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版《射雕英雄传》里有一个情节,黄药师因郭靖幼时误杀了其大弟子陈玄风而要郭抵命,进而又迁怒郭靖的师父,江南七怪。郭靖为解救师父答应去桃花岛领死。郭黄二人顺江一路而下,路经洞庭,黄蓉忍不住望景兴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此处的“汤”正确的读音应是“shang”,剧中的黄蓉却念成了“dang”。且不纠缠电视制作上的不考究,只去看这古文本身,这一句想必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这篇文记的写作缘由,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已经有所交代,是滕子京在巴陵重修岳阳楼,嘱其作文以记之。滕子京早年为官时多经范仲淹举荐,这人忠厚耿直,也心系百姓,但却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多次遭陷害遭贬谪。庆历四年的时候他被贬到岳州巴陵,风尘仆仆,带着隐隐的痛。在巴陵,滕子京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扩建学校,修筑防洪长堤,两年时间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继而萌生重修岳阳楼的想法。恰巧,范仲淹在庆历四年的时候因参与庆历新政失败而遭到贬谪,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自然就惺惺相惜;加之范仲淹幼时曾随家人在洞庭湖畔的澧县和安乡县读书,对洞庭湖的风雨晴晦,种种风情非常熟悉。虽在写记之前没有登过岳阳楼,但却欣然接受,或许他也需要一个倾诉颠沛流离之苦的途径,将一个落魄者的呼吸、孤苦、悲愤、忧患生命化。而巴陵,就是今天的湖南岳阳。但是岳阳楼却并非是因岳阳之地而得名的。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相传其前身为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军台,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乾元二年,大诗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与好友夏十二一起登楼游赏,兴致而来作诗一首,便是那脍炙人口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从此,巴陵城楼就正式更名为岳阳楼了。
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说法,在楼上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它虽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当中国中部,挨长江、伴洞庭,于洞庭湖居其口,于长江居其中。以水路言,从岳阳出发,上溯长江,经三峡,可通巴蜀;顺江东下,又可达江浙。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来此抒发览物之情。这也使岳阳楼更富有文学价值和历史的厚重之感了。
岳阳楼并非像很多其他的建筑庙宇一样坐北朝南,而是坐西向东,构造古朴独特,气势凝重恢宏。台基用花岗岩围砌而成,宽17.24米,进深14.54米,高为0.65米。整座楼高19米,在建筑风格上,前人将其归纳为木制、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顶。岳阳楼是纯木结构,这与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有异曲同工之妙。整座岳阳楼未用一钉一铆,采用的基本构架为“四柱”,即用来承重的四根巨大的楠木主柱,也被称为“通天柱”。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也都是四的倍数。这些木柱彼此牵制,咬合为一个整体,既增加了楼的美感,更使整个建筑更加牢固。
“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结构,观摩一些古建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建筑中的房檐总是挑出很长,斗而拱的基本功能就是承托挑出的飞檐。直接承重的方木块叫做“斗”,托着斗的木条叫做“拱”,二者合称斗拱。岳阳楼的斗拱结构复杂,当地人传说是鲁班亲手制造的。岳阳楼三层建筑均有飞檐,远远望去,似要乘风而起,又似要揽尽八百里洞庭的浩荡辽阔。
再就是“盔顶式”,岳阳楼的楼顶是像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故而称作“盔顶式”。据考证,这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岳阳楼是中国目前仅存的盔顶结构的古建筑。世人只知岳阳楼翰墨儒雅,却鲜知其还有这样威武雄浑的一面,真乃亦文亦武,刚柔并济。
