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动态过程。良好的师生互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师生互动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以便提高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互动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35-02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过程并非是传统的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单向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双向过程。良好的师生互动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主要包括问题式师生互动模式、讨论式互动教学模式和操作式互动教学模式等,但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以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现象流于形式
师生互动是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以及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然而,很多教师被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心理所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这种落后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犹如机器般被随意调控。另外,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实现师生互动确实有很多困难,容易造成形式化的互动。
(二)互动环境单调无趣
小学生还处于感性的理解阶段,各种实物模型的配备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小学数学课堂的硬件设施缺乏,很多小学课堂,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缺乏办学资金,各种设施配备难以跟上步伐,给师生互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利于师生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利于生动课堂的构建;另一方面,不少教师有垄断课堂主导权的行为倾向。另外,当前的班级因为学生人数较多,位置还是那种"插秧式"的安排,这种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班级模式不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会在心理和行为上束缚师生的发展潜能和个性意识。
(三)互动方式单一僵化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是经过传统教育"浸泡"出来的,没有亲身体验过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缺乏对师生互动模式的深入了解,加之班级学生人数超标等原因,他们在实行师生互动模式教学时感觉迷茫,为了应付课改的强烈要求,他们只好"闭着眼睛过桥",把传统的讲授法演化为单纯的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成了师生互动的替代品。
(四)互动过程放任自由
由于新课改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师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加之学生被规定为师生互动过程的主体部分,有的教师在师生互动情节中片面认为师生互动就是与学生打成一片、多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和游戏内容,把学生的主动权片面扩大化,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师生互动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漫无目的的聊天环节",教师几乎丧失了监控课堂行为和过程的意识,这不仅异化了师生互动的内涵,而且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二、提高师生互动效能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
首先,教室环境的布置应该优雅、大方、洁净;教室四周的墙壁设置要清新、明目、简洁;多媒体设备配置要尽量完善,并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互动中播放音乐时,音量控制要适当;窗帘的颜色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高度要能随时调节;尽量配备可移动课桌椅,使学生的座位和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依具体情况而设置。
其次,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备课,各种教具要有序摆放,辅助互动教学的数学模型要准备到位,课件设计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保证科学性和效用性。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把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的积极气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最后,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进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观念。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身心发展还未成熟,这就导致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自己理应成为课堂的"独裁者",控制课堂里的一切东西,师生互动应该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观念。
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发挥自身的价值引导和示范能力。师生互动并非只是交流而不指导,相反,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水平的低级阶段,社会履历也不够深刻,非常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因此,教师在主持良性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特别是要关注弱者的声音,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最后,对于互动环节中出现的脱节点和偏离点,教师也要及时作出引导和指正。
(三)践行赏识教育的理念
首先,教师在互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无限发展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其次,教师在互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激励手段,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只有植根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这一沃土上,互动才可能根深叶茂,而思考和探究的前提便是问题的设置。问答式是当前师生互动教学中最常用的互动模式之一,而问题的精心设置是问答式师生互动的核心,问答式互动教学中问题的性质主要有铺垫性、兴趣性、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等。因此,互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应是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应当是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而非那种有固定的程序可照抄照搬,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得互动更加精彩,更加具有效能。
总之,师生互动不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或者你来我往,因为那种说唱式的数学课堂教学必然会导致教学的空洞和虚无,所以,师生互动应该是一种生命本真的表征,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与交往的"主体性"的打造,应当在统筹各方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互动模式运用的最佳效能。
参考文献:
1.查有良."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程晓樵.师生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1(4)
【关键词】互动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35-02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过程并非是传统的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单向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双向过程。良好的师生互动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以及师生关系和谐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主要包括问题式师生互动模式、讨论式互动教学模式和操作式互动教学模式等,但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以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现象流于形式
师生互动是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以及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然而,很多教师被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心理所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这种落后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犹如机器般被随意调控。另外,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实现师生互动确实有很多困难,容易造成形式化的互动。
(二)互动环境单调无趣
小学生还处于感性的理解阶段,各种实物模型的配备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小学数学课堂的硬件设施缺乏,很多小学课堂,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缺乏办学资金,各种设施配备难以跟上步伐,给师生互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利于师生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利于生动课堂的构建;另一方面,不少教师有垄断课堂主导权的行为倾向。另外,当前的班级因为学生人数较多,位置还是那种"插秧式"的安排,这种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班级模式不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会在心理和行为上束缚师生的发展潜能和个性意识。
(三)互动方式单一僵化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是经过传统教育"浸泡"出来的,没有亲身体验过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缺乏对师生互动模式的深入了解,加之班级学生人数超标等原因,他们在实行师生互动模式教学时感觉迷茫,为了应付课改的强烈要求,他们只好"闭着眼睛过桥",把传统的讲授法演化为单纯的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成了师生互动的替代品。
(四)互动过程放任自由
由于新课改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师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加之学生被规定为师生互动过程的主体部分,有的教师在师生互动情节中片面认为师生互动就是与学生打成一片、多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和游戏内容,把学生的主动权片面扩大化,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师生互动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漫无目的的聊天环节",教师几乎丧失了监控课堂行为和过程的意识,这不仅异化了师生互动的内涵,而且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二、提高师生互动效能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
首先,教室环境的布置应该优雅、大方、洁净;教室四周的墙壁设置要清新、明目、简洁;多媒体设备配置要尽量完善,并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互动中播放音乐时,音量控制要适当;窗帘的颜色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高度要能随时调节;尽量配备可移动课桌椅,使学生的座位和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依具体情况而设置。
其次,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备课,各种教具要有序摆放,辅助互动教学的数学模型要准备到位,课件设计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保证科学性和效用性。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把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的积极气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最后,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进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观念。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身心发展还未成熟,这就导致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自己理应成为课堂的"独裁者",控制课堂里的一切东西,师生互动应该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师生互动观念。
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发挥自身的价值引导和示范能力。师生互动并非只是交流而不指导,相反,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水平的低级阶段,社会履历也不够深刻,非常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因此,教师在主持良性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特别是要关注弱者的声音,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最后,对于互动环节中出现的脱节点和偏离点,教师也要及时作出引导和指正。
(三)践行赏识教育的理念
首先,教师在互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无限发展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其次,教师在互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激励手段,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只有植根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这一沃土上,互动才可能根深叶茂,而思考和探究的前提便是问题的设置。问答式是当前师生互动教学中最常用的互动模式之一,而问题的精心设置是问答式师生互动的核心,问答式互动教学中问题的性质主要有铺垫性、兴趣性、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等。因此,互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应是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应当是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而非那种有固定的程序可照抄照搬,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造精神,使得互动更加精彩,更加具有效能。
总之,师生互动不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或者你来我往,因为那种说唱式的数学课堂教学必然会导致教学的空洞和虚无,所以,师生互动应该是一种生命本真的表征,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与交往的"主体性"的打造,应当在统筹各方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互动模式运用的最佳效能。
参考文献:
1.查有良."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程晓樵.师生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