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陈树义指出:“散文在90年代迈出了有力的脚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恢复了真诚的品格和自由自在的特性,同时获得了文体的自觉、理性的滋润。”湖南作家傅舒斌的散文集《白天黑夜》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一、多重审美的合唱与精神还乡的可能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的诠释有多种说法,但终归离不开几个关键术语:抒情、优美、精致、飘逸。所以,作家在写散文时极易陷入到对这些词汇的盲目套用和拼凑,使得文体不自然、不朴实、不和谐。而傅舒斌的话语系统则展现得非常全面、丰富。《走马海南》中写到:“大家免不了乱它一阵,个个笑语喧天,把一路的疲惫像拧湿衣服一样拧干了。”《长沙有条女人街》中“磨嘴皮子少不了,但也蛮有味。”作者在叙事当中保持了口语的粗砺,甚至一些痞性,这些原生态的词汇,生动地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情境与文化色彩,使读者感受到话语的本真、纯粹、平淡、浑然一体。而在写景状物类散文中,傅舒斌很大的特色是文言与白话交替,古典意味与厚重现实感并存,在《与夜共舞》中,作者说:“彻夜与友欢叙,天玄地黄,秘闻隐私俱畅口欲言。此中乐,岂为外人知?”还有《冬游长沙烈士公园》、《湘江风光带记》、《岳麓秋登高》等等。而写人记事类散文则抒情较强,情感真挚,幽默风趣,比如“透过玻璃窗,见到资水邵水上的渔火星星点点,见到市教委附近的盏盏灯光,蓦然就会想起那里的人们,想起那里的一幕一幕,眼眶不觉就湿润了,心里便不禁默默地向邵阳祝福,向邵阳的友人祝福”、“你的脚搁在我的耳边,我的脚伸向你的鼻尖,一股霉豆味卷地而起,浓浓密密”。傅舒斌散文中这种个人“独语式”的书写方式与情怀寄托,“无拘无束,漫笔成文,总以自由表现真纯的意绪为主,且绵里藏针,机锋特出的表达技巧,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深层的美学感官世界。
另外,作者对于散文整体的写作导向提出了精神还乡的可能,这表现为写作题材摒弃“贵族”而立足民间,力图展示民间的细微、民间的粗糙、民间的混沌。从作者选材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平凡人、平凡事,如《灭蚊小记》中作者对蚊子的痛恨、灭蚊方法以及艰难灭蚊的经历,在《老车》中描写“我”对于老车的补救、爱惜甚至是与老车之间恋恋不舍的深厚情感,《话说谢乐军》中对谢乐军的描写、刻画以及记录方式。傅舒斌很多文章都是对民间温情、人性结构、生活细节和人生世态的展示,这是构成其散文艺术力量重要的根源。而这种民间的发现与审美趣味的回归,毫无疑问是对急功近利、浮狂险躁的现实写作的抛弃,提出了要向平静、平稳过渡,要重新思考人生。那些切近人们生活的写家庭、写亲情、写人生日常琐事和感情生活的散文,能给众多的读者引来会心的微笑和温馨的回忆,读这种散文是一种休息和调节。而这种效果的产出往往是民间话语的完美阐释。有学者指出,民间不仅是一种创作题材,一种叙述视点,更是一种生存状态和审美意趣。傅舒斌没有放弃民间题材的选取,发掘与开凿。因此,这样的文本没有真情与善意的缺席,自然进入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
二、个体灵魂的逗留与山水视角的开发
散文在当代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不再以宏大叙事为纲,而进入到私人化的写作模式。这就带有明确的独语性、个人性。日常散文可以看作是写作者对客观世界捕捉、打磨、润泽与塑造的过程。如果说,从1980年代以来,散文的主体逐步强化,逐步复位于创造主体,那么1990年代的散文创作愈加获得了“表现自己”的自觉性。这就意味着,任何外部情感的殖民都得不到正义与合法的保障。我们可以从散文的叙述中心来看,始终强调“我”对于事物的看法与见解,而“他者”的认知表达,则往往难以抵达真实现场。因此,散文对于现场感、存在感是以“自我”为出发原点。
