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惠的紫砂气质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ry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惠,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会员、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其作品被选登《壶论》、《紫砂壶艺》(注:范惠主编)、《中国紫砂·名壶真迹鉴赏收藏》、《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获奖专刊》、《壶史》、《砂壶情缘》、《中华颂》等大型书刊。
  


  “他的壶很靓,人更帅。”这是范惠迷对他的评价。范惠年纪很轻,戴着眼镜,爱好古典文化,爱穿衬衫,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其实在他帅气的外表下有一股不认输的拗劲,一直坚持把所有事情做到最好。范惠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熏染,他的紫砂世界里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它可以是传统古典的,也可以是现代时尚的,给人带来一股清新自然之风。
  
  人生第一把壶
  
  范惠成长于紫砂世家。其母亲是原紫砂二厂研究所所长、特艺车间技术指导主任。范惠自小在家庭文化熏陶中长大,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紫砂艺术,在求学期间专攻美术鉴赏、古玩鉴定、造型设计、书画等专业,研读过诸多古陶名著,逐渐积累了成熟的陶艺专业学识和理论。范惠自美院毕业后从事设计制作多年,在美术设计方面颇有心得,后来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并拜访了很多名家虚心学习,积累了丰富的陶艺创作实践经验。
  谈起自己的第一把壶,范惠感慨良多,在母亲给予的壶型建议中,他挑选了一款偏大众的户型进行仿制。下足了工夫,花费了许多心血,人生的第一把壶终于诞生,但是这把壶并没有为范惠赢得太多的赞扬,本以为在多年的学术和理论积累中可以一蹴而就,却没想到批评和否定的声音多于称赞声。当时的范惠年轻气盛,并没有被这一次的挫折打倒,反而加倍投入到紫砂工艺的实践和练习,终于有一天,赞扬声多过了质疑的声音。范惠在业界有了名气。
  成名后的范惠成了奖牌的宠儿,2003年11月作品《百虎福禄壶》获得上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展评银奖;2004年11月作品《大云龙》获得上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展评金奖;2005年11月作品《鱼跃龙门》获得上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展评金奖……
  如今,范惠回忆起人生的第一把壶,他说那不仅是一把壶,而是一种激励,是一股悬挂心头的动力,更是前辈们对自己的一番用心良苦。
  


  
  清新自然的创作之风
  
  在紫砂陶的艺术创作中,范惠一直有着特别的悟性与灵感,他善于摹仿历史名作,又融入现代新意的作品,对于壶的制作讲究实用与收藏价值兼顾,不拘泥于流派,依创作灵感发挥。和范惠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性情中人。范惠有收藏古董的爱好,在他的工作室里。好几处墙壁上张挂着古典字画,也许这些古董和字画能带来创作灵感。范惠说话时,很随和,有亲和力,和他谈天是一种享受。
  范惠塑造的作品,古朴大方、线条流畅、工艺精细、充满神韵。范惠的作品都采用最纯正紫砂,运用最传统手法,体现紫砂原生态本质,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与艺术造诣。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紫砂艺术之精华,而已颇善开拓与创新,尤其擅长将人类的追求融入大自然之中,具有浓厚现代气息,堪称古今相融,雅俗共赏。
  
  作品欣赏
  
  一壶独尊
  壶身以楚国钱币为主体,象征财富;壶嘴和壶把以古代龙凤造型,有龙凤呈祥之意,同时代表政治地位高尚和无上的权利。盖子以飞虎造型,代表速度和力量。整个壶兼容了政治、皇权、吉祥、财富、速度和力量,一壶在手,夫复何求?
  
  雄霸天下
  雄霸天下,范惠原创设计制作,采用六面八样的思维设计,稳重端庄,天下在茶壶底部,有稳重的壶身和盖子的神兽帮助天下江山永保和平。四面刻画君子图案,本作品荣获上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并由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收藏。原矿紫泥制作,容量约280毫升左右。适合收藏使用两相宜。
  
