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强调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激活,而且还要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启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引导方式,变牵引为导引。为此,笔者做了三方面的思考与尝试:教师备课,研读课文,要用读法来确定教法;教师上课,创设问题,要具体实在,忌虚空琐碎;课堂互动,引导启发,要自然流泻,忌预设牵引,以期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真正有所领悟,变“牵引”为“导引”,真正做到“和易以思”,“以生为本”。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设问题;引导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68-1
牵引和导引,在语言上一字之差,但在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中却是“谬之千里”的。前者的重心在“牵”,后者的重心在“导”。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语文课堂要突出的是导引,避免的是牵引。
听一位老师上《想北平》一课,课堂流程清晰,课件结构明确。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了五个问题,预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分析作品写法。整堂课有问有答,教师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回答积极踊跃,似乎无懈可击。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准时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但是,仔细回想一下,学生在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受到了哪些启发?却又无从说起了。教师在语文课上,心里藏了几个问题的答案,每提出一个问题,总想赶快告诉学生一个答案,一个结论。这样就导致所有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那个答案,而且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又迫不及待地想“公布”那个答案,所以就费劲心力的想变换各种问法,从学生口中换取那个答案。结果是问题提的匆匆,答案的获得更是匆匆。教师为了预设的课堂流程,牵着学生的鼻子,艰难的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寻找着答案。课堂上教师牵的吃力,学生走的费力。这不但违背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也不符合新课改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更别提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了。
那么,怎样做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课堂引导方式,变牵引为导引呢?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教师备课,研读课文,要用读法来确定教法。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而不是备教参。教师要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切身的阅读体验出发,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对于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既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马上依赖教参,找寻答案,而是要做明确的记录和深入的思考。这时,教师要采用哪种教法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就变成了教师备课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其次,教师上课,创设问题,要具体实在,忌虚空琐碎。阅读教学离不开问题的创设与导引。黄厚江老师对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就有如下认识:问,是为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笔者看来,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与教师备课时的读法相呼应,要能切实引导学生思考,帮助解读文本。教师备课时,以读法确定教法,就是要思考:文本阅读中,学生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课堂上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些疑问?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再来设计课堂流程和课堂提问,就会有的放矢,急学生之所及,与学生平等对话了。而不是为了公布标准答案或是验证标准答案,提出一些无效问题,自说自话了。例如:教读《前方》这篇课文时,我在初读课文时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篇课文,作为摄影散文,被安排在“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中,与其他表达思乡的文章不同,它没有《想北平》一文那样的具体事件,也没有《我心归去》一文那样炽烈的思乡之情,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和表达。那么,这篇文章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难点了。并且,文中的许多观点,是源自一位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的作家的独特思考,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如何让他们理解和接受?考虑到这两个问题,在上课时,我做了如下的设计:先从文体特征入手,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减轻学生结构阅读的障碍;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文章除了“前方”之外,另外一个高频出现的词语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离家”或“家”,接下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与这两者相关,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己找寻信息,总结答案,层层剥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不仅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获得了成就感,也找到了解读课文的钥匙。
最后,课堂互动,引导启发,要自然流泻,忌预设牵引。阅读教学“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规律,也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计,都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学生讨论问题,生生互动;学生质疑,教师解疑,双边互动。所有的课堂活动中,教师都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课堂生成,灵活机智地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变换提问引导方式,引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疑惑。而不是先入为主,以自己备课的需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灌注给学生。或是,明明知道学生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或是困惑之所在,却因为要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或是教学内容,忽略学生解疑的需要或是避重就轻地、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这样,不但没有解决学生的困惑,反而因为强加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更加的混沌。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甚至不关注。因为这不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并且教师最终会给定一个标准答案的,所以学生也就不愿意,也懒得思考了。至于课堂讨论或是课堂展示,学生更加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老师课堂展示的流程而已。长此以往,学生对阅读教学不光失去了兴趣,更失去了信息。他们觉得“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理念,在语文老师预设牵引的课堂上,实在是无法实现了。
