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吸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说起阅读,人们只会想到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不屑于数学的阅读,认为数学教学不就是“做题教学”嘛!其实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简洁精要、甚至有时常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教学也离不开阅读。
那么,数学阅读应读什么又怎么去读呢?
一、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数学语言并不像优美的文字那样能描绘学生向往的童话世界和清新自然的万水千山,数学文字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语言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为他们持续阅读、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提供内在动力,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明白原来数学王国里也隐藏着许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索,而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打开通向数学王国的第一道门槛。
二、分类阅读,循序渐进
1.阅读课题
课题就是对整节课的一个浓缩的概括。通过阅读课题,让学生大致了解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些什么。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节时,我让学生去读课题,在读的过程中想一想:我们这节课究竟要学什么,什么是这节课的重点。在阅读课题的过程中,学生大概知道了我们这节课是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而且它的重点和难点是计算方法,在读通了课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下面的内容。
2.阅读概念
数学概念是抽象化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模式。脱离了数学概念,将无法进行数学思维,也无法构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数学概念的阅读。
①在阅读中理解概念的条件。在每个数学概念中都存在着一个或几个构成这个概念的条件。只有把这些条件读清楚,弄明白,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例如,角的概念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在学生读完后提问:在角的概念中,存在着哪些条件,只有哪些条件成立,才能组成一个角呢?学生通过读概念,很快就能回答:首先要确定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出发,画出两条射线,学生还强调是射线而不是线段。从回答中可见,他们已经读懂了、理解了角这个概念中所有的条件约束了。又如,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底等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多读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②在阅读中理解概念符号的含义。数学语言是抽象的符号语言。许多数学概念只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如果学生不理解概念中符号的含义,就很难理论联系实际了。例如,在《运算律》这一章中,教材对加法交换律是这样阐述的: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 b=b 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如果直接出示a b=b 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让学生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的。只有让学生阅读例题,在读例题的过程中充分理解a、b只不过是字母符号,它还可以替换很多个数。理解了符号的含义,才能理解加法运算律,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的题目操作中熟练掌握。
3.阅读例题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读懂例题,举一反三呢?
①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多读、巧读,读出学问。在数学题目中,有些题目学生总是不会做,原因之一是他们连题目本身的意思也没有弄明白,有些意义,学生只会死记,不会灵活运用。例如:甲乙两地之间公路全长441千米,一辆大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行了3小时,每小时行驶75千米。如果要在2小时内行驶完剩下的路程,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往往有个习惯思维:认为“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求的是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直接用“441÷(3 2)”就是所求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应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理解题目的意思,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题目不是求全程大客车的速度,而是求剩下路程大客车行驶的速度,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数量关系。往数学问题的根本和难点来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②读中比较。以读比较就是通过读来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把知识内化为一种读书方法。一般应用在知识形成的巩固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在讲授以下例题时,我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理解。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往往做时容易发生错误。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虽然它们的思考方法相同,但第一个问题的百分数要以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作单位“1”,而第二个问题的百分数要以实际造林的公顷数作单位“1”。这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深刻认识到这类问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从而对这类问题的区别与联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解题错误也随之减少。
三、指导阅读,及时讲解
课堂讲授必须和阅读结合起来,学生阅读完后,教师要及时检测阅读质量,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根据反馈信息来进一步调整讲授重点和关键。根据回答情况,分析评估学生的阅读质量,哪些问题理解肤浅,哪些问题理解透彻。教师从中了解学生这一节内容的阅读难点,哪些是个别难点,哪些带有普遍性,教师要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调整讲授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释疑,详略得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我们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才能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数学教学因阅读而精彩!
那么,数学阅读应读什么又怎么去读呢?
一、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数学语言并不像优美的文字那样能描绘学生向往的童话世界和清新自然的万水千山,数学文字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语言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为他们持续阅读、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提供内在动力,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明白原来数学王国里也隐藏着许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索,而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打开通向数学王国的第一道门槛。
二、分类阅读,循序渐进
1.阅读课题
课题就是对整节课的一个浓缩的概括。通过阅读课题,让学生大致了解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些什么。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一节时,我让学生去读课题,在读的过程中想一想:我们这节课究竟要学什么,什么是这节课的重点。在阅读课题的过程中,学生大概知道了我们这节课是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而且它的重点和难点是计算方法,在读通了课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下面的内容。
2.阅读概念
数学概念是抽象化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模式。脱离了数学概念,将无法进行数学思维,也无法构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数学概念的阅读。
①在阅读中理解概念的条件。在每个数学概念中都存在着一个或几个构成这个概念的条件。只有把这些条件读清楚,弄明白,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例如,角的概念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在学生读完后提问:在角的概念中,存在着哪些条件,只有哪些条件成立,才能组成一个角呢?学生通过读概念,很快就能回答:首先要确定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出发,画出两条射线,学生还强调是射线而不是线段。从回答中可见,他们已经读懂了、理解了角这个概念中所有的条件约束了。又如,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底等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多读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②在阅读中理解概念符号的含义。数学语言是抽象的符号语言。许多数学概念只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如果学生不理解概念中符号的含义,就很难理论联系实际了。例如,在《运算律》这一章中,教材对加法交换律是这样阐述的: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 b=b 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如果直接出示a b=b 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让学生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的。只有让学生阅读例题,在读例题的过程中充分理解a、b只不过是字母符号,它还可以替换很多个数。理解了符号的含义,才能理解加法运算律,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的题目操作中熟练掌握。
3.阅读例题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读懂例题,举一反三呢?
①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多读、巧读,读出学问。在数学题目中,有些题目学生总是不会做,原因之一是他们连题目本身的意思也没有弄明白,有些意义,学生只会死记,不会灵活运用。例如:甲乙两地之间公路全长441千米,一辆大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行了3小时,每小时行驶75千米。如果要在2小时内行驶完剩下的路程,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往往有个习惯思维:认为“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求的是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直接用“441÷(3 2)”就是所求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应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理解题目的意思,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题目不是求全程大客车的速度,而是求剩下路程大客车行驶的速度,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数量关系。往数学问题的根本和难点来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②读中比较。以读比较就是通过读来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把知识内化为一种读书方法。一般应用在知识形成的巩固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在讲授以下例题时,我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理解。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往往做时容易发生错误。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虽然它们的思考方法相同,但第一个问题的百分数要以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作单位“1”,而第二个问题的百分数要以实际造林的公顷数作单位“1”。这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深刻认识到这类问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从而对这类问题的区别与联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解题错误也随之减少。
三、指导阅读,及时讲解
课堂讲授必须和阅读结合起来,学生阅读完后,教师要及时检测阅读质量,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根据反馈信息来进一步调整讲授重点和关键。根据回答情况,分析评估学生的阅读质量,哪些问题理解肤浅,哪些问题理解透彻。教师从中了解学生这一节内容的阅读难点,哪些是个别难点,哪些带有普遍性,教师要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调整讲授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释疑,详略得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我们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能,才能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数学教学因阅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