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符号运算的感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先总的说明符号运算的重要性和符号运算的特点,以及中学符号运算主要包含哪些内容。然后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一,重视情境教学:第二,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符号运算能力;第三,科学有效的地进行符号运算的训练。最后给每一个教师提出建议: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符号运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形象化符号化
  长期的、不断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情境教学;认知规律;科学有效的。灵活多样、新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符号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如行走在道路上的路标,商场中的许多标志,奥运五环等等。符号的显著特点就是形象化和简单化。数学的学习离不开运算,运算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符号感的形成和培养。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数的运算或关系也是数学的显著特征。符号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符号感的培养和形成又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学数学的符号运算主要包括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整式和分式的各种运算、因式分解、函数等有关的知识。我们要重视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互译,培养学生学习符号的习惯。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重视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倡导。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生活也应走进教学,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会使问题变得具体、生动,学生就会产生亲近感、探究欲,从而诱发内在的学习潜能,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学好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实际问题引人数学符号,可以让学生弄清符号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以及符号的优越性,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运用符号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轻松的解决问题,充分的认识到产生符号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选取情境时,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也确实感兴趣的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如果我们选取的情境过于偏、过于复杂,学生会扎在这个困难之中,更别说理解者去抽象出符号语言了。所以说教师在选取情境时,我们一定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也确实感兴趣的事出发。从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顿悟数学符合产生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地形成符号感,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二、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符号运算能力
  刚参加工作时,常常感叹这么简单,为什么学生还是学不会。随着经验的积累,稍稍的意识到是不是学生的年龄还小,认知水平会有一定的限制。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要讲的知识点又不止一个,有时也清楚学生探究这一过程的重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可是到了练习的环节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还不如多练习练习的效果好,再加上分数这根指挥棒的束缚,有时会迫不及待的亮明结果。前一段时间参加的国培学习,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这种越俎代庖的思想是多么的要不得。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学生的符合感及运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扪心自问:难道自己不是从学生时代迷惑着成长的吗?如今,却从思想上去埋怨和指责学生,是多么的不应该呀。看来自己的想法必须抛弃。
  《数学课程标准》明文提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教师要把好学生的“数学现实”之脉,搭建脚手架,鼓励学生敢思敢想。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参与探索,让学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不是包办代替,使学生不仅能学会,而且能会学,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
  我们只有真正的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思考,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长远着想。想想学生还只是孩子,认可他们的认知水平。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历“从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符号的表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重视学生探究的这一过程。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符号得出的意义。
  总之,符号运算的学习不能一撮而就,不能急于求成。符号运算的学习要符合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规律,要循序渐进。符号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三、科学地进行符号运算的练,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符号运算能力,离不开练,保证必要的运算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科学地进行训练,重视相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淡化繁杂的计算和技巧性过高的计算,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行,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明確训练的目的,训练前让学生明白练习的侧重点,避免环节不清晰的盲目的题海练习。另外,要根据学生本次训练的目的、程度的差异适当的分层分组的训练。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基础,运算力求规范化、准确无误,不能要求速度过快。从而着重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的意识和好的运算能力。如分式这一章的学习,分式的四则运算是这一章的重点,学生主要是会进行基本的运算,而不是计算的繁杂难度。我在设计习题时,立足于基本运算,以利于学生熟练的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掌握算理,弄清运算的依据,做到步步有据,减少运算的错误率,最终达到训练的目的。
  总之,符号运算能力是数学运算基本功,是衡量学生是否重视运算,夯实数学运算基础的首要指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符号运算能力的培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教师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每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学习、探索,用新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力求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灵活多样、新颖,以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去推动学生符号感的形成和符号运算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在2010年11月参加中小学国家级培训学习有感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参考。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生的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过程;是人脑中旧经验重新组合,产生新事物的过程,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培养 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过程;是人脑中旧经验重新组合,产生新事物的过程,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想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在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中更为重要。人们想象有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如何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那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写作是最具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天地。怎样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然后让他们能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形式地叙写生活,歌颂时代,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本人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做法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帮助学生学好拼音,掌握识字“拐棍”,将大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经常以创新的方法引起学生对拼音的长久兴趣,发展孩子的多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