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来源 :素质教育(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是祖国建设的未来,初中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常常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但是其身心发展并不完成成熟,对于社会的认知和事物的判断不够客观、理性。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从而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责任感
  新课改背景下,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还有助于实践个体终身学习,为个体适应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意见参考。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脱节,教育方法不当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德育教育重要任务,但是课程设置中对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缺乏准确定位。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教学目的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片面注重在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学习,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理解的不深,自然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生被动接受,主动参与的少,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不能达到情感共鸣,可能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更不懂说寓教于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未能联系实际,而且内容单一化,模板化,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的开展浮于形式。
  (二)忽视家庭影响,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家庭对子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较欠缺。首先,从中国传统观念看来,父母可以包办子女的一切,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结构失衡。父母及爷爷奶奶对子女的溺爱更加明显。父母对子女的毫无保留的付出,让孩子不懂得感恩,只求索取。其次,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一味的追求孩子在成绩上的提高,让孩子过多的报各种补习班和辅导班,不惜代价的培养子女的兴趣和爱好,缺乏对孩子内心的关爱。最后,家长舍不得让子女受苦,缺乏相应的实践锻炼活动,缺乏在社会上的历练,导致自理能力差。本是出于好心为孩子着想,但本质上害了孩子。因此,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如空中楼阁,不能真正落实在孩子的成长之中。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策略
  (一)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
  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跟国际经济政治大背景变化,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培养学生用全球化的眼光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渗透到教育内容之中,积极组织初中生参加实地调研,参观博物馆,观看相关影片等,使其意识到祖国的繁荣离不开的前人的付出,而祖国的未来则与他们息息相关,从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教育方式上,要改变过去的单向灌输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有意识在在活动中渗透责任教育,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之中,进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必须联系现实生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得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很好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二)改善家长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
  家长在培养初中生社会责任感中有着重要影响。家长陪伴了孩子的成长,家长的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因此想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以及班级群與家长进行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教师要提高家长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视程度,例如通过设置一些家庭任务,号召家长参与到责任感教育中,并告诉家长民主、平等能够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有助于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此外,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组织公益活动如“为街道清理垃圾”“送温暖,扬美德——关爱留守老人”等,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一方面家长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认识并主动培养自身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责任感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教师必须正视当前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价值,培养出新时期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海英.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9(10).
  [2]康渊雪. 浅析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中旬, 2019(3).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第二中学 云南省玉溪市 652599
其他文献
摘 要:游戏是儿童的天职,更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助长剂。可以说,缺乏游戏的童年是残缺不全的童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它能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舒适、愉快,能激起幼儿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正是这一特征,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伴随着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此,游戏应该深透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当中。  
期刊
摘 要:三到六岁的孩童,观念正处于构建期,同时幼儿的观念多受家长的影响,所以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作为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基于孩子的基本特点,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还应该以身作则,影响孩子的相关观念。但是一些家长对如何进行幼儿家庭教育感到十分苦恼,对此本文就相关的教育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幼儿成长;家庭教育;方法策略  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三岁之前由于语言行为等原因
期刊
摘 要:在新教改层层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探索更加新颖且高效的语文课堂,以期达到新教改的要求。在新教改的要求中明确指出,现阶段的语文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并为他们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要想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就需要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學语文;课堂氛围;构建策略 
期刊
摘 要:针对于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教师应在初中教学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综合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同时可以增加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在数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教师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推动了素质教育教学的改革,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综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传统灌输式教学策略的弊端日益凸显,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情境教学这种创新方法因此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青睐,可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对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从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依据教材提出问题、融入现实生活元素三个维度出发,分析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法;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在组织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笔者挖掘美术学科的生命教育资源,结合教学需要,应用多样的策略融入生命教育,使学生们在学习美术内容的同时,与“生命”共舞,促进生命的发展。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从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入手,具体阐述初中美术生命教育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命教育;教学策略  美术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具有育人性的学科。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目的是使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并不感兴趣。而微课技术的出现,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能够对语文进行预习和复习,围绕着某一重难点进行细致的教学,以此来增强教学针对性、目的性,且能够增强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因此加强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微课的优势  微
期刊
摘 要:许多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总是“事倍功半”的结局。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再坚持“21天的刻意训练”直至形成习惯。教师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能力;重难点;错题整理;重检查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的一句话,道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课堂成为一线教师重点研究内容,为此,本文基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为题,通过预习教学、希沃白板、小组合作三个方面研究,希望能够整体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随着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多年执行的应试教育理念和固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教育要求人才的发展需求,这也需要教师做到更新,能够从更新
期刊
摘 要:微(视频)课可以将知识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中职语文课堂中适当运用微视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课堂活力,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激活课堂;事半功倍;效果  微(视频)课是以阐释某一个知识点或解决某一个问题为目标,以短小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基本目的的一种资源。因此,它呈现出微内容、微活动、微过程、一事一议、一事一课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