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要启迪学生思维,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要引导学生真正有所领悟,就一定要变“牵引”为“导引”,真正做到“和易以思”,“以生为本”。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设问题;引导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68-1
牵引和导引,在语言上一字之差,但在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中却是“谬之千里”的。前者的重心在“牵”,后者的重心在“导”。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语文课堂要突出的是导引,避免的是牵引。
听一位老师上《想北平》一课,课堂流程清晰,课件结构明确。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了五个问题,预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分析作品写法。整堂课有问有答,教师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回答积极踊跃,似乎无懈可击。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准时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但是,仔细回想一下,学生在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受到了哪些启发?却又无从说起了。教师在语文课上,心里藏了几个问题的答案,每提出一个问题,总想赶快告诉学生一个答案,一个结论。这样就导致所有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那个答案,而且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又迫不及待地想“公布”那个答案,所以就费劲心力的想变换各种问法,从学生口中换取那个答案。结果是问题提的匆匆,答案的获得更是匆匆。教师为了预设的课堂流程,牵着学生的鼻子,艰难的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寻找着答案。课堂上教师牵的吃力,学生走的费力。这不但违背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也不符合新课改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更别提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了。
那么,怎样做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课堂引导方式,变牵引为导引呢?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教师备课,研读课文,要用读法来确定教法。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而不是备教参。教师要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切身的阅读体验出发,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对于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既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马上依赖教参,找寻答案,而是要做明确的记录和深入的思考。这时,教师要采用哪种教法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就变成了教师备课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其次,教师上课,创设问题,要具体实在,忌虚空琐碎。阅读教学离不开问题的创设与导引。黄厚江老师对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就有如下认识:问,是为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笔者看来,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与教师备课时的读法相呼应,要能切实引导学生思考,帮助解读文本。教师备课时,以读法确定教法,就是要思考:文本阅读中,学生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课堂上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些疑问?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再来设计课堂流程和课堂提问,就会有的放矢,急学生之所及,与学生平等对话了。而不是为了公布标准答案或是验证标准答案,提出一些无效问题,自说自话了。例如:教读《前方》这篇课文时,我在初读课文时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篇课文,作为摄影散文,被安排在“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中,与其他表达思乡的文章不同,它没有《想北平》一文那样的具体事件,也没有《我心归去》一文那样炽烈的思乡之情,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和表达。那么,这篇文章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难点了。并且,文中的许多观点,是源自一位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的作家的独特思考,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如何让他们理解和接受?考虑到这两个问题,在上课时,我做了如下的设计:先从文体特征入手,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减轻学生结构阅读的障碍;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文章除了“前方”之外,另外一个高频出现的词语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离家”或“家”,接下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与这两者相关,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己找寻信息,总结答案,层层剥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不仅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获得了成就感,也找到了解读课文的钥匙。
最后,课堂互动,引导启发,要自然流泻,忌预设牵引。阅读教学“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规律,也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计,都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学生讨论问题,生生互动;学生质疑,教师解疑,双边互动。所有的课堂活动中,教师都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课堂生成,灵活机智地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变换提问引导方式,引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疑惑。而不是先入为主,以自己备课的需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灌注给学生。或是,明明知道学生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或是困惑之所在,却因为要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或是教学内容,忽略学生解疑的需要或是避重就轻地、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这样,不但没有解决学生的困惑,反而因为强加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更加的混沌。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甚至不关注。因为这不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并且教师最终会给定一个标准答案的,所以学生也就不愿意,也懒得思考了。至于课堂讨论或是课堂展示,学生更加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老师课堂展示的流程而已。长此以往,学生对阅读教学不光失去了兴趣,更失去了信息。他们觉得“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理念,在语文老师预设牵引的课堂上,实在是无法实现了。
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要启迪学生思维,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要引导学生真正有所领悟,就一定要变“牵引”为“导引”,真正做到“和易以思”,“以生为本”。