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君武的漫画生涯,开始于高中时代。他持之以恒的努力向各杂志社,投稿大量漫画作品,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个人特色,那就是画大场景。《一二九运动》等漫画,人物繁多场面气势恢宏,和当时已经成名的丰子恺、叶浅予多画单人小场景的绘画风格有了明显的区别。华君武的这种漫画形式,也终于成功引起了漫画界的关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主要以时事和人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形式能看出模仿他人的痕迹,读者多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知识分子。1939年进入鲁迅艺术学院,这一时期华君武的艺术风格逐渐走向成熟。毛主席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华君武的创作原则,题材也转变为抗敌斗争,形式上民族特色更加明显,画面内容也更加通俗易懂。这一阶段确立的漫画理念与形式风格贯穿了华君武之后60年的创作生涯。
一、民族化、大众化的漫画形式
没有特意进行过系统西方美术训练的华君武,是凭个人的努力自学成才的,其绘画技法完全来自中国传统方式,题材来自所处的社会现实,和自身的艺术感受,因此他的漫画表现形式带有浓烈的民族特色,这也正是华君武终其一生追寻的方向。“任何文学、艺术都应立足于‘民族化’的问题,也就是毛泽东说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四十年来我一直为此在摸索、实践中。”
延安文艺界1939到1940年进行了大量有关文艺民族形式的探讨,建立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带有中华民族独特符号的文艺新形式,成为共识。华君武凭借自己的美术功底,和大众生活的真实体验,使他对于民族化、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游刃有余。他的漫畫历久弥新,经过时间的沉淀现在再看依然很有感染力,反复品味之后会有不同的见解,民族特征的形式是原因之一。他在1962年写的《我在漫画创作上对自己的要求》中提到:“努力使农民能够看懂我的漫画。”当时的华君武已从事漫画创作二十多年,却依然时时提醒自己并作为提高的目标,华君武大半辈子的创作追求都是画雅俗共赏、人人都能看懂的漫画,并且时刻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1942年2月张谔、蔡若虹与华君武在延安举办的漫画展,引起一时轰动。展期不过十多天,竟有三万余人来观看。由于参观人数众多,拥挤导致窑洞的门都被挤坏,可见张谔、蔡若虹与华君武的漫画确实被老百姓所接受和喜爱。整风开始后,华君武更是主动自发的追求民族化、大众化。《丰收》、《榜样》、《知识架子》《最后一个傀儡》《太阳出来,雪人就要融化》、《赫尔利们的把戏》等,除却文字部分,画面是老百姓一目了然的。拿前面提到的《丰收》来说,老百姓虽然不能一眼认出蒋介石和孔祥熙,但从而人的衣着打扮至少知道是富人。而麦穗、蝗虫和骨瘦如柴跪着的人常见,所以作品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了。《相差不多》将几幅图画进行对比,易于使人联想到国民政府和法西斯政府并无差别。《赫尔利们的把戏》中的气球就是蒋介石,他被撑的如此之大完全是依赖于赫尔利们打气,告诉人们蒋介石只是假老虎。
大众化并非一味迁就民众的知识水平,而是逐渐感染大众,使其的欣赏水平逐步提高。1947年华君武创作的《磨好刀再杀》,在老百姓中间形成了较广影响,表明通过多年的传播熏陶,大众的文化素养有了一定提高。
二、讽刺——漫画的主要功能
讽刺作为漫画的主要功能,华君武尤其注重。“漫画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讽刺”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讽刺漫画。“漫画是一种批评的艺术,它批评旧的思想、意识、作风和习俗,用讽刺的手法来揭露他们的丑恶和可笑,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缩小它们在新社会里的市场。”1942年《作者自白》画展反映了延安存在的一些不良气象与错误观念。“我们的讽刺画展的任务就在于揭露他们的原形,要大家警惕,使他们不至于在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新的革命事业中存在和滋长。”不过华君武的创作在整风运动之后便“非常注意区别讽刺对象,对敌人不遗余力讽刺挖苦,揭露敌人的本性和必败的前景,对人民的讽刺则根据对象和问题的不同有所保留,秉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在注意团结的基础上给予婉转的批评,并且对事不对人,从不进行人身攻击,旨在引起民众对此问题的关注与思索。”早在整风之前华君武的作品讽刺性就很强。可能华君武也参与了抢面条,所以对于民众抢面条的举动表示理解和同情,并未激烈讽刺,而是采用较为温和的表现手法婉转批评,让观者付之一笑,参与者不觉难堪。
漫画《知识架子》展现了知识分子自觉和被动改造的过程。作为知识分子之一的华君武,同样经历了难过又漫长的蜕变过程。画面中稻草人被周遭的乌鸦捉弄、在风中摇摆。暗含着知识分子的孤独和自嘲。建国后华君武的漫画,讽刺中透着幽默。
