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112-01
一、利用直观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财会专业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学习之本,特别是对于现代的中职学生,激发她们对自己所选专业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信心,犹为重要。
1、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式学习财会专业知识之前,在课堂上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财会专业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到财会工作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企业中会计人员的地位和目前市场上财会专业的就业情况,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学习财会的准备。这些内容对同学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
2、带领学生到前几届中优秀毕业生的工作单位进行实地参观考查,让学生切身体会财会人员的工作环境,听听这些优秀毕业生们在读书时的学习情况和现在在单位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会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让学生明白学习财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能努力他们也是能学好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第二,让她们体会到财会人员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第三,通过和学姐的交流,了解了学姐的成功之道,让她们有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和奋斗的目标。这对同学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使她们感到学习财会专业是她们明智的选择,对财会专业也已经提起了兴趣。
3、请这个企业的老总介绍一下财会工作在企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企业都少不了财会人员,而且财会人员是一家企业的内当家,是领导的左右手,而且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要不然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这个内容将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财会专业知识的兴趣,因为企业家、老板正是她们的人生理想,而财会专业知识是成为企业家、老板的必备知识。
经过这样的学习以后,让所有的同学都体会到选择了财会专业是她们的荣幸,也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了学习财会专业将是大有所为。在回到课堂后,让同学们对她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进行讨论,并确定学习的目标,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为以后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利用直观性教学法,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
财会专业知识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没有生气,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而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在财会专业知识教学中正确运用直观性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通过实物直观,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物直观就是通过观察实物、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生动、形象、逼真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精确理解。如在教学《基础会计》第四章会计凭证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真实的发票、报销单、出库单、工资单和空白的记账凭证,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熟悉这些凭证上的各项内容,根据这些内容由学生亲自说说这些凭证的填法和用途,让学生感到这些凭证也并不是很难,这样既让学生加深印象,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2、运用言语直观,帮助学生对专有名词的正确理解。财会教本中有许多的概念与定义,对于没有相应知识准备的初中学生来讲是难以理解的,如“借方”“贷方”“复式记账”“记账凭证”等等专有名词,运用言语直观(书面、口头、方言)的生动具体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更能调节好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让学生表演体会,自然地加深对专业知识直观体验。让学生根据教本中的具体内容要求,扮演其中的角色,这样学生对教本要求必然产生亲切感,从而引起感官上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正面的强化,有利于学生引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如在教学《基础会计》第四章会计凭证的传递、装订和保管中,我分别让学生扮演企业中不同的角色,如采购员、出纳、会计、会计主管、单位负责人等角色,然后指导他们每个角色在整个经济业务的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然后再交换角色进行演练,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财会人员
在实际工作的重要职责。
三、利用直观性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特色,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财会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而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感到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不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没有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使理论同实践相分离。而要把财会专业的理论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中问有着一个质的飞跃。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把理论知识同实践操作技能结合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直观性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会到在企业中的实际操作过程。
如在教学《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课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企业中对经济业务实际要求把学生分成不同角色进行实践操作,教师作为指导者,让学生根据经济的运行过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练习几笔经济业务后,让学生各自总结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再进行集体总结。在所有学生都了解每一个岗位职责任后,再进行角色轮换,以相同的经济业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操作,使她们熟练掌握不同岗位实践操作要求。
一切学习从兴趣开始,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印证了捷克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夸美纽斯的一句话:“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而直观性教学法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也正符合了这一要求。
一、利用直观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财会专业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学习之本,特别是对于现代的中职学生,激发她们对自己所选专业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信心,犹为重要。
1、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式学习财会专业知识之前,在课堂上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财会专业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到财会工作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企业中会计人员的地位和目前市场上财会专业的就业情况,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学习财会的准备。这些内容对同学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
2、带领学生到前几届中优秀毕业生的工作单位进行实地参观考查,让学生切身体会财会人员的工作环境,听听这些优秀毕业生们在读书时的学习情况和现在在单位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会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让学生明白学习财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能努力他们也是能学好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第二,让她们体会到财会人员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第三,通过和学姐的交流,了解了学姐的成功之道,让她们有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和奋斗的目标。这对同学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使她们感到学习财会专业是她们明智的选择,对财会专业也已经提起了兴趣。
3、请这个企业的老总介绍一下财会工作在企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企业都少不了财会人员,而且财会人员是一家企业的内当家,是领导的左右手,而且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要不然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这个内容将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财会专业知识的兴趣,因为企业家、老板正是她们的人生理想,而财会专业知识是成为企业家、老板的必备知识。
经过这样的学习以后,让所有的同学都体会到选择了财会专业是她们的荣幸,也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了学习财会专业将是大有所为。在回到课堂后,让同学们对她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进行讨论,并确定学习的目标,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为以后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利用直观性教学法,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
财会专业知识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没有生气,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而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在财会专业知识教学中正确运用直观性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通过实物直观,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物直观就是通过观察实物、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生动、形象、逼真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精确理解。如在教学《基础会计》第四章会计凭证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真实的发票、报销单、出库单、工资单和空白的记账凭证,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熟悉这些凭证上的各项内容,根据这些内容由学生亲自说说这些凭证的填法和用途,让学生感到这些凭证也并不是很难,这样既让学生加深印象,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2、运用言语直观,帮助学生对专有名词的正确理解。财会教本中有许多的概念与定义,对于没有相应知识准备的初中学生来讲是难以理解的,如“借方”“贷方”“复式记账”“记账凭证”等等专有名词,运用言语直观(书面、口头、方言)的生动具体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更能调节好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让学生表演体会,自然地加深对专业知识直观体验。让学生根据教本中的具体内容要求,扮演其中的角色,这样学生对教本要求必然产生亲切感,从而引起感官上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正面的强化,有利于学生引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如在教学《基础会计》第四章会计凭证的传递、装订和保管中,我分别让学生扮演企业中不同的角色,如采购员、出纳、会计、会计主管、单位负责人等角色,然后指导他们每个角色在整个经济业务的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然后再交换角色进行演练,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财会人员
在实际工作的重要职责。
三、利用直观性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特色,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财会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而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感到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不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没有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使理论同实践相分离。而要把财会专业的理论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中问有着一个质的飞跃。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把理论知识同实践操作技能结合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直观性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会到在企业中的实际操作过程。
如在教学《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课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企业中对经济业务实际要求把学生分成不同角色进行实践操作,教师作为指导者,让学生根据经济的运行过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练习几笔经济业务后,让学生各自总结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再进行集体总结。在所有学生都了解每一个岗位职责任后,再进行角色轮换,以相同的经济业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操作,使她们熟练掌握不同岗位实践操作要求。
一切学习从兴趣开始,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印证了捷克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夸美纽斯的一句话:“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而直观性教学法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也正符合了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