我们从傅舒斌的散文可以看出,无论是家国意识下的文化情结,还是人物纪怀中的情感表达,抑或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世相,都浸透着作者的个体感悟。在《时髦女人》中,作者写的是女人,批判的是社会上浮夸、虚无、谄媚的不良风气:表象是书写与自身毫无关联的事物,但实际上是作者内在的感受,灵魂的抒发。而在《淋雨的感觉》中“雨水袭透了全身,每个毛孔似在一翕一张,仿佛是音乐的鼓点,生命中不敢表白的一切,不禁喷射而出,了无遮挡”,“我自借雨洒泪,长歌当哭,大不必顾忌许多”。作者“淋在雨中,湿在雨中”,个体灵魂袒露得“淋漓尽致”。
对于山水类散文的写作,绝不仅仅是依靠优美的词汇与华丽的语言就能营造出清高、秀美的文本空间,绝不仅仅是对于山水虔诚地顶礼膜拜和刻板信仰就能悟出个中精华。比如,在当代作家余秋雨笔下,历史遗迹、名山大川都不是普通游客游览观光之物,而是寄托学者主观色彩的人文山水。他的散文既不拘泥于对叙写对象的严格考据,也不专门关注现实地理风貌,而是偏重于面对客体时主体的感悟、想象和思想性的穿透。这就彰显了作者别具一格的人文思索,使作品获得读者关心、喜爱与赞扬。另一位当代作家贾平凹,他早期的散文,大多寄情于故乡的山石和明月,文笔清丽,情韵悠长,意味醇厚,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和哲思。他在对大自然的艺术审美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提升。傅舒斌的《白天黑夜》中很多山水散文没有拘泥于形式,而是彻底的自我放逐,追求更加诗意而富有美感的艺术张力。
如《岳麓秋登高》中不仅写了岳麓山“眉清目秀、落落大方”,也写了爱晚亭“园内古石异卉罗列,争奇斗艳”,还写了极目山庄“仙乐飘飘,恍兮惚兮”,最后落到了“理想便似登高,理想人人都有,但理想往往难以实现,然而这正是理想的魅力所在”这一现实超越上。因此,这是作者渴望摆脱束缚寻求自由的强烈主体意识,是一种孤独而清高的生存姿态,同时也是作者对浑浊现实世俗的超脱。
三、都市文明的逃离与哲学经典的重拾
中国文学在市场语境中经历着前所未有地挑战与考验,并经历了全方位地转型。毋庸置疑的是,人们对于传统、经典、历史的传承与吸纳似乎在现代生活真正意义上不复存在。纵观当代图书市场,“类型文学”概念或许已经成型,官场文学可以教会官员平步青云与仕途顺风,青春文学可以抚摸少年心灵失落与精神感伤。它们或单一、或片面,或迎合时代,或急迫追赶。这些问题,都源于都市文明的过渡浸染与铺张。总之,在都市生活的骚扰与反拨中,很多作家迷茫与麻木了。 而傅舒斌在艰险曲折中突围。《鞭炮》中作者以时间顺序作轴,从小时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鞭炮,到学历史时听到的关于北宋火炮兴起以及鸦片战争中国家败于火炮,受到洋人的攻打的故事,长大后对于鞭炮的狂热挚爱、追求,最后到城市中禁鸣鞭炮、富商不惜重金放鞭炮,显示着作者对于一系列乡村生态的向往以及对都市文明的逃避,这实际上是作者对乡村文化的精神寻根与身份追寻,对于传统风俗的保留真切盼望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失去的疼痛感。
