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本,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涵,通过确立思政目标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评价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充分与专业课程融合,达到育人目标。以《智能物流应用》课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实施路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理念融入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潜移默化中达成教书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智能物流应用;教育模式
“课程思政”是在2005 年,上海开始设计实施旨在推进“学科德育”的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率先提出的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以《智能物流应用》课程为例,努力探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结合新模式。
一、《智能物流应用》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在将思政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后,即可对原本的教学大纲进行梳理,深挖教学内容,寻找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点,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凝练典型案例展开思政教育,并融入时事热点提升专业知识,完善教学课件。并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将思政教学目标贯彻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最后强化教学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融合课程和思政教育目标,更好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智能物流应用》课程教学目标
该课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情境化、项目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同时,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全方位政治认同
三、《智能物流应用》课程思政实施措施
本门课程涵盖两个大主题,一个是以智能物流管理的六个方面,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其智能现代化为应用载体进行教授,另一个是现代新型物流,包括冷链物流,绿色物流,电商物流。在对于智能物流管理的思政元素融合中,具体例子如下:
(1)智能运输
介绍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内容,令学生珍惜历史机遇,立志为新时代贡献力量。
(2)智能配送
通过引入时事热点:“双十一期间阿里巴巴向浙江大学投放22台机器人进行包裹配送”,加强学生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服务,创造更多价值的意识。
(3)智能仓储
在介绍现代智能仓储管理的内容中,插入《大国工匠》纪录片的相关片段,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工匠精神很好的融入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質。
(4)智能装卸搬运
通过播放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的照片和视频,该码头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通过自动化门架小车、远程操作装卸小车等设备实现了箱区无人化作业,实现了智慧装卸和绿色装卸,并介绍洋山港支撑上海港成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的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的归属感。
(5)智能包装和流通加工
以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讨论目前热点共享快递盒,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绿色包装”课程内容教学后,教师在课程网站上发布“复用式玻璃瓶和一次性金属易拉罐谁更环保?”等主题讨论,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查找资料并在网站留言讨论,让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及勇于担当的主人翁意识。
对于新型物流模式绿色物流部分,以调研的方式调查物流公司中存在的物流包装污染问题,使学生不仅通过调研了解现在的物流体系,加强对章节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加深对物流体系的了解,而且还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深的烙印在学生心里,充分实现了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目标。
通过让学生对广东省果蔬冷链物流网络的调研并撰写报告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如今我国冷链物流的弊端,并设计合理的物流网络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为给国家做贡献打下基础。
四、《智能物流应用》课程思政导向的评价措施
目前对于学生课程的评价已经采取多维度的教学效果评价,包括终结性考核评价和过程考核评价。终结性考核评价为课程论文,总体分数的占60%,过程性考核评价占40%,要特别注重思政元素育人的导向作用。除了平时作业之外,在每个单元的读书报告中,要求学生从语言和思想两个方面记录在本单元学到了什么。在读书报告中,可以评价学生在思想培养方面的进步。此外,在课程前、后的问卷调查中设计思想品德相关的问题,观测评估学生此方面的成长。
五、结语
在融合了思政教育的专业课的隐形教育中,要切实在课堂上把专业课教育注入灵魂,要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程晓雯.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 2018(13):117
[3]何双宝 . 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探究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2):52-53.
[4] 郑迎飞.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J]. 高教学刊,2019(4):141-143
[5] 李愈娜.物流技术与物流装备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3):151-152.
[6]贾研.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析——以“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0(16):94-98
关键词:课程思政;智能物流应用;教育模式
“课程思政”是在2005 年,上海开始设计实施旨在推进“学科德育”的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率先提出的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以《智能物流应用》课程为例,努力探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结合新模式。
一、《智能物流应用》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在将思政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后,即可对原本的教学大纲进行梳理,深挖教学内容,寻找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点,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凝练典型案例展开思政教育,并融入时事热点提升专业知识,完善教学课件。并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将思政教学目标贯彻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最后强化教学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融合课程和思政教育目标,更好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智能物流应用》课程教学目标
该课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情境化、项目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同时,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全方位政治认同
三、《智能物流应用》课程思政实施措施
本门课程涵盖两个大主题,一个是以智能物流管理的六个方面,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其智能现代化为应用载体进行教授,另一个是现代新型物流,包括冷链物流,绿色物流,电商物流。在对于智能物流管理的思政元素融合中,具体例子如下:
(1)智能运输
介绍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内容,令学生珍惜历史机遇,立志为新时代贡献力量。
(2)智能配送
通过引入时事热点:“双十一期间阿里巴巴向浙江大学投放22台机器人进行包裹配送”,加强学生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服务,创造更多价值的意识。
(3)智能仓储
在介绍现代智能仓储管理的内容中,插入《大国工匠》纪录片的相关片段,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工匠精神很好的融入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質。
(4)智能装卸搬运
通过播放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的照片和视频,该码头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通过自动化门架小车、远程操作装卸小车等设备实现了箱区无人化作业,实现了智慧装卸和绿色装卸,并介绍洋山港支撑上海港成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的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的归属感。
(5)智能包装和流通加工
以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讨论目前热点共享快递盒,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绿色包装”课程内容教学后,教师在课程网站上发布“复用式玻璃瓶和一次性金属易拉罐谁更环保?”等主题讨论,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查找资料并在网站留言讨论,让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及勇于担当的主人翁意识。
对于新型物流模式绿色物流部分,以调研的方式调查物流公司中存在的物流包装污染问题,使学生不仅通过调研了解现在的物流体系,加强对章节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加深对物流体系的了解,而且还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深的烙印在学生心里,充分实现了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目标。
通过让学生对广东省果蔬冷链物流网络的调研并撰写报告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如今我国冷链物流的弊端,并设计合理的物流网络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为给国家做贡献打下基础。
四、《智能物流应用》课程思政导向的评价措施
目前对于学生课程的评价已经采取多维度的教学效果评价,包括终结性考核评价和过程考核评价。终结性考核评价为课程论文,总体分数的占60%,过程性考核评价占40%,要特别注重思政元素育人的导向作用。除了平时作业之外,在每个单元的读书报告中,要求学生从语言和思想两个方面记录在本单元学到了什么。在读书报告中,可以评价学生在思想培养方面的进步。此外,在课程前、后的问卷调查中设计思想品德相关的问题,观测评估学生此方面的成长。
五、结语
在融合了思政教育的专业课的隐形教育中,要切实在课堂上把专业课教育注入灵魂,要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程晓雯.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 2018(13):117
[3]何双宝 . 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探究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2):52-53.
[4] 郑迎飞.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J]. 高教学刊,2019(4):141-143
[5] 李愈娜.物流技术与物流装备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3):151-152.
[6]贾研.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析——以“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0(16):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