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数形结合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思想,将其渗透到数学课上对于改善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就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展开探讨,并根据探讨结果提出几点建议:基于以形助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合理借助表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以数解形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关键词: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渗透
   数形结合是基于对数量与几何图形关系的感悟与理解进一步探究形与量、量与量之间的内部联系,它实现了几何图形的数量化与数的可视化,学生掌握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基于此,本文就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方法展开研究。
   一、基于以形助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小学生思维十分简单,对于教师所说的抽象理论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 然而,小学数学问题复杂、抽象,这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的主要原因,假如教师采取以形助数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就能降低问题难度,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让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这有助于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体系,对于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解题兴趣有重要意义[1]。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拿出两张一样大小的纸,第一张纸对折一次,被平均分成两半,教师指着这张纸对学生说道:“我用这张纸折小白兔,用了一半。”而第二张纸横竖各对折一次,这样就被分成了四等份,教师指着这张纸对学生说道:“我用这张纸折了一个星星,用了四分之一,那么我在折纸的过程中一共用了纸张的几分之几?”讲完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去试验。学生亲自动手折叠后发现,折叠小白兔和小星星所用的纸张大小是不一样的,换言之,他们有不同的分数单位,所以要想使其合二为一,必须对单位进行统一,也就是将两张纸分成同样的份数,这样可以看出,折小白兔用了2份,而折星星用了1份,加在一起就用了3份,即3/4,经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轻松地计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方法。
   二、合理借助表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采取“讲解—接受”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教师的“教”为主,而教学观念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的讲解水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借助实物的表象认知以及引入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学会简化问题内容,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思维,有效发展学生数学空间思维,促使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2]。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法,利用实物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认识物体的周长、面积。例如,以黑板、黑板擦为研究对象,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去感受真实的物体,同时认真对比黑板面和桌面,充分感知“面”的大小。又如,教师提问学生在黑板擦和黑板的周围各围上一圈木条,需要多长的木条,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学生充分感知周长的大小,这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通过以数解形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数学中有很多关于图形认知的内容,蕴含的数量关系十分丰富,特别是立体几何知识,可以将它们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代数运算的方式实现几何图形的数字化转变,即用简单的数字代替复杂的几何图形,从而加深他们对图形的理解[3]。例如,在指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个几何体形成深刻的印象,也为接下来学生更好地学习长方体体积、表面积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三个数字,分别是6、8、12,然后让学生从长方体中去寻找相应的对象。通过触摸、观察、思考,学生最终找到了每个数字所对应的元素,即6对应的是面,12对应的是棱,8对应的是顶点。这样,他们对长方体就形成了深刻印象,这也方便学生接下来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在这个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用数字引导学生化具体的物体为抽象的数字,使学生对“数”的含义有了真切的体验,从而加深他们对数的认识与理解。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是数学教学本质的回归,對于改善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形助数、借助表象、以数解形等方式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有重要意义。文章中就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广大数学教师优化教学效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崔为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0.
   [2]刘孙荣.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J].亚太教育,2019(5):45-46.
   [3]李长皞.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方法[J].华夏教师,2019(13):61-62.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带给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很大的影响。为了改变从前不良的教学情况,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采用过程式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后进生加以科学引导和鼓励,这有助于及时获得学习情况反馈信息,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初中生物学教学工作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以几个不同的方面作为切入点,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过程式多元化评价策略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以
部编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甄选的一些名家名篇,语言是这些名篇的载体,生动形象,既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工具,又是学生走近作者的桥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文本的语言想象画面,呈现文章的社会画面,并且能够借助语言领悟文章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中,要品味文学语言的诗性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深度阅读,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补充,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材上的任务相结合,达到增强学生道德体验的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世界必须形成正确的评判标准,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小朋友准确地判断“假丑恶”和“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生生活;生活化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
摘 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托于学习目标的制订,依托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利于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体验,利于目标的达成,利于思维的发展,利于思维的沉淀,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围绕数学核心素养来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丰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积极迎合教学改革的潮流,通过运用不同方法来提高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兴趣激发、情境创设、习惯培养、评价优化等方面来调整课堂结构,以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稳步提高。基于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探究并提出具体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具体策略   部分小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曾走过一些弯路,也出现过一些迷茫:语文课是不是越热闹越好?语文课是不是花样越多越好?语文教学是不是剑走偏锋就能与众不同?时至今日,在有些问题上,自己还会有一些纠结和迷惑。在受到一位前辈的启发后,我开始对语文课堂有了一种新的认知:语文课堂需要平衡。   一、文本解读和拓展延伸需要平衡   语文课堂始于文本解读,但不终于文本解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带着学生走进文本,
摘 要:自从实施新的教学大纲以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小学音乐的教育,音乐教育也逐渐走入小学课堂当中。尽管如此,音乐教学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概述   学习最基本的一些音乐知识,具备一定的鉴赏音乐的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艺术素养应当从小培养,因此,小学的音乐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应当了解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其存在的不足,再针
摘 要:朗读对于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语文朗读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朗读分析较多,提问较多,板书较多,而留给学生进行朗读学习的时间较少,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合理应用朗读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同时朗读是无声的书面表达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加强了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指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融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背景中,进而吸引学生的眼球与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与探讨的兴趣,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与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陶冶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出生活化问题、开展生活化活动、布置生活化任务等,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摘 要:教育如果是以灌输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收效甚微。以一位九年级学生的教育为例来阐述班主任工作需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有智慧,更需要有无私的爱,这样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爱;教育;班主任   一、案例介绍   刘同学,九年级学生,脑袋聪明灵活,课堂效率也较高,可是成绩总是平平。早上总是迟到,很晚睡觉,与父母总是吵架等等。与其父母交流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