在新的时期,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散文取得了革命性地转变,明显突破创作心理定势与内驱力因素,把文化、哲学层面作为审美的总体视角,成为涵盖散文思想内容的一个趋向,而走向深广的文化、哲学的主题领域。傅舒斌在《谈诚实》中,指出市场经济时代人们诚信的抛弃与丧失,而导致的种种精神疾患与创伤;在《男大当婚》中对于自身年龄增长而迫切成家的焦虑;在《杀价》中,对于现实生活购买商品的杀价到单位间、科室间的“杀价”的全方位审视。这些篇目都包含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钻研与体悟,使得文本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思想张力。傅舒斌的散文也因此具有比较深邃的思想内容,耐得起咀嚼和回味,特别是那些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隽语,亲切自然而又活泼生动。
特别是受西方文化思潮撞击、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他们更加需要哲学的熏陶、修炼自身的文化与哲学品格,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深层地检索与思考。如果散文丢弃了哲理,那么意味着丢失了写作者的情怀、胸襟和人格以及知识叙述中的文化关怀,冷淡写作者的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傅舒斌的《日子》、《激情无价》以及那些写人记事的散文,对故人旧友,凡人小事的回忆中,都包含了作者对于感情至善地呵护与由衷地珍爱,从而提炼出对于亲人、挚友的关怀不能拖延,以免逝去方才悔恨的哲理思考。特别是《小记伯父》一文中,他用拳拳之心慷慨、质朴地表达了对伯父深切地怀念,尤其是伯父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轻易就能在读者心中树立不灭的印记,最后伯父的死以及“我”的悔恨感人至深、令人难以忘却。伯父是个沉默的人,必须要作者用绚烂的文笔描绘与铺张。这是作者心灵无法抹平的记忆,也是亲人情感吐露的一次张扬。在傅舒斌笔下,正是这些众多亲历和亲情的彻底剖析,才有作品丰富的人生内涵、个人性的体验和普世情怀的表达。
一个一个白天黑夜汇流成汹涌的岁月长河。也许,傅舒斌闪烁着点点哲理和诗意的《白天黑夜》会在岁月长河中久远漂流。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责任编辑 杨晓澜
一、多重审美的合唱与精神还乡的可能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的诠释有多种说法,但终归离不开几个关键术语:抒情、优美、精致、飘逸。所以,作家在写散文时极易陷入到对这些词汇的盲目套用和拼凑,使得文体不自然、不朴实、不和谐。而傅舒斌的话语系统则展现得非常全面、丰富。《走马海南》中写到:“大家免不了乱它一阵,个个笑语喧天,把一路的疲惫像拧湿衣服一样拧干了。”《长沙有条女人街》中“磨嘴皮子少不了,但也蛮有味。”作者在叙事当中保持了口语的粗砺,甚至一些痞性,这些原生态的词汇,生动地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情境与文化色彩,使读者感受到话语的本真、纯粹、平淡、浑然一体。而在写景状物类散文中,傅舒斌很大的特色是文言与白话交替,古典意味与厚重现实感并存,在《与夜共舞》中,作者说:“彻夜与友欢叙,天玄地黄,秘闻隐私俱畅口欲言。此中乐,岂为外人知?”还有《冬游长沙烈士公园》、《湘江风光带记》、《岳麓秋登高》等等。而写人记事类散文则抒情较强,情感真挚,幽默风趣,比如“透过玻璃窗,见到资水邵水上的渔火星星点点,见到市教委附近的盏盏灯光,蓦然就会想起那里的人们,想起那里的一幕一幕,眼眶不觉就湿润了,心里便不禁默默地向邵阳祝福,向邵阳的友人祝福”、“你的脚搁在我的耳边,我的脚伸向你的鼻尖,一股霉豆味卷地而起,浓浓密密”。傅舒斌散文中这种个人“独语式”的书写方式与情怀寄托,“无拘无束,漫笔成文,总以自由表现真纯的意绪为主,且绵里藏针,机锋特出的表达技巧,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深层的美学感官世界。