  中国印
  这款紫砂壶原名印包壶。这个壶型始于明国时期。古人的身份一般用印章来显示,印章在随身携带时都用绸布包裹着,造型就如同此款紫砂壶。范惠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复古制作,同时融入了一些个人的创作元素,独特之处在于壶底可以刻上名字,就像印章一样,范惠为其命名“中国印”。
其他文献
迷恋瓷器到了不可附加的地步,恨不得让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在疯狂地学习瓷器,顶礼膜拜瓷器。偏执如我,朋友们也都无奈。其实这样没什么不好,因为朋友多,遇到好东西的可能性也大。这不,在朋友的介绍下我结识了隐匿于大市的林老师。遇见林老师是件很幸运的事,他博识、随和、幽默、低调。初次见面就相聊甚欢,以致我一再地感叹相见恨晚。  一个凉爽的傍晚,怀着愉悦好奇的心情准时地赴林老师的约。在电话里。林老师故意卖关子说
期刊
进入盛夏,茶香依然飘溢。在“坦洋工夫”红茶发源地——福安社口镇坦洋村,绿的是一畦畦齐整的茶园,红的则是家家户户烘制的“坦洋工夫”。就在这茶香弥漫的村落里,吴氏茶叶世家繁衍生息,与“坦洋工夫”结下了不解情缘。茶兴,则家族兴;茶落,则家道落。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平凡茶叶世家的悲欢故事,穿越百年风云,探究“坦洋工夫”的沉浮历史以及世代福安茶人对“坦洋工夫”那份亘古不变的执著与梦想。    鼎盛:木桶挑银富甲
期刊
“坦洋工夫”雄风再起。如今,“坦洋工夫”这个百年历史品牌,正以新的希望重新逐鹿国内外茶叶市场。  近年来,福安市委、市政府把茶业作为该市的3大主导产业之一加以扶持,坚持以提升茶业发展水平、促进茶农增收为目标。2006年福安市确定挖掘这一历史名茶作为该市茶叶公共品牌,引领全市茶产业发展,强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着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打造一个品牌——坦洋工夫;每年品种改造一万亩,以提高坦洋工夫茶品
期刊
2008年11月,北京“中国会”会所,举行了一场极具中国传统风格的下午茶。其间,“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先生向到访中国的英国皇室成员安德鲁王子赠予了顶级中国茶叶——华祥苑“英伦风尚”系列。此次活动作为英国皇室王子访华行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英国皇室历史悠久的下午茶文化,安德鲁王子与中方代表一道品茶并就中英茶文化的渊源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众所周知,欧洲的下午茶起源于英国。1662年,英国凯瑟琳王后开
期刊
在北京,我们住在钟鼓楼附近,晨钟暮鼓中悠悠然然地逛胡同看市井,那是让人怀念的生活。  胡同总是曲曲折折地很幽远很漫长,可以由钟楼走到鼓楼,可以从南锣鼓巷走到斜烟袋胡同,可以由前海走到后海。如果没有檐前树间偶尔一声鸟鸣,如果没有四合院里隐隐约约传出的吱呀声,如果没有隔街胡同一声清脆的自行车铃,我会恍如走进明清时代。  我喜欢从钟楼走到鼓楼。然后到什刹海,因为这样行走一路都可以迎着阳光。先是钟楼后面的
期刊
在武夷山参加“第二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的最大收获,就是认识了85岁高龄的台湾茶仙潘燕九。  说起和潘老的认识,还有个故事。我端着相机。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天心永乐禅寺禅茶文化节活动中紧张地拍摄,忽然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进入镜头。老者满面红光,精神矍铄,风度翩翩,我一连拍摄了好多张他的特写图片。由于参加禅茶节的人多,很多人和老者打招呼,我也不好意思上前多问,留下了些许遗憾。  不过,缘去缘又来
期刊
“坦洋工夫”之所以能驰名中外,原因在于其精致讲究的制作技艺。千锤百炼的工艺造就了坦洋工夫红茶的漂亮外形与酵厚滋味以及浓郁细腻的迷人香型。  对于闽红之首的“坦洋工夫”来说,它的采制有着复杂的工序。红茶工艺,从民间药用开始,不断臻于精制。由绿叶到红茶,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诸多工序,方能成为醇厚香甜的饮料。  在坦洋村,还可以看到一些茶农家里依然留着烘焙茶用的焙窟和焙笼,其最后一道工序类似于
期刊
初识老唐的人,都会被他“尚武好茶”的性格所感染,谈笑问大而化之的个性,自然感叹结识了一位豪爽的茶友。然而在唐氏龙涓宝都“茶行”的三道“工作茶”,让人品味到了如同咏春拳刚柔并济的茶之味。    第一道:高香沁心    沸水高冲,熟悉的兰花香荡漾开来,不用多言语,金黄的茶汤带来了茶乡质朴的问候。就像铁观音盖不住的高香一般,刚见面的老唐热情地向大家讲述着“龙涓宝都”铁观音走进《李小龙传奇》剧组,成为其工
期刊
福安产茶历史悠久,随着茶叶市场贸易的发展,在清中期,福安坦洋茶市初兴,清·咸丰年问(公元1851年~公元1862年),坦洋茶叶贸易频繁,坦洋工夫红茶远销海外。以“乌”茶换“白”银,坦洋工夫红茶名扬四海。对外贸易,使福安茶商积累资金,增进见识,开明茶商先后发行小额“茶银票”弥补当时小额银币流通量不足。用于支付采茶、拣茶、制茶工资。茶银票发行充分利用茶农、茶工各阶层闲置剩余资金,利于茶行的经营,可在同
期刊
“坦洋工夫”重返巴马拿的消息不仅在巴拿马引起轰动,更一度成为国内茶界关注的话题。“坦洋工夫”曾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不仅奠定了它世界名茶的地位,也成为福安人代代传颂的动人故事。  然而,由于过去人们忽视档案管理与对品牌的珍爱,获奖金牌与证书都丢失了。政府、社团和民间人士都曾努力寻找,但都无功而返。人们只是从福安馆藏资料中找到有关福安商会选送的“坦洋工夫”红茶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