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研文章也可写出精彩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7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研文章如何写出精彩?笔者认为要把政研文章写出精彩,吸引更多的人去阅读,让人在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文章的选题要小,要有根基,切忌无边无际、高谈阔论。没有众多细小的根系,参天大树就不可能成活。任何文章的写作也是这一道理,选题一定要小,要有根基,文章才能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政研文章涉及的选题众多,组织建设、舆论宣传、纪检监察、工会群团工作等方方面面,只要是与人的思想工作有关的问题都是政研文章的选题,这给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然而正因为天地广阔,作者的思维很容易成为脱缰的“野马”,从选题到下笔“天马行空”,无边无际,落不到实处,没有根基。
  二是文章的观点要一针见血、旗帜鲜明,切忌遮遮掩掩、模棱两可。政研文章的观点不鲜明,模棱两可,主要是作者底气不足,对调研的对象没有足够的调查研究,加上没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与阅历支撑,对调查研究出的结果不能旗帜鲜明地作出自己判断与定论,很容易出现模棱两可的观点和结论。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不能鲜明地说出作者的观点,不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与关注,反而让其成为“无病呻吟”“隔靴搔痒”的无效作品。只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好调研功夫,才能有十足的底气,撰写出观点鲜明、直击要害、操作性强的政研文章。
  三是文章的标题要直奔主题,力求精彩响亮、通俗大气,切忌含糊不清、平庸老气。文章的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标题的响亮精彩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与效果。好的政研文章标题,首先是文题相符,不能过于拔高,也不能埋没亮点;其次是直奔主题,充分展现文章的思想和观点;再次是精彩引人,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然而,我们许多政研文章的作者不注重这一点,或者是“浅谈”“试论”“刍议”,或者是“关于……的探索与思考”“关于……工作问题之我见”,虽说没有错误和缺陷,但显得平庸老气。
  四是文章的内容要翔实丰富、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切忌以空对空、佐证不实。某些政研文章大量引用名师大家、导师伟人的名言名句,很少有经过自己深入调研后形成的观点与理论,通篇空洞无物。即使文章中有一些调研材料、客观事实等,要么是说明力、证明力不强,要么就是关联性不够,与所佐证的观点缺乏逻辑关系,要么就是不够典型、不具备代表性和广泛性。
  政研文章要内容丰富,可读性和说服力强,首先要对调研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运用新闻采访中“采十写一”方法,进行素材收集,实地走访等,达到充分占有材料的目的;其次,作者要系统学习、了解、掌握调研对象的相关理论知识、历史背景、真实现状,乃至历史溯源等,做到知根知底;最后,在写作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说理,做到有根有据、有理有节、循循善诱、以事服人、以理服人。
  五是文章的言辞要随和亲切,说理要和风细雨,切忌居高临下、板脸训人。政研文章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很容易将日常事务中工作安排、任务布置、批评教育等工作方式带入其中,文章的言辞也就容易出现居高临下、行政命令式的痕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很不舒服,即使有再好的理论观点、经验做法,也无法让人接受和采纳。
  因此,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放下身份与职务,把普通读者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家人,进行交流沟通;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大量使用读者易于接受的语言,做到言辞随和亲切,说理和风细雨;最后文章的结论或定论等不要把话说得过满、过死或过高,没有一点儿发展和回旋的余地,这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责编/郭建民)
其他文献
“瓜田李下”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减缩语。意思是说,经过瓜田的时候,即使鞋子脱落了,也不要弯腰提鞋;走过李子树下的时候,即便帽子歪了,也不要举手去整理,免得被人怀疑有偷瓜、摘李子的嫌疑。它的延伸意义是指一切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地方。  在“瓜田李下”的问题上,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  先说经验。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袁聿修,历任五兵郎中、左民郎中,还曾兼任尚书度支郎的要职。袁聿修为官清正,颇
在当代公文中,使用率最高的可能是这两句话:  一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曰:“以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习惯成自然,自然成真理。时间一长,不但没有人考虑其是否具备合理性,反而将其当作了不可或缺的护法神器。如果在重要的讲话或报告里没有这两句,起码是这两句中的一句,想想看,能够让领导通过、让大家满意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问题就出在这里。  统一思想,就得挖空心思地检讨哪些不合时宜的思想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大众所周知,但究竟差在哪里,人们并不十分清楚。马克思认为,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我们可以按照马克思这一分析框架来解析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背面和正面,以期对差距及其原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分配的背面——收入分配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最低的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农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历史性转折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财富。  一、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  西柏坡精神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时所铸就的精神财富,表现为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
加强党性修养、保持优良作风,是领导干部的终生课题,也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证。当前,必须通过六种手段,提高六种能力,解决六个问题,让各级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上"创先争优"。一、加强理论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重点解决见怪不怪的问题
目前,河北省已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好发展路径问题至关重要。我们应在以下方面解决好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问题。   一、根据省情特点优化农业布局   河北省地貌类型多样,农产品种类繁多,有着京津两大高端市场,区位优势明显。利用动植物资源丰富、优势农产品特色突出的有利条件,应由耕地资源开发转向国土资源开发,进行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优势农产品布局。如:在山前平原和
提高领导决策能力,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是重要保证。只有把决策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严格按制度、按程序依法决策,才能规范领导决策的行为,有效克服决策的随意性,保证决策正常作出和实施。  一、科学规范决策过程  科学决策既是一个有序化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有序系统,必须把决策对象、内容和过程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看待,从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结构、系统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等内在关系入手,对决策活动的各方面
在面对媒体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有些领导干部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处理失当,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造成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领导干部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应对媒体的技巧。  回答问题的实用方法  面对媒体的提问,领导干部在回答问题时应学会运用各种方法与记者沟通,传递你要表达的信息。  ◆桥梁法◆  所谓桥梁法,是指发言人运用合适的过渡性言辞达到与记者沟通的目的。使用桥梁法旨在突出核心信息,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