另外,作者对于散文整体的写作导向提出了精神还乡的可能,这表现为写作题材摒弃“贵族”而立足民间,力图展示民间的细微、民间的粗糙、民间的混沌。从作者选材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平凡人、平凡事,如《灭蚊小记》中作者对蚊子的痛恨、灭蚊方法以及艰难灭蚊的经历,在《老车》中描写“我”对于老车的补救、爱惜甚至是与老车之间恋恋不舍的深厚情感,《话说谢乐军》中对谢乐军的描写、刻画以及记录方式。傅舒斌很多文章都是对民间温情、人性结构、生活细节和人生世态的展示,这是构成其散文艺术力量重要的根源。而这种民间的发现与审美趣味的回归,毫无疑问是对急功近利、浮狂险躁的现实写作的抛弃,提出了要向平静、平稳过渡,要重新思考人生。那些切近人们生活的写家庭、写亲情、写人生日常琐事和感情生活的散文,能给众多的读者引来会心的微笑和温馨的回忆,读这种散文是一种休息和调节。而这种效果的产出往往是民间话语的完美阐释。有学者指出,民间不仅是一种创作题材,一种叙述视点,更是一种生存状态和审美意趣。傅舒斌没有放弃民间题材的选取,发掘与开凿。因此,这样的文本没有真情与善意的缺席,自然进入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
二、个体灵魂的逗留与山水视角的开发
散文在当代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不再以宏大叙事为纲,而进入到私人化的写作模式。这就带有明确的独语性、个人性。日常散文可以看作是写作者对客观世界捕捉、打磨、润泽与塑造的过程。如果说,从1980年代以来,散文的主体逐步强化,逐步复位于创造主体,那么1990年代的散文创作愈加获得了“表现自己”的自觉性。这就意味着,任何外部情感的殖民都得不到正义与合法的保障。我们可以从散文的叙述中心来看,始终强调“我”对于事物的看法与见解,而“他者”的认知表达,则往往难以抵达真实现场。因此,散文对于现场感、存在感是以“自我”为出发原点。
我们从傅舒斌的散文可以看出,无论是家国意识下的文化情结,还是人物纪怀中的情感表达,抑或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世相,都浸透着作者的个体感悟。在《时髦女人》中,作者写的是女人,批判的是社会上浮夸、虚无、谄媚的不良风气:表象是书写与自身毫无关联的事物,但实际上是作者内在的感受,灵魂的抒发。而在《淋雨的感觉》中“雨水袭透了全身,每个毛孔似在一翕一张,仿佛是音乐的鼓点,生命中不敢表白的一切,不禁喷射而出,了无遮挡”,“我自借雨洒泪,长歌当哭,大不必顾忌许多”。作者“淋在雨中,湿在雨中”,个体灵魂袒露得“淋漓尽致”。
对于山水类散文的写作,绝不仅仅是依靠优美的词汇与华丽的语言就能营造出清高、秀美的文本空间,绝不仅仅是对于山水虔诚地顶礼膜拜和刻板信仰就能悟出个中精华。比如,在当代作家余秋雨笔下,历史遗迹、名山大川都不是普通游客游览观光之物,而是寄托学者主观色彩的人文山水。他的散文既不拘泥于对叙写对象的严格考据,也不专门关注现实地理风貌,而是偏重于面对客体时主体的感悟、想象和思想性的穿透。这就彰显了作者别具一格的人文思索,使作品获得读者关心、喜爱与赞扬。另一位当代作家贾平凹,他早期的散文,大多寄情于故乡的山石和明月,文笔清丽,情韵悠长,意味醇厚,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和哲思。他在对大自然的艺术审美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提升。傅舒斌的《白天黑夜》中很多山水散文没有拘泥于形式,而是彻底的自我放逐,追求更加诗意而富有美感的艺术张力。
如《岳麓秋登高》中不仅写了岳麓山“眉清目秀、落落大方”,也写了爱晚亭“园内古石异卉罗列,争奇斗艳”,还写了极目山庄“仙乐飘飘,恍兮惚兮”,最后落到了“理想便似登高,理想人人都有,但理想往往难以实现,然而这正是理想的魅力所在”这一现实超越上。因此,这是作者渴望摆脱束缚寻求自由的强烈主体意识,是一种孤独而清高的生存姿态,同时也是作者对浑浊现实世俗的超脱。