参考文献:
[1]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208
[2] 闵靖阳:《华君武的漫画创作观》 [J].美育学刊,2013(3):75
作者简介:
赵珈玮(1994.10—),女,汉族,籍贯:河南焦作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史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一、民族化、大众化的漫画形式
没有特意进行过系统西方美术训练的华君武,是凭个人的努力自学成才的,其绘画技法完全来自中国传统方式,题材来自所处的社会现实,和自身的艺术感受,因此他的漫画表现形式带有浓烈的民族特色,这也正是华君武终其一生追寻的方向。“任何文学、艺术都应立足于‘民族化’的问题,也就是毛泽东说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四十年来我一直为此在摸索、实践中。”
延安文艺界1939到1940年进行了大量有关文艺民族形式的探讨,建立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带有中华民族独特符号的文艺新形式,成为共识。华君武凭借自己的美术功底,和大众生活的真实体验,使他对于民族化、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游刃有余。他的漫畫历久弥新,经过时间的沉淀现在再看依然很有感染力,反复品味之后会有不同的见解,民族特征的形式是原因之一。他在1962年写的《我在漫画创作上对自己的要求》中提到:“努力使农民能够看懂我的漫画。”当时的华君武已从事漫画创作二十多年,却依然时时提醒自己并作为提高的目标,华君武大半辈子的创作追求都是画雅俗共赏、人人都能看懂的漫画,并且时刻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1942年2月张谔、蔡若虹与华君武在延安举办的漫画展,引起一时轰动。展期不过十多天,竟有三万余人来观看。由于参观人数众多,拥挤导致窑洞的门都被挤坏,可见张谔、蔡若虹与华君武的漫画确实被老百姓所接受和喜爱。整风开始后,华君武更是主动自发的追求民族化、大众化。《丰收》、《榜样》、《知识架子》《最后一个傀儡》《太阳出来,雪人就要融化》、《赫尔利们的把戏》等,除却文字部分,画面是老百姓一目了然的。拿前面提到的《丰收》来说,老百姓虽然不能一眼认出蒋介石和孔祥熙,但从而人的衣着打扮至少知道是富人。而麦穗、蝗虫和骨瘦如柴跪着的人常见,所以作品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了。《相差不多》将几幅图画进行对比,易于使人联想到国民政府和法西斯政府并无差别。《赫尔利们的把戏》中的气球就是蒋介石,他被撑的如此之大完全是依赖于赫尔利们打气,告诉人们蒋介石只是假老虎。
大众化并非一味迁就民众的知识水平,而是逐渐感染大众,使其的欣赏水平逐步提高。1947年华君武创作的《磨好刀再杀》,在老百姓中间形成了较广影响,表明通过多年的传播熏陶,大众的文化素养有了一定提高。
二、讽刺——漫画的主要功能
讽刺作为漫画的主要功能,华君武尤其注重。“漫画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讽刺”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讽刺漫画。“漫画是一种批评的艺术,它批评旧的思想、意识、作风和习俗,用讽刺的手法来揭露他们的丑恶和可笑,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缩小它们在新社会里的市场。”1942年《作者自白》画展反映了延安存在的一些不良气象与错误观念。“我们的讽刺画展的任务就在于揭露他们的原形,要大家警惕,使他们不至于在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新的革命事业中存在和滋长。”不过华君武的创作在整风运动之后便“非常注意区别讽刺对象,对敌人不遗余力讽刺挖苦,揭露敌人的本性和必败的前景,对人民的讽刺则根据对象和问题的不同有所保留,秉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在注意团结的基础上给予婉转的批评,并且对事不对人,从不进行人身攻击,旨在引起民众对此问题的关注与思索。”早在整风之前华君武的作品讽刺性就很强。可能华君武也参与了抢面条,所以对于民众抢面条的举动表示理解和同情,并未激烈讽刺,而是采用较为温和的表现手法婉转批评,让观者付之一笑,参与者不觉难堪。
漫画《知识架子》展现了知识分子自觉和被动改造的过程。作为知识分子之一的华君武,同样经历了难过又漫长的蜕变过程。画面中稻草人被周遭的乌鸦捉弄、在风中摇摆。暗含着知识分子的孤独和自嘲。建国后华君武的漫画,讽刺中透着幽默。
参考文献:
[1] 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208
[2] 闵靖阳:《华君武的漫画创作观》 [J].美育学刊,2013(3):75
作者简介:
赵珈玮(1994.10—),女,汉族,籍贯:河南焦作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史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