足的说服力。
“土地对农民来说是赖与生存的第一要素,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是使农民理解、接受、走向革命最直接的利益驱使” 。虽然赣南、闽西地区土地集中程度并不高,农民从地主那里获得土地并不多,但是存在大量公田,为中共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农民对于政治翻身的渴求,在主要的温饱、安全问题解决后并不亚于对土地的渴求。农民获得物资利益的同时,苏维埃革命为农民提供的平等、权力、尊严、身份感,也是农民投身革命不可忽视的政治、心理原因。
(三)农民与中共的复杂关系
《张力与限界》关注苏区农民的生存状态与感受,避开传统党史研究中的“政策-效果”模式。如在传统观念中参军似乎是由于民众阶级意识觉醒以及响应党的号召的表现,不否定农民因报恩和阶级意识觉醒而参军的存在,但实际上,在普通农民的心目中,参军与否不仅是革命行为,更是利益的衡量和比较。《张力与限界》中从红军个例出发,对当时士兵参军的心理进行了详细分析,该士兵参军前由于在精神上受到压迫以及温饱问题的难以解决,于是期盼加入中共军队远离现时困境。虽然农民对“政治翻身”有强烈的渴望,但按照当时中共领导的说法,“农民希望我们能够替他们创造出幸福来,双手送给他,自己参加斗争是太危险了,不划算。” 号召、动员以及在思想上改造农民对于当时稚嫩的中共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作者通过分析农民的心理来理解农民的行为恰恰使得《张力与限界》更加真实与饱满。
二、白璧微瑕
《张力与限界》一书以中共第五次反“围剿”为主线展开叙述,纵观全书,主要参与者似乎只有中共和国民党,似乎给第三方和农民中的边缘群体镜头较少,历史是立体和多维的,若能多些篇幅进行描写或阐述,则会让该读者更加感受到历史的复杂微妙和弹性。如长期与中共对抗的刀匪和大刀会、福建事变时期的第十九路军,提倡妇女解放时期的男性心理、社会态度,被分田的地主生存状态与生活感受等。白璧微瑕,《张力与限界》题名本就是张力与限界,强调历史的弹性和微妙所在,还原历史本就不是一件易事。因此上述不足并不影响《张力与限界》为党史学术界所做的贡献,而称之为一本经典佳作。
【参考文献】
【1】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与革命(1933-193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页
【2】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与革命(1933-193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55页
作者简介:文芳(1995-),女,汉,江西赣州,中共党史硕士,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