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欣喜的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并切实帮助教师从困惑与误区中走出来。
一、教材:用课程意识来整合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围绕教材转,教材是“圣经”,教师只要“紧扣教材”、“落实教材”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新课程提出教材不等于课程,“生活世界”才是课程的范围,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适当的“剪裁”和“加工”,使之更适合学生发展。但在实际中,有一些教师认为重组教材就是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喜好更换教材内容,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调整教材内容或设计活动上,忽视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创生,反而使新的课程理念难以实现。教师对课程标准研究肤浅,没有领悟教材编排意图,使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流于形式,教学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所以,教师更换内容一定要符合课程标准的意图。如七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一节中,有一道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求池塘的宽的实际应用题,在教学中,因学生不熟悉池塘,为避免“纸上谈兵”,便将其改为:沈丹高速将穿过学校前面的这座大山,你能用你学过的几何知识测量这座大山的宽度吗?请你提出测量方案,并说理由。这样的改编弥补了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实施过程所产生的落差,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自主: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
一些教师仅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教师跟着学生走。有的教师一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一时兴起争着发言,只顾自我表现,沉浸在孩童的游戏中,哪还有心思探究知识的奥妙。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但基本的“游戏规则”没有了,教师成了旁观者,学习效果适得其反,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
要真正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但自主学习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自主学习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课堂中当学生充满兴趣地争辩、探究时,教师要适时引导,避免活动盲目和课堂秩序混乱,也就是需要在“开放”、“自主”与“秩序”、“责任”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三、探究:应选择适当内容
新课程大力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一些教师片面认为探究学习是先进的,接受学习是保守的,应抛弃,导致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被泛化,不管什么内容都让学生探究一番。如有的教师连三角形名称、四边形名称之类的知识也组织学生探究、猜测和交流,这既浪费时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了也没有实质帮助。
实际上,许多知识的学习还是从直接了解结论开始的,还有许多知识往往是一些事实和陈述性记录,难以观察、探究,运用听讲,阅读,理解和训练等接受性学习往往更有效,但在让学生进行接受学习时,要注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避免原来那种机械灌输和训练的负面影响。
四、合作:应注意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的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
如有的教师把小组合作交流当作法宝,有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没被唤起,便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导致少数优秀学生当“讲师”,多数学生当听众或陪衬,他们的意见往往也被忽视,还有的所谓合作,总是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室里一片嗡嗡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二分钟,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就宣布结束,然后请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这些代表一般是固定的好学生),虽然很热闹,但没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流于形式。还有的问题并不困难,学生个人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却偏偏让学生合作探讨,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不得要在小组里讨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因此,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合作交流才有意义。另外,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以参与者的身份到学生中观察和介入,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被人尊重的感受,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五 、训练:少一些常规练习,多一些问题解决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过去,我们所习惯的训练题都有固定的格式,给出的条件不多不少,答案是唯一的。学生通过大量的机械、单一的训练学会复印知识,因而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突出。新课程注重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过多的机械训练也是产生众多“笨学生”的原因之一,学生的潜能被抑制。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有意识的开发、收集和创造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下课前总是问学生:“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当听到学生的总结符合自己的意图且没有疑问时,教师放心了,觉得教学任务完成了,布置的作业也是为了巩固和熟练所学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去实验、探究。
事实上,我们这种追求“标准答案”的问题教育,破坏了学生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动机,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日渐淡薄,难以进入研究状态,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教师认为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能是成功的教学,实际上,恰恰忘记了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的简单事实,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一、教材:用课程意识来整合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围绕教材转,教材是“圣经”,教师只要“紧扣教材”、“落实教材”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新课程提出教材不等于课程,“生活世界”才是课程的范围,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适当的“剪裁”和“加工”,使之更适合学生发展。但在实际中,有一些教师认为重组教材就是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喜好更换教材内容,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调整教材内容或设计活动上,忽视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创生,反而使新的课程理念难以实现。教师对课程标准研究肤浅,没有领悟教材编排意图,使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流于形式,教学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所以,教师更换内容一定要符合课程标准的意图。如七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一节中,有一道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求池塘的宽的实际应用题,在教学中,因学生不熟悉池塘,为避免“纸上谈兵”,便将其改为:沈丹高速将穿过学校前面的这座大山,你能用你学过的几何知识测量这座大山的宽度吗?请你提出测量方案,并说理由。这样的改编弥补了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实施过程所产生的落差,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自主: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
一些教师仅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教师跟着学生走。有的教师一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一时兴起争着发言,只顾自我表现,沉浸在孩童的游戏中,哪还有心思探究知识的奥妙。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但基本的“游戏规则”没有了,教师成了旁观者,学习效果适得其反,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
要真正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但自主学习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自主学习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课堂中当学生充满兴趣地争辩、探究时,教师要适时引导,避免活动盲目和课堂秩序混乱,也就是需要在“开放”、“自主”与“秩序”、“责任”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三、探究:应选择适当内容
新课程大力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一些教师片面认为探究学习是先进的,接受学习是保守的,应抛弃,导致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被泛化,不管什么内容都让学生探究一番。如有的教师连三角形名称、四边形名称之类的知识也组织学生探究、猜测和交流,这既浪费时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了也没有实质帮助。
实际上,许多知识的学习还是从直接了解结论开始的,还有许多知识往往是一些事实和陈述性记录,难以观察、探究,运用听讲,阅读,理解和训练等接受性学习往往更有效,但在让学生进行接受学习时,要注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避免原来那种机械灌输和训练的负面影响。
四、合作:应注意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的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
如有的教师把小组合作交流当作法宝,有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没被唤起,便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导致少数优秀学生当“讲师”,多数学生当听众或陪衬,他们的意见往往也被忽视,还有的所谓合作,总是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室里一片嗡嗡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合作一二分钟,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就宣布结束,然后请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这些代表一般是固定的好学生),虽然很热闹,但没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流于形式。还有的问题并不困难,学生个人完全可以独立解决,却偏偏让学生合作探讨,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不得要在小组里讨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因此,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合作交流才有意义。另外,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以参与者的身份到学生中观察和介入,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被人尊重的感受,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五 、训练:少一些常规练习,多一些问题解决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过去,我们所习惯的训练题都有固定的格式,给出的条件不多不少,答案是唯一的。学生通过大量的机械、单一的训练学会复印知识,因而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突出。新课程注重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过多的机械训练也是产生众多“笨学生”的原因之一,学生的潜能被抑制。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有意识的开发、收集和创造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下课前总是问学生:“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当听到学生的总结符合自己的意图且没有疑问时,教师放心了,觉得教学任务完成了,布置的作业也是为了巩固和熟练所学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去实验、探究。
事实上,我们这种追求“标准答案”的问题教育,破坏了学生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动机,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日渐淡薄,难以进入研究状态,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教师认为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能是成功的教学,实际上,恰恰忘记了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的简单事实,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