其实岳阳楼不只建筑精巧,还是一个集对联诗文、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滕子京被贬岳州的时候,就曾将唐、宋名人诗赋七十八首榜于岳阳楼梁间。滔滔的历史长河中,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群玉、陆游等大诗人接踵而来,他们或寄情山水,或直抒胸臆,或针砭时弊,写下了成百上千的名篇佳句。而这些佳句也随着千载的白云,流传到今天,想来这些令人韬光养晦的精神食材还必将穿过今天,一直流传下去。而那首与此楼渊源甚广的《岳阳楼记》,由清代书法家张照书写后,被世人做成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的雕屏,其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部堪称珍品。在一楼有一副长达102字的对联,想必早就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上联为“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下联为“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副对联,无论从对仗工整,还是联中内容看,都是好文之人必然问津的作品。三楼也有一副对联,与一楼不同的是,它只有寥寥八字。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为“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各位可千万不要小觑这副对联,在岳阳楼保存的历代文物中,它算是首屈一指。
岳阳楼和滕子京一样,自从建成以来,一路坎坎坷坷。一千多年前,岳阳楼遇上滕子京,想必也是冥冥之中的事情吧。从古至今,华夏的版图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岳阳楼也一样,随着战争的时起时灭而屡遭摧残,有史可查的修葺就有30余次。庆幸的是他虽历经沧桑,久经岁月剥蚀,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一路摇摇欲坠,但最终也没有完全坍塌,他能保全性命于乱世,并最终重新完整地屹立于中华大地,也是得益于一些对历史、对文学、乃至对天地怀有虔诚之心的人。不论是主持修葺,募捐善款,还是实际操工之人,我们都对这些人心怀感激。他们保全并加固了一条连接古今的纽带,顺着这条纽带,我们才能回到远古,回到历史之河的上游汲取营养为现代所用。
岳阳楼只有三层,这在当今现存的楼塔里是不算高的,他就这样静静地站着,千年如此,像一位着装古朴的隐士,但只要你走进他,感受他,你觉察到他远远不止这样一个高度。
去年去岳阳出差,有幸登临岳阳楼。出神地凝望着,近了,因为距离的突然消失,反而感觉到其高。当你面东而立,和它朝着同一个方向时,千百年来的地形变化可忽略不计,你会发现当年的建造者是多么匠心独运,他为你找到一个最好的地势和视角,他一开始就知道你最想看见的是什么。从这里,一眼望去,只一眼就看见了那浩渺湖面上的樯帆点点、沙鸥翩翩……当你拾级而上,一步一步,都在仰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亦或遭遇过怎样的不幸,你会全然忘却,分明感到了一种有力的烘托和提升,只以这样一种虔诚的姿态,去接近他,接近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使命与担当,是永恒不变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远去了,一切都像那一湖洞庭水,有支流汇入,又经长江流入大海。岳阳楼,不只是属于一方天地的,他属于中华大地,属于世界,属于哲学,属于生命,更属于文明。
这篇文记的写作缘由,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已经有所交代,是滕子京在巴陵重修岳阳楼,嘱其作文以记之。滕子京早年为官时多经范仲淹举荐,这人忠厚耿直,也心系百姓,但却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多次遭陷害遭贬谪。庆历四年的时候他被贬到岳州巴陵,风尘仆仆,带着隐隐的痛。在巴陵,滕子京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扩建学校,修筑防洪长堤,两年时间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继而萌生重修岳阳楼的想法。恰巧,范仲淹在庆历四年的时候因参与庆历新政失败而遭到贬谪,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自然就惺惺相惜;加之范仲淹幼时曾随家人在洞庭湖畔的澧县和安乡县读书,对洞庭湖的风雨晴晦,种种风情非常熟悉。虽在写记之前没有登过岳阳楼,但却欣然接受,或许他也需要一个倾诉颠沛流离之苦的途径,将一个落魄者的呼吸、孤苦、悲愤、忧患生命化。而巴陵,就是今天的湖南岳阳。但是岳阳楼却并非是因岳阳之地而得名的。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相传其前身为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军台,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乾元二年,大诗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与好友夏十二一起登楼游赏,兴致而来作诗一首,便是那脍炙人口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从此,巴陵城楼就正式更名为岳阳楼了。
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说法,在楼上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它虽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当中国中部,挨长江、伴洞庭,于洞庭湖居其口,于长江居其中。以水路言,从岳阳出发,上溯长江,经三峡,可通巴蜀;顺江东下,又可达江浙。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来此抒发览物之情。这也使岳阳楼更富有文学价值和历史的厚重之感了。