三、都市文明的逃离与哲学经典的重拾
中国文学在市场语境中经历着前所未有地挑战与考验,并经历了全方位地转型。毋庸置疑的是,人们对于传统、经典、历史的传承与吸纳似乎在现代生活真正意义上不复存在。纵观当代图书市场,“类型文学”概念或许已经成型,官场文学可以教会官员平步青云与仕途顺风,青春文学可以抚摸少年心灵失落与精神感伤。它们或单一、或片面,或迎合时代,或急迫追赶。这些问题,都源于都市文明的过渡浸染与铺张。总之,在都市生活的骚扰与反拨中,很多作家迷茫与麻木了。 而傅舒斌在艰险曲折中突围。《鞭炮》中作者以时间顺序作轴,从小时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鞭炮,到学历史时听到的关于北宋火炮兴起以及鸦片战争中国家败于火炮,受到洋人的攻打的故事,长大后对于鞭炮的狂热挚爱、追求,最后到城市中禁鸣鞭炮、富商不惜重金放鞭炮,显示着作者对于一系列乡村生态的向往以及对都市文明的逃避,这实际上是作者对乡村文化的精神寻根与身份追寻,对于传统风俗的保留真切盼望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失去的疼痛感。
在新的时期,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散文取得了革命性地转变,明显突破创作心理定势与内驱力因素,把文化、哲学层面作为审美的总体视角,成为涵盖散文思想内容的一个趋向,而走向深广的文化、哲学的主题领域。傅舒斌在《谈诚实》中,指出市场经济时代人们诚信的抛弃与丧失,而导致的种种精神疾患与创伤;在《男大当婚》中对于自身年龄增长而迫切成家的焦虑;在《杀价》中,对于现实生活购买商品的杀价到单位间、科室间的“杀价”的全方位审视。这些篇目都包含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钻研与体悟,使得文本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思想张力。傅舒斌的散文也因此具有比较深邃的思想内容,耐得起咀嚼和回味,特别是那些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隽语,亲切自然而又活泼生动。
特别是受西方文化思潮撞击、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他们更加需要哲学的熏陶、修炼自身的文化与哲学品格,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深层地检索与思考。如果散文丢弃了哲理,那么意味着丢失了写作者的情怀、胸襟和人格以及知识叙述中的文化关怀,冷淡写作者的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傅舒斌的《日子》、《激情无价》以及那些写人记事的散文,对故人旧友,凡人小事的回忆中,都包含了作者对于感情至善地呵护与由衷地珍爱,从而提炼出对于亲人、挚友的关怀不能拖延,以免逝去方才悔恨的哲理思考。特别是《小记伯父》一文中,他用拳拳之心慷慨、质朴地表达了对伯父深切地怀念,尤其是伯父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轻易就能在读者心中树立不灭的印记,最后伯父的死以及“我”的悔恨感人至深、令人难以忘却。伯父是个沉默的人,必须要作者用绚烂的文笔描绘与铺张。这是作者心灵无法抹平的记忆,也是亲人情感吐露的一次张扬。在傅舒斌笔下,正是这些众多亲历和亲情的彻底剖析,才有作品丰富的人生内涵、个人性的体验和普世情怀的表达。
一个一个白天黑夜汇流成汹涌的岁月长河。也许,傅舒斌闪烁着点点哲理和诗意的《白天黑夜》会在岁月长河中久远漂流。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责任编辑 杨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