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语文教学简单起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特点,应该简单明了,在实施过程中怎样达成这一目标呢?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如果目标太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较少,一节课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抓不住。相反,如果目标简明,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揣摩文本,获得丰富的感受。
   二、简约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发现那些为学生真正所需要的“核心知识”,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抓住诗眼、文眼或题眼,主要是题旨型的线索或抓住关键字、词、句作导引型线索而贯穿整个课堂,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删繁就简,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如曹操《短歌行》的教学,以“忧”为线索,揣摩诗人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教学设计可紧扣“忧”字设置这样几个环节:1.诵读感知,读出“忧”情;2.知人论世,为何而“忧”;3.品味鉴赏,何以写“忧”;4.拓展延伸,古今同“忧”。“忧”是本诗的诗眼所在,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题旨。这样以“忧”字为主线,贯穿起诵读感知、内容分析、技巧鉴赏和拓展延伸这四个基本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三、简化的教学环节
   大家都看过这样的课:教师提问不断,学生应答不断。设计的活动也是花样纷呈,一节课下来,教师满头大汗,学生也忙忙碌碌。但是,为何如此问,为何这样做,听课者茫然,学习者亦茫然。对于设计简洁的教学环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发表过这样的教育感言,“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而快活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是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而我们过去的教学设计,过程繁琐复杂,教师设置零敲碎打的提问,学生疲于应对,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受到强烈冲击,读书的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被挤占了,积累运用的实践更是被挤进了角落。这应该是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顺应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过程简约化。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整合的问题覆盖面一定要大,要有思考的价值,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主动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问题整合了,学生在课堂上读书、思考、积累、运用的时间就会得到保证,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简化的教学环节会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明白自己在学什么。同样,也会给教师更多的自主调控、自检反思的空间。
   四、简便的教学方法
   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功的语文课堂,要追求“主线简明”;又力求“细节饱满”,而对“饱满细节”的感知与体悟则取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一定要具有“主动设疑”的意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问简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简单的教学媒介
   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过多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会改变语文教学“原生态”的本质。其实,语文是实打实的,就是要多读,多写。阅读能力是读来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受表达形式的美。现代教育技术,要“用在当用时”,“止于当止时”。语文,就是要以语文的方式去学习。只有这样,语文才能闪亮“因朴素而优雅”的面孔,从而显得更加简约。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简约,简约是一种美。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我们有责任在无数次删繁就简的过程中,通过传承、创新、发展的扬弃过程,不断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将语文教学逐步回归本质——简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简约之美,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美。
  张家栋,教师,现居山西怀仁。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先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当下,“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名词,快速蹿升为教育界的热词。“翻转”,也成了新锐与创新的代名词。于是,我们看到许多老师纷纷效仿:课前录制一个微课,通过网络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努力”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却不成正比。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可称得上“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曲解文本。研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没有理解就没有内化,用泛泛的结论来代替具体的分析不可能接触到文章的内含。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文本解读的一些基本原则。下面就通过对《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文本解读来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质疑探究,鼓励引导,启发想象,使他们敢问、敢想、敢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鼓励质疑   亚里士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发展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其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质兼美,文笔精湛、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向来是中小学生研习和品读的名篇佳作,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极好范本。至改革开放以来,该作品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鲁教版、语文版、长春版、浙教版、鄂教版、湘教版、北师大版等各版本都保留了该篇目,西师大版《我的百草园》也是在
古诗教学常规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反复朗读把握其内涵,但情况往往是朗读时间不够,缺少教师恰当的指导,学生把握不住诗歌的精华之处,反而对学习诗歌产生害怕、厌倦等情绪。肖川认为,从关注教学效率的角度讲,“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怎么教”更多地关涉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程度、学生知识建构的水平。而情景教学法刚好体现了其教学的优越性,可以有效填补传统诗歌教学方法的不足。  一、利用多媒体
翻转课堂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的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实施翻转课堂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翻转课堂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能够让学生在课前与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去做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实现发展个性的要求。那么语文教学怎样满足学生个性学习,实现课堂翻转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一)由此及彼法。即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尽可能从相似、相关、相对等各个角度去启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用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沁园春·长沙》一文中有“寥”这个字,可列出形近字“廖、蓼、僇”,
有效教学应是每个课堂一致的目标,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忽视了实效,一味片面地去追求花样,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有效备课、有效提问、有效阅读、有效指导和有效训练等方面谈谈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备课是前提  《礼记·中庸》里有一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
互动式教学要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课前要求师生共同备课,教师备课体要现五要素: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和备设计;课中要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应体现五要素:即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评价,并有机地把五要素结合起来,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课后要求师生拓展,体现五要素:即思考、作业、展示
通过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直接看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作文成为学生语文能力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当中,作文都是考试考核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对作文的考核力度相当之大。在现阶段的高考当中作文共计60分,占据了总分的40%,可见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在最近几年的高考当中作文的分值还出现了逐渐增加的现象,例如在福建省高考当中作文已经改成了70分。但是目前阶段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