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表示,把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坚持走能力培养道路。要想达到这个改革的目标,德育在学校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品行的关键时期,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更有利于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以初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及目标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现在德育工作的现状和落实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促进初中德育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初中德育的作用、目标
初中阶段是形成学生思想意识的关键期,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不能用乐观积极并且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解决问题,初中德育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品质,还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提高道德品质。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更加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将更多的财富回报给社会,另一方面,培养社会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需要,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德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不断教育创新和改革,保证德育工作的教学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全方位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更加文明和谐富饶的社会。
二、当前初中德育的现状
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都称不上成熟。但在思想上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處于幼稚和成熟相互冲击的阶段,他们追求一些行为上的刺激性,他们在学习上逐渐有了自主性。可当这些学生真正遇到了问题的时候,他们又无从下手去解决。对于学生容易发生的此类问题,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通常会拿出成系统的、有章法的制度来管理学生、约束学生,但是这样导致的缺陷就是忽视了学生们的个体性差异,同时扼杀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在目前的德育工作中,一般情况下,学校为了增加教学时间,减少风险,将学生们的德育活动纷纷减少,让班主任成为德育工作的核心。这种德育工作太过简单、直接,没有认清德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只是把学生们管教成了听话的学生,这种过于简陋的德育工作效率较低,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当前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对德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很多学生面对学校的教育都抱着一种功利的态度,觉得只要在學校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无足轻重。在非考试科目的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同学之间随便交流的现象很是常见,课堂教学毫无成效可言。
2.学校相关机制的建立还不够完善
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在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上还有所欠缺,即便,在学期中不断开展德育活动,但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力度跟不上,导致工作的展开也没有落到实处,仍然流于表面,直接导致,德育工作在开展的进程中,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一定程度上阻碍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德育水平。
四、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措施
1.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对于老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基本要求,第一,教师要率先垂范,传授学生明辨是非和做人的准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第二,教师必须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更要亲身体现在社会公德,行事作风等方面,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对待学生,教师要爱护、尊重、宽容、一视同仁,学生犯错误时要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加以指导。
2.注重师生间的积极互动
德育的根本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民主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制定方案,聆听学生的需求和心声,遇到困难,师生商讨共同解决,完美的结合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使学生更加信赖老师,也会更积极地配合老师工作,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3.通过大德育格局的建立,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引导和管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视的,所以,学校和家庭应积极配合,才能真正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实、做好。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家庭的作用,作为所有教育的基础,父母应承担好其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只是关注孩子成绩的提高。所以,不能让德育教育工作只停留在学校内部,更要渗透到学生的成长氛围中,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努力。
4.渗透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
想要达到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第一,学校和教师要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应以学校为根本,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科任教师不能只教课不管理,不沟通。教师要改变观念,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教学水平,从各个方面去关爱学生。第二,要想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出台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精细化管理重视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教师应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负责实施,不要把这些制度放在架子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积极性,实行全面发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多指导,多练习,作好跟踪记录以便随时掌握学生们的心理活动。学校要以人为本,在德育工作的管理中,要侧重人性化,但也不能过于放手,要人性化和权威化并举。实施德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教师的事情,更是家长的事情,只有三方合力才能进一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德育作为一项长久性工作,无论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言还是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师应该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合理的规划教学策略并逐步改进,也希望本文提到的几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帮助初中学生更行之有效的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一、初中德育的作用、目标
初中阶段是形成学生思想意识的关键期,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不能用乐观积极并且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解决问题,初中德育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品质,还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提高道德品质。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更加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将更多的财富回报给社会,另一方面,培养社会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需要,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德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不断教育创新和改革,保证德育工作的教学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全方位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立更加文明和谐富饶的社会。
二、当前初中德育的现状
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都称不上成熟。但在思想上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處于幼稚和成熟相互冲击的阶段,他们追求一些行为上的刺激性,他们在学习上逐渐有了自主性。可当这些学生真正遇到了问题的时候,他们又无从下手去解决。对于学生容易发生的此类问题,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通常会拿出成系统的、有章法的制度来管理学生、约束学生,但是这样导致的缺陷就是忽视了学生们的个体性差异,同时扼杀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在目前的德育工作中,一般情况下,学校为了增加教学时间,减少风险,将学生们的德育活动纷纷减少,让班主任成为德育工作的核心。这种德育工作太过简单、直接,没有认清德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只是把学生们管教成了听话的学生,这种过于简陋的德育工作效率较低,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当前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对德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很多学生面对学校的教育都抱着一种功利的态度,觉得只要在學校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无足轻重。在非考试科目的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同学之间随便交流的现象很是常见,课堂教学毫无成效可言。
2.学校相关机制的建立还不够完善
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在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上还有所欠缺,即便,在学期中不断开展德育活动,但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力度跟不上,导致工作的展开也没有落到实处,仍然流于表面,直接导致,德育工作在开展的进程中,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一定程度上阻碍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德育水平。
四、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措施
1.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对于老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基本要求,第一,教师要率先垂范,传授学生明辨是非和做人的准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第二,教师必须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更要亲身体现在社会公德,行事作风等方面,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对待学生,教师要爱护、尊重、宽容、一视同仁,学生犯错误时要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加以指导。
2.注重师生间的积极互动
德育的根本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民主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制定方案,聆听学生的需求和心声,遇到困难,师生商讨共同解决,完美的结合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使学生更加信赖老师,也会更积极地配合老师工作,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3.通过大德育格局的建立,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引导和管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视的,所以,学校和家庭应积极配合,才能真正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实、做好。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家庭的作用,作为所有教育的基础,父母应承担好其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只是关注孩子成绩的提高。所以,不能让德育教育工作只停留在学校内部,更要渗透到学生的成长氛围中,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努力。
4.渗透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
想要达到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第一,学校和教师要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应以学校为根本,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科任教师不能只教课不管理,不沟通。教师要改变观念,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教学水平,从各个方面去关爱学生。第二,要想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出台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精细化管理重视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教师应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负责实施,不要把这些制度放在架子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积极性,实行全面发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多指导,多练习,作好跟踪记录以便随时掌握学生们的心理活动。学校要以人为本,在德育工作的管理中,要侧重人性化,但也不能过于放手,要人性化和权威化并举。实施德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教师的事情,更是家长的事情,只有三方合力才能进一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德育作为一项长久性工作,无论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言还是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师应该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合理的规划教学策略并逐步改进,也希望本文提到的几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帮助初中学生更行之有效的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