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最主要的是力图改革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一、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音乐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来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的重点应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感受,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自主、合作、探究”等新颖的学习方式,都是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机会交给学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人是创作之人、天天是创作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和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学生在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是在感受碰撞。尤其是当这个挑战来自于同学,而不是来自于老师时,这种碰撞就会更加激烈和深入。
实践证明,孩子们的想法是千奇百怪的,时常会超出教师的想象 。我在指导三年级学生自制乐器时,孩子们做出来的乐器时常令我惊叹不已。他们有的用废弃的晾衣架或粗铁丝进行简单的加工,制成了三角铁;有的用可乐罐或饮料瓶装进沙子,制成了沙锤;有的用螺丝钉穿在铁丝上做成了串铃;还有的用装饼干的铁罐制成了小鼓等等,甚至连吃饭用的筷子、碗、碟子也被学生带进课堂成为动听的打击乐器。当孩子们每做出了一件新乐器,我就让他们在课堂中互相交换观察、交流,并用自己制成的乐器参与歌(乐)曲的演奏,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正是这种积极的碰撞,诱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创新思维。孩子们在收获喜悦的同时,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
二、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进行音乐实践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会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的情感内容,从而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一般传统的教学,只是片面的让教师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传给学生,从而忽略了知识结论产生的过程。而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去感悟所学到的知识,在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樣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体验后产生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给”只是给前人归纳出来的知识,而只有通过恰到好处的“导”,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感而发”,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是最牢固和颇具意义的。例如,在欣赏《快乐的小乐队》一课时,曲中出现了胡琴、铜鼓、喇叭的字眼,以及这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平时的知识积累不多,所以,我先在课前找来了一把二胡、一只小喇叭和一面小鼓,上课时让他们试着自己拉、自己听、自己吹、自己敲,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孩子们对这三种乐器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他们都能清晰地模仿出这三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并准确地唱出它们的声音。在学习《音的强弱》一课时,我充分利用音乐室的物质资源,先让孩子们自由地敲击凳子、桌子、地板、窗户、窗帘等等,听听哪种物品发出的声音大、哪种物品发出的声音小,然后让他们通过敲门的动作进行对比,在这种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孩子们轻松地认识并感受了音乐中的强和弱。由此可见,直观教学远比抽象教学来的快与直,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三、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鼓励学生敢于“动起来”
音乐课堂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既动手也动脑,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律动、乐器吹奏或舞蹈动作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孩子们创造多点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自由的思考、讨论、表现,培养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交给学生,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的每一节音乐课,都会让孩子们走到教室的中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即兴地、自由地做动作。例如,在教三年级的《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当孩子们学会歌曲后,我将课堂作为舞台,让他们听音乐自由表演,并邀请其中一个孩子做主持人。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进行分组展示:孩子们深情并茂地演唱;有的随着音乐跳起了傣族的孔雀舞;还有的用葫芦丝尽情地吹了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令人陶醉……在不同个体的音乐体验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音乐的“美”,陶醉在“美”的音乐之中。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音乐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来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的重点应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感受,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自主、合作、探究”等新颖的学习方式,都是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机会交给学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人是创作之人、天天是创作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和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学生在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是在感受碰撞。尤其是当这个挑战来自于同学,而不是来自于老师时,这种碰撞就会更加激烈和深入。
实践证明,孩子们的想法是千奇百怪的,时常会超出教师的想象 。我在指导三年级学生自制乐器时,孩子们做出来的乐器时常令我惊叹不已。他们有的用废弃的晾衣架或粗铁丝进行简单的加工,制成了三角铁;有的用可乐罐或饮料瓶装进沙子,制成了沙锤;有的用螺丝钉穿在铁丝上做成了串铃;还有的用装饼干的铁罐制成了小鼓等等,甚至连吃饭用的筷子、碗、碟子也被学生带进课堂成为动听的打击乐器。当孩子们每做出了一件新乐器,我就让他们在课堂中互相交换观察、交流,并用自己制成的乐器参与歌(乐)曲的演奏,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正是这种积极的碰撞,诱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创新思维。孩子们在收获喜悦的同时,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
二、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进行音乐实践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会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的情感内容,从而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一般传统的教学,只是片面的让教师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传给学生,从而忽略了知识结论产生的过程。而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去感悟所学到的知识,在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樣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体验后产生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给”只是给前人归纳出来的知识,而只有通过恰到好处的“导”,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感而发”,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是最牢固和颇具意义的。例如,在欣赏《快乐的小乐队》一课时,曲中出现了胡琴、铜鼓、喇叭的字眼,以及这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平时的知识积累不多,所以,我先在课前找来了一把二胡、一只小喇叭和一面小鼓,上课时让他们试着自己拉、自己听、自己吹、自己敲,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孩子们对这三种乐器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他们都能清晰地模仿出这三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并准确地唱出它们的声音。在学习《音的强弱》一课时,我充分利用音乐室的物质资源,先让孩子们自由地敲击凳子、桌子、地板、窗户、窗帘等等,听听哪种物品发出的声音大、哪种物品发出的声音小,然后让他们通过敲门的动作进行对比,在这种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孩子们轻松地认识并感受了音乐中的强和弱。由此可见,直观教学远比抽象教学来的快与直,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三、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鼓励学生敢于“动起来”
音乐课堂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既动手也动脑,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律动、乐器吹奏或舞蹈动作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孩子们创造多点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自由的思考、讨论、表现,培养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交给学生,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的每一节音乐课,都会让孩子们走到教室的中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即兴地、自由地做动作。例如,在教三年级的《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当孩子们学会歌曲后,我将课堂作为舞台,让他们听音乐自由表演,并邀请其中一个孩子做主持人。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进行分组展示:孩子们深情并茂地演唱;有的随着音乐跳起了傣族的孔雀舞;还有的用葫芦丝尽情地吹了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令人陶醉……在不同个体的音乐体验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音乐的“美”,陶醉在“美”的音乐之中。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