岳阳楼并非像很多其他的建筑庙宇一样坐北朝南,而是坐西向东,构造古朴独特,气势凝重恢宏。台基用花岗岩围砌而成,宽17.24米,进深14.54米,高为0.65米。整座楼高19米,在建筑风格上,前人将其归纳为木制、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顶。岳阳楼是纯木结构,这与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有异曲同工之妙。整座岳阳楼未用一钉一铆,采用的基本构架为“四柱”,即用来承重的四根巨大的楠木主柱,也被称为“通天柱”。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也都是四的倍数。这些木柱彼此牵制,咬合为一个整体,既增加了楼的美感,更使整个建筑更加牢固。
“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结构,观摩一些古建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建筑中的房檐总是挑出很长,斗而拱的基本功能就是承托挑出的飞檐。直接承重的方木块叫做“斗”,托着斗的木条叫做“拱”,二者合称斗拱。岳阳楼的斗拱结构复杂,当地人传说是鲁班亲手制造的。岳阳楼三层建筑均有飞檐,远远望去,似要乘风而起,又似要揽尽八百里洞庭的浩荡辽阔。
再就是“盔顶式”,岳阳楼的楼顶是像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故而称作“盔顶式”。据考证,这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岳阳楼是中国目前仅存的盔顶结构的古建筑。世人只知岳阳楼翰墨儒雅,却鲜知其还有这样威武雄浑的一面,真乃亦文亦武,刚柔并济。
其实岳阳楼不只建筑精巧,还是一个集对联诗文、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滕子京被贬岳州的时候,就曾将唐、宋名人诗赋七十八首榜于岳阳楼梁间。滔滔的历史长河中,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群玉、陆游等大诗人接踵而来,他们或寄情山水,或直抒胸臆,或针砭时弊,写下了成百上千的名篇佳句。而这些佳句也随着千载的白云,流传到今天,想来这些令人韬光养晦的精神食材还必将穿过今天,一直流传下去。而那首与此楼渊源甚广的《岳阳楼记》,由清代书法家张照书写后,被世人做成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的雕屏,其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部堪称珍品。在一楼有一副长达102字的对联,想必早就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上联为“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下联为“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副对联,无论从对仗工整,还是联中内容看,都是好文之人必然问津的作品。三楼也有一副对联,与一楼不同的是,它只有寥寥八字。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为“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各位可千万不要小觑这副对联,在岳阳楼保存的历代文物中,它算是首屈一指。
岳阳楼和滕子京一样,自从建成以来,一路坎坎坷坷。一千多年前,岳阳楼遇上滕子京,想必也是冥冥之中的事情吧。从古至今,华夏的版图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岳阳楼也一样,随着战争的时起时灭而屡遭摧残,有史可查的修葺就有30余次。庆幸的是他虽历经沧桑,久经岁月剥蚀,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一路摇摇欲坠,但最终也没有完全坍塌,他能保全性命于乱世,并最终重新完整地屹立于中华大地,也是得益于一些对历史、对文学、乃至对天地怀有虔诚之心的人。不论是主持修葺,募捐善款,还是实际操工之人,我们都对这些人心怀感激。他们保全并加固了一条连接古今的纽带,顺着这条纽带,我们才能回到远古,回到历史之河的上游汲取营养为现代所用。
岳阳楼只有三层,这在当今现存的楼塔里是不算高的,他就这样静静地站着,千年如此,像一位着装古朴的隐士,但只要你走进他,感受他,你觉察到他远远不止这样一个高度。
去年去岳阳出差,有幸登临岳阳楼。出神地凝望着,近了,因为距离的突然消失,反而感觉到其高。当你面东而立,和它朝着同一个方向时,千百年来的地形变化可忽略不计,你会发现当年的建造者是多么匠心独运,他为你找到一个最好的地势和视角,他一开始就知道你最想看见的是什么。从这里,一眼望去,只一眼就看见了那浩渺湖面上的樯帆点点、沙鸥翩翩……当你拾级而上,一步一步,都在仰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亦或遭遇过怎样的不幸,你会全然忘却,分明感到了一种有力的烘托和提升,只以这样一种虔诚的姿态,去接近他,接近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使命与担当,是永恒不变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远去了,一切都像那一湖洞庭水,有支流汇入,又经长江流入大海。岳阳楼,不只是属于一方天地的,他属于中华大地,属于世界,属于哲学,属于